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经济管理试验班(包含专业: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2 |
| 新闻传播学类(包含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学) | - | 3 | |||
| 经济学 | - | 2 | |||
| 经济统计学 | - | 2 | |||
| 税收学 | - | 3 | |||
| 金融学 | - | 2 | |||
| 金融数学 | - | 1 | |||
| 法学 | - | 2 | |||
| 法学(刑事司法方向) | - | 1 | |||
| 法学(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 | - | 1 | |||
| 英语 | - | 2 |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 | 2 | |||
| 统计学 | - | 1 | |||
| 应用统计学 | - | 2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 1 | |||
| 环境工程 | - | 3 | |||
| 安全工程 | - | 1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数据工程方向) | - | 5 | |||
| 市场营销 | - | 3 | |||
| 会计学 | - | 1 | |||
| 会计学(注册会计师) | - | 2 | |||
| 财务管理 | - | 1 | |||
| 国际商务 | - | 2 | |||
| 农林经济管理 | - | 1 | |||
| 行政管理 | - | 3 | |||
| 经济管理试验班(包含专业: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2 |
| 经济学 | - | 2 | |||
| 税收学 | - | 3 | |||
| 金融学 | - | 1 | |||
| 法学 | - | 3 | |||
| 法学(刑事司法方向) | - | 1 | |||
| 法学(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 | - | 1 | |||
| 新闻传播学类(包含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学) | - | 3 | |||
| 英语 | - | 3 | |||
| 市场营销 | - | 2 | |||
| 会计学 | - | 1 | |||
| 会计学(注册会计师) | - | 1 | |||
| 财务管理 | - | 2 | |||
| 国际商务 | - | 2 | |||
| 农林经济管理 | - | 1 | |||
| 行政管理 | - | 3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环境工程(首义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7 | 5489 |
| 本科一批A段 | 557 | 5489 | |||
| 安全工程(首义校区) | 本科一批 | 558 | 5323 | ||
| 市场营销(首义校区) | 558 | 5323 | |||
| 行政管理(首义校区) | 558 | 5323 | |||
| 农林经济管理(首义校区) | 558 | 5323 | |||
| 信息与计算科学(首义校区) | 558 | 5323 | |||
| 新闻传播学类(包含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学)(首义校区) | 558 | 5323 | |||
| 安全工程(首义校区) | 本科一批A段 | 558 | 5323 | ||
| 市场营销(首义校区) | 558 | 5323 | |||
| 行政管理(首义校区) | 558 | 5323 | |||
| 农林经济管理(首义校区) | 558 | 5323 | |||
| 信息与计算科学(首义校区) | 558 | 5323 | |||
| 新闻传播学类(包含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学)(首义校区) | 558 | 5323 | |||
| 英语(首义校区) | 本科一批 | 559 | 5147 | ||
| 本科一批A段 | 559 | 5147 | |||
| 法学(首义校区) | 本科一批 | 560 | 4975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数据工程方向)(首义校区) | 560 | 4975 | |||
| 税收学(首义校区) | 560 | 4975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首义校区) | 560 | 4975 | |||
| 法学(首义校区) | 本科一批A段 | 560 | 4975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数据工程方向)(首义校区) | 560 | 4975 | |||
| 税收学(首义校区) | 560 | 4975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首义校区) | 560 | 4975 | |||
| 应用统计学(首义校区) | 本科一批 | 564 | 4379 | ||
| 法学(刑事司法方向)(首义校区) | 564 | 4379 | |||
| 应用统计学(首义校区) | 本科一批A段 | 564 | 4379 | ||
| 法学(刑事司法方向)(首义校区) | 564 | 4379 | |||
| 国际商务(首义校区) | 本科一批 | 566 | 4121 | ||
| 统计学(首义校区) | 566 | 4121 | |||
| 国际商务(首义校区) | 本科一批A段 | 566 | 4121 | ||
| 统计学(首义校区) | 566 | 4121 | |||
| 经济学(首义校区) | 本科一批 | 568 | 3858 | ||
| 本科一批A段 | 568 | 3858 | |||
| 经济统计学(首义校区) | 本科一批 | 570 | 3628 | ||
| 本科一批A段 | 570 | 3628 | |||
| 英语(首义校区)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0 | 824 |
| 农林经济管理(首义校区) | 570 | 824 | |||
| 英语(首义校区) | 本科一批A段 | 570 | 824 | ||
| 农林经济管理(首义校区) | 570 | 824 | |||
| 市场营销(首义校区) | 本科一批 | 572 | 757 | ||
| 行政管理(首义校区) | 572 | 757 | |||
| 市场营销(首义校区) | 本科一批A段 | 572 | 757 | ||
| 行政管理(首义校区) | 572 | 757 | |||
| 新闻传播学类(包含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学)(首义校区) | 本科一批 | 573 | 717 | ||
| 法学(刑事司法方向)(首义校区) | 573 | 717 | |||
| 新闻传播学类(包含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学)(首义校区) | 本科一批A段 | 573 | 717 | ||
| 法学(刑事司法方向)(首义校区) | 573 | 717 | |||
| 法学(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首义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4 | 3178 |
| 本科一批A段 | 574 | 3178 | |||
| 国际商务(首义校区)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4 | 674 |
| 本科一批A段 | 574 | 674 | |||
| 财务管理(首义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5 | 3076 |
| 经济管理试验班(包含专业: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 | 575 | 3076 | |||
| 财务管理(首义校区) | 本科一批A段 | 575 | 3076 | ||
| 经济管理试验班(包含专业: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 | 575 | 3076 | |||
| 会计学(首义校区) | 本科一批 | 576 | 2962 | ||
| 金融学(首义校区) | 576 | 2962 | |||
| 会计学(首义校区) | 本科一批A段 | 576 | 2962 | ||
| 金融学(首义校区) | 576 | 2962 | |||
| 法学(首义校区)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8 | 571 |
| 本科一批A段 | 578 | 571 | |||
| 金融数学(首义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9 | 2647 |
| 本科一批A段 | 579 | 2647 | |||
| 税收学(首义校区)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9 | 541 |
| 本科一批A段 | 579 | 541 | |||
| 经济学(首义校区) | 本科一批 | 581 | 472 | ||
| 财务管理(首义校区) | 581 | 472 | |||
| 经济学(首义校区) | 本科一批A段 | 581 | 472 | ||
| 财务管理(首义校区) | 581 | 472 | |||
| 会计学(注册会计师)(首义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2 | 2380 |
| 本科一批A段 | 582 | 2380 | |||
| 经济管理试验班(包含专业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3 | 430 |
| 本科一批A段 | 583 | 430 | |||
| 法学(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首义校区) | 本科一批 | 584 | 404 | ||
| 本科一批A段 | 584 | 404 | |||
| 会计学(注册会计师)(首义校区) | 本科一批 | 585 | 380 | ||
| 本科一批A段 | 585 | 380 | |||
| 会计学(首义校区) | 本科一批 | 587 | 334 | ||
| 金融学(首义校区) | 587 | 334 | |||
| 会计学(首义校区) | 本科一批A段 | 587 | 334 | ||
| 金融学(首义校区) | 587 | 334 |
专业名称:法学 专业代码:030101K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法学专业属法学类学科,本科教育除法学方向以外,还设有民商法、政府法制和涉外经贸法三个方向,授予法学学士学位。所属学院拥有国家人文社科基地(知识产权基地)、国家级重点学科(民商法学科)、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法学实验教学中心),入选全国首批应用型复合型、涉外和西部三个“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专业所属学院是文革后全国首批招收法学本科生的三家院校之一,获批教育部第一批高等院校法学特色专业、湖北省法学品牌专业。民商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分别获得湖北省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称号,法学学科在全国“211工程”院校三期重点项目的申报中获全优成绩。
法学院现有专职教师185人,教授4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6人,副教授76人。现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知识产权法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民商法团队)和4个校级教学团队(国际私法团队、宪法学团队、法律史团队和法学通论团队)。在国家级教学团队的示范效应下按照高标准打造教学团队,为贯彻和践行法学特色教育理念奠定人力基础。
本专业拥有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知识产权法学、民商法学、宪法学、国际私法学、中国法制史),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知识产权法学、民商法学、宪法学、国际私法学),10余门省级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湖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多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和校级教学研究项目。
学院具有良好的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条件,获得科研成果奖近250余项。设有22个科研机构,与美、德、法、意、澳等 20 多个国家以及港澳台与内地的法学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与交流合作关系。
二、人才培养质量
法学专业人才培养以“通人文、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为特色,培养方案具有“重视实训教学和法律技能的培养、以就业为导向、遵循现代高等教育的规律”三大特征。
学院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与辩论赛,成绩喜人。2014年6月,法学院本科生方培思、黄宇璐均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版权征文比赛一等奖。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上,学院学子荣获全国“最优秀论文”奖,点评专家在闭幕式上给予高度赞扬。2012年12月,国际法论辩队参加中国高校第六届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比赛,获得一等奖,队员张浩博获得此次比赛唯一的“最佳辩手”奖。2013年2月,我院学子参加“杰塞普”国际模拟法庭中国赛区第十一届全国选拔赛,并荣获二等奖。2013年6月,由法学院学生担任主力的代表队在首届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中夺冠。2014年12月,法学院代表队先后获第三届中国WTO模拟法庭竞赛二等奖、最佳诉状奖,中国空间法学会第十一届CASC杯曼弗雷德·拉克斯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一等奖。法学院还连续两年问鼎湖北省高校法学专业辩论赛。
三、毕业生就业情况
本专业毕业生具有专业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特点,毕业生或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或被党政机关、司法部门、律师事务所、金融机构、新闻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录用。2015届毕业生中共有193名学生前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深造,升学率为26.80%;2014届毕业生中共有41名学生前往康奈尔大学、西北大学、墨尔本大学、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学院、香港大学等高校深造。毕业生的良好职场表现获得了媒体和用人单位的高度好评。1996届毕业生曹林获“全国模范法官”称号,被评价为“新时期特区法官的杰出代表”。2006届毕业生任意获2014年全国女大学生就业榜样。
知名院友代表:
王利明,1981年毕业于湖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黄进,1982年毕业于湖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专业,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法学教授、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入选国家教育部首批“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和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张明楷,1982年毕业于原湖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系,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最高人民检察院“百千万”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带教导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业务咨询专家。曾获司法部部级优秀教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第三届杰出中青年法学家等称号。
专业名称:财务管理 专业代码:120204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本专业属于管理学门类,以我校会计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国家级和省级系列精品课程、国家级系列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省优势学科和湖北省品牌专业为基础,依托我校经、法、管、文、史、哲、理、工、艺等学科综合发展优势,培养高级财务管理专门人才,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优势明显,从同专业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来看,我校财务管理专业国内领先、国际知名。早在1997年,会计学专业就被批准为财政部重点学科,1999年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新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专业调整时,以会计学院财务管理学方面的师资为基础,吸收其他院系财务管理学方面的师资组建而成。2002年被纳入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级重点学科——会计学科(公司理财方向)的建设规划予以重点建设。2008年财务管理专业被评为湖北省品牌专业。该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共获立项24项,其中,国家级10项、省级项目7项。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积累,财务管理专业已形成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结构合理、沉淀厚实、人才辈出的师资梯队。现有专任教师8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80%以上,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39人,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65人。师资队伍中,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财政部“会计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1人,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1人,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会计和审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各1人,教育部首届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2人,省、部级学科学术带头人4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1人,荆楚社科名家1人,湖北名师2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财政部会计领军人才(含后备)5人。。
近五年来,本专业师资先后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自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等30余项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学术影响力方面,财务管理专业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教授、学者,其研究成果在相关领域独树一帜,并以其卓越的研究成果在国际、国内赢得了重要的学术地位。特别是郭道扬教授研究成果为国际学术界瞩目。财务管理专业现有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财务管理》、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资源共享课《高级财务管理》等精品课程,形成了完整的精品课程体系;近五年主编并出版《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财务案例》等一系列高质量教材。精品课程与优质教材的结合,不仅保证了学生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更带动了全国相关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二、人才培养质量
本专业有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三级人才培养体系,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人才培养层次齐全,人才质量高,社会声誉好。本专业秉承“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整体提升,努力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坚持育人与成才并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协调,把学生培养成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具备会计学、管理学、经济学与法学等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熟知国际惯例的高级财务管理专门人才。
在课堂教学之外,注重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科技创新、课外科研、文艺体育等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多年组织学生参加“海峡两岸大学会计辩论赛”等大型专业赛事,多次摘得冠军桂冠。学生专业素质高,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安永“明日商业领袖”案例分析大赛、“中华会计网校杯”全国财会实务大赛、香港会计师公会QP个案分析大赛、CIMA商业精英国际挑战赛、湖北省英语翻译大赛等大型赛事中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生科研能力强,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博文杯”大学生百项实证创新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与研究,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专业论文多篇。
本专业每年有15%左右的学生进入美国杜兰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悉尼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深造,20%左右的学生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名校录取攻读硕士研究生。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
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学生供需比达到1:6,一次就业率连年达到95%以上,形成了毕业生高就业率与高就业质量的良好局面,成为我校乃至全国财经政法院校的标杆与品牌。每年除35%左右攻读硕士学位和出国留学外,65%左右的毕业生走上了理想工作岗位,其中25%左右进入国家机关与国有企业,15%左右进入各类银行等金融机构,20%左右进入会计师事务所,5%左右进入其他单位工作,就业地域多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一大批学生进入财政部、审计署、国资委等国家部委和国际大型银行、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等知名跨国公司。
本专业已毕业的校友中有大批政界名流、学界名家和商界精英。在政界,有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上海市副市长赵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陈毓圭秘书长,财政部中央监督检查局局长郜进兴,河北省科技厅厅长贾红星,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工商联主席王光远等。在学界,有美国ACCI会长、罗德岛大学肖经建教授,中国会计学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博导戴德明教授,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博导耿建新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吴联生教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雷光勇教授等。在商界,有一大批公司的董事长、总裁、财务总监。如国家电网党组成员、总会计师陈月明,深圳创维集团前董事局主席张学斌博士,海南中岛集团总裁刘海南博士,用友集团副总裁郭新平等。
专业名称:税收学 专业代码:020202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1.专业所属学科门类为经济学,所属一级学科为应用经济学,专业所依托学科财政学科为首批国家级重点学科,所授学位为经济学学士。
2、师资队伍力量雄厚。专任教师43人,另有外聘教授6人,外聘教授中博士生导师3人、“楚天学者”2人、“文澜学者”1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9人、副教授1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3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8人,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36人,分别占教师比重的88.37%和83.72%;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24人,占教师比重55.81%。是一支学历、职称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学院教师中,有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1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资助,1人为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3人被评选为“财政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2人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1人获“湖北名师”称号,3人(次)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人为“文澜学者特聘教授”、2人为“文澜青年学者”,5人兼任中国财政学会理事(其中1人任副秘书长,1人任常务理事),2人兼任中国税务学会理事(其中1人任常务理事),1人为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理事。近年来,教师中有10余人次获得湖北省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湖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湖北省思想教育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3、课程建设情况。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双语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近5年来,主编教材35部,其中国家规划教材3部,全国注册税务师考试教材6部,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6部。
4、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成果情况。2005年以来,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7项,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76项,承担省级教研项目15项,且多次获奖,出版专著74部,在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267篇,连续12年出版“中国地方财政发展研究报告”,在财税领域形成了重要影响。每年举办1次国际会议,主办的“全国财政学博士论坛”已形成品牌。
二、人才培养质量
秉承我校“办特色、创一流”的办学理念,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强化教学研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近年来,制定并实施《财政税务学院本科生素质教育实施纲要》,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举办“财税之光·博导之行”系列学术讲座,开展学术沙龙活动,创办《财税新声》学生学术刊物,举办全国公共经济论坛,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全面发展和高素质人才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人才培养模式。税收是处理国家与纳税人分配关系的学科,依法纳税与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是市场经济发展及法制社会的客观要求。本专业依托我校经、法、管、文、理等多学科有力支撑,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培养方针,在保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强化社会实践环节;加强对学生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有两个面向:一是面向政府,为政府税务机关培养高素质的税收管理人才;二是面向市场和企业,为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培养人才。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留学生”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2.大学生科研活动与学科竞赛与文体比赛获奖情况。
学院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科研能力。本专业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模邀请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平安励志计划论文奖、德勤全国税务精英挑战赛论文比赛、学校“博文杯”实证调研成果奖等竞赛(评比)中取得佳绩;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校 “博文杯”大学生百项实证创新基金项目、暑期社会调研等科研项目中均取得,与此同时在学校本科生“十大科研之星”的评比中,本专业占有2名以上,充分展示了本专业学生的科研实力。
2005年以来,在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中,荣获各类国家级比赛奖项40项,获各类省级比赛奖项80余项;自德勤税务精英挑战赛开办以来,学院代表队均闯入“德勤税务精英挑战赛”的决赛(大中华区五十多所高校中的前八所入围决赛),继2008年夺冠后,2010年再夺桂冠,2012年、2013年斩获亚军,是所有参赛高校中成绩最好的学校。
3.学生推荐或考入到国内外名校深造情况
近5年共有100余名同学被国内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名校录取继续攻读研究生,70余名同学到国外名校深造。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
近五年,学院各专业总体就业率分别为95.4%、97.05%、97.46%、98.17%,98.03%,居全校前列。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分布在公务员系统、金融系统和大型企业,就业层次较高。改革开放以来,毕业本科生6500余人,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博士研究生200余人。在学院的毕业生中,许多人担任国家省部级、厅局级领导干部、成为著名专家学者或成功的实业家,大量的成长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的业务骨干。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深厚的法 学专业知识功底,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达到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创 新能力、实践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国家立法机关、审判机关、 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和涉外活动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 级专门人才,同时兼顾培养能够在各高等、中等学校从事法学教学的教师。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 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从 事法律工作和法学教学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 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法学 基础知识,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如法学理论、刑事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行政法学、国际法 学、环境法学等)系统深入地掌握该方向的知识体系。
2.深刻掌握法学学科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基础知识 素养、求实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公正的品质、综合分析素养、法律意识和法律至上的法治精神;精 通法律,熟悉法律和相关业务。
3.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法学和法律实务之中。毕 业生应特别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独立自主地学习并获取本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社 交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根据本专业不同的任务检索相关文献。
(2)应用知识的能力
具有在获得相关法律基础知识与法学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应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解决实 践中遇到的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
(3)实践能力
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思维能力。
(4)创新能力(精神)
掌握进行创造活动的思维方法,能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创业思维和探索能力。
4.比较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在本专业与相关领 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与工具,能够进行中外文法律与法学 文献检索,掌握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应用基本的数据库,掌握法律写作的基本知识。
5.了解中国和相关国际法律、法学的理论前沿,把握法律实践的发展动态。
主干学科:法学理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法、国际法(在本科阶段所有学科均在法学一 级学科下招生培养)。
核心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 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实践、司法部门实习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0302 政治学类
专业名称:会计学 专业代码:120203K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本专业属于管理学门类,以我校会计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国家级和省级系列精品课程、国家级系列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省优势学科和湖北省品牌专业为基础,依托我校经、法、管、文、史、哲、理、工、艺等学科综合发展优势,培养高级专门会计人才,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优势明显,从同专业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来看,本专业国内领先、国际知名。早在1997年,会计学专业就被批准为财政部重点学科,2002年获批国家级重点学科,2008年被评为湖北省唯一的会计学优势学科。2010年被批准为经济管理类唯一的拔尖创新型国际会计人才培育试验区,2011年成为全国首批32家审计硕士专业学位(MAud)教育试点单位之一。会计学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共获立项24项,其中,国家级10项、省级项目7项。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积累,会计学系已形成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结构合理、沉淀厚实、人才辈出的师资梯队。现有专任教师8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80%以上,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39人,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65人。师资队伍中,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财政部“会计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1人,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1人,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会计和审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各1人,教育部首届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2人,省、部级学科学术带头人4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1人,荆楚社科名家1人,湖北名师2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财政部会计领军人才(含后备)5人。
近五年来,本专业师资先后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自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等30余项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学术影响力方面,会计学专业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教授、学者,其研究成果在相关领域独树一帜,并以其卓越的研究成果在国际、国内赢得了重要的学术地位,学术成就得到了同行专家的普遍认可,特别是郭道扬教授在会计史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更是备受国际会计学术界瞩目。会计学院有十多位专家长期参加财政部、审计署等会计、审计准则及规章制度的起草和修订工作。
二、人才培养质量
本专业有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三级人才培养体系,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人才培养层次齐全,人才质量高,社会声誉好。本专业秉承“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整体提升,努力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坚持育人与成才并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协调,把学生培养成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具备会计学、管理学、经济学与法学等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熟知国际惯例的高级会计专门人才。
在课堂教学之外,注重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科技创新、课外科研、文艺体育等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多年组织学生参加“海峡两岸大学会计辩论赛”等大型专业赛事,多次摘得冠军桂冠。学生专业素质高,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安永“明日商业领袖”案例分析大赛、“中华会计网校杯”全国财会实务大赛、香港会计师公会QP个案分析大赛、CIMA商业精英国际挑战赛、湖北省英语翻译大赛等大型赛事中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生科研能力强,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博文杯”大学生百项实证创新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与研究,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专业论文多篇。
本专业每年有15%左右的学生进入美国杜兰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悉尼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深造,20%左右的学生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名校录取攻读硕士研究生。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
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学生供需比达到1:6,一次就业率连年达到95%以上,形成了毕业生高就业率与高就业质量的良好局面,成为我校乃至全国财经政法院校的标杆与品牌。每年除35%左右攻读硕士学位和出国留学外,65%左右的毕业生走上了理想工作岗位,其中25%左右进入国家机关与国有企业,15%左右进入各类银行等金融机构,20%左右进入会计师事务所,5%左右进入其他单位工作,就业地域多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一大批学生进入财政部、审计署、国资委等国家部委和国际大型银行、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等知名跨国公司。
本专业已毕业的校友中有大批政界名流、学界名家和商界精英。在政界,有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上海市副市长赵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陈毓圭秘书长,财政部中央监督检查局局长郜进兴,河北省科技厅厅长贾红星,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工商联主席王光远等。在学界,有美国ACCI会长、罗德岛大学肖经建教授,中国会计学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博导戴德明教授,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博导耿建新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导吴联生教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导雷光勇教授等。在商界,有一大批公司的董事长、总裁、财务总监。如国家电网党组成员、总会计师陈月明,深圳创维集团前董事局主席张学斌博士,海南中岛集团总裁刘海南博士,用友集团副总裁郭新平等。
各位考生:我校2019年山西本科一批录取已经结束,现对录取分数线进行公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期待与你相聚!咨询电话:027-年山西本科一批录取情况汇总省份文科理科高分低分高分低分山西
各位考生:我校2019年山西高校专项录取已经结束,现对录取分数线进行公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期待与你相聚!咨询电话:027-年山西高校专项录取情况汇总省份文科理科高分低分高分低分山西
招生专业(类)文科理科低分高分平均分低分高分平均分安全工程———财务管理财政学类法学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国际商务环境工程———会计学计算机类———金融数学———金融学类经济管理试验班经济统计学———经济学统计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6年山西录取统计表

2017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会计学(注册会计师)、公共事业管理、经济学、工商管理、税收学、法学、税收学、新闻传播学类、公共事业管理、会计学、社会学、会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商务(技术方向)、工商管理、金融学、经济学、金融工

2017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工商管理、金融学、新闻传播学类(含新闻学专业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含新闻学;广播电视学)、金融学、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财政学、法学(涉外经贸法方向)、保险学(精算方向)、金融数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保

2017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天津市招生专业:英语、城市管理(城市经济与管理方向)、应用统计学、法语(招英语,语种考生)、经济统计学、日语(招英语、语种考生)、法学、市场营销、会计学(注册会计师)、国际商务、市场营销、国际商务、会计学(注册会计

2017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市招生专业:经济管理试验班(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法语、法学(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会计学、法语、金融学、法学、财政学、法学(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经济管理试验班(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金融学、会计学、

2022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国际商务(专业办学地点首义校区)、经济学类(包含专业:经济学、数字经济)、新闻传播学类(包含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经济学类(包含专业:经济学、数字经济)专业办学地点首义校区)、农

2021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经济学类(包含专业经济学、国际商务)(办学地点首义校区)、财政学类(包含专业财政学、税收学)(办学地点首义校区)、公共管理类(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城市管理)(办学地点首义

2020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法学类包含专业:法学、法学(民商法方向)、法学(涉外经贸法方向)、法学(法制方向)、法学(刑事司法方向)、经济管理试验班包含专业:经济学、经济与金融、会计学(第一专业志愿填报,不接收调剂考生)、金融

2019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经济统计学、会计学、金融数学、新闻传播学类(包含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经济学、公共管理类(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经济管理试验班(包含专业:

2018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新闻传播学类(含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金融学类、财政学类(含财政学、税收学)、新闻传播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统计学类、公共管理类、金融学类、金融学类(含金融学、金融工程、投资学、保险学

2017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法学(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安全工程、应用统计学、财务管理、经济学、法学(刑事司法方向)、经济管理试验班(包含专业: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新闻传播学类(包含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学)、英语、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