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代码:081304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化工热力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石油加工工程及实验、有机化工工艺、石油炼制工程概论、能源工程概论、合成燃料化学、可再生能源工程、化工用能评价、合成燃料化工设计、能源转化催化原理、合成燃料工程 主要实践环节包括: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相近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工与制药 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能源工程及自动化 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化学和能源转化与利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主要学习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备在煤炭行业、电力行业、石油石化行业、生物质转化利用行业从事低碳能源清洁化、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能源高效转化、化工用能评价等领域进行科学研究、生产设计和技术管理的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能源化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掌握先进的设计方法及工程技术,具有基本的专业素质;2.掌握清洁能源的制备、存储及其转化的基本技能;3. 掌握能源的清洁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技能;4.掌握通过现代技术获得最新科技信息的手段,了解能源工程发展的最新动态,具有一定调查研究与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5.具有熟练使用计算机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北京 | 理科试验班(含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电子封装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能源化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应用物理学、生物技术、化学、应用化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53 |
| 甘肃 | 理科试验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电子封装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能源化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应用物理学、生物技术、化学、应用化学)(不可调剂专业,该专业单列院校代码。因特殊类型涉及投档线降分录取,我校投档线按主院校代码(非本专业)投档线公布)(单列专业)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普通类 | 492 |
| 陕西 | 理科试验班(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电子封装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能源化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应用物理学,生物技术、化学、应用化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6 |
| 云南 | 理科试验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电子封装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能源化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应用物理学、生物技术、化学、应用化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43 |
| 贵州 | 理科试验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电子封装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能源化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应用物理学、生物技术、化学、应用化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7 |
| 四川 | 理科试验班(包含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电子封装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能源化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应用物理学、生物技术、化学、应用化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62 |
| 江西 | 理科试验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电子封装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能源化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应用物理学、生)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9 |
| 上海 | 理科试验班(含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电子封装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能源化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应用物理学、生物技术、化学、应用化学专业该组为原本科提前批次招生专业)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0 |
| 黑龙江 | 理科试验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电子封装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能源化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应用物理学、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22 |
| 吉林 | 理科试验班(试验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电子封装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能源化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应用物理学、生物技术、化学、应用化学不可调剂专业,与其他专业分开招录。因特殊类型涉及投档线降分录取,我校投档线按主院校(非本专业)的投档线公布)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01 |
| 山西 | 理科试验班(包含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电子封装技术、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能源化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33 |
专家谈专业(黄星亮教授,能源催化系)
我校是教育部2010年7月公布的新增“能源化学工程”本科专业首批试办的5所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之一。本专业的办学特色专注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和传统能源的清洁利用,特别是近年来国内煤炭、环卫、电力等行业和关注煤、生物质、固体废弃物、非常规油气资源等转化为油、气和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的新领域,围绕洁净煤化工、生物质转化、能评碳评等方向,建立合成燃料化学工程、可再生能源工程、化工用能评估三个能源化学工程方向。办学目标以“油和气”为特色,培养适应国内大型国有企业主导的能源市场发展需要的、具有从事能源化工领域的科研、生产、设计、技术和管理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本专业拥有一支精练的高素质的教学和科研队伍,包括名牌课教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首席科学家,专业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且大部分具有出国留学经历。所依托的部门具有强大的科研和教学资源,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支持的学科有化学工艺国家重点学科、工业催化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及化学工程学科,依托的研究机构有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催化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中心、国家工科化学基地、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学生的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及科技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化学和能源转化与利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在煤炭行业、电力行业、石油石化行业、生物质转化利用行业从事低碳能源清洁化、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能源高效转化、化工用能评价等领域进行科学研究、生产设计和技术管理的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
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化工热力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能源工程概论、石油炼制工程概论、有机化工工艺、合成燃料化学、合成燃料工程、可再生能源工程、化工用能评价、合成燃料化工设计、能源转化催化原理。
专业特色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是教育部2010年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而设置的新专业。我校是教育部首批开办该专业的五个高校之一。我校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是以煤、气、生物质和燃料电池的合理利用为目标,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和高效清洁能源为宗旨,以适应我国非传统能源、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和技术更新为根本,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巩固“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建设基础理论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从掌握“油和气”的加工和利用,拓展到煤、燃料电池、生物质转化等领域的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形成我国煤、气、清洁能源等领域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和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近年来在清洁化油品生产、煤化工、新型燃料电池等能源化工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
本专业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一级硕士点,并建有博士后流动站。目前已招收四届本科生,在校本科生约23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00余人。每年招收2个本科班,招收硕士20-30名,专业硕士15-20名。
毕业生适应范围和主要去向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中强调以“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为特色,扎实的化学化工基础知识和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知识使毕业学生能够适应涉及化学、化工、传统和新能源加工等领域的广泛需求。毕业生工作领域包括:石油加工行业、石油化工行业、煤化工行业、新型能源环保行业、天然气化工行业、电厂化工综合利用行业、生物能源化工行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理行业、催化剂生产和研发行业。毕业生可以在这些行业从事设计、科学研究、技术管理等工作或者继续深造。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北京 | 化工与制药类(含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6 |
| 四川 | 化工与制药类(包含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6 |
| 广西 | 化工与制药类(5500元/年,包含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2 |
| 广东 | 化工与制药类(非定向)(081301.化学工程与工艺+081304.能源化学工程)(办学地点:校本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5 |
| 江西 | 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9 |
| 福建 | 化工与制药类(含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0 |
| 安徽 | 化工与制药类(5500元/年;含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1 |
| 上海 | 化工与制药类(含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专业)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5 |
| 黑龙江 | 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43 |
| 吉林 | 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35 |
| 辽宁 | 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6 |
| 山西 | 化工与制药类(包含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67 |
| 天津 | 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校本部)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29 |
北京理工大学1940年诞生于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毛泽东同志亲自题写校名,李富春、徐特立、李强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担任学校主要领导。80余年来,北京理工大学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走出了一条中国共产党创办和领导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红色育人路”,一条立足国防传统优势、服务国家战略的“强军报国路”,一条开放包容、融合协同的“创新发展路”。
栉风沐雨,北京理工大学伴随着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成长壮大。1949年,学校迁入北京;1952年,定名为北京工业学院,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1988年,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学校现设有21个专业学院、9个书院以及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国家安全与发展研究院等8个其他教学科研机构,设有27个基层党委、3个党总支、3个直属党支部;现有教职工5600余人,汇聚了32名两院院士、350余名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6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建有1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和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近年来,学校坚持“四个面向”,围绕“顶尖工科、优质理科、精品文科、新兴医工”学科建设方针,系统构建工理管文医协同发展格局,现有9个学科门类,31个一级学科点,其中,30个一级博士点。设有15个专业学位类别,其中,4个工程博士类别。9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兵器学科位居全国第一。8个学科领域进入世界一流行列,3个学科领域进入世界一流前列。
立德树人,北京理工大学在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中传承红色基因。学校致力于培养“胸怀壮志、明德精工、创新包容、时代担当”的领军领导人才。在建校80多年以来的30余万毕业生中,有李鹏、曾庆红、叶选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120余位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和将军;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总设计师彭士禄等60余位院士;有各个行业、各个层面的大批领袖人才和优秀建设者,被誉为“红色国防工程师的摇篮”。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人,设有本科专业75个,其中,国家一流专业36个、新工科专业8个。“十三五”以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获全国优秀教材奖7项,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39门,新增北京市教学名师20人,研究生获全国学会优秀学位论文96篇。获批建设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累计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冠军2次、金奖22项;累计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7项、一等奖17项;累计获“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13项。面向国际,学校与深圳市人民政府、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共建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与6大洲77个国家和地区的362所高校签订校级合作协议,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亚琛工业大学、俄罗斯鲍曼国立技术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以色列理工大学、美国伊利诺理工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100多所合作院校设立学生交换项目,形成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全球网络。
矢志创新,北京理工大学在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展现时代担当。学校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坚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锐意进取。学校曾创造了新中国科技史上多个“第一”:第一台电视发射接收装置、第一枚二级固体高空探测火箭、第一辆轻型坦克、第一部低空测高雷达、第一台20公里远程照相机等,在精确打击、高效毁伤、机动突防、远程压制、军用信息系统与对抗等国防科技领域代表了国家水平,在智能仿生机器人、绿色能源、现代通信、工业过程控制等军民两用技术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中,学校共参与了受阅装备中12个空中方队中的10个方队、32个地面装备方队中的26个方队的装备研制工作,并直接参与了多项数字表演与仿真任务、焰火技术任务和彩车设计等技术保障工作。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北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中,以及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空间交会对接等重大任务中,学校研发的多项技术均有优异表现。“十三五”期间,学校科技投入经费超过182亿元,产生了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牵头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1项,其中一等奖3项;首批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面向国家安全与国计民生实施系列科技成果转化,6个典型案例集中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号角激昂,北京理工大学承载着光荣与梦想扬帆起航。“延安根、军工魂”是镌刻进北京理工大学的红色基因。“德以明理、学以精工”的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徐特立老院长倡导的“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学风,共同铸就了学校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核。从1940年在延安诞生为抗战建国服务,到21世纪的今天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从露天课堂、吃住窑洞,到现代化校区、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努力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继续坚持“四个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一校两地(北京、克拉玛依),北京昌平校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军都山南麓,北京校区校园占地面积700余亩;克拉玛依校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校园占地面积7000余亩。学校是一所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1997年,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6年,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全面开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
经过六十八年的建设发展,学校形成了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石油石化等重点学科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在国际上形成了一定影响。根据ESI最新数据,学校有6个学科进入ESI排行前1%,分别是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和环境/生态学,其中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前1‰,环境/生态学于2021年1月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围绕石油石化产业结构,构建起由石油石化主体学科、支撑学科、基础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组成的石油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布局,实施了“攀登计划”、“提升计划”和“培育计划”,分别建设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石油石化优势学科,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基础支撑学科,新能源、新材料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交叉学科。
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理念,为国家培养了二十余万名优秀专门人才,为国家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被誉为“石油人才的摇篮”。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3437人(其中克拉玛依校区全日制本科生4696人)、硕士研究生6889人、博士研究生1886人、留学生637人,在校生总数2万余人。毕业生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普遍欢迎,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高位。
学校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759人(其中克拉玛依校区教职工286人),教授296人,副教授44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现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个,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6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6个。2018年,2项成果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通过青年拔尖人才计划选拔、青年教师成长工程两条快速成长通道,支持优秀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学校坚持把科学研究作为强校之路,按照“搭建大平台、承担大项目、凝聚大团队、取得大成果、做出大贡献”的思路,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科研水平。现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分室以及26个省部级各类科研创新平台和18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点实验室分室。石油石化学科研究领域优势突出,在多个研究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在非常规油气、新能源等新兴研究领域发展迅速。“十三五”期间,学校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832项,获国家级三大科技奖共18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有6项;获得省部级及社会力量科技奖 397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有240项。国家级奖励数在2017年全国高校通用项目中排名第7。
学校坚持走“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2013年10月,教育部与五大石油公司签署了共建石油大学的协议。学校先后与140余个省市区政府、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特别是探索建立了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新模式。现有近76家石油石化企业在校设置企业奖助学金;13家石油石化企业在校建立了育才厅;与40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招收博士后;在202家石油石化企业设立了研究生工作站或联合培养基地;在103家企业建立了学生实习基地;在69家石油石化企业建立了社会实践基地。积极探索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学校与克拉玛依市联合建立克拉玛依工程师学院,与三大石油公司在京研究院联合建立北京工程师学院,着力实施本科卓越计划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在高等工程教育领域迈出了新步伐。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实施国际化战略,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宽,国际影响不断扩大。学校与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196所高校和多家公司建立起了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的交流合作关系。与国外大学或公司联合建设了10个国际联合研究机构,与厄瓜多尔基多圣弗朗西斯科大学联合建立了孔子学院。2018年学校发起成立了世界能源领域高校合作组织——世界能源大学联盟,联盟成员包括来自17个国家的31所高校。学校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与“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外高校、企业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2017年学校入选北京市外国留学生“一带一路”奖学金项目;获批“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入选首批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项目。2019年在全国中国政府奖学金高校中首批获批“中非友谊”奖学金项目和“中非友谊”中国政府奖学金进修生培训项目。
学校坚持把加强和改进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坚强保证,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方面,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秉承石油文化传统,形成了石油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校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为学为师,立德立言”的教风、“厚积薄发,开物成务”的校训以及“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爱国奉献,开拓创新”的中石大精神,是中石大文化的精髓。
厚积薄发,开物成务。立足新时代,学校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强优、拓新、创一流”“重教学、强科研”,实施“特色发展、创新驱动、开放融合、人才强校”四大战略,以“绿色赋能、智能赋能、治理赋能”为三大动能,向着能源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宏伟目标阔步迈进。
学校名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招生代码:11414
通讯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18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本科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102249
咨询电话:010-89733245
传真电话:010-89733079
E-mail:sydxzsb@cup.edu.cn
学校招生网:https://bkzs.cup.edu.cn/
学校名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招生代码:19414
通讯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安定路355号
邮政编码:834000
咨询电话:0990-6633036
传真电话:0990-6633036
学校招生网:https://www.cupk.edu.cn/bkzs/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本部,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旅游区,通过八达岭高速公路直达北京市区;这里风景秀丽、环境幽雅、空气清新,是一个学习和生活的好地方。学校附近有地铁、城市公交,交通便利;也有大型商场和超市,生活便利。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坐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
2016年我校工程博士招生规模为16个。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和能源化学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信息与计算科学和能源化学工程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和能源化学工程就业前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和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和能源

北京理工大学英语和能源化学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英语和能源化学工程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英语就业前景和能源化学工程就业前景,英语专业介绍和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英语和能源化学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英语和能

北京理工大学日语和能源化学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日语和能源化学工程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日语就业前景和能源化学工程就业前景,日语专业介绍和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日语和能源化学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日语和能

北京理工大学德语和能源化学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德语和能源化学工程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德语就业前景和能源化学工程就业前景,德语专业介绍和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德语和能源化学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德语和能

北京理工大学西班牙语和能源化学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西班牙语和能源化学工程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西班牙语就业前景和能源化学工程就业前景,西班牙语专业介绍和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西班牙语和能源化学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北京理工大学社会工作和能源化学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工作和能源化学工程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工作就业前景和能源化学工程就业前景,社会工作专业介绍和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社会工作和能源化学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和能源化学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能源化学工程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能源化学工程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能源化学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能

北京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能源化学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能源化学工程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能源化学工程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能源

北京理工大学金融科技和能源化学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科技和能源化学工程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科技就业前景和能源化学工程就业前景,金融科技专业介绍和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科技和能源化学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和能源化学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能源化学工程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能源化学工程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能源化学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