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招生计划(2022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录取分数线(2021年)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07-26 17:42:16 解决时间:2022-07-26 13:42

满意答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北京市录取批次:2021年为本科批,2020年为本科批,2019年为本科批,2018年为本科一批,2017年为本科一批。2022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北京招生专业有法语、新闻传播学类、财政学类、金融学类、法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工商管理类(会计学院)、金融学类(保险精算)、工商管理类等9个专业。
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招生计划(2022年)
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专业组选科要求
财政学类综合本科批普通类四年2(01)不限
金融学类四年2
金融学类(保险精算)四年1
法学类四年2
外国语言文学类四年2
新闻传播学类四年2
工商管理类四年1
工商管理类(会计学院)四年2
法语四年2
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录取分数线(2021年)
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专业组选科要求
金融学类综合本科批普通类6195479(01)不限
财政学类6165860
工商管理类(财务会计)6155971
新闻传播学类6146095
外国语言文学类6126353
法语6126353
法学类58510264
工商管理类58410409
法学类 法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名称:法学 专业代码:030101K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法学专业属法学类学科,本科教育除法学方向以外,还设有民商法、政府法制和涉外经贸法三个方向,授予法学学士学位。所属学院拥有国家人文社科基地(知识产权基地)、国家级重点学科(民商法学科)、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法学实验教学中心),入选全国首批应用型复合型、涉外和西部三个“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专业所属学院是文革后全国首批招收法学本科生的三家院校之一,获批教育部第一批高等院校法学特色专业、湖北省法学品牌专业。民商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分别获得湖北省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称号,法学学科在全国“211工程”院校三期重点项目的申报中获全优成绩。

法学院现有专职教师185人,教授4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6人,副教授76人。现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知识产权法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民商法团队)和4个校级教学团队(国际私法团队、宪法学团队、法律史团队和法学通论团队)。在国家级教学团队的示范效应下按照高标准打造教学团队,为贯彻和践行法学特色教育理念奠定人力基础。

本专业拥有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知识产权法学、民商法学、宪法学、国际私法学、中国法制史),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知识产权法学、民商法学、宪法学、国际私法学),10余门省级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湖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多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和校级教学研究项目。

学院具有良好的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条件,获得科研成果奖近250余项。设有22个科研机构,与美、德、法、意、澳等 20 多个国家以及港澳台与内地的法学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与交流合作关系。

二、人才培养质量

法学专业人才培养以“通人文、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为特色,培养方案具有“重视实训教学和法律技能的培养、以就业为导向、遵循现代高等教育的规律”三大特征。

学院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与辩论赛,成绩喜人。2014年6月,法学院本科生方培思、黄宇璐均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版权征文比赛一等奖。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上,学院学子荣获全国“最优秀论文”奖,点评专家在闭幕式上给予高度赞扬。2012年12月,国际法论辩队参加中国高校第六届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比赛,获得一等奖,队员张浩博获得此次比赛唯一的“最佳辩手”奖。2013年2月,我院学子参加“杰塞普”国际模拟法庭中国赛区第十一届全国选拔赛,并荣获二等奖。2013年6月,由法学院学生担任主力的代表队在首届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中夺冠。2014年12月,法学院代表队先后获第三届中国WTO模拟法庭竞赛二等奖、最佳诉状奖,中国空间法学会第十一届CASC杯曼弗雷德·拉克斯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一等奖。法学院还连续两年问鼎湖北省高校法学专业辩论赛。

三、毕业生就业情况

本专业毕业生具有专业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特点,毕业生或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或被党政机关、司法部门、律师事务所、金融机构、新闻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录用。2015届毕业生中共有193名学生前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深造,升学率为26.80%;2014届毕业生中共有41名学生前往康奈尔大学、西北大学、墨尔本大学、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学院、香港大学等高校深造。毕业生的良好职场表现获得了媒体和用人单位的高度好评。1996届毕业生曹林获“全国模范法官”称号,被评价为“新时期特区法官的杰出代表”。2006届毕业生任意获2014年全国女大学生就业榜样。

知名院友代表:

王利明,1981年毕业于湖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黄进,1982年毕业于湖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专业,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法学教授、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入选国家教育部首批“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和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张明楷,1982年毕业于原湖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系,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最高人民检察院“百千万”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带教导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业务咨询专家。曾获司法部部级优秀教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第三届杰出中青年法学家等称号。

财政学类 财政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名称:财政学 专业代码:020201K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1、专业所属学科门类为经济学,所属一级学科为应用经济学,专业所依托学科财政学科为首批国家级重点学科,所授学位为经济学学士。

2、专业的影响力在全国各大高校名列前茅。2006年财政学专业被《中国大学评价》评为经济学专业A++级,同年获“湖北省高等院校首批品牌专业”称号;2007财政学专业成为“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2013年,《生活中的财政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014年,财政学专业获国家级本科教学“专业综合改革”项目立项。。

3、师资队伍力量雄厚。专任教师43人,另有外聘教授6人,外聘教授中博士生导师3人、“楚天学者”2人、“文澜学者”1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9人、副教授1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3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8人,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36人,分别占教师比重的88.37%和83.72%;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24人,占教师比重55.81%。是一支学历、职称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学院教师中,有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1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资助,1人为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3人被评选为“财政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2人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1人获“湖北名师”称号,3人(次)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人为“文澜学者特聘教授”、2人为“文澜青年学者”,5人兼任中国财政学会理事(其中1人任副秘书长,1人任常务理事),2人兼任中国税务学会理事(其中1人任常务理事),1人为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理事。近年来,教师中有10余人次获得湖北省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湖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湖北省思想教育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4、课程建设情况。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双语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近5年来,主编教材31部,其中国家规划教材3部,全国注册税务师考试教材6部,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6部。

5、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成果情况。2005年以来,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7项,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76项,承担省级教研项目15项,且多次获奖,出版专著74部,在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267篇,连续12年出版“中国地方财政发展研究报告”,在财税领域形成了重要影响。每年举办1次国际会议,主办的“全国财政学博士论坛”已形成品牌。

二、人才培养质量

秉承我校“办特色、创一流”的办学理念,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强化教学研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近年来,制定并实施《财政税务学院本科生素质教育实施纲要》,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举办“财税之光·博导之行”系列学术讲座,开展学术沙龙活动,创办《财税新声》学生学术刊物,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全面发展和高素质人才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人才培养模式。财政学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学科。本专业依托我校经、法、管、文、理等多学科的有力支撑,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培养方针,在保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基础上,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强化社会实践环节;加强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从制度上鼓励学生从事科研活动,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动脑、动手的能力。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财政税收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同时也注重财务和会计方面知识的学习,并接受以上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有财税及相关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留学生”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开设财政学中澳班、中英班,人才培养国际化程度高。

2、大学生科研活动与学科竞赛情况

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术科研和科技创新活动以强化学生的科研能力。本专业学生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校 “博文杯”大学生百项实证创新基金项目、学校“博文杯”实证调研成果奖、暑期社会调研、各级科研论文竞赛中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与此同时在历年的学校本科生“十大科研之星”的评比中,本专业学生年均占2名以上,充分显示出本专业学生较强的科研实力。

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等各类大型竞赛中取得佳绩,充分展现出本专业学子扎实的学科素养。

3、学生推荐或考入到国内外名校深造情况

近5年共有100余名同学被国内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名校录取继续攻读研究生,100余名同学到国外名校深造。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

2009年至今,学院各专业总体就业率分别为96.1%、95.4%、97.05%、97.46%、98.17%,98.03%,居全校前列。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分布在公务员系统、金融系统和大型企业,就业层次较高。改革开放以来,毕业本科生6500余人,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博士研究生200余人。在学院的毕业生中,许多人担任国家省部级、厅局级领导干部、成为著名专家学者或成功的实业家,大量的成长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的业务骨干。

金融学类 金融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名称:金融学 专业代码:020301

(2015年本科生招生使用)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1.学科门类。金融学专业属于经济学门类,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依托我校金融学国家重点学科,以及金融学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结合我校经济、法律、管理等学科优势,紧密联系国内外金融理论与实践,既重视理论素养又强调应用技能,既瞄准国际趋势又注重中国国情,既看重人文缜密思辨又突出金融规范分析,把学生培养成为能适应金融学科理论及实践发展要求的“应用型、创新性、国际化”复合型金融高级人才。

2.学科地位。金融学历史悠久,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本学科1978年开始招收货币银行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得货币银行学博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获得当时全国高校唯一的投资经济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金融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包括学院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国民经济学、投资学、房地产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所有主干学科在内的应用经济学是湖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投资学》和《货币金融学》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金融工程》和《国际金融》课程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金融学是湖北省优势学科,金融学、投资学和保险都是湖北省品牌专业。周骏教授是中共湖北省委命名表彰的首批“荆楚社科名家”之一,曾荣获2012年度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朱新蓉教授2012年荣获“湖北名师”称号。

3.师资队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00名,其中,正高职称27人,副高职称40人,中级职称2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3名,享受湖北省政府津贴2名,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名。专任教师中7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有9人获得海外博士学位,40余人具有出国访问学习经历。学院现有“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名,并从香港大学、美国罗德岛大学、迈阿密大学等著名学府聘请了3位教授担任“长江学者”、“楚天学者”和“文澜学者”讲座教授,还聘请了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迈克尔科诺利(Michael Connolly)等国际著名经济学家以及刘鸿儒、李扬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

4.课程建设情况。主要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金融学、公司金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金融市场学、金融会计、中央银行学、保险学、金融工程等。其中,“货币金融学”为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际金融”为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为省级精品课程。

5.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成果情况。近五年来,本专业所在的金融学系专任教师共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多项,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管理世界》等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10多篇,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

二、人才培养质量

1.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金融学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较宽厚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和较强的从事金融业务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能胜任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领域,及其他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中介咨询评估机构、政府管理部门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2.大学生科研活动与学科竞赛与文体比赛获奖情况。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公杯”未来公职领袖精英挑战赛等大型赛事中,金融学大批学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比如,金融学院金融管理协会(Financial Management Association,FMA)作为国内的唯一分会选派了金融学子作为代表参加2012年芝加哥峰会,并获得总会颁发的认证奖状。

3.近年毕业生就业率、主要就业去向、就业层次。近五年来,我院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层次在全校名列前茅,多次受到学校表彰。学院每年有20%左右的学生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名校录取攻读硕士研究生,有15%左右的学生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杜兰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深造,其余的学生则进入金融系统、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工作。

4.知名校友情况。60余年来,学院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社会栋梁,包括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王明权、中国银行董事长田国立、中国银行行长陈四清、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用生、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明哲、中信集团监事长朱小黄、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建一、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光荣、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海波、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丁学东、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邓晖等。

5.媒体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近年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学子的风采被新华社、人民网、中国新闻网、湖北日报、长江日报、长江商报、湖北卫视、武汉教育电视台等众多媒体广泛关注,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名称:工商管理 专业代码:120201K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所属学科门类为管理学,所属专业门类为工商管理,所授学位为管理学学士学位。

工商管理专业所属工商管理类一级学科,学制为4年,学生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本专业依托我校经、管、法综合发展的优势,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培养方针,旨在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及科研机构从事经营管理及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属于省级品牌专业,以企业管理教研室、技术经济教研室以及产业经济教研室为支撑,形成了一个以知名博导为核心的、以教授、博士为支撑的老中青相结合的课程建设团队,在教学与研究方面具有持续的整体的综合优势。目前,本专业具有专业教师二十余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2人,讲师5人,四分之三以上具有博士学历,绝大多数的教师有管理学、经济学和理工科的学科背景,来自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等不同名牌学校的教师占45%,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实现了专业化与多元化的有机融合。

本专业在课程建设方面成果显著,现拥有四门校级精品课程、一本十二五规划教材,并积极推进全英文教学、双语教学以及视频公开课程的建设。此外,本专业在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方面也成果颇丰,有十余位教师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和省社科基金项目,并且在经济管理权威杂志上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

二、人才培养质量

工商管理专业以管理知识为主,实行多学科交叉渗透,培养了大批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级综合管理人才。本专业主干课程包括:管理学(双语)、战略管理(双语)、运作管理(双语)、电子商务、企业物流管理、质量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概论、管理运筹学、计量经济学、市场营销、管理信息系统。

工商管理专业注重学生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在教学中积极引入实践教学环节,注重战略管理、人际沟通、推销谈判技巧等方面的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决策能力、公关能力、咨询诊断能力、组织指挥能力、涉外经营能力等。课程设置以“削枝强干”为指导,教学内容以管理的系统性为原则,加强产学结合,突出为后续课程服务。积极开展课外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专题讲座、专业技能竞赛等丰富多采的课外训练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竞争精神和团队精神。

2005年以来本专业每年均有多名毕业生经推荐和考试进入国内著名高校和国外知名院校深造。这些学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

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好评,近年来就业率均在90%以上。毕业生主要在大型国有企业、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国际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其他类型的咨询服务等中介企、跨国公司、政府部门以及高校就业,还有部分同学选择自主创业。

外国语言文学类 法语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名称: 法语 专业代码: 050204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法语语言文学专业依托学校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国家一级优势学科,以法语专业知识为中介工具,加强经济贸易或法律知识的学习,以把学生培养成以法语为主体专业、贯通经济学或法学的复合性人才为目标。本专业从属于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对本专业毕业生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法语专业属于外国语学院最年轻的专业,自2009年开始招生,发展迅速,师资结构年轻化(教师团队由8名专职教师组成,7人年龄在40岁以下)、复合化(教师的专业多元化,其中4人为法国文学专业,2人为文化研究方向,1人为语言学专业,1人为经济学专业)、学历结构高层次化(1人获博士学位、3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其余4人为硕士学位)。全体法语专业教师精诚团结,科研教学两不误。学术研究方面,2人主持或参与省级人文社科研究项目,4人主持校级科研课题,另有4人有主编教材的成功经验;在探索教学改革方面,积极创新,拓展新方法和新手段,采用激励式、趣味式等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为营造浓郁的学术科研氛围,加强学院学风建设,本专业多次举办不同层次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为华中地区的法语教学同行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本专业主要课程包括基础法语、法语视听说、法语口语、法语听力、高级法语、法语语法、法语写作、法语口译、法语翻译理论与实践、商务法语、法语报刊选读、法语国家概况、法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法语语音学、法语词汇学、法语影视鉴赏、法国文化、法语与跨文化交际等。教学模式上,引入计算机自主学习系统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并向学生开放网络语言实验室,培养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人才培养质量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既具备扎实的法语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又通晓商务贸易理论的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具有坚实的法语语言基础和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对法国文化和文学有基本了解,能掌握国际贸易基础理论,熟悉商务交流的基本常识,成为能在外事、文化、新闻、教育、科研、旅游、特别是经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复合型法语高级专业人才。

为促进学科的融通性,法语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常规的法语语言课程外,还鼓励学生辅修金融、会计、法学等专业的双学位,以拓宽知识面及就业渠道。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营造良好的学术气氛,学院经常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系列讲座,并经常举办辩论赛、短剧比赛、学术沙龙等活动。本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学院第二课堂活动,在一年一度的“外语文化节” (包括外语演讲比赛、外语歌曲大赛、模仿秀、电影配音大赛百科知识大赛、词汇比赛、听力比赛、口译比赛)中展示风采。在校外,依托法国驻汉领事馆和语言培训机构搭建的平台,已在多项全国性、地区性活动中崭露头角:尤其是在2012年、2014年连续两届的华中地区高校法语戏剧大赛中,我院法语专业组建队伍参赛并蝉联大赛一等奖。2013年有同学在“华中地区法语歌曲演唱大赛”中取得十佳歌手的称号,另外许多同学在”华中地区法语精英挑战赛”等多项赛事中也有出色表现。

三、毕业生就业

2014年6月法语专业迎来第三届毕业生,多数学生即将就业于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内大城市,从事与外语、外事、外贸、法律相关的工作,还有为数不少的学生考上国内名校法语专业的研究生,或被国外大学录取。

2009-2014年外语学院优秀毕业生就业去向一览

姓 名 就业去向 王 珺 香港中文大学 高 俊 德 招商银行深圳分行 姜 智 理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市分行 钟 倩 香港城市大学 霍 海 洋 三菱东京日联银行( 中 国 )有限公司天津分行 季 长 瑞 海尔集团 颜 春 月 泉州中海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 熊 榕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深圳分所 徐 红 敏 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沈 慧 云 武汉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 蒋 玉 蓉 劲霸男装福州子公司 曲 程 北京大学 吴 玮 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总行 ) 宋 小 林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市分行 熊 霜 迅销(中 国 )商贸有限公司 孙 月 上海汉得咨询公司 邢 妍 中国银行锦州支行 向 新 雪 北京外国语大学 胡 馨 北京大学 金 晶 湖北随州曾都汇丰村镇银行有限公司 吴 迪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深圳分所 陈 盛 兰 北京大学 阮 诗 玮 北京大学 王 朝 轩 海尔集团 杨 英 华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 厄 巴 纳香 槟 ) 宋 秋 艳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 吴 淑 华 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曾 晨 晨 宁波康大进出口有限公司 李 卓 瑜 广西建行玉林分行 黄 海 彤 玛氏食品( 中 国)有限公司 赵 文 彬 湖北省三环集团公司总部 黄 馨 仪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分行 刘 杨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刘圣君 北京外国语大学 顾晓娟 南京大学

  中专 2022-07-26 13:42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2022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1楼

    二招生计划骨干计划为国家定向培养的专项招生计划包括全日制非全日制在全国研究生招生总规模之内单列下达作为增量纳入学校招生总计划我校2022年计划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67人其中汉族在职考生比例不超过10我校分省招生计划分布如下内蒙古4人黑龙江2人湖北2人湖南2人广西6人重庆4人四川6人贵州6人云南6人西藏5人甘肃3人青海4人宁夏6人新疆8人新疆兵团3人答案来源于2022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 中专学校

    2022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本招生计划与其它招生计划之间不得相互调剂录取

    2楼

    2本招生计划与其它招生计划之间不得相互调剂录取3对西藏新疆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以及云南怒江四川凉山甘肃临夏等地的少数民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不得录取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已录取的录取资格无效4被录取的考生直接进入招生单位进行培养各招生单位按照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及时办理入学手续并注册学籍修业年限和学习年限与其他普通类招生计划录取考生保持一致5协议签订被录取考生需签订三方或四方定向培养协议书协议由考生与招生单位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所在单位签订被录取在职考生入学不迁转户口其中在职考生与所在单位和定向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在职协议书非在职

  • 中专学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金融学类录取分数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金融学类招生计划2022

    3楼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金融学类录取分数线为619分(综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金融学类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金融学类综合本科批普通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金融学类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金

  • 中专学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财政学类录取分数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财政学类招生计划2022

    4楼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财政学类录取分数线为616分(综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财政学类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财政学类综合本科批普通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财政学类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财

  • 中专学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新闻传播学类录取分数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新闻传播学类招生计划2022

    5楼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新闻传播学类录取分数线为614分(综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新闻传播学类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新闻传播学类综合本科批普通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新闻传播学类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

  • 中专学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法语录取分数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法语招生计划2022

    6楼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法语录取分数线为612分(综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法语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法语综合本科批普通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法语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法语本科批普通类四

  • 中专学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外国语言文学类录取分数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外国语言文学类招生计划2022

    7楼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外国语言文学类录取分数线为612分(综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外国语言文学类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外国语言文学类综合本科批普通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外国语言文学类招生计划2022专

  • 中专学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法学类录取分数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法学类招生计划2022

    8楼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法学类录取分数线为585分(综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法学类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法学类综合本科批普通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法学类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法学类本科

  • 中专学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工商管理类(财务会计)录取分数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工商管理类(财务会计)招生计划2022

    9楼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工商管理类(财务会计)录取分数线为615分(综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工商管理类(财务会计)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工商管理类(财务会计)综合本科批普通类工商管理类综合本科批普通类中

  • 中专学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招生计划(2022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录取分数线(2021年)

    10楼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北京市录取批次:2021年为本科批,2020年为本科批,2019年为本科批,2018年为本科一批,2017年为本科一批。2022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北京招生专业有法语、新闻传播学类、财政学类、金融学类、法学类、外国语言文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