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最高/最低分) | 重庆工商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2021 | 理科 | 433/423(本科一批A段) |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产品加工) | 2021 | 理科 | 398/358(本科二批A段) |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健康、粮食工程) | 2021 | 理科 | 408/356(本科二批A段) |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2020 | 理科 | 476/455(本科一批A段) |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2020 | 理科 | 448/396(本科二批A段) |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2019 | 理科 | -/457(本科一批A段) |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食品) | 2019 | 理科 | -/420(本科二批A段) |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食品 | 2018 | 理科 | -/400(本科二批A段) |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2017 | 理科 | -/388(本科二批A段)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省级重点专业)
理工类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咨询电话:0459-6819236-8001 联系人:李主任
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科学的思维及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食品科学与工程方面的专业人才。主要学习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和食品加工技术等专业知识,使学生具有食品保藏、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设置畜产品加工、发酵技术和园产品加工三个方向,所学专业基础课程相同,专业课程按三个不同方向设置。
专业基础课程平台:食品化学、食品分析、物理化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营养、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机械与设备。畜产品加工方向主干课程:乳品科学与技术、肉品科学与技术、蛋品工艺学、水产品加工;发酵技术方向主干课程:发酵食品工艺学、酿造酒工艺学、白酒酒精工艺学、有机酸工艺学;园产品加工方向主干课程:园产品加工学、园产品贮藏运销学、饮料工艺学、野生植物资源及加工技术。
本专业从2013年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项目,采取“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广泛,近三年平均就业率在91%以上。各加工方向毕业的学生能胜任相应食品加工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产品检验分析、新产品研发等工作,还能胜任与专业相关的公务员岗位,也能够进一步攻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研究生。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黑龙江 | 食品科学与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23 |
| 食品科学与工程(北大荒农产品加工现代产业学院) | 本科二批A段 | 358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健康、粮食工程) | 356 | ||||
| 四川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包含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健康、粮食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55 |
| 广西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4800元/年,包含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健康、粮食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03 |
| 湖南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79 |
| 山东 | 食品科学与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班)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492 |
| 江西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健康、粮食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6 |
| 福建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含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健康、粮食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5 |
| 历史类 | 501 | ||||
| 安徽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4800元/年;含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健康、粮食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53 |
| 浙江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51 |
| 江苏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68 |
| 吉林 | 食品科学与工程(北大荒农产品加工现代产业学院)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383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健康、粮食工程) | 382 | ||||
| 辽宁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健康、粮食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55 |
| 食品科学与工程(北大荒农产品加工现代产业学院) | 449 | ||||
| 历史类 | 522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健康、粮食工程) | 520 | ||||
| 内蒙古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83 |
| 食品科学与工程(北大荒农产品加工现代产业学院) | 373 | ||||
| 山西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包含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健康、粮食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47 |
| 河北 | 食品科学与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班)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7 |
| 历史类 | 541 | ||||
| 天津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健康、粮食工程)(主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07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重庆 | 食品科学与工程(地方专项)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2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535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地方专项) | 历史类 | 567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552 | ||||
| 新疆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23 |
| 甘肃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不招收色弱、色盲和不能识别红黄绿兰紫任意一种颜色的考生) | 理科 | 本科二批K段 | 普通类 | 445 |
| 贵州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不招收色弱、色盲和不能识别红黄绿蓝紫任意一种颜色的考生)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59 |
| 四川 | 食品科学与工程(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27 |
| 广西 | 食品科学与工程(5600元/年,在南岸校区办学,不招收色弱、色盲和不能识别红黄绿蓝紫任意一种颜色的考生)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1 |
| 江西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不招色盲、色弱和不能识别红黄绿兰紫任意一种颜色的考生)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24 |
| 福建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不招收色弱、色盲和不能识别红黄绿蓝紫任意一种颜色的考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9 |
| 历史类 | 549 | ||||
| 安徽 | 食品科学与工程(5600元/年;不招色盲、色弱和不能识别红黄绿蓝紫任意一种颜色的考生)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9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是黑龙江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创建于1958年7月,首任校长由原国家副主席、时任农垦部部长王震将军担任。学校原隶属农垦部,1973年划归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经过64年的发展建设,现已成为一所具有鲜明现代化大农业特色、以农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农业大学。
学校诞生于十万复转官兵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历史大潮中,原校址位于密山市裴德镇北的山野乡间。边疆农村办学45年,学校师生发扬解放军优良传统和“抗大校风”,传承北大荒精神,走出了一条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发展之路。2003年学校整体迁入大庆市,进入提速升级、跨越发展的新时期。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凝练形成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求真、负重致远”的办学精神,并因优良校风和办学实绩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学校现址位于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占地120.0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3.45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3.36亿元,图书211.21万册。学校现有教职工1435人,其中专任教师927人,教授191人、副教授29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75人,占比40.5%;海外经历累计1年以上教师129人,占比13.9%。学校拥有“双聘院士”2人、国家级人才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龙江学者”青年学者4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王震讲座教授”22人,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1人,农业杰出科研人才1人,农业农村部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3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39人;建有1个黑龙江省杂粮绿色生产及食品深加工技术研发“头雁”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4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学校建有12个本科学院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研部、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学科专业涉及农学、工学、管理学、理学、法学、文学、经济学7个学科门类,学校建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及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建有53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9个,国家级一流专业5个、省级一流专业19个。学校面向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6000余人,各类在校研究生近2000人。建校以来,学校累计培养和输送毕业生13余万人,培训各类人员50余万人次。
学校着力推进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现有获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涵盖7个专业),1个国家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个国家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省级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项目,2个省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个省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个省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建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23门、省级线上线下精品课程3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门。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242项,省级571项。2019年获批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校;2020年获批黑龙江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和黑龙江省课程思政建设示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省属高校前列,2015年度被评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
学校科研工作以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为主要方向,建有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教育部粮食副产物加工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及加工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大庆)、农业农村部东北平原农业绿色低碳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大豆机械化生产重点实验室等27个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以及7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学校与垦区及地方政府合作共建了“建三江水稻产业创新研究院”、“九三大豆产业创新研究院”、“大庆设施农业研究院”、“牡丹江食品与生物技术创新研究院”、“老校区科研所”、“大庆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安达农业科技园区”、“大学科技园”等八大校垦校地融合发展科技创新基地。“十三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省部项目共计361项,各级部门科研经费共计3.47亿元。建校以来,学校共取得科研成果175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省部级奖励180项,以“大豆三垄栽培技术”“农作物种衣剂”“大豆、水稻生产加工全程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牛重要疫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狮白鹅’选育及‘玉鹅’生态种养模式”“黑龙江水稻大面积均衡高产优质栽培综合配套技术”“现代化农机关键技术及装备”等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在生产实践中得到有效转化,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先后3次获得“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2次获得“黑龙江省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振兴经济奖”,10次获得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法国、韩国、日本、印度、乌克兰、波兰、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近3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交流与合作。目前,学校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经济服务大学实施本科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韩国国立江陵原州大学、济州大学、日本山形大学、波兰波兹南生命科学大学、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无线电电子大学、哈尔科夫国立城市规划大学、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等国外高校实施交换生、留学生等项目,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实施“中加合作食品研究发展中心”项目,与印度UAS大学实施中印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
学校始终把北大荒精神作为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自觉将北大荒精神融入办学育人的全过程。学校现建有黑龙江省北大荒精神学术交流基地、黑龙江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北大荒精神与文化研究所、北大荒精神展示馆,充分发挥地缘、人才和科研资源优势,坚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产出了《黑土上的中国》、《淬荒集》等一批较有影响力的文化成果,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北大荒精神烙印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困知勉行,积厚成器。学校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崇尚学术、特色发展”的核心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服务国家农业现代化为办学使命,以产教融合发展为导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着力提高学校内涵发展水平和办学综合实力,正在向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农业大学目标不断迈进。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招生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招生工作程序,维护考生合法权益,保证招生工作正常、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各录取相关省(市、区)招生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本章程适用于我校在各省(市、区)的本科招生录取工作。
第三条学校的全称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国标代码:10223),是隶属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上级主管部门为黑龙江省教育厅。
第四条学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五条学校为加强对招生工作的管理,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任组长,由主管招生、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校纪委书记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科招生工作。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招生办公室,负责学校本科生招生录取的具体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执行教育部有关招生工作的规定,以及黑龙江省教育厅及有关省(市、区)级招生委员会的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
2、根据国家和黑龙江省教育厅核准的年度招生规模和有关规定以及学校的发展规划,编制并报送学校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
3、制订并向社会公布招生章程及招生工作方案;
4、开展招生宣传工作,实事求是地向考生及家长介绍本校情况和招生政策;
5、组织实施本校录取工作,负责协调和处理本校录取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6、对录取的新生按有关规定进行录取资格复查;
7、及时向社会公布我校各类本科招生信息;
8、配合、支持有关招生管理部门完成招生方面的其他工作。
第六条 纪检监察部门对招生录取工作进行全程监控。对在招生工作中违反招生工作程序和纪律、徇私舞弊的个人,根据教育部、黑龙江省教育厅以及学校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三章 招生计划
第七条 我校2014年招生省份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天津、河北、山西、山东、陕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和新疆等22个省(市、区),计划总量为3825,学校分专业招生计划详见2014年各省(市、区)高考填报志愿招生计划和我校招生简章。
第八条 我校2014年预留计划为10个,并报省教育厅审核,由其汇总后报教育部备案。预留计划主要用于调节各省(市、区)统考上线生源的不平衡,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使用原则。
第四章录取规则
第九条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和考生所在省(市、区)招生部门有关政策和规定,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和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进行录取。
1、我校各专业录取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飞行技术专业按《民用航空招收飞行学生体格检查鉴定规范》执行。
2、我校录取投档比例为: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统考成绩达到所在省(市、区)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的考生中,确定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原则上按各省(市、区)规定执行。
3、录取时,以高考总分为基准成绩,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进行专业分配,专业间无级差。如无法满足所填报的专业志愿时,服从专业调剂者,可调剂到相应专业,不服从调剂者,做退档处理。基准成绩相同时,理工类专业按数学、英语和综合成绩由高到低依次排序,文史类专业按语文、英语和综合成绩排序,以上评价标准相同时,参考考生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4、我校在江苏省两门选测科目的等级要求是B+和B,必测科目等级要求4C,技术科目等级要求合格;我校在内蒙古自治区专业录取原则采用专业志愿清方式。
5、我校2014年部分专业实行按类招生,类别为工学08,涵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4个专业,具体实施办法以学校相关规定为准。
6、我校承认各省(市、区)确定的关于照顾分数的相关政策,但该分数只在考生进档时有效,在决定是否录取时,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考虑;在专业分配的问题上,对政策上加分或降分录取的考生,按原始成绩排队分配专业,不享受加分。
7、飞行技术、英语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外语教学采取英语授课。
8、录取时不对男女考生比例进行限制。
第十条录取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方式。
第十一条录取结果由各省(市、区)招生办公布,考生也可拨打我校招生咨询电话进行咨询。
第五章学费标准及奖助学金
第十二条我校根据黑龙江省教育厅、黑龙江省物价局、黑龙江省财政厅下发的有关文件规定,收取学费。各专业学费详见2014年各省(市、区)高考填报志愿招生计划和我校招生简章。
第十三条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王震奖励基金、勤学奖学金、新生奖学金和涉农艰苦专业助学金。各学院也通过教师捐助、爱心人士和社会团体捐助等方式,设立了18项奖学金和助学金,具体评审办法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学校建立了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等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制度,采取积极措施协助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安排勤工助学岗位等方式对特困生进行资助。
第六章学历证书
第十五条学生在学校规定的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德、智、体达到毕业要求,由学校颁发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规定的,授予学士学位。
第七章学校招生咨询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风路5号
邮政编码:163319
招生咨询电话:0459- 6819043 6819044
纪检监督电话:0459- 6819051
学校网址:http://www.hlau.cn
招生办公室网址:http://www.hlau.cn/un/buchu/zhaosheng
招生办公室电子信箱:byndzsb@163.com
第八章附则
第十六条学校以往有关招生工作的要求、规定如与本章程冲突,以本章程为准;本章程若与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政策为准。
第十七条本章程将根据教育部、有关省(市、区)级招生管理部门当年招生政策的调整进行修订。
第十八条本章程由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本章程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学校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风路5号
邮政编码:163319
招生咨询电话:0459- 6819043 6819044
纪检监督电话:0459- 6819051
招生办公室网址:http://www1.byau.edu.cn/zhaosheng/
招生办公室电子信箱:byndzsb@163.com
重庆工商大学始创于1952年,2002年由原渝州大学和原重庆商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具有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法学、理学、艺术学等学科的高水平财经类应用研究型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支持高校、重庆市国际人文特色高校。学校传承和弘扬“含弘自强、经邦济民”的重工商大精神,秉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遵循“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抢抓高等教育发展重大机遇,综合实力迅速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日益扩大。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重庆市“十佳园林式单位”“文明单位”、重庆市首批“美丽校园”、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一、学科建设
近年来,学校以“双一流”国家战略为引领,瞄准学科发展国际前沿,以“大商科+新工科”的商工融合创新发展为驱动,以“学科-科研-平台-团队”四位一体建设为关键,强化经管优势,打造理工精品,培育文法艺品牌,构建多学科融合发展的学科生态体系。学校现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3个国家“一流专业”,28个重庆市“一流专业”,5个市级特色学科专业群、22个市级特色专业。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2个市级“一流学科”,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14个市级重点学科;智能商务、智能金融2个重庆市“人工智能+”学科群;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进入ESI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排名前1%。获批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在教育部第四轮的学科评估中,我校6个学科上榜,排名进入全国前70%,其中5个学科排名市属高校第一。
二、人才培养
学校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现有在校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研究生3万余人,人才培养层次实现了从专科—二本—硕士研究生,到二本—一本—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重大突破;从2012年开始首次在部分省份实现本科一批次招生至今,一本批次或超过特殊类型资格控制线的招生遍及55个专业20个省份,实际录取人数超过录取总数90%,生源质量持续向好;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有国家级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人才培养支撑服务水平持续提升;近年来,毕业生考研、考博人数和上线率大幅度增加,优质就业率达55%以上;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大赛”等各类赛事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2400余项;高水平大学生女排运动队获重庆市排球比赛26连冠。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获得认可,获评“全国就业50强典型高校”。
三、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
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积极促进科学成果转化,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拥有智能制造服务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废油资源化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41个科技部、教育部和重庆市级科研机构。近5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连续三年位居全国财经类高校前5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等国家级项目立项取得历史性突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等重大奖项。近年来,学校新型高校智库建设取得新成效,围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提交智库成果900余份,获中央领导人批示60项(其中获中央主要领导批示39项);200余项科技成果实现转移转化,入选中国大学专利转让60强,获“2018年中国智库咨政建言地方贡献奖”。积极服务教育扶贫、乡村振兴工作并取得显著实效。
四、人才队伍建设
学校现有教职工2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1900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职工860余人,博士学位教师920余人,博士专任教师比例接近50%。省部级创新团队13个。建有院士专家工作站,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4名、日本工程院院士1名;拥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人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计划”人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重庆市“百人计划”专家、“巴渝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市英才计划”人选等各类高层次人才50余人。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优秀教师代表。
五、合作办学
学校积极开展合作办学,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充分发挥特色学科优势,积极构建全球合作网络,大力推进国际化进程。学校有2个教育部复核通过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教育部备案的区域与别国研究中心--东南亚研究中心;与31个国家(地区)的近100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国际合作交流。与加拿大蒙特利尔高等商学院等国际知名高校联合培养学士、硕士,开设了ACCA、CFA、CIMA等国际特色项目班;获批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重庆市高校国际化人文特色学校、重庆市国际交流合作示范学校,是“一带一路”中波大学联盟成员高校。与重庆、四川、贵州、山东等省(市)的多个区(县)建立了校地合作关系,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科院、西南财经大学等多个高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NIIT、新道公司、太极集团等200余家企业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同时,按照“传、联、搭、赞、助”思路,不断建立健全校友组织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校友作用,深入推进校地、校企、校校合作。
六、办学条件
学校坚持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理念,倾力打造花园式校园,是重庆市“十佳园林式单位”“文明单位”和重庆市首批“美丽校园”。按照中西部高校中“设施一流、环境一流”标准建成的新图书馆,已成为备受在校师生喜爱的学习研究场所。广阳岛校区建设持续推进,南岸、兰花湖、江北等校区功能布局和资源配置不断完善,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师生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重庆工商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食品科学与工程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就业前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食品科学与工

重庆工商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和产品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食品科学与工程和产品设计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产品设计就业前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产品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和产品设计这二个专业,

重庆工商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和视觉传达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食品科学与工程和视觉传达设计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视觉传达设计就业前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和视觉

重庆工商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和环境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食品科学与工程和环境设计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环境设计就业前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环境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和环境设计这二个专业,

重庆工商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和摄影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食品科学与工程和摄影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摄影就业前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摄影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和摄影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重庆工商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和动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食品科学与工程和动画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动画就业前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动画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和动画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重庆工商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和广播电视编导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食品科学与工程和广播电视编导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广播电视编导就业前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和广播

重庆工商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和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食品科学与工程和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就业前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重庆工商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酒店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酒店管理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酒店管理就业前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酒店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酒店管理这二个专业,

重庆工商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食品科学与工程和旅游管理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