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西南大学 (最高/最低分) | 重庆邮电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物流管理 | 2021 | 物理类 | -/579(本科批) | /() |
| 物流管理 | 2021 | 历史类 | -/573(本科批) | /() |
| 物流管理 | 2020 | 理科 | -/520(本科一批) | /() |
| 物流管理 | 2020 | 文科 | -/558(本科一批) | /()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重庆 | 物流管理(荣昌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9 |
| 历史类 | 573 | ||||
| 四川 | 物流管理(荣昌校区)(含物流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4 |
| 文科 | 570 | ||||
| 海南 | 物流管理(荣昌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4 |
| 广西 | 物流管理(4500元/年,在荣昌校区办学,大类招生,含物流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1 |
| 文科 | 582 | ||||
| 广东 | 物流管理(荣昌校区)(非定向)(办学地点:荣昌校区)(进校大类培养后分流到物流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9 |
| 湖南 | 物流管理(荣昌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7 |
| 物流管理(荣昌校区)(国家专项) | 569 | ||||
| 物流管理(荣昌校区) | 历史类 | 583 | |||
| 物流管理(荣昌校区)(国家专项) | 573 | ||||
| 河南 | 物流管理(荣昌校区)(大类招生,含物流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8 |
| 文科 | 609 | ||||
| 山东 | 物流管理(荣昌校区)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71 |
| 江西 | 物流管理(荣昌校区)(大类招生,含物流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7 |
| 文科 | 603 | ||||
| 福建 | 物流管理(大类招生,含物流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荣昌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6 |
| 历史类 | 578 | ||||
| 安徽 | 物流管理(4500元/年;大类招生,含物流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荣昌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9 |
| 文科 | 604 | ||||
| 山西 | 物流管理(荣昌校区)(含物流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39 |
| 文科 | 572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新疆 | 电子商务类(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03 |
| 陕西 | 电子商务类(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2 |
| 云南 | 电子商务类(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3 |
| 贵州 | 电子商务类(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3 |
| 四川 | 电子商务类(包含专业: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1 |
| 广东 | 电子商务类(非定向)(120801.电子商务+120601.物流管理)(办学地点:校本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6 |
| 安徽 | 电子商务类(4500元/年;含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3 |
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现任党委书记李旭锋教授、校长张卫国教授。
学校主体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坐落于缙云山麓、嘉陵江畔,占地约8295亩,校舍面积187万平方米,绿地率达40%,泱泱校园,宏丽庄重,气象万千,是闻名遐迩的花园式学校,教育部表彰的文明校园。
学校溯源于1906年建立的川东师范学堂,几经传承演变,1936年更名为四川省立教育学院。1950年,四川省立教育学院的教育、国文、外文、史地、数学等系与1940年成立的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合并建立西南师范学院,农艺、园艺和农产制造等系与1946年创办的私立相辉学院等合并建立西南农学院。1985年,两校分别更名为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2000年,重庆市轻工业职业大学并入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西南农业大学、四川畜牧兽医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合并组建为新的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为西南大学,开启了学校发展崭新篇章。
百余年来,筚路蓝缕,玉汝于成,数代西南大学人以其弘毅坚韧、自强不息的奋斗铸就了"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大学精神,不断丰富着"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内涵。
百余年来,学校始终以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己任,杏坛育人,劝课农桑,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一大批名师先贤曾执教于此,春风化雨,躬耕不辍。数十万毕业生从这里走向四面八方,成为民族复兴大业的建设者和各行各业的中坚骨干。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鲜明,涵盖了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12个学科门类,其中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2种专业博士学位、27种专业硕士学位,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27个。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学校现有43个教学单位,102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9个、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1个。教学资源丰富,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3个、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3门、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167门,有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现有在校学生50000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近40000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4000余人,留学生近2000人。
学校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162人,其中教授771人、副教授1315人,博士生导师540人、硕士生导师1691人。现有国家级人才121人次,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海外院士5人,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1人。另有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
学校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或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0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6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2个、农业农村部科学观测实验站1个、自然资源部野外基地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重庆市重点实验室21个、重庆市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个、国家级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分中心1个、重庆市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2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等中央部委社科研究基地6个、与中央部委相关司局共建社科研究平台4个、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3个,重庆市新型智库(含培育)4个。目前学校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十三五"期间,学校科研经费总量达到36.9亿元,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重大文化工程项目等260项,获得授权专利1524项,育成动植物新品种99个,出版专著600余部。获教育部普通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9项,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级奖130余项。
学校注重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开展校地合作、定点扶贫和对口支援工作。坚持"立足重庆、面向西南,服务全国",与重庆、四川、云南、贵州、江苏、山东等省市77个地、市、县建立了校地战略合作关系,与国内54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与21个省、市800余个行政事业单位和900多家企业开展了有效的项目合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县校合作,受到广泛好评,被誉为产学研有效结合的"石柱模式",入选全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十大优秀案例。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与美、加、泰、日、韩、越、澳、俄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9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建有1个中外合作办学非独立法人机构,6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13个国际联合科研实验室,7个海外国际中文教育机构,1个境外办学平台。
历经百余年的磨砺和发展,今天的西南大学正秉承"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努力奋斗。
工业和信息化部 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高校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教学成果奖、
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成果获得单位
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基地
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
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全国文明校园
全国文明单位
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全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校
重庆邮电大学是国家布点设立并重点建设的邮电高校之一,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重庆市共建的一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信息通信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发轫于1950年,在抗战时期交通部邮政总局原址上开办邮政人员培训班;在此基础上,先后举办西南邮电分校、重庆邮电学校和重庆电信学校;1959 年由国务院批准成立为重庆邮电学院,并开始本科教育;1965年成为当时四川省招收研究生的10所院校之一;于1970年改建为电信总局529厂,1973年改建为邮电部第九研究所,1979年恢复办学。2000年由信产部划转重庆市管理,实行部市共建;2006 年更名为重庆邮电大学;2013年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近年来,学校抓住西部大开发、重庆大建设、信息产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立足行业,服务地方,加强建设,加快发展。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2.7万余人,其中研究生5000余人。在职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850余人,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900余位。学校校友、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邬贺铨院士为名誉校长、董事会主席。学校外聘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英国、加拿大、美国、波兰、印度等国30余名院士及15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学校有国家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重庆市两江学者、重庆英才计划、百人计划、学术技术带头人、巴渝学者等各类高层次人才160余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重庆市名师、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重庆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获得者110余人,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教学团队等22支。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办学71年来,为信息通信行业和地方培养输送了14万余名各类人才,被誉为“中国信息通信人才的摇篮”。现为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首批信息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全国首批通信科普教育基地、重庆市软件人才和微电子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学校主动适应信息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学校现有学院16个,本科专业60个、国家级一流专业1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实施专业5个、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16个、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类特色专业5个、重庆市本科一流专业29个、重庆市特色学科专业群4个,涵盖工、理、经、管、文、艺、法等学科门类。拥有重庆市“双一流”学科3个、重庆市重点学科1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经教育部批准具有推荐本科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学校的工程学科和计算机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学校积极推进课程教育改革,现建有7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基地,12个国家及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自主研发了覆盖本科全部课程资源的课程中心,建成12门国家级课程,84门市级课程,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2个市级教学团队。学校作为重庆唯一的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近年来,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承担国家及部省级教改项目18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3项。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已建成校外实习实训和就业基地200余个,大力引进思科等知名企业的双创课程,并构建集通识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训练为一体的专业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意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双创比赛,培养效果不断显现。学校是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发起高校之一,获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获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总成绩在重庆市属高校中排名第一;参加“互联网+”大赛、数模竞赛和电子设计竞赛成绩一直居重庆市高校前列。参加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共获得全国银奖9项,铜奖13项,市级金奖49项,国家级获奖数量和市级金奖获奖数量均位列市属高校第一;201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奖成绩位列全国高校本科组第11位。近五年来,学生获国家级奖励1600余项,省部级奖励3300余项。在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中位列57名,在2016-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中位列第51名,位列重庆市属高校第一。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获评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坚持自主创新,是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和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基地,被誉为“中国数字通信发祥地”。学校现建有移动通信终端与网络控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工业物联网示范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大数据智能计算示范型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国-韩国工业物联网“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60余个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教育部及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基地。“新一代信息网络与终端协同创新中心”入选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工业物联网协同创新中心”“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入选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择优支持计划,“移动信息终端与测试技术”等共计23个团队获批国家级、省部级创新群体/团队。学校在通信网及测试技术、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智能信息处理、物联网与智能控制、先进制造与信息化技术、微电子技术与专用芯片设计等领域,承担了一大批重大科研项目。学校曾先后成功研制第一套符合国际电联标准的24路、30/32路脉冲编码机和120路复接设备及其配套仪表,参与制定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并设计出世界上第一颗TD—SCDMA基带芯片,制定了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PA国际标准,研制出我国安全领域信息隔离与交换关键设备,研发出全球首款支持三大工业无线国际标准的工业物联网核心芯片。学校曾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等殊荣。近年来,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500余项,承担省部级项目1115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0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级奖励3项,省部级一等奖28项,授权专利2000余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500余项。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立足信息行业,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探索产学研结合新模式,努力构建开放办学大平台。学校成立了董事会,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邮政、中国铁塔、中广核、华为、中兴、大唐、联想、腾讯等行业著名企业,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与长安汽车、四联集团、机电控股等在渝大型企业,与重庆南岸区、渝中区、江北区、渝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与西部(重庆)科学城、重庆经开区、重庆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等地方政府、园区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组建了“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院江南分院”“重邮讯飞人工智能学院”“重邮工业互联网学院”“鲲鹏创新学院”“微软重庆软件外包服务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现代邮政学院、邮政研究院”等100余个产教融合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学校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取得显著成效;与国外和港澳台地区50余所高校开展学术交流、联合办学及共建研发基地。目前,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俄罗斯、意大利、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和港澳台地区40余所高校开展人才联合培养、短期学生交换/学分交流、带薪实习及短期科技与文化交流等项目,着力推进中美、中加、中俄、中英等合作办学项目,推进 “1+2+1”“2+2”“3+1”“4+1”等模式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与法国巴黎高等电子学院建立了我市首个境外联合办学基地,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在校生公派出国学习交流项目。学校来华留学教育取得新突破,是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来华留学生项目高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留学生项目高校,并作为西南地区唯一高校通过首批27所试点高校接受国家来华留学质量认证。
学校地处于重庆主城南山风景区内,坐落在森林公园环抱之中,占地3800 亩,校舍建筑面积68万余平方米,馆藏700余万册(种)。学校建有国内高校一流水平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有线全光网络和无线新一代WiFi覆盖全校,全网支持IPv4/IPv6双栈,校园互联网出口带宽100G以上,建有全国领先的云数据中心,搭建了“重庆邮电大学”“红岩网校”“We重邮”“重邮微校”“今日校园”等移动校园平台,初步建成包括统一数据交换共享中心、一站式网上办事服务大厅、多维度信息交互体验平台和在线教学平台、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等的智慧校园。校园鸟语花香,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学习生活、成长成才的好地方。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重庆市最佳文明单位、重庆市森林单位、重庆市园林式单位、重庆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学校被评为为重庆市首批“绿色校园”“数字校园”示范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和“平安校园”示范单位。
继往开来,再展宏图。学校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科学发展、突出办学特色、推进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合作、加强内涵提升,大力推进“世界一流学科攀登计划”实施,努力建设成为中国西部信息科技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建设成为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的一个实验场所、人才高地、科技高地”,着力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重庆)科学城和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着力服务信息产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争取早日实现建成特色鲜明、开放式、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
地址:重庆 南岸 重庆邮电大学
电话:+86-023-62461003
邮件:bangongshi@cqupt.edu.cn
邮编:400065
传真:+86-023-62461882
023-68252419
023-68252051
2020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自动化专业简介
1.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名称
西南大学与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合作举办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教育部批准编号:MOE50AU2A20131580N。
2.合作院校——西澳大学简介
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创建于1911年,位于西澳大利亚州的首府柏斯市,是澳洲声名卓著的顶尖“八大”名校之一,也是澳大利亚为优良的五星级大学之一,2017年上海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第91位,2021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92位。学校共有4个学部,目前约有18,000名在校学生。
西澳大学是澳大利亚领先的研究型大学之一,在信息技术、通讯与计算机科学、矿物、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卫生与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雄厚的基础和研究实力。其师资力量雄厚、科研经费充足,科研成果丰硕,是澳洲一流的科研密集型大学。西澳大学学生就业率在澳大利亚名列前茅,电气电子工程、计算机工程等专业毕业生受到国际知名企业的普遍欢迎。
3.项目特色
(1)本硕连读
项目学生硕士期间就读于全球排名前100强名校,硕士课程与西南大学本科课程紧密衔接,学分互换,学习合格者可以同时获得西澳大学硕士学位及西南大学本科学位。
(2)节约教育成本
项目学生在西南大学学习成绩合格,并达到西澳大学入学要求者,可以前往西澳大学学习2年研究生课程。与常规模式相比(普通情况需要7年),本项目可节约2年时间,节约总费用约30-50万元人民币。
(3)精英教育
采用精英人才培养模式,为项目学生建立专门实验室,选拔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为每位学生配备学业导师。引进西澳大学专业课程,实行全英语教学或双语教学,部分课程由西澳大学派遣师资授课。
(4)前景广阔
自动化专业是工科中的热门专业,与社会民生、国防建设息息相关,专业特点宽口径广交叉,就业领域涵盖信息行业、能源行业、装备制造业和其他高科技领域。项目学生的国际化教育经历使其在全球范围内具备优秀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又有利于国内外的继续深造。
4.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学位授予
(1)培养目标
自动化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利于培养宽口径创新型人才,突出的系统论方法论特点利于培养领导型人才。项目面向控制、管理和信息处理等领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自动化高级专门人才,使之具备系统分析、设计和研发能力,能够满足自动化领域内的国际化项目需求,并面向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2)培养模式和学位授予
学生完成西南大学前3年的本科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并取得澳大利亚签证者,赴西澳大学学习2年研究生课程。达到两校相关要求者,西南大学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书、工学学士学位证书,西澳大学颁发硕士学位证书。
5.招生计划
(1)招生人数
2021年在全国范围内招收全日制本科学生100人,全部为理工类。
(2)分省计划
请查阅本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录取志愿指南。
6.招生性质
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招生计划,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入学考试,并符合相关招生录取规定和要求。
7.录取方式
报考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考生须参加2021全国普通高考,按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招办公布的招生批次及代码填报志愿。本项目只招收填有专业志愿的考生。
8.学费及收费标准
2021年入学的学生,在西南大学学习期间的学费按物价部门终核定标准执行;在国外大学学习期间,合作学校按其规定收取学费。
9、招生咨询电话
023-68367750
023-68252051
2020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简介
1.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名称
西南大学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合作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教育部批准编号:MOE50US2A20151764N。
2.合作院校——奥克兰大学
奥克兰大学建于1883年,是新西兰古老的大学之一,被誉为“国宝级”大学,在新西兰综合排名第一,也是南半球顶尖大学中实力强、认可度高的大学之一,奥克兰大学在2021年的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排名第81位,名列全新西兰第
奥克兰大学所提供的课程均以科研为主导,属世界级水平,为国际所认可,拥有新西兰七个世界级顶尖研究中心之中的四个。
3.项目特色
(1)以数据科学为方向,学生发展前景广阔
奥克兰大学的数据科学研究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专业数据分析领域的标准语言R正是由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RossIhaka和RobertGentleman两位教授于1991年开发。R已成为数据科学为流行的语言,是Google、Facebook和LinkedIn等公司基于数据驱动的基本工具。同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近年来新工科中的热门专业,其就业领域涵盖在IT行业、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行政管理部门,可从事计算机技术研究和应用、硬软件和网络技术开发、计算机管理和维护。项目学生的国际化教育经历使其在全球范围内具备优秀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也有利于在国内外的继续深造。
(2)本硕连读
项目学生在西南大学学习成绩合格,并达到奥克兰大学入学要求者,可以前往奥克兰大学学习2年研究生课程。
(3)节约教育成本
项目学生硕士期间就读于奥克兰大学,硕士课程与西南大学本科课程紧密衔接,学分互换,成绩合格者可获得奥克兰大学硕士学位证书及西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与常规模式相比(普通情况需要七年),本项目可节约2年时间,降低教育成本总计约30-50万人民币。
(4)教育管理模式先进
采用精英人才培养模式,为项目学生建立专门数据科学实验室,选拔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为每位学生配备学业导师。引进奥克兰大学优质专业课程,实行全英语教学或双语教学,部分核心课程由奥克兰大学派遣师资授课。
4.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学位授予
(1)培养目标
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熟悉数据科学的基本理论,具备数据获取和整理、数据挖掘和可视化呈现基本技能的高水平、复合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精英人才,并面向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2)培养模式和学位授予
学生完成前3年的西南大学本科课程,成绩合格并取得新西兰签证者,赴奥克兰大学学习2年研究生课程。达到两校相关要求者,西南大学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书和工学学士学位证书,奥克兰大学颁发硕士学位证书。
5.招生计划
(1)招生人数
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招收全日制本科学生120人,全部为理工类。
(2)分省计划
请查阅本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录取志愿指南。
6.招生性质
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招生计划,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入学考试,并符合相关招生录取规定和要求。
7.录取方式
报考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考生须参加2020全国普通高考,按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招办公布的招生批次及代码填报志愿。
8.学费及收费标准
2020年入学的学生,在西南大学学习期间的学费按物价部门终核定标准执行;在国外大学学习期间,合作学校按其规定收取学费。
9.招生咨询电话
023-68367043
023-68252051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物流管理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马克思主义理论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

西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公费师范)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公费师范)和物流管理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思想政治教育(公费师范)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思想政治教育(公费师范)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

西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非师范)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非师范)和物流管理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思想政治教育(非师范)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思想政治教育(非师范)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思想政治

西南大学法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物流管理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重庆)

西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物流管理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

西南大学哲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哲学和物流管理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哲学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哲学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哲学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哲学和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重庆)

西南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西南大学和塔斯马尼亚大学合作共建)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食品质量与安全(西南大学和塔斯马尼亚大学合作共建)和物流管理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食品质量与安全(西南大学和塔斯马尼亚大学合作共建)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

西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西南大学与塔斯马尼亚大学合作共建)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子信息工程(西南大学与塔斯马尼亚大学合作共建)和物流管理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西南大学与塔斯马尼亚大学合作共建)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

西南大学生物技术(西南大学与西澳大学合作共建)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技术(西南大学与西澳大学合作共建)和物流管理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技术(西南大学与西澳大学合作共建)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生物技术(西南大学与西澳大

西南大学经济学(西南大学与西澳大学合作共建)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西南大学与西澳大学合作共建)和物流管理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西南大学与西澳大学合作共建)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经济学(西南大学与西澳大学合作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