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浙江师范大学和宁波大学哪个应用心理学专业好(应用心理学专业宁大和浙师大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3-01-07 22:13:47 解决时间:2022-12-16 09:48

满意答案

浙江师范大学和宁波大学哪个应用心理学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浙江师范大学和宁波大学各排行榜,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分数线,应用心理学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宁波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浙江录取分数线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
应用心理学2021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61330193
2020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61829685
2019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61830706
2018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60733598
2017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9633284
浙江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师范)专业浙江录取分数线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
应用心理学(师范)2021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62322149
2020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63119800
2019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62823149
2018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62023538
2017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60625150
心理学类 应用心理学
宁波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学科:理学   门类:心理学类   专业名称:应用心理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教育、工程设计部门、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心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心理学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具备进行心理学实验和心理测量的基本能力和将心理学理论、技术应用于某一相关领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应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证研究方法,掌握相关的统计、测量方法,具有综合分析、数据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的能力;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应用心理学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   6.掌握资料查询、文件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心理学   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习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工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课程要求,最好从一年级时便安排教学实习,也可到高年级时安排。包括精神病院实习、企业管理实习等,一般安排10——2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宁波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浙江应用心理学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613
心理学类 应用心理学(师范)
浙江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初步的科学 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能够在科研部门、教育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针对不同的领域(例如但 不限于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经济决策、公共关系、市场营销、广告策划、工业与商业设计、公安、军 事、体育、文化艺术、航空航天、医护、社会工作等)从事和心理学相关的工作或继续攻读相关学 科的硕士、博士学位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心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心理学实验研究设 计、分析方法以及查阅、理解和写作专业文献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心理学的实证以及相关的 统计、测量技术,具有从事相关方面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中、英文语言运用能力,能够利用计算机及信息技术进行文献检索、数据和文 字处理等工作,具有一定的文学、历史学、哲学、人类学、政治学、艺术、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 学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具有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2.掌握心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心理学的实证以及相关的统计、测量技术,掌 握心理学实验研究设计、分析方法以及查阅、理解和写作专业文献的方法,了解心理学科的发展 趋势和应用前景,具有初步的对实践领域的具体应用问题的敏感性和解决能力;

3.具有知识获取、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政治分析能力、较严密的逻辑推理 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与他人和谐交往的能力以及良好的适应和心理调节能 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核心知识领域: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及其常用软件、心理测量学、生物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史、管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心理学导论(上、下)(共96学时)、普通生物学(动物部分)(36学时)、动物学实验 (36学时)、线性代数(54学时)、生理学(54学时)、生理学实验(36学时)、概率统计(54学时)、 文科物理学(54学时)、生物心理学(54学时)、人格心理学(54学时)、心理统计(54学时)、实验 心理学(54学时)、实验心理学实验(36学时)、变态心理学(54学时)、发展心理学(54学时)、认 知心理学(54学时)、心理测量(54学时)、社会心理学(54学时)。

示例二:CNS解剖与生理(54学时)、心理统计(108学时)、普通心理学(上)(54学时)、普通 心理学(上)实验(18学时)、普通心理学(下)(54学时)、普通心理学(下)实验(18学时)、实验 心理学(上)(36学时)、实验心理学(上)实验(18学时)、实验心理学(下)(36学时)、实验心理 学(下)实验(18学时)、发展心理学(54学时)、心理测量(54学时)、心理测量实验(18学时)、人 格心理学(54学时)、生理心理学(54学时)、教育心理学(54学时)、社会心理学(54学时)、心理 学史(54学时)、认知心理学(54学时)、认知心理学实验(18学时)、变态心理学(54学时)、心理 咨询概论(54学时)、组织管理心理学(54学时)、人事测评与职业规划(36学时)、人力资源开发 与管理(36学时)。

示例三:人体解剖生理(56学时)、心理学原理(56学时)、心理与教育统计学(54学时)、发 展心理学(54学时)、教育心理学(54学时)、心理咨询学概论(54学时)、教育学(54学时)、人格 心理学(54学时)、心理测量学(54学时)、实验心理学(上)(36学时)、统计软件包(54学时,含 实训36学时)、心理学史(54学时)、临床心理学(54学时)、异常心理学(54学时)、实验心理学 (下)(实验72学时)、社会心理学(54学时)、心理测验及其应用(72学时,含实训36学时)、认 知心理学(72学时,含实训3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科技训练、综合论文训练 等多种形式。

主要专业实验:实验心理学实验等实验课程;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课程安 排的一定课时的教学实验;管理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等课程安排的一定课时的 见习和实习环节。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或教育学学士。 0712统计学类

浙江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师范)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浙江应用心理学(师范)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623
四川应用心理学(师范)(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00
广西应用心理学(师范)(5300元/年)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55
河南应用心理学(师范)(校本部)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85
福建应用心理学(师范)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76
宁波大学
85
软科(综合)
66
校友会(综合)
86
武书连
1319
US排名
学校简介

宁波大学于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捐资创立,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浙江省、教育部、宁波市共建高校,国家海洋局与宁波市共建高校,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曾指示:“希望宁波大学努力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地方综合性大学,为浙江建设创新型省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学校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海内外“宁波帮”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建校之初,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杭州大学五校对口援建,高起点开始办学历程;1992年列入全国高校招生第一批录取院校;1995年通过原国家教委首批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1996年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和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合并组建新宁波大学;2000年被浙江省政府列为省重点建设大学;2011年成为国家海洋局与宁波市共建高校;2012年成为浙江省、教育部、宁波市共建高校;2015年入选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经过几代宁大人的艰苦创业,学校已成为一所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百强行列。拥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设有25个学院、10个校级直属研究机构、3家直属附属医院。据ESI公布数据,工程学、临床医学、化学、材料科学、动植物科学、农业科学、环境与生态学等7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拥有省一流A类学科7个、省一流B类学科6个。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5个,本科招生专业60个。具有硕士研究生免试推荐权、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和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来华国际学生资格、招收港澳台学生资格。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8513名,各类研究生9919名(含留学研究生195名),国际学生1741名(其中学历生1603名),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生13327名。现有教职工3063名(其中教学科研人员2059名),其中教学科研人员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530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704人,博士学位人员1556名。主校区位于宁波高教园区北区,另有梅山校区、植物园校区等多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037亩。图书馆馆舍总面积5.1万平方米,有纸质图书303.55万册、电子图书243.4万册。共有仪器设备总值13.1亿元。

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建设一流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培养尊重学生选择权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现有“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1个,国家特色专业6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项目3个,国家卓越人才培养计划2项,通过国内和国际认证专业8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1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另有非直属附属医院10家和临床教学医院10家。现有国家级本科一流课程5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文授课品牌课程1门,教育部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个。研究生教育质量位列全国百强行列,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建有浙江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5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成特等奖1项,省教育学会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省优秀示范课程9门,省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29项,全国各专业学位教指委优秀案例29项,省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45项。

学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特色教育。连续6年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高校先进集体奖”(全国仅4所),在第六届、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金奖总数均位列全国第二,前七届大赛中共获得19金19银3铜的成绩。连续9年在全国“挑战杯”“创青春”系列竞赛中蝉联赛事“优胜杯”,成绩稳居全国前20名。学生就业率位列省属高校前列,2020届毕业生一年后对母校的满意度全省第三,毕业生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调研结果全省第二。学校被列为国家大学生自主创业教导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单位、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就业工作典型50强高校、浙江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创业学院、浙江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学校全面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其中1名为外籍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3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名,乌克兰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级特优人才32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9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17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8名,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入选者3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名、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带头人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4名,省顶尖人才1名、省特级专家4名,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1名、国家、省突出贡献专家13名,省级特优人才48名,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3名,省151重点资助人才7名、第一层次19名。

学校大力推进科研创新和地方服务。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实现了国家科学技术三大奖项的全面突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水平稳居省属高校前3位,位列全国高校前70位,获教育部第八届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目前国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高层次科研奖项)6项,获奖总数及二等奖获奖数均并列省属高校第一。学校建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牵头单位)1个,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成果推广机构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3个,浙江海洋高效健康养殖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1个,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1个,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教育部联合授牌的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1个,国家体育总局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2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9个,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浙江省“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重点专业智库2个,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4个,浙江省高校新型智库3个,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支撑智库1个,国家民委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首批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高校高等教育数字资源中心宁波分中心。与各级政府共建地方研究院5个,与龙头企业共建校企研究院13个,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共建校企(地)科研合作平台175个,实现千万级以上专利转让1项、作价投资2项,获评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十大优秀案例,连续四年获得全国唯一面向政产学研金用结合的最高荣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9项,获全国技术市场领域最高奖项“金桥奖”突出贡献优秀项目奖和一等奖各1项,获大学创业世界杯全球决赛总冠军,实现中国参赛队伍该项赛事零的突破。

学校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学校已与国外10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大力推进师资国际化和专业国际化,每年聘有100余名长期外籍教师。建有宁波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院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法临床医学双博士项目、中澳MBA项目、中美精算本科项目、中加汉伯项目等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有冰岛北极光孔子学院和马达加斯加塔马塔夫大学孔子学院。近年来,学生赴海外交流学习的人数大幅提升,学校获批“力学与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和“临床医学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2个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学校牵头成立“中国-中东欧大学体育教育与研究”国际联盟。学校通过了全国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来华学历国际学生规模稳居省属高校首位,自费来华学历国际学生规模居全国第14位。在“软科”发布的2020中国大学排名之国际学生比例百强名单中,位列全国第13名。

学校大力推进港澳台地区交流合作。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开展了校际学术及教育交流与合作,与台湾海洋大学、台湾淡江大学、台湾东吴大学等34所台湾高校签订了校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协议。1993年,首开海峡两岸大学生交流互访先河,甬台两地大学生互访25次。与香港中文大学开展的甬港两地大学生互访研修活动,被列为教育部专家项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宁波大学正秉承“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校训和“兼容并包、自强不息、务实创新、与时偕行”的宁大精神,深入实施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努力向着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


加分政策

    学校认同并执行考生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的有关加分政策。


周边环境
7000年前,华夏文明最悠久的历史在这里的"河姆渡"发源;
2500年前,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从这里的"三江口"始航。

这里有佛国珍宝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阿育王寺,
这里有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
这里有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化蝶的归处--梁祝文化公园;
这里有一代名人蒋介石的故居--奉化溪口。

中国第一深水良港"北仑港"与全球经济大动脉紧密相接;
世界第一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与上海大都市连成一体;
亚洲最大的"天一广场音乐喷泉"在这里变幻着无穷的魅力;
中国最知名的服装企业"雅戈尔"、"杉杉"从这里展翅高飞。

这就是宁波,一座被誉为"东海明珠"的美丽港城,
一个集历史名胜与现代商贸于一身的魅力都市。

宁波大学--一所充满活力的国际化综合性大学,
就诞生在这片钟灵毓秀、物华天宝的神奇土地上。

这是一所中国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的学府,
这是一所具有接收政府奖学金留学生资格的高校。
世界各地近千名留学生慕名而来,
享受着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无穷乐趣。
宁波大学珍视每一位远道而来的留学生,
留学生的成功将是宁波大学永远的骄傲!

草木青青,江水悠悠;
田园式的读书环境,现代化的教学设施;
宁波大学,是你放飞理想的起点!
宁波大学,是你通向成功的桥梁!


浙江师范大学
98
软科(综合)
81
校友会(综合)
99
武书连
696
US排名
学校简介

浙江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前身是杭州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4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设立,1958年升格为杭州师范学院。1962年,杭州师范学院与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学院合并,更名为浙江师范学院。1965年,浙江师范学院从杭州搬迁至金华,1985年更名为浙江师范大学。2000年、2001年、2004年浙江财政学校、浙江幼儿师范学校和金华铁路司机学校相继并入。2015年,学校入选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2020年获评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现由金华(校本部)、杭州(文二校区、萧山校区)、兰溪3个校区,20个学院(含独立学院)组成。

浙江师范大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质量、提升特色、提升效益”为主线,秉承“砺学砺行、维实维新”校训精神,弘扬“务实、求实、扎实”育人传统,实施“特色化、国际化、区域化、协同化”发展战略,主动服务浙江教师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举措,努力建设特色浙师、和谐浙师、美丽浙师、活力浙师、幸福浙师,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

办学概况

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升,自建校以来向社会输送了30余万各级各类优秀人才,其中有21万奋战在教育系统,近一半浙江省在职特级教师和省一级重点中学校长毕业于我校。学校本科教学业绩考核、毕业生对母校总体满意度稳居浙江省本科院校前列,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28000余人(含独立学院),研究生7000余人(其中非全日制研究生1143人),留学生3000余人,各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生1.2万余人。

学科门类齐全,有70个本科专业,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7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数学、化学、工程学、材料学、环境/生态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20个学科列入浙江省一流学科。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国家级课程28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

师资结构合理,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共享中国科学院院士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青年长江学者2人,海外高层次人才7人,国家万人计划人才5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6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3人。

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稳步提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人文社科)34项、全国教科规划优秀成果奖8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0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拥有省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36个,包括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各1个、省重点(工程)实验室9个、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2个、省新型高校智库1个。共建附属学校48所。学校立足浙中,深化与金华战略合作,积极助推改革强省、创新强省、开放强省和人才强省建设。

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推进,学校与5大洲、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80余所高等院校或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和交流关系,与70余所国(境)外大学确立了校际学生交换项目,入选“浙江省十佳对外合作单位”“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学校是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商务部“中国基础教育援外研修基地”,外交部、教育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在海外建有5所孔子学院、1个独立孔子课堂和1个中文教育中心,获批成立教育部中国南非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非洲基地、浙江省孔子学院师资选拔培训中心。




食堂

学校共有三个学生食堂:初阳食堂、杏园食堂、桃源食堂,自东向西分布在学生生活区内。三个食堂均为近年新建,硬件设施全省领先。每个食堂都设有多个餐厅,能容纳8000人就餐。餐厅配备空调,环境优美,音乐缭绕,风格各异。就餐、打开水、洗澡均使用金龙卡电脑消费系统,打卡结算,简便快捷。餐厅实行超市自选式售菜,菜肴花色品种丰富,有低中高不同档次菜价,学生可根据爱好自由选择。就餐无须携带碗筷。食堂配备自动洗碗机和餐具消毒系统,卫生安全。

学生食堂均由学校后勤集团负责经营,统一采购,统一管理。各食堂正在进行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杏园食堂2001年曾举办华东高校伙食研讨会,具有“华东第一厅”美誉。

 


困难生资助办法

我校帮困助学的具体措施

我校实行“以勤工助学为主体,助学贷款为主要形式,‘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联动助学”的资助体系。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品学兼优学生,我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校励志奖学金,奖学金额每学年分别是:国家奖学金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国家助学金2000元,校励志奖学金2000元。

    我校还通过国家助学贷款(最高额每生每年6000元)、社会资助、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和减免学费等多种途径,帮助学生完成学业。


加分政策
学校认同并执行各省(区、市)招生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加分或降分投档的政策规定。
  中专 2022-12-16 09:48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浙江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师范)和工业设计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浙江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师范)和工业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心理学(师范)和工业设计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心理学(师范)就业前景和工业设计就业前景,应用心理学(师范)专业介绍和工业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心理学(师范)和

  • 中专学校

    浙江师范大学生物科学(师范)和应用心理学(师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浙江师范大学生物科学(师范)和应用心理学(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科学(师范)和应用心理学(师范)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科学(师范)就业前景和应用心理学(师范)就业前景,生物科学(师范)专业介绍和应用心理学(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

  • 中专学校

    浙江师范大学生物技术(制药)和应用心理学(师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浙江师范大学生物技术(制药)和应用心理学(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技术(制药)和应用心理学(师范)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技术(制药)就业前景和应用心理学(师范)就业前景,生物技术(制药)专业介绍和应用心理学(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

  • 中专学校

    浙江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师范)和应用心理学(师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浙江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师范)和应用心理学(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地理科学(师范)和应用心理学(师范)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地理科学(师范)就业前景和应用心理学(师范)就业前景,地理科学(师范)专业介绍和应用心理学(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

  • 中专学校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师范)和应用心理学(师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师范)和应用心理学(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化学(师范)和应用心理学(师范)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化学(师范)就业前景和应用心理学(师范)就业前景,化学(师范)专业介绍和应用心理学(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化学

  • 中专学校

    浙江师范大学物理学(师范)和应用心理学(师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浙江师范大学物理学(师范)和应用心理学(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物理学(师范)和应用心理学(师范)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物理学(师范)就业前景和应用心理学(师范)就业前景,物理学(师范)专业介绍和应用心理学(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 中专学校

    浙江师范大学物理学和应用心理学(师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浙江师范大学物理学和应用心理学(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物理学和应用心理学(师范)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物理学就业前景和应用心理学(师范)就业前景,物理学专业介绍和应用心理学(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物理学和应用心理学(师范)这

  • 中专学校

    浙江师范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据科学及其应用)和应用心理学(师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浙江师范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据科学及其应用)和应用心理学(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信息与计算科学(数据科学及其应用)和应用心理学(师范)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信息与计算科学(数据科学及其应用)就业前景和应用心理学(师范)就业前景,信息

  • 中专学校

    浙江师范大学历史学(师范)和应用心理学(师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浙江师范大学历史学(师范)和应用心理学(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历史学(师范)和应用心理学(师范)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历史学(师范)就业前景和应用心理学(师范)就业前景,历史学(师范)专业介绍和应用心理学(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 中专学校

    浙江师范大学法语和应用心理学(师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浙江师范大学法语和应用心理学(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语和应用心理学(师范)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语就业前景和应用心理学(师范)就业前景,法语专业介绍和应用心理学(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语和应用心理学(师范)这二个专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