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高等职业学院。学院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1950年,学院的前身——河南省财政厅粮食干部训练班在当时的省会开封市组建。1953年省会迁郑之际,已更名为河南省粮食干部学校的新校也随之落户于郑州市优胜北路4号。1965年,河南省粮食学校宣告成立,与河南省粮食干部学校共同承担着全省粮食行业人才培养、干部培训的任务。1997年,学校再度易名为河南省经济贸易学校。2004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2005年,经国家教育部备案,在河南省经济贸易学校的基础上,组建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学校由此迈入了普通高等院校行列。
目前,学院分南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现有8个教学系部,35个专业(方向),其中省级重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拥有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室)52个,其中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4个;校外实习基地54个。是全国营销员资格考试、全国物流师资格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等8个能力考点及培训点,设有全国粮食行业特有工种技能培训中心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学院现有固定资产总值20009.2万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130万元。学院图书馆馆藏图书50余万册。学院拥有设施齐全的公寓式学生宿舍、学生和教工食堂、标准体育运动场等。良好的办学条件为学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学院始终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首要的战略任务,坚持“持久抓,抓持久”。学院现有教职工412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64,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72人,“双师型”教师159人,有6名教师被命名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0名教师被评选为省级骨干教师、省级优秀教师,10余名教师在省级以上学术团体中担任会长、理事、主任、副主任、秘书长等职务。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通、治学严谨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为不断提升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可靠保障。
学院始终坚持把严格严谨的办学传统渗透在日常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突出加强专业建设,不断完善教学质量评估和监督制度、督导巡视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形成了富有成效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 学院始终坚持 “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以教研科研育人才”的方针,使教师队伍拥有较强的教研科研能力,并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近两年来,全院教职工承担省部级、厅局级教科研课题90余项,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公开出版专著、教材、教辅读物近160部,有3项教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
学院积极面向国内外实施开放办学战略,先后与四川大学、南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开展远程本科教育、在职人员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教育等合作项目,与加拿大麦迪逊·海特学院、德国F+U萨克森职业培训学院、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等海外高校开展交流合作,形成了立足河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开放型办学格局。
在办学思想上,学院把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视作学校的声誉和生命力之所系;在办学模式上实施“订单式”培养,确保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同步;在办学机制上实行更加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开展工学交替实验,重视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
坚持走产学合作之路。一是坚持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建立和不断完善产学合作教育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强学院办学活力;二是积极实施“双证书”、“多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三是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积极推行“仿真实训”、“生产型实训”和“顶岗实习”,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
学院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被国家粮食局授予“粮食行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全国粮食系统四五普法先进单位”,被教育部评为“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被中国教育学会授予“全国职业教育管理创新学校”称号,被社会公众评为“河南省最具影响力的十佳职业院校”。2008年,在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我院被评为“优秀”等级。被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雄厚的师资、一流的设施、优美的环境、浓厚的育人氛围,使学院成为师生理想的学园、舒适的家园、育人的乐园、优美的花园、安全的校园。
招生处咨询电话:(0371)60987001 60987002 60987005 。
平均伙食标准:正常就餐月伙食标准为800元左右。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浙江省物资学校,始创于1978年12月。2000年3月,筹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1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高等职业学校,由世界500强企业物产中大集团(原浙江省物资局)创办。2017年7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建制划转给浙江省机电集团,组建浙江省职教集团。
学校秉持“立德为本、致用为宗、崇尚优化、追求卓越”的校训,系统构建服务供应链集成服务产业生态的全价值化、全体系化教育服务模式,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学校下设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学院、汽车技术学院、商贸流通学院、数字信息技术学院、财会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文化艺术学院、梦想创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9个二级学院,以及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国企发展与管理学院。开设物流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电子商务、物联网应用技术、金融管理等34个专业,与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共建物流管理、电子商务、汽车维修工程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5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0300余人,其中本科生640余人。成人学历教育在读学生7200余人。
学校是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首批国家优秀骨干高职院校、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教育部电子商务教学资源库项目主持单位、浙江省首批四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试点院校,浙江省国际化特色校建设单位、浙江省智慧教育综合试点单位、浙江省首批5A级平安校园、浙江省高校实验室工作先进集体。拥有6个国家骨干专业,2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师资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全国行指委委员11名,其中副主任2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入选教育部“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先行试点”,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先后荣获全国职教先进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全国模范职工之家、中央综治委首届平安校园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等荣誉。
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积极开展1+X人才培养与评价模式改革,与物产中大集团、联想集团、吉利集团、顺丰集团等行业引领性企业有着紧密的产学合作关系,着力打造以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的供应链集成服务高水平专业群。建有6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11个“十三五”省级优势、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中央财政专项支持的实训基地,1个省教育厅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建有34门省级以上精品课程,7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9本国家规划教材。2本教材分别获得全国教材建设奖一、二等奖,1门课程获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近三年来,学生在全国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10项,省级技能竞赛奖项393项。
学校推进以嵌入式产业学院为核心的产教融合模式改革,与浙江省国资委合作举办国资委党校,与物产中大集团、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合作举办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物产中大国际学院,构建多层次、系统化、多功能的战略性职业培训体系和国际教育体系。学院入围中国企业大学50强,排名第七,荣获“2019年度企业大学趋势引领奖”“中欧TOP20数字化学习卓越奖”,入选人社部专业技术人才和知识更新工程2020年高级研修项目计划1项,入选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学校持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依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联系中心(UNESCO-UNEVOC Centre)建在学校的优势,积极参与联合国职教政策框架多边磋商,与教育部共建“数字经济中外人文交流基地”,与新加坡管理发展学院、英国格拉斯哥城市学院和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理工学院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设立海外“丝路学院(鲁班工坊)”3所,在柬埔寨设立“浙经院-柬创院国际教育中心”,招收国际学生来校学习和进修,发起成立“一带一路”国际应用型人才培养协作联盟并担任秘书长单位,常年开展“一带一路”国家职教官员、师生的各类培训。
学校依托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先进的企业文化,培养“专能精、通能强、素质高”,依托智能技术赋能的智慧和谐职业人与和谐创业人。学校是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职业教育文化素质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单位、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浙江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先进集体、工信部工业文化研究院院长单位。与中华诗词学会合作成立中华诗词文化学院、中华诗教促进中心,建有陶瓷传承“嵇锡贵大师工作室”、非遗盘纸技艺“严美娟工作室”、“非遗包装设计工作室”。
近年来,学校文、理科招生分数名列全省同类高职前列,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先后荣获全国普通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职院校就业质量50强”、浙江省招生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是全国首批国家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单位、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创业教育协作会副会长单位、工信部首批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建设单位、浙江省双创示范基地、浙江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创业学院、省高校创业学院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学校建有国家首批示范职业技能鉴定所,是全国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职工素质教育教学基地、优质省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面向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团体等开展各类培训、鉴定、学历教育、咨询、考点组织等服务,年均开展各类培训服务25万余人天。
(1)优秀新生奖学金(仅限浙江省考生)
①普通类:被我校录取的新生,成绩排名1-3名的,奖励12000元/人;成绩排名4-20名的,奖励6000元/人;成绩排名21-40名的,奖励2000元/人。
②单独考试招生:专科,每个类别全省排名前30名的新生奖励5000元/人(退役士兵类除外);本科,与浙江工商大学联办的物流管理(智能物流)、电子商务(生产资料电子商务)按招生类别,全省排名前5名的奖励5000元/人。
③免试生:获得国家部委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一等奖的,奖励6000元/人;获得二等奖的,奖励3000元/人。
同一人符合多项奖项条件的,按高的奖项颁奖。同一奖项最低分出现多名同分新生的,同分者均按该奖项颁奖。
(2)国、省、校各级奖学金根据学习成绩、素质测评等综合确定。
①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人。
②省政府奖学金:6000元/年·人。
③学校学业奖学金。一等奖学金:3000元/年·人。二等奖学金:1600元/年·人。三等奖学金:800元/年·人。特别奖学金:200元/年·人。
下沙高教园
杭州开发区大力实施“科教强区”战略,建成了浙江省最大规模的下沙高教园区。下沙高教园区规划面积10.91平方公里,15所高校,15万在校大学生。经过五年建设,下沙高教园区已全面建成投用。目前,中国计量学院、浙江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学院、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等14所高校在校生已逾12万人。高教园区的发展,为开发区提供了一定的人才、技术、教育、文化等资源。
依托下沙高教园区,开发区管委会正逐步建立与完善开发区产学研协调机制、信息交流平台和政策扶持机制,建设大学科技园区、留学生创业园和高科技企业孵化器,着力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大力培育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知识经济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立足国际全面增强核心竞争力。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录取分数线为211分(理科)。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在招生省份:安徽、广西。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地区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定损与评估)录取分数为安徽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11,最低位次是224883、安徽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92,最低位次是71590。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定损与评估)录取分数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录取分数为安徽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11,最低位次是224883、安徽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92,最低位次是71590。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录取分数线1.2021年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录

专业介绍道路运输类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定损与评估)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层次专科(高职)学制三年基本修业年限三年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汽车营销与服务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备较强的

专业介绍道路运输类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层次专科(高职)学制三年基本修业年限三年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汽车营销与服务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备较强的汽车营销与服务能力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代码:500210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在广西、安徽等2个省市开设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各省市招生计划(2021)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数学费500210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安徽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