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中山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哪个护理学专业好(护理学专业西安交大和中大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0 05:24:28 解决时间:2022-12-16 12:48

满意答案

中山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哪个护理学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中山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各排行榜,护理学专业的分数线,护理学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护理学类 护理学
西安交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护理学(四年制)

护理学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是医学科学中的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属医学领域一级学科。

我校护理学专业创建于1986年,1987年开始招收第一批高等护理教育本科生,是国内最早开展护理本科教育的院系之一。1994年获得“中国高等护理教育发展项目(POHNED)”硕士研究生班承办权。1998年和2011年分别被授予护理学硕士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授权点,2015年获批临床护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已具备完善的本科、硕士、博士及留学生不同层次的教育体系。为陕西省特色专业,同时也是华夏高等护理教育联盟发起单位之一,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会护理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单位、卫计委护士注册考试命题基地,教育部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基地。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生物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及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指导护理对象认识人体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并对其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一定的国际交流能力和发展潜力;能够在各级医院、健康保健单位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社区健康服务、预防保健等工作的高级护理专门人才。

师资条件:护理系现有教师共3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6人,讲师11人,助教4,教辅人员4人,职员1人。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绝大多数教师博士毕业并有国外进修学习背景及学科交叉背景。多名教师在护理学术团体中任职。同时兼任国内外多种护理杂志,如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Nursing Education in Practice Nursing等的编委工作, 为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并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

教学条件:护理学系现有国家级精品课2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先后主编及副主编全国护理规划教材26本,参编教材80余本,省级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实践条件和实完善训基地,其中陕西省护理学教学示范中心、三级甲等附属教学医院和国家级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为学生的护理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

培养特色:该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课程设置借鉴了国内外先进的护理学理念,采取小班精英式互动教学,注重学生沟通交流和合作能力以及评判性思维与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以后的就业及进一步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毕业去向:毕业生能够在各级各类医院、保健单位、医疗卫生行政部门、护理教学单位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社区卫生服务、预防保健、护理教学、护理研究等工作。我校护理学专业毕业生近60%推荐免试或考取研究生,约10%出国深造,其他学生多在国内知名三级甲等医院,如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广州中山大学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各附属医院等从事护理研究、护理管理工作。也有部分毕业生在护理院校从事护理教学工作。

学制与学位:该专业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医学/理学学士学位

西安交通大学护理学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四川医学试验班(医学部)(包含专业:口腔医学、临床医学类、基础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制药工程、药学、临床药学、护理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兴庆校区就读)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26
广西医学试验班(5年,7150元/年,在兴庆校区办学,包含专业:口腔医学、临床医学类、基础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制药工程、药学、临床药学、护理学)(医学类)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65
江西医学试验班(医学)(口腔医学、临床医学类、基础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制药工程、药学、临床药学、护理学)(五年)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87
安徽医学试验班(5年)(7150元/年;含口腔医学、临床医学类、基础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制药工程、药学、临床药学、护理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16
黑龙江医学试验班(医学)(口腔医学、临床医学类、基础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制药工程、药学、临床药学、护理学)(医学类专业)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83
吉林医学试验班(医学)(学制5年)(口腔医学、临床医学类、基础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制药工程、药学、临床药学、护理学)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69
护理学类 护理学(广州北校园)
中山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具体介绍关注官网
西安交通大学
10
软科(综合)
12
校友会(综合)
13
武书连
302
QS世界
255
US排名
学校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是我国最早兴办、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

十九世纪末,甲午战败,民族危难。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创建了南洋公学,1921年定名为交通大学。学校坚持“求实学,务实业”办学宗旨,强调“修一等品行、求一等学问、创一等事业、成一等人才”办学目标。至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独具“理工管”特色的著名大学,被誉为东方的“MIT”。抗战时期,学校移至租界,内迁重庆,坚持沪渝两地办学,为抵御外侮,不少学生投笔从戎,浴血沙场。解放前夕,师生积极投入民主革命和解放斗争,学校被誉为“民主堡垒”。

1955年中央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1956年起师生分批迁赴西安;1957年分设为交通大学西安、上海两个部分,实行统一领导;1959年,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同年被列为全国十六所重点大学之一。2000年国务院决定将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三校合并,组成新的西安交通大学。

学校是“七五”“八五”重点建设单位,首批进入国家“211”和“985”工程建设学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A类建设高校,8个学科入选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是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哲、艺等9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设有27个学院(部、中心)、9个本科书院和3所直属附属医院。现有在编教工6538人,其中专任教师3729人。师资队伍中有两院院士45名、国家级教学名师7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9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26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及“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29人次、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234名、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81名。

现有学生48082名,其中本科生21141名,研究生26941名。本科专业9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个,博士后流动站30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148个。建有国家西部能源研究院、中国西部质量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据ESI公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5月,学校16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4个学科进入前1‰,工程学进入前万分之一。

建校120余年来,形成了兴学强国、艰苦创业、崇德尚实、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爱国爱校、追求真理、勤奋踏实、艰苦朴素的优秀品格,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办学特色。张元济、蔡元培、蔡锷、黄炎培、邹韬奋、陆定一、钱学森、张光斗、吴文俊、江泽民、黄旭华、侯宗濂等,为校友中的杰出代表。

西迁以来培养了林宗虎、蔡睿贤、曹春晓、蒋新松、李鹤林、叶尚福、李佩成、姚穆、陈国良、雷清泉、熊有伦、涂铭旌、李伯虎、苏君红、孙九林、陈桂林、程时杰、孙才新、韩启德、谭铁牛、丛斌、郝跃、陈政清、江松、房建成、王华明、汤广福、郭万林、吴宜灿、罗琦、严新平等43位两院院士;高华健、锁志刚、姜晶、刘奕路、梁平、陈掌星等美国国家工程院、美国国家科学院、加拿大工程院等海外院士。

迁校65年来,为国家输送了28万余各类人才。2020年在中西部工作毕业生比例已达55%以上,为国家的西部发展战略提供了巨大的智力支持。毕业生在社会各界享有良好声誉,涌现了杨嘉墀、陈惠波、温熙森、肖胜利、马德秀、雷菊芳、崔殿国、孙来燕、张国宝、贾全喜、王珏、连维良、温枢刚、汪建平、辛保安、江小涓、蒲忠杰、于杰、何金碧、张月娥、桂生悦、卢雷、张雅林、葛红林、赵欢、仇建平、梁海山、冯兴亚、周鸿祎、陈曦、刘光斌、郑海涛、路一鸣、樊登、刘烈宏、张冬辰、王东峰、刘奇、郭文珺、景海鹏、陈冬、薛莹、张新等一批知名校友。

学校落实“品行养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维创新”四位一体人才培养理念,建立“通识教育+宽口径专业教育”、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

2006年,实行了“书院制”,书院、学院“双院制”培养模式为学子插上腾飞的翅膀。2017年,学校成立本科生院,落实“校-院-系”三级教学责任,建立“横向协作、纵向贯通、教书和育人统筹协调”的本科生人才培养管理体系。坚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从1985年开始,先后创办“少年班”“钱学森试验班”“侯宗濂试验班”“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试验班”“人工智能试验班”等,以钱学森学院为载体,把钱学森精神和智慧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独特的教育理念,宽松的学习氛围,强大的师资配置,良好的教学效果备受学生和家长好评。

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78项,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3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3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13门、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50门、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7门、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9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0门、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2门,拥有8个国家级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9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建有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7篇、提名奖46篇。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科技竞争力。迁校以来,创造了百余项国内外科学研究领域的“第一”,在抢占科研制高点方面发挥了交大的引领作用,其中包括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第一个汽轮机、汽车制造、制冷与低温和压缩机专业,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处理芯片,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等。

迁校以来,学校创造了30000余项科研成果,其中241项获得国家三大奖,产生了数以千亿计的经济社会效益。学校依托学科与人才培养优势,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政府、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注重解决行业关键性技术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2000年至今,主持“973计划”项目21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832项,基础研究项目数和经费在全国高校位居前列。承担的文科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37项,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奖36项,与国家发改委、民政部、中央编译局等共建17个高端智库,一大批研究成果被采纳应用。

学校拥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167个文化社团,科技、文艺、体育等活动丰富多彩,“九州名家”“纵论四海”“思源大讲堂”“学而论坛”“新港报告”“创源论坛”等成为师生开拓视野的经典品牌。历年来,交大学子在SAE国际航空设计大赛、VEX机器人世界锦标赛、国际数学建模大赛、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国际英语演讲大赛、世界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世界大学生赛艇锦标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亚洲区选拔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Robocon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全国航空航天模型(科研类)锦标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与社会实践科技竞赛等国际国内大赛中屡获佳绩。

国际交往广泛。2000年至今,已邀请25位诺贝尔奖、菲尔兹奖获得者及2000余位国外教授来访讲学,合作研究、学术交流的世界各国学者、企业高层、政府要员更高达2万余人;派出赴国外访问、进修、研究及攻读学位的教师和学生2.8万余人次,参加国际会议2000余人;与美、日、英、法、德、意、新、韩等44个国家和地区逾320所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

现有兴庆、雁塔、曲江和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四个校区,占地面积约4480亩,各类建筑总面积约400万平方米。图书馆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为“钱学森图书馆”,总建筑面积43794平方米,阅览座位3604余席;累计藏书576万册(件),中外文报刊10175种,中外文现刊1307种。引进国内外电子资源132个平台约72个子库;拥有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5.9万余种,中西文电子图书175.9万余种。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以“国家使命担当、全球科教高地、服务陕西引擎、创新驱动平台、智慧学镇示范”为目标,在4个领域上建立了8大平台、29个研究院和300多个科研基地,将服务学科交叉、军民融合等国家重大科学研究,服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科技成果转孵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探索21世纪现代大学与社会发展相融合的新模式、新形态和新经验。

领衔成立的“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已吸引37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所大学加盟,改革试点探索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等一批高端智库和研究平台,致力于为社会发展与民族复兴服务。

2017年1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西安交大15位西迁老教授的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向当年响应国家号召、献身大西北建设的老同志们致以崇高敬意,希望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

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期间,赴交大西迁博物馆参观,亲切会见了14位西迁老教授,并两次发表重要讲话,对西迁精神的核心、精髓等进行深刻阐释,勉励广大师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办学定位,坚定不移地推进综合改革,推进“双一流”建设,推进内涵式发展,奋力书写新时代学校发展新篇章,朝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奋进。

校 训: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办学定位: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

西迁精神:

内涵: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

核心:爱国主义

精髓: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使 命:培养崇尚科学、求实创新、勤奋踏实、富有社会责任感和高尚品质的杰出人才。保存、创造、传播知识,为人类文明做出贡献

愿 景:把学校建成大师名流荟萃、莘莘学子神往、栋梁之材辈出、文化影响广泛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


通讯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邮编710049
录取方法
录取批次的安排

1、在北京等16个省市招收的国防定向生在提前批次录取;
2、部分省市个别专业在提前批次录取,请考生关注各省招生计划的公布。
3、其他所有本科各专业的均放在重点本科批次录取。


对艺术类招生的录取办法

1.凡第一志愿报考我校且专业合格的考生,在政治思想品德和体检合格,文化课考试成绩达到各省艺术类本科控制线和西安交通大学基本要求(详见第2条),根据校考专业课考试成绩择优录取。

2.西安交通大学艺术类专业文化课基本要求:艺术设计专业单科语文、英语成绩原则上不得低于90分(150分制)。对于艺术设计专业考试(校考)总成绩前40名者,单科语文、英语成绩要求可放宽至80分(150分制)。艺术设计(书法方向)单科语文、英语成绩原则上不得低于90分(150分制)。

3.各省招生考试机构若有相关规定,按规定执行。

 


对往届生的录取政策        西安交通大学对所有符合高考条件的考生在政策上均一视同仁。但根据国防生报考有关规定,往届生不得报考国防定向生。
中山大学
12
软科(综合)
15
校友会(综合)
10
武书连
267
QS世界
159
US排名
学校简介

1924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将广州地区实行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的多所学校整合创立国立广东大学,并亲笔题写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学校于1926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今日的中山大学,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于2001年10月合并而成,是一所包括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医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在内的综合性大学。

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及学术传统。鲁迅、郭沫若、冯友兰、傅斯年、赵元任、顾颉刚、周谷城、俞平伯、陈寅恪、戴镏龄、商承祚、容庚、梁方仲、姜立夫、高由禧、蒲蛰龙、高兆兰等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都曾在中山大学任教。柯麟、梁伯强、谢志光、陈心陶、陈耀真、秦光煜、林树模、周寿恺、钟世藩等著名医学专家曾在中山医科大学任教。学校名家大师荟萃,他们优秀的品格和精湛的学术造诣熏陶着一代代莘莘学子,形成了良好的学术风气,许多才华横溢的毕业生成为了社会各界的杰出人才。

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十家附属医院组成。中山大学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努力成为全球学术重镇。

中山大学具有人文社科和理医工多学科厚实基础,不断追求学术创新,以国际视野开放办学,现已形成了“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特色。学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基本导向;树立了“三校区五校园”错位发展、合力支撑的发展思路。学校正在努力推进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由常规发展向主动发展转变,由文理医优势向文理医工农艺综合发展转变。现在,中山大学正站在新的起点上,为稳居国内高校第一方阵,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

专任教师4629人

专业技术人员 954人

正高级 1711人副高级 2055人


全日制学生 58897人

普通本科生 32790人硕士研究生17038人博士研究生9069人

本科专业(办学权)138个

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53个

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63个

专业学位类别37种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4个


校园5个

广州校区(含南、北、东三个校园) 3个珠海校区 1个深圳校区 1个


附属医院10家

国家级研究机构35个

国际合作学院1所

省部级科研机构220个

地方研究院10家

重大平台7个


办学总经费增长迅速

2021年学校决算总收入99.74亿元人民币。

学校学科实力强,影响力突出

在第四轮全国学科水平评估中,学校50个学科参评,A类学科数(A+、 A、A-) 14个。 根据国家公布的“双一流”学科名单,我校11个学科入选,入选学科数全国并列第8。学科优势

师资力量雄厚

现有院士(含双聘) 22人,高层次人才数量居国内高校前列。

教育教学改革效果显著,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10个专业入选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11个学科专业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总数位居全国并列第4;58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总数位居全国并列第5;在近一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以独立完成单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8项,总数位居全国并列第5。经济、管理、工科、医科等多个本科专业通过了国内(国际)认证,与法国民用核能工程师教学联盟等国际一流大学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顺利通过相关国际认证。我校学生在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竞赛(iGEM)、ASC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GMC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IARC)、MathorCup高校数学建模挑战赛、“挑战杯”全国竞赛优胜杯、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等学科竞赛中成绩优异。2021年,我校学子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中获特等奖、在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中获金奖。2021年,在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中,我校获得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赛道金奖、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赛道银奖、预防医学专业赛道铜奖。

人才输出质量不断提高

中山大学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多措并举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我校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2021年,近八成就业的毕业生前往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人工智能、核能、国防等国家重点行业和领域工作;超八成就业的毕业生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发展战略区域;共有850名毕业生参军或投身西部、基层就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选择深造的本科毕业生逐年增加,其中,国(境)内升学毕业生中约94%在“双一流”高校和重点科研院所等机构继续深造;国(境)外深造的毕业生主要前往剑桥大学、哈佛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等高校深造。“学在中大,追求卓越”学风已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科研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2021年学校科研经费突破40亿元。2021年学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期获资助项目数1013项,连续五年排名全国高校第二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新增立项16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总立项数居全国高校第二位。学校建有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强、国内外学术影响力高的科研创新平台。

医疗规模和实力居全国领先行列

拥有10家直属附属医院(其中7家综合医院,3家专科医院)。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20年度医院排行榜(综合)中,我校5家附属医院进入排名前100,肿瘤防治中心进入排名前50,附属第一医院进入排名第8;2020年度40个专科排行榜中,20个专科进入排名前10,7个专科进入排名前5,中山眼科中心在其专科排行榜中位列第一。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教授于2019年11月被增选为中科院院士。


录取方法
录取批次的安排

第十六条 学校调档时认可各省(区、市)招生主管部门根据教育部相关政策给予考生的政策性加分;同一考生如有多项政策性加分,只取其中最高一项分值,且原则上加分不得超过20分。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不适用于安排不分省计划的高水平运动队招生。

第十七条 对已进档考生,学校按分数(投档成绩)优先的原则从高分到低分进行录取,不设专业志愿级差;投档成绩相同且招生计划余额不足时,优先录取实际高考成绩高的考生,仍相同时则按照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确定的同分排序进行录取,无同分排序规则的批次参照所在省(区、市)本科普通批次执行。学校在内蒙古自治区执行分数优先(分数清)录取规则。

第十八条 学校在全国绝大部分省(区、市)实施满足考生专业志愿的规则。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根据考生成绩调剂到其他专业录取;若不服从专业调剂,作退档处理。护理学只招有专业志愿的考生。



对艺术类招生的录取办法

(一)音乐表演专业录取时使用考生专业省级统考成绩,我校不举行校考。

(二)若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则执行其投档办法,按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三)若省级招生考试机构不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则在符合报考条件的投档考生中,根据招生计划,按照考生省级统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考生省级统考成绩相同时,高考文化课成绩高者优先录取。

(四)根据教育部规定,艺术类专业录取的学生,入学后不得转入非艺术类专业。



对往届生的录取政策

仅有保送生不招收往届生,其余各类招生都向往届生开放。


  中专 2022-12-16 12:48

相关问答

  • 职中

    中山大学历史学(广州南校园)和护理学(广州北校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中山大学历史学(广州南校园)和护理学(广州北校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历史学(广州南校园)和护理学(广州北校园)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历史学(广州南校园)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广州北校园)就业前景,历史学(广州南校园)专业介绍和护理学(广州北

  • 职中

    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传播学)(广州东校园)和护理学(广州北校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传播学)(广州东校园)和护理学(广州北校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传播学)(广州东校园)和护理学(广州北校园)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传播学)(广州东校园)就业前景和护

  • 职中

    中山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朝鲜语、俄语)(珠海)和护理学(广州北校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中山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朝鲜语、俄语)(珠海)和护理学(广州北校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朝鲜语、俄语)(珠海)和护理学(广州北校园)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外国语言文学类(

  • 职中

    中山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德语、法语、日语)(广州南校园)和护理学(广州北校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中山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德语、法语、日语)(广州南校园)和护理学(广州北校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德语、法语、日语)(广州南校园)和护理学(广州北校园)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德语、法语、日

  • 职中

    中山大学汉语言文学(珠海)和护理学(广州北校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中山大学汉语言文学(珠海)和护理学(广州北校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言文学(珠海)和护理学(广州北校园)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珠海)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广州北校园)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珠海)专业介绍和护理学(广州北校园)专

  • 职中

    中山大学汉语言文学(广州南校园)和护理学(广州北校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中山大学汉语言文学(广州南校园)和护理学(广州北校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言文学(广州南校园)和护理学(广州北校园)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广州南校园)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广州北校园)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广州南校园)专业介绍

  • 职中

    中山大学社会学类(社会学、人类学、考古学)(广州南校园)和护理学(广州北校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中山大学社会学类(社会学、人类学、考古学)(广州南校园)和护理学(广州北校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学类(社会学、人类学、考古学)(广州南校园)和护理学(广州北校园)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学类(社会学、人类学、考古学)(广州南校园)

  • 职中

    中山大学国际政治(珠海)和护理学(广州北校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中山大学国际政治(珠海)和护理学(广州北校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政治(珠海)和护理学(广州北校园)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政治(珠海)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广州北校园)就业前景,国际政治(珠海)专业介绍和护理学(广州北校园)专业介绍等

  • 职中

    中山大学法学(广州东校园)和护理学(广州北校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中山大学法学(广州东校园)和护理学(广州北校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广州东校园)和护理学(广州北校园)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广州东校园)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广州北校园)就业前景,法学(广州东校园)专业介绍和护理学(广州北校园)专

  • 职中

    中山大学计算机类(智能科学与技术、交通工程)(深圳)和护理学(广州北校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中山大学计算机类(智能科学与技术、交通工程)(深圳)和护理学(广州北校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计算机类(智能科学与技术、交通工程)(深圳)和护理学(广州北校园)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类(智能科学与技术、交通工程)(深圳)就业前景和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