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和武汉大学哪个世界史专业好(世界史专业武大和人民大学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18 03:30:53 解决时间:2022-12-16 12:47

满意答案

中国人民大学和武汉大学哪个世界史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中国人民大学和武汉大学各排行榜,世界史专业的分数线,世界史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历史学类 世界史
武汉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学科:历史学   门类:历史学类   专业名称:历史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介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   2.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分析方法;   3.具有从事历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4.熟悉古文字学、版本目录学、音韵学、史料学、历史地理学及考古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5.了解国内外史学界景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主干学科:历史学   主要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导论、中国史、西方史学史、考古学通论、历史地理学、古代汉语、中外历史文化原典导读与选读、中国断代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和社会公益活动等,一般安排10周左右。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武汉大学世界史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四川历史学类(包含专业:历史学、世界史、考古学)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27
广西历史学类(4500元/年,包含专业:历史学、世界史、考古学)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47
福建历史学类(含历史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世界史(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考古学)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625
天津历史学类(历史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世界史(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考古学)(校本部)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683
历史学类 世界史
中国人民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在当前国际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跨文化交流和沟通变得日益重要。人民大学设立世界史本科专业,力图关注古今世界格局的演变和发展趋势,将世界史的学习与自身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结合起来。该专业旨在培养拥有扎实的世界史知识、优秀的外语应用能力和开阔的国际视野的综合型专业人才,对当今世界及地区事务和问题拥有较强的分析、综合和研究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世界史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北京人文科学试验班(含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历史学、考古学、世界史、哲学、宗教学、伦理学,含国学古典学双学士学位项目)综合本科批普通类670
四川人文科学试验班(包含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历史学、考古学、世界史、哲学、宗教学、伦理学、含国学 -古典学双学士学位项目)(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79
人文科学试验班(包含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历史学、考古学 、世界史、哲学、宗教学、伦理学、含国学 -古典学双学士学位项目)文科634
广东人文科学试验班(非定向)(050101.汉语言文学+050102.汉语言+060101.历史学+060103.考古学+060102.世界史+010101.哲学+010103.宗教学+010104.伦理学)(办学地点:校本部)(含国学-古典学双学士学位项目)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648
江西人文科学试验班(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历史学、考古学、世界史、哲学、宗教学、伦理学)(含国学-古典学双学士学位项目)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52
福建人文科学试验班(含国学-古典学双学士学位项目。含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历史学、考古学、世界史、哲学、宗教学、伦理学)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638
安徽人文科学试验班(5000元/年;含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历史学、考古学、世界史、哲学、宗教学、伦理学;含国学-古典学双学士学位项目)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61
吉林人文科学试验班(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历史学、考古学、世界史、哲学、宗教学、伦理学含挪威卑尔根大学学生交换项目、日本东京大学互访研学项目;比利时根特大学和美国夏威夷大学3+1+1本硕联合培养项目、英国约克大学2+1双学位硕士培养项目;PPE实验班,英国牛津大学、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等名校学生交换和联合培养项目,牛津大学赫特福德学院院际学生交换项目、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哲学系“1+1+1”双硕士项目;国学-古典学双学士项目(保研率超80%),德国波恩大学硕士交流项目、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双学位项目等)文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628
天津人文科学试验班(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历史学、考古学、世界史、哲学、宗教学、伦理学)(含国学-古典学双学士学位项目)(校本部)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701
武汉大学
9
软科(综合)
5
校友会(综合)
5
武书连
194
QS世界
209
US排名
学校简介

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黉,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1946年,学校已形成文、法、理、工、农、医6大学院并驾齐驱的办学格局。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大学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58年,毛泽东主席亲临武大视察。1993年,武汉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祝贺。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整体实力明显上升。1999年,世界权威期刊《Science》杂志将武汉大学列为“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合校二十多年来,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2021年,学校在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57位,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中位列151-200位,国际教育研究机构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225位。

回眸过去,筚路蓝缕,励精图治,玉汝于成。珞珈山上风云际会,周恩来、董必武、陈潭秋、罗荣桓曾在这里指点江山;辜鸿铭、竺可桢、李四光、闻一多、郁达夫、叶圣陶、李达等曾在这里激扬文字。一百多年来,武汉大学汇集了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众多的精彩华章,形成了优良的革命传统,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培育了“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大学精神。

武汉大学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学校占地面积5195亩,建筑面积280万平方米。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26栋早期建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六大学部34个学院以及3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有127个本科专业,5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4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1个一流建设学科,5个一级学科、17个二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6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武汉大学名师荟萃,英才云集。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862人,其中正副教授3086人,有1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6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欧亚科学院院士、9位人文社科资深教授、15位国家级教学名师。

武汉大学科研实力雄厚,成就卓著。学校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高端智库、2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共享平台、8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还拥有7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0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10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定期公开出版36种专业刊物。

2000年以来,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三大奖88项,SCI论文数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均位列全国高校前列,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获奖数居全国高校前三位,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教育部社科课题均居全国高校前列,并有数十项成果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学校连续十余次荣获深圳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奖(成交奖)和优秀组织奖。

武汉大学积极利用自身的科技、智力资源优势,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方式,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共同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平台,联合创办了7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学校参与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电东输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在南北极科学考察、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等科技攻关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马协型、红莲型杂交稻、高频地波监测雷达、GPS全球卫星定位与导航、高性能混合动力电池等应用型科技成果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理论价值,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人文社会科学的专家学者充分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积极探索关系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保证和智力支持。

求知在武大,成才在珞珈。武汉大学率先提出“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的新理念,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积极探索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现有普通本科生29450人,硕士研究生20085人,博士研究生8616人,另有外国留学生1623人。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了50多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仅两院院士就有100余人,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令人瞩目的高水平办学成就,为武汉大学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学校与53个国家和地区的310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百余年的风雨,百余年的砥砺,百余年的辉煌。武汉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为宗旨,以谋求人类福祉、推动社会进步、实现国家富强为己任,凝心聚力,求真务实,开拓进取,追求卓越,全面开启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


招生联系方式
招生部门联系办法

联系电话:027-68754231 

网      址:http://www.aoff.whu.edu.cn/(武汉大学本科招生网)

电子邮箱:wdzsb@whu.edu.cn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

邮政编码:430072

腾讯微博:http://t.qq.com/whuzsb4231

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2062659001

微信公众平台:武大招办

 

 

 




录取方法
录取批次的安排

                    武汉大学2017年录取规则举要

◆关键词:调档比例

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未完成计划采取征集志愿录取。

根据上海市、浙江省高考改革方案,我校在一省一市的调档比例为1:1。

【保送生、艺术类专业(不含设计学类)、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自主招生、农村学生“自强计划”考生的招生计划及调档名单由学校向考生所在省级招办另行提供。】

◆关键词:一、二志愿录取规则

在实行非平行志愿的省份,当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时,学校接收非第一志愿报考考生,但提档人数不超过我校在该省剩余招生计划数,且只能录取在尚有空额的专业。

◆关键词:学校录取(“进大门”)

录取时,以考生所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投档分数为准。对于按照国家政策及省级招生委员会规定可增加分数投档的考生,我校认可其加分,但最高加分不得超过20分。

◆关键词:分专业录取(“进小门”)

确定考生录取专业时,实行分数优先的办法。投档分数相同时,考生高考总分(不含政策性加分,下同)高者优先录取;考生高考总分也相同时,专业相关科目成绩高者优先录取,专业相关科目理工类为数学+综合,文史类为语文+综合。

俄语、德语、法语、日语专业要求考生明确填报有外语类专业志愿(除省级招办另有规定外,口语不做要求);投档分数相同时,外语单科成绩高者优先录取。

投档分数达到录取要求的考生,其所填报的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根据考生成绩调剂到其他专业录取;若不服从专业调剂,作退档处理。

◆关键词:考生外语语种

外国语言文学类各专业只招收本语种和英语语种考生,并且不做比例限制。其他非外语类各专业不限考生的应试外语语种,但学生进校后均须以英语作为第一外语并达到相应水平。

◆关键词:应届生、往届生

定向西藏就业学生限招应届生。

◆关键词:江苏省、内蒙古自治区录取办法

在江苏省,我校对普通高考考生的选测科目等级要求为AB+及以上,对获得自主招生录取资格的考生和获得高水平艺术团资格的考生,其选测科目等级要求为2B及以上,以上三类考生的必测科目等级要求均为4C1合格。分专业录取时,我校采用“先分数后等级”的办法,即按照考生投档分数从高到低排序,投档分数相同时,考生高考总分高者优先录取;若考生高考总分也相同,按选测科目等级高低排序,相关科目等级高者优先录取,相关科目理工类为物理,文史类为历史;同等条件下,考生必测科目等级高者优先录取;必测科目等级相同时,按照考生辅助投档分高者优先录取。其他类别考生的测试科目等级须不低于江苏省招办的有关规定。取得自主招生录取资格考生的录取办法,以当年自主招生简章为准。

在内蒙古自治区,我校实行分数优先(分数清)的录取办法。

◆关键词:上海、浙江录取办法

在上海市、浙江省,投档分数相同时,考生高考总分(即“3+3”考试总分)高者优先录取;考生高考总分也相同时,语文+数学成绩高者优先录取;语文+数学成绩相同时,按照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录取,成绩优秀者优先录取;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相同时,根据我校公布的《武汉大学2017年在上海浙江招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进行录取。

◆关键词:护理学专业录取办法

护理学专业只录取明确填报有该专业志愿的考生;该专业在学校投档线上生源不足时,可适当降分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降分幅度以教育部及生源所在省级招办批准的分数为准,但考生统考成绩总分须不低于考生所在省的一本线。

◆关键词:身体健康状况要求

武汉大学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执行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并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武汉大学据此制定的《武汉大学关于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补充规定》。

武汉大学对普通高考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补充规定如下:

1.色弱、色盲者不宜报考的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核工程与核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测绘工程、地球物理学各专业。

2.嗅觉迟钝者不宜报考的专业:化学各专业。

3.口吃者不宜报考的专业:外语类各专业。

4.肢体残疾者不宜报考的专业:测绘工程、地球物理学、遥感科学与技术。

◆关键词:进校后转专业政策

学生入学学习一段时间后,可以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申请转专业(详见学校本科生院网站上的相关内容)。艺术类学生、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学生、护理学专业中通过降分录取或征集志愿录取的学生不得转入其他专业学习。外语类保送生不得转入非外语类专业学习,通过自主招生录取进校的学生不得转出录取专业所属学院。

 

                         2017年部分类别招生规则简介

◆计划招收25名定向西藏就业学生

武汉大学今年计划在山东、河南、湖北、四川、陕西、甘肃、青海7省招收25名定向西藏就业学生。限应届高中毕业生报考。

定向西藏就业考生如所在省份的投档分数线上生源不足时,可降低40分择优录取,但考生统考成绩总分须不低于生源所在省的第一批本科院校录取控制分数线。被录取的学生,入校时须签订《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培养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协议书》后办理报到手续;拒签协议者,学校将取消其录取资格。定向西藏就业学生进校后不得申请转入其他专业学习。

定向西藏就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享受武汉大学普通本科生同等待遇,可享受国家补助的优惠待遇(国家补助经费包括:入学第一学期的体检费和军训服装费710元,住宿费每年1200元、教材费每年240元、伙食补助费每年2400元)。学生本科毕业获得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后,到西藏工作,工作时间不少于5年。

特别说明:定向西藏就业学生享受的具体优惠待遇按国家当年规定标准执行。

◆计划招收79名少数民族预科学生

武汉大学今年将面向内蒙古、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11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生79人。上述省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符合所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报名条件的考生可报考,录取时其统考成绩总分不得低于我校在生源所在省同科类投档线下80分。

少数民族预科生学制为一年,在预科培养期间不分专业;学校根据学生志愿,结合预科培养期间成绩及表现,在预科培养结束前确定专业。预科培养结束,经考核合格,转入本科学习。

在本科学习期间,按《武汉大学少数民族学生学籍管理暂行办法》进行管理,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规定的课程,德、智、体等各方面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由武汉大学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证书。

◆计划面向新疆地区招收34名民族班学生

武汉大学今年面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招收民族班学生34名(新疆协作计划),报考民族班的考生须符合教育部及新疆自治区的有关规定。

◆计划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收470名学生

2017年,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武汉大学继续实施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以及新疆南疆四地州学生470名。

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条件:(1)符合2017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2)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考生的统考成绩总分原则上不低于招生学校所在批次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同批次内生源不足时,将公开征集志愿录取,经征集仍未完成的计划,可适当降分录取。

◆计划招收若干名港澳台侨学生

2017年,武汉大学继续通过联招考试、台湾免试生、香港免试生、澳门保送生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

参加联招考试的考生,当其达到国家规定的录取要求,身体健康,填报我校志愿,且联招考试成绩不低于联招第一批本科院校录取控制分数线上150分时,我校予以择优录取。我校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计划招收80人。

台湾免试生和澳门保送生,需参加学校组织的面试,我校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其中香港免试生计划招收40人,澳门保送生计划招收60人,台湾免试生若干名。港澳台侨学生与同专业内地学生一并安排住宿,并按相同标准缴纳住宿费。

学生从第二学年开始,可以参评教育部设立的台湾、港澳及华侨学生奖学金以及宝钢教育基金会设立的台湾、港澳学生奖学金。2016年度台湾、港澳及华侨学生奖学金:本科生奖学金,分三个等级,其中:一等奖,每生每学年5000元;二等奖,每生每学年4000元;三等奖,每生每学年3000元。




对艺术类招生的录取办法

武汉大学2012年以下专业按艺术类招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表演(音乐表演方向)、表演(戏剧影视表演方向)、设计学类(含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其中设计学类专业为美术类招生专业,考生还须事先参加生源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招办组织的美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并取得省级统考合格证。2012年艺术类专业招生计划、高考文化成绩要求、录取规则见下表。

 

专业(方向)

计划

高考文化成绩

录取规则

备注

播音与主持艺术

25

重点线90%

按校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表演(音乐表演方向)

14

重点线70%

按校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表演(戏剧影视表演方向)

16(男8女8)

重点线70%

按校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设计学类

60

重点线70%

按照综合成绩(省级统考成绩+校考成绩+高考文化成绩)分省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在江西、江苏、河南、湖南、湖北、广东招生,在6省设有报名、测试点

 

武汉大学艺术类招生政策一般在元旦前后发布,考试安排在春节后进行,现场报名,初试、复试后,根据考生考试成绩、按照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确定专业合格考生名单,比例一般为1:4。

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及《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艺术类专业录取的学生进校后不得转入非艺术类专业学习。

 

 

 


对往届生的录取政策

录取时,往届生与应届生一视同仁,但国防生、定向西藏就业学生限招应届生。


平均伙食标准

温馨提示:武汉物价指数在全国属于中等水平,一般来讲,在校学生平均每月伙食费约为1000元左右。另外,武汉大学地处武昌,校内生活设施齐全,有公交和地铁,从学校到车站、商场、医院等也非常便利。


中国人民大学
19
软科(综合)
10
校友会(综合)
18
武书连
525
US排名
学校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华北大学。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建议,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开学典礼,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著名教育家吴玉章、成仿吾、袁宝华、黄达、李文海、纪宝成、陈雨露先后担任校长。现任党委书记为张东刚,校长为刘伟。

建校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形成了“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的高地三大办学特色,被誉为“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从1950年至今,国家历次确立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均位居其中。学校是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中国人民大学早已形成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继续教育为辅助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形成了“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发展体系。学校是我国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现有39个学院(书院)。学校设有学士学位专业83个,硕士学位学科点186个,博士学位学科点136个。学校拥有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7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2个,博士后流动站21个。

学校拥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第一;拥有5个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拥有13个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列全国高校第一;拥有5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拥有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在连续十五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中国人民大学获选29篇,占全国已入选人文社科优秀博士论文总数的12%,在所有高校和科研院所中位居第一。

在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2017年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获评A类学科总数为14个,其中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获评A+,哲学、政治学获评A,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获评A-,A+学科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四。与此同时,学校的理工学科建设也取得快速进展,物理学、化学、数学、心理学、环境科学的学科排名、课题经费、成果数量都在快速攀升,化学、工程、材料科学、环境/生态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等5个学科已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前1%。

截至2021年10月底,学校有专任教师1986人,其中教授768人,副教授777人。学校有全国高等教育领域唯二的“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卫兴华教授和高铭暄教授;有18名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有14名教授受聘为第二届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人数居全国高校前列;有84位专家入选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人数居全国高校首位;先后有504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有教育部 “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工程”入选者2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97人;有4人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11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1人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0人获得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

中国人民大学名师辈出,俊彦云集,已故名家大师吴玉章、成仿吾、范文澜、艾思奇、何思敬、何干之、何洛、胡华、尚钺、吴景超、李景汉、庞景仁、石峻、缪朗山、李秀林、徐禾、塞风、许孟雄、孟氧、佟柔、戴世光、刘铮、查瑞传、苗力田、吴大琨、萧前、林文益、阎达五、阎金锷、方生、高鸿业、钟契夫、吴宝康、彭明、彦奇、曾宪义、宋涛、萨师煊、王传纶、李文海、许崇德、刘佩弦、周诚、王思治、方立天、郑杭生、夏甄陶、周升业、罗国杰、蓝鸿文、甘惜分、黄顺基、庄福龄、孙国华、李占祥、高放、卫兴华、周新城、胡乃武、陈共等为学校的学科发展、学术繁荣和人才培养作出了奠基性、开创性的贡献。老一辈著名学者黄达、戴逸、胡钧、严瑞珍、高铭暄、王作富、许征帆、何沁、方汉奇、赵履宽、邬沧萍、陈先达、张立文、钟宇人、吴易风、赵中孚等成就卓著,耕耘不辍,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至2021年10月底,中国人民大学共有在学学生28363人,其中本科生11738人,硕士生11615人,博士生5010人;上述数据含学历留学生854人。留学生人数在全国高校中位居前茅。学校以“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全国高校数量多、门类全、综合水平高的优势,积极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理论型、管理型优秀人才,培养“人民共和国的建设者”。从陕北公学至今,学校共培养了近30万名高水平的优秀建设者和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的领袖人才,其中既有许多成就卓著的专家学者,又有许多闻名遐迩的企业家,政绩斐然的党政军高级领导干部,以及卓有建树的新闻、法律、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工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始终注重发挥人文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在不断发展学术、繁荣学术的同时,积极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研究重大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问题,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保证和有力的智力支持。党的十六大以来,学校已有许崇德、王利明、曾湘泉、黄卫平、史际春、秦宣、李景治、翟振武、杨凤城、郭湛等教授11次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作报告;自许崇德教授为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法制讲座作报告以来,学校已有高铭暄、龙翼飞、郭寿康、王利明、林嘉、刘春田、朱信凯、吴晓球等教授10次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做专题讲座,分别都是参加学者最多的高校。一大批教师为中央领导和中央国家机关提供决策咨询。学校先后承担或参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国家清史纂修工程”、“北京2008年奥运会总体影响评估(OGGI)”、“冷中子非弹性散射谱仪的研制”等特大、重大项目。2001年以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2.05万余项,共获得经费41.71亿余元,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数居全国高校第一位、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立项数位居全国前列。学校教师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持续增长,2004至2020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我校论文数量连续17年保持全国高校第一。自2010年起,学校共有32部学术专著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位居全国高校第一。

中国人民大学是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截至2021年10月底,先后同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密歇根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法国索邦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等61个国家和地区的304所高校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目前,作为中方合作伙伴,学校共参与了海外8所孔子学院的建设,其中欧洲5家,美洲、非洲和亚洲各1家。学校自2009年始,每年举办暑期学校(国际小学期)。学校还引进、翻译出版了大量适应我国改革开放需要的教科书和学术著作,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交流合作项目,主办或承办了包括世界汉学大会在内的一系列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授予哥斯达黎加总统索利斯,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世界知识产权总干事弗朗西斯·加利,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约翰•哈桑尼、罗伯特•蒙代尔,阿根廷前总统德拉鲁阿,日本前首相竹下登,巴拿马总统胡安·卡洛斯·巴雷拉·罗德里格斯等14位国际著名人士名誉博士称号,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米切尔•斯宾思、约翰•纳什、泽尔腾、托马斯•谢林,联合国经济政策特别顾问、著名经济学家贾格迪什•巴格沃蒂,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尼克拉斯•斯特恩,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池田大作,台湾宗教界知名人士、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著名国学大师饶宗颐,塞浦路斯总统尼科斯·阿纳斯塔西亚迪斯,阿塞拜疆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齐赫文斯基,吉尔吉斯斯坦外长阿布德尔达耶夫,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荣休教授约翰•邓恩等68位知名人士为名誉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资料中心、信息中心和图书出版中心。学校图书馆收藏纸质图书447.34万册,电子图书445.86万册,并设有“教育部文科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是新中国最早从事人文社会科学文献搜集、整理、编辑、发布的信息资料提供机构,公开出版发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148种期刊和六大系列数据库产品,编辑的年度报刊资料索引是中国四大文献检索索引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是我国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和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理论著作的重要出版基地。

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北京市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首都劳动奖状”、“北京市教育创新先进单位”、“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北京高校“十佳美丽校园”、“首都城市环境建设样板单位”、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平安校园示范校”、“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奖特等奖”、“首都城市环境建设样板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全体师生员工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贺信精神,围绕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总体目标和“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任务,始终不忘“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不忘“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的责任担当,不忘培养“人民共和国的建设者”的光荣使命,不忘“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政治追求,不忘“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全面推进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思想库建设、国际影响力提升、大学形象建设和美丽校园建设“五大战略”,为把学校早日建成“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中专 2022-12-16 12:47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中国人民大学法语和世界史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中国人民大学法语和世界史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语和世界史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语就业前景和世界史就业前景,法语专业介绍和世界史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语和世界史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语和世界史录取分数线(北京)法语和世

  • 中专学校

    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和世界史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和世界史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和世界史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就业前景和世界史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专业介绍和世界史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 中专学校

    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和世界史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和世界史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言文学和世界史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和世界史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和世界史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汉语言文学和世界史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汉语言文

  • 中专学校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世界史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世界史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世界史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马克思主义理论就业前景和世界史就业前景,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介绍和世界史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世界史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 中专学校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世界史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世界史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世界史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中国共产党历史就业前景和世界史就业前景,中国共产党历史专业介绍和世界史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世界史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 中专学校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工作和世界史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工作和世界史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工作和世界史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工作就业前景和世界史就业前景,社会工作专业介绍和世界史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社会工作和世界史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社会工作和世界史录

  • 中专学校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和世界史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和世界史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学和世界史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学就业前景和世界史就业前景,社会学专业介绍和世界史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社会学和世界史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社会学和世界史录取分数线(北

  • 中专学校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和世界史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和世界史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和世界史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就业前景和世界史就业前景,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专业介绍和世界史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

  • 中专学校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和世界史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和世界史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政治和世界史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政治就业前景和世界史就业前景,国际政治专业介绍和世界史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政治和世界史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国际政治和世界史录

  • 中专学校

    2023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世界史(不区分研究方向(不含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专业介绍,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世界史不区分研究方向(不含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招生多少人,专业代码

    10楼

    世界史/不区分研究方向(不含少数民族骨干计划):060300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世界史(不区分研究方向(不含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人数:6。世界史不区分研究方向(不含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中国人民大学全日制统考历史学院专业:6(不含推免)(1)本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