|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数学类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 | 4 |
| 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 - | 4 | |||
| 仪器类(中外合作办学)(含测控技术与仪器) | - | 2 | |||
| 电气类(中外合作办学)(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 5 | |||
| 计算机类(中外合作办学)(软件工程) | - | 3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 | 4 |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 | 5 | |||
| 车辆工程 | - | 5 |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 | 5 | |||
| 自动化 | - | 5 | |||
| 软件工程 | - | 5 |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 | 4 | |||
| 纺织工程 | - | 9 | |||
| 会计学 | - | 1 | |||
| 英语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 | 4 |
| 日语 | - | 5 | |||
| 会计学 | - | 3 | |||
| 会展经济与管理 | - | 5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电气类(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370 | 148248 |
| 仪器类(中外合作办学) | 403 | 128821 | |||
| 纺织工程 | 普通类 | 472 | 82628 |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472 | 82628 | |||
| 计算机类(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472 | 82628 |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普通类 | 473 | 81954 |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474 | 81275 | |||
| 数学类 | 474 | 81275 | |||
| 车辆工程 | 475 | 80573 | |||
| 自动化 | 476 | 79856 | |||
| 软件工程 | 476 | 79856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479 | 77755 | |||
| 会计学 | 482 | 75663 | |||
| 会展经济与管理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2 | 20653 |
| 日语 | 503 | 20371 | |||
| 英语 | 503 | 20371 | |||
| 会计学 | 506 | 19521 |
培养掌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技术领域内采暖、通风、空调、净化、冷热源、供热、燃气、建筑给水排水、建筑消防等系统的设计、安装、运行管理、工程监理、工程概预算及产品营销的理论与技能,并具有一定的应用研究与设备开发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能够在设计院所、施工安装公司、工程监理公司、工程咨询公司、节能评价公司、燃气公司、热力公司,大型暖通空调设备制造企业,电子、生物制药类高新技术企业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供热、通风及空气调节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与设备研发,以及各种人工环境系统研究、设计和运行等方面工作。
本专业培养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较高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富有社会责任感,遵守工程道德准则,能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相关领域从事产品设计、制造、技术创新与开发、应用研究及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可在与机械领域相关的厂矿企业、设计研究单位、高等学校从事设计、生产制造、管理、营销、技术开发、科学研究、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电子控制为专业特色。培养在车辆工程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工程道德准则,能在汽车整车厂、零部件企业、设计研究院所等单位从事与车辆设计制造、汽车电子设计开发以及应用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可从事汽车工程领域相关的设计、制造、试验研究、汽车电控技术开发、维护、生产管理、销售及教学工作。
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较为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在外事、经贸、文化、教育、科技、旅游等领域从事翻译、教学、管理、服务、研究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日语人才。毕业生可在日资机构、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媒体、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研究、导游、管理等工作。
培养面向微机测控、工业自动化系统集成、控制理论与应用等领域具有一定国际视野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毕业后可在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各种制造行业及国防部门从事自动检测和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集成、开发、制造和应用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 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 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相 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 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 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 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 学与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和典型方法;
4.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 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5.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参与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具备作为软件工 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6.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权衡和选择各种设计 方案,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7.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 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软件工程技术伦理 的基本要求;
10.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 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系统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具备 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2.具备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自觉学习随时涌现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术,使自己的专 业能力保持与学科的发展同步。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基础、数学和工程基础、职业实践、软件系统建模与分析、软件系统设计、 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软件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离散数学(64学时)、计算系统基础(64+48学 时)、计算与软件工程I(个人级软件开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Ⅱ(小组级软件开 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Ⅲ(团队软件工程实践)(16+96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 (64+48学时)、操作系统(48+48学时)、计算机网络(48+48学时)、数据库系统(48+48学 时)、软件需求工程(32+32学时)、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32+32学时)、软件构造(32+32 学时)、软件测试与质量(32+32学时)、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32+32学时)、计算机组织 结构(限选)(48学时)、软件工程统计方法(限选)(48学时)、软件过程与管理(限选)(32学 时)。
示例二:程序设计基础(32学时)、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32学时)、数据结构(32学时)、 离散结构(32学时)、操作系统(32学时)、数据库系统(32学时)、计算机网络(32学时)、软件工 程概论(32学时)、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32学时)、软件体系结构(32学时)、软件项目管理 (32学时)、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32学时)、计算机应用与编程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面向对 象与交互式应用开发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 库应用系统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软件系统构思综合训练(实验64学时)、软件工程综合实 践(实验64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程序设计基础(60+20学时)、离散数学(64学 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0+16学时)、数据结构(60+20学时)、计算机组成与结构(52 +12学 时)、操作系统(62 +10学时)、数据库概论(52 +12学时)、软件工程导论(40+8学时)、网络及其 计算(56+16学时)、软件建模技术(30+10学时)、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32+8学时)、软件项目 管理(32+8学时)、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设计实验、系统分析 与软件建模实验、软件系统设计实验、软件测试实验、专业综合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方向与百度营销大学合作,主要培养掌握软件工程和互联网营销领域知识,同时具备软件项目开发与互联网营销能力的高级应用型软件工程和互联网营销优化与管理人才。毕业生可在电子商务企业、互联网企业、与网络推广相关的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开发和互联网营销策划与管理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 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 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相 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 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 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 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 学与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和典型方法;
4.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 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5.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参与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具备作为软件工 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6.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权衡和选择各种设计 方案,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7.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 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软件工程技术伦理 的基本要求;
10.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 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系统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具备 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2.具备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自觉学习随时涌现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术,使自己的专 业能力保持与学科的发展同步。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基础、数学和工程基础、职业实践、软件系统建模与分析、软件系统设计、 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软件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离散数学(64学时)、计算系统基础(64+48学 时)、计算与软件工程I(个人级软件开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Ⅱ(小组级软件开 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Ⅲ(团队软件工程实践)(16+96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 (64+48学时)、操作系统(48+48学时)、计算机网络(48+48学时)、数据库系统(48+48学 时)、软件需求工程(32+32学时)、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32+32学时)、软件构造(32+32 学时)、软件测试与质量(32+32学时)、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32+32学时)、计算机组织 结构(限选)(48学时)、软件工程统计方法(限选)(48学时)、软件过程与管理(限选)(32学 时)。
示例二:程序设计基础(32学时)、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32学时)、数据结构(32学时)、 离散结构(32学时)、操作系统(32学时)、数据库系统(32学时)、计算机网络(32学时)、软件工 程概论(32学时)、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32学时)、软件体系结构(32学时)、软件项目管理 (32学时)、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32学时)、计算机应用与编程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面向对 象与交互式应用开发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 库应用系统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软件系统构思综合训练(实验64学时)、软件工程综合实 践(实验64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程序设计基础(60+20学时)、离散数学(64学 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0+16学时)、数据结构(60+20学时)、计算机组成与结构(52 +12学 时)、操作系统(62 +10学时)、数据库概论(52 +12学时)、软件工程导论(40+8学时)、网络及其 计算(56+16学时)、软件建模技术(30+10学时)、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32+8学时)、软件项目 管理(32+8学时)、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设计实验、系统分析 与软件建模实验、软件系统设计实验、软件测试实验、专业综合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2017年中原工学院内蒙古招生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网络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日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程管理、机械电子工程、广播电视学、通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工业设计等12个专业。2017年中原工学院内蒙古录取分数线(供大家

2017年中原工学院山西省招生专业:环境工程、电气类(中外合作办学)(包含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广播电视学、金融学、服装设计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类(中外合作办学)(包含专业:软件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仪器类

2017年中原工学院天津市招生专业:计算机类(中外合作办学)(软件工程)、电气类(中外合作办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纺织类(中外合作办学)(纺织工程)、仪器类(中外合作办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工商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市场营销)等5

2017年中原工学院北京市招生专业:纺织类(中外合作办学)(纺织工程)、工商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市场营销)等2个专业。2017年中原工学院北京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中原工学院北京市录取分数线(201

2022年中原工学院河北省招生专业:纺织工程、英语、材料类(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数学类(含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网络工程专业

2021年中原工学院河北省招生专业:纺织工程、日语、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中外合作办学)、材料类(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自动化、数学类(含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会展经

2020年中原工学院河北省招生专业:会计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自动化、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机械类(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数学类(含信息与计

2019年中原工学院河北省招生专业:材料类(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日语、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专业)、会计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软件工程与俄罗斯

2018年中原工学院河北省招生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会计学、自动化、计算机类、英语、英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类、机械类、日语、会计学、纺织工程、航空航天类、数学类、会计学、会展经济与管理等16个专业。2018年中原工学院河北省

2017年中原工学院河北省招生专业:日语、计算机类(中外合作办学)(软件工程)、纺织工程、仪器类(中外合作办学)(含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类(中外合作办学)(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英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软件工程、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