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1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08-26 17:04:23 解决时间:2022-08-24 19:35

满意答案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1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智能采矿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81分,地质类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84分,矿物加工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89分,环境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93分,地球物理学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93分,测绘类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93分,化学工程与工艺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94分,采矿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95分,安全科学与工程类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95分,工程力学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96分,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97分,工业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98分,土木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99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99分,工商管理类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99分,建筑学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600分,行政管理历史类录取分数线为601分,英语历史类录取分数线为603分,机械类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604分,数学类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605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605分,法学历史类录取分数线为606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608分,人工智能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609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613分。
一、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1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 最低分 最低位次
2021智能采矿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8122793
2021地质类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8421139
2021矿物加工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8918507
2021环境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9316515
2021地球物理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9316515
2021测绘类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9316515
2021化学工程与工艺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9416046
2021采矿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9515596
2021安全科学与工程类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9515596
2021工程力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9615132
2021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9714703
2021工业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9814272
2021土木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9913858
2021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9913858
2021工商管理类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9913858
2021建筑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0013430
2021行政管理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6012410
2021英语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6032212
2021机械类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0411858
2021数学类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0511477
2021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0511477
2021法学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6061914
202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0810398
2021人工智能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0910048
202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138757
二、部分专业
土木类 土木工程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工程力学、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地下工程、矿山建设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够在建筑工程、地下工程、岩土工程、矿山建设工程等领域从事设计、施工、管理、教育、投资等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具有初步的项目规划和较强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修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概论、房屋建筑学、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土力学、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基础工程、高层结构、城市地下工程、地下建筑结构设计、岩土特殊施工、隧道与井巷工程、基坑与边坡工程、地铁与轻轨工程、建筑经济。 培养特色 本专业注重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知识的教学,注重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毕业生能够胜任土木工程及相关领域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研究开发工作,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精神和国际视野,并具有能够引领土木工程领域科技发展的潜质的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深造 本专业为国内热门专业,就业行业涵盖了房建、地铁交通、市政、矿山建设等领域,毕业生适宜在房屋建筑工程、地下工程、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矿山建设工程等领域的规划、设计、施工与项目管理部门从事技术及管理工作。我校土木工程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整体授予权,包括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市政工程、防灾减灾、工程项目管理等学科的博士点,其中二级学科岩土工程是国家级重点学科,适合本科毕业生进一步深造。本专业就业前景良好,近年毕业生就业率(含读研)达到百分之百;2016年被本校和全国其它重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录取为研究生的毕业生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比率达到57.37%。
地质类 地质类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地质类专业按大类招生,分专业培养。培养专业为地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地质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系统掌握工程地质、岩土钻掘工程等专业知识和技能,接受相关的工程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地质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矿产资源勘察、地质环境保护和各种建设工程中的基础地质工程勘察、设计、评价、施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和工程技术人才。预期本专业毕业生毕业后5年左右具备合格地质工程师的素质和能力,能够在地质工程及相关领域担任业务骨干或技术负责。

课程设置

公共必修课程:英语、高等数学、化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程:工程力学、矿物学(含晶体光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基础;专业课程: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岩体力学、岩土工程勘察、岩土钻掘工程学、工程地质数值模拟、岩土测试技术、环境地质学、人工智能与数学地质、环境工程物探、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实验:矿物、岩石、煤岩、古生物、岩土测试、钻探、物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科研训练、地学认识实习、地质填图实习、专业综合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

培养特色

地质工程专业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和北京市特色专业。地质工程专业的任课教师共有33名,其中院士1人、教授10人、副教授14人、讲师8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地质工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本科生导师和大学生创新项目全覆盖。课程体系以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为鲜明特色,注重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地质工程共有专业实验室12个,与企业共建的实习基地9个。

就业深造

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学生可以选择进一步深造。2004年以来各届毕业生就业率100%,近3年的深造率分别为58.3%、72.4%和80%。毕业生可在国土资源、环保、煤炭、石油、地矿、冶金、交通、建工、水电、铁道等部门及其科研机构、或大专院校从事地质理论、资源勘查与评价、城市与环境(地质灾害)水文地质、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环境评价、地学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开发、科研、教学与管理工作。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掌握矿产资源勘查方面的基础理论、 技术与方法,具有系统的煤及煤层气等相关矿产勘查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获得相关的基本工程训练,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较好的科学 思维和创新意识,能在煤及煤层气等能源矿产勘查工程领域从事资源勘查评价、科学研究及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工程技术人才。预期本专业 毕业生毕业后5年左右具备合格地质工程师的素质和能力,能够在资源勘查工程及相关领域担任业务骨干或技术负责。

课程设置

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核心课程:普通地质学、矿物学(含晶体光学)、岩石学(双语)、构造地质学A、地层古生物学(双语)、地球化学、煤田地质学、地球物理勘探概论、钻探工程学、岩相古地理、 盆地构造分析等;公共必修课程:英语、高等数学、化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等;实践教学环节:地学认识实习、地质填图实习、毕业实习、综合地质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创新创业环节:创业基础课、科技创新与发明、选题训练(地学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

培养特色

(1)兼顾工学和理学,以煤及煤层气等相关矿产勘查工程核心,拓展新兴能源(可燃冰、干热岩等),以能源、尤其是煤炭地质勘查理论 与资源特性综合评价为鲜明特色,培养能源地质领域精英人才。以毕业生质量为导向,注重基础理论和实验、实践环节相互渗透的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稳定的校内实验、校外实习基地和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平台,为学生动手能力、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是教育部和北京市特色专业,所对应的矿产普查与勘探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该学科也是学校“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111引智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

(3)依托平台有“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全开采及地质保障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煤系共伴生能源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煤型稀有金属矿床”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等高水平学科平台;

(4)教学、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 国家杰青1名,2名北京市教学名 师、1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门北京市精品课程及1门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就业深造

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同时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人员保持长期合作与交流,能够为学生继续深造提供机会。完成本科学业后,可以在矿产普查与勘探、地质工程、地球化学及相关专业领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者出国继续受教育。毕业生可在国土资源、煤炭、石油、地矿、冶金等行业、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或大专院校从事地质理论、资源勘查与评价、地学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开发、科研、教学与管理工作。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越崎”试点班)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通过现代探测技术获取地学信息,采用先进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地学信息数据分析的一门学科。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依托地球探测技术、计算机专业技术,涉及地质和工程探测相关的信息采集、处理、解译技术,为城市地质、生态文明、资源开发、地质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服务,受到了各相关工程和研究部门的高度重视。该专业相关教师开展了大量地球探测技术研究,通过人工智能、地学大数据分析等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服务工程领域地球深部探测、能源资源勘探、地质灾害预测和防治问题。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由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建设,彭苏萍院士亲自担任名誉班主任,负责整个班级的课程规划、师资配置与管理工作。

培养目标

以“有理想、有品德、有学问、有才干”为办学宗旨,培养具有强健体魄、扎实专业基础、优秀进取精神的复合型地学信息科技人才。毕业生适合到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相关的国土资源、城市建设、工程勘查及环境监测等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的专业工作,亦可继续攻读海内外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

课程设置

本专业主干学科为地球探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主要专业课程有:普通地质学、地震勘探原理与方法、电法勘探原理与方法、重磁勘探原理与方法、遥感原理与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图形学、并行程序设计与应用、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空间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建模、地学大数据云计算、科学计算与matlab编程、软件工程、机器学习、python程序设计等。

培养特色

依托地球物理学师资力量(国家一流本科、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北京市重点一流专业),“越崎”试点班具有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先进的特点。课程体系以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为鲜明特色。注重强化学生的基础理论,通过实践环节的教学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注重采用现代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地学信息数据的分析。通过选拔优秀学生参加校级、市级、全国级的竞赛,在竞赛中锤炼学生成长,培养地球信息科学领域的未来高精尖人才。本专业突出特色如下:

(1)本专业的教学紧密面向生产和科研需求。以彭苏萍院士为首的高水平教学团队,承担有行业内前缘科研任务,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动态智能探测技术研究”项目,为公共安全提供前缘探测设备和技术;二氧化碳捕捉、利用与封存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属于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旨在推进建设世界一流专业。

(2)对标国际一流大学的培养方式。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加州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英国帝国理工、昆士兰大学、科廷大学、休斯顿大学等开展密切合作,引进国际一流大师开设前缘科技讲座,为学生提供与一流大师交流的机会,拓宽学生的专业认识。

(3)一流的科研教学设备。本专业拥有国际著名Sercel公司生产的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国际斯伦贝谢公司提供Petrel软件,美国 Mount Sopris Instruments公司生产的Mount 2011综合测井系统,加拿大凤凰地球物理有限公司生产的电法工作站。具有自主研发的地震数据采集和监测仪器、PSP软件平台、多波地震数据处理软件。

(4)行业内顶尖的教学科研团队。该专业教师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比如,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矿井(隧道)复杂地质构造探测装备与方法;中国专利金奖:采集时间控制模式下的多线程数据采集系统同步控制方法;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矿井灾害源超深探测地质雷达装备及技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煤层气成藏机制及勘探开发技术研究;另外还有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和煤炭行业科技进步奖数十项。

(5)深造机制: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以免试推荐到国内985、211高校攻读硕士学位,其中优秀学生可申请海内外高校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或者博士联合培养;本班学生可优先参加国际著名油气服务公司斯伦贝谢的 Petrel 软件全球认证,获得认证的同学将获得在国际油气服务公司的实习机会,并在全球各大油气公司招聘中优先录用。

(6)创新人才优先资助计划:可优先申请学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科研项目;还可优先进入知名教授的课题组和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科研实践。

就业深造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通过地球物理探测技术获得有关固体地球的信息,并利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地学海量数据分析、融合与时空建模,可以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而产生的前缘技术需求。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深部能源勘查开发等单位均需大量的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化人才。毕业生可申请出国深造、考研进一步提升、到社会直接从事相关的专业工作。可以从事的领域有国土资源、城市地下空间探测、铁路隧道探查、水资源与环境勘察等领域相关部门及其科研机构等。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全面掌握地下水资源和地下水环境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在国土、水利、环保、城建、应急、能源、交通等部门从事与地下水及其环境问题有关的勘查、评价、监测、治理、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预期本专业毕业生毕业后5年左右具备合格地下水理论与实践的工程师的素质和能力,能够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及相关领域担任业务骨干或技术负责。

课程设置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为: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专门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溶质运移理论、环境质量和风险评价、地下水污染与防治、地下水资源管理、水工环模拟技术等;专业实验: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水力学与地下水动力学实验、水化学分析实验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科研训练、地学认识实习、地质填图实习、水工环模拟技术课程设计、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

培养特色

本专业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专业带头人为武强院士。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全国优秀教师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名、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个。本科生导师和大学生创新项目全覆盖。课程体系以地下水研究为鲜明特色,专业建设依托国家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矿井水研究中心和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注重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共有专业实验室12个,与企业共建的实习基地9个。

就业深造

相关学科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学生可以选择进一步深造。毕业生可在国土、水利、环保、城建、应急、能源、交通等部门及其科研机构、或大专院校从事与地下水理论、地下水勘查、地下水开发、地下水利用、地下水监测、地下水模拟、水资源与水环境评价和地灾评估等方面的科研、教学、设计、生产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工业工程类 工业工程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专业工程技术基础,并掌握经济与管 理的知识与方法,能够从事工业工程类的教学、科研和运营管理与实践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管理学、系统工程学、运筹学、统计学以及一门(或 多门)较宽泛的专业工程技术知识,能够具有在企业、公共组织等多种产业部门从事生产及运营 管理部门的技术与管理工作,进行系统分析、规划、设计、管控、质量管理和评价及标准化等方面 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统计学和系统工程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

2.掌握一门以上较为宽泛的工程技术(如机械工程等)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

3.掌握工业工程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并具有应用工业工程理论和方法进行技术与管 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内外有关产业运营方面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工业工程、标准化和质量管理工程的理论发展前沿和应用前景;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以及一定的创新、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工业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物流管理与工程。

核心课程:运筹学、统计学、经济学、管理学、系统工程学、管理信息系统、基础工业工程、物流 工程、人因工程、生产管理、标准化工程、质量管理工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工程实践、工业工程实验、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一般安排3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一、培养目标 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培养基础知识扎实,专业面向宽厚,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协调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突出,具有国际视野,掌握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分析、研究和解决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研究型人才。 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1.思想道德 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富有民族献身精神,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工程知识 具有扎实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和工程基础,系统地掌握计算机领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计算机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3.设计开发 能够设计针对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针对特定需求进行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具有设计/开发计算机功能模块和系统能力,综合运用理论与技术开展计算机科研实践和工程实践的能力,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分析研究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 能够针对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较强能力。能够合理地选择技术、资源、软硬件开发工具,运用于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的设计、开发、仿真及验证过程中,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 能够合理分析和评价计算机相关的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可能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带来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了解计算机对社会的影响,了解煤炭背景,了解行业、企业等社会需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历。 7.职业素养 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道德修养、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备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在计算机工程实践中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并适应职业发展。积极进取,勇于探索,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素养和敢于争先的创新意识。 8.个人和团队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与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完成所承担的任务。 9.沟通交流 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够与计算机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积极了解和参与国际合作交流项目。 10.项目管理 具备计算机工程项目管理能力,理解计算机工程活动中涉及的重要经济与管理因素,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加以应用。 11.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 能够了解计算机行业发展动态、学习计算机理论与技术的新发展,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获取新知识和追踪计算机学科发展动态的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12.体育与健康 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具备体育锻炼的基本技能,为形成科学的锻炼习惯和强健体魄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业务范围 业务范围:数据库与信息化系统、网络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图形图像、嵌入式系统、矿山物联网等应用领域,以及数据挖掘、云计算、机器学习与机器视觉等新技术领域。 四、主干学科和专业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核心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离散数学、面向对象技术与C++程序设计、JAVA语言与网络编程、汇编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编译原理、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新技术讲座等。
机械类 机械类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机械类专业按大类招生,分专业培养。培养专业为机械工程、机器人工程。



机械工程专业

Mechanical Engineering

一、专业概况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机械工程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国家和北京市特色专业。起源于1950年位于天津的中国矿业学院的矿山机械工程系的机械设计专业,并在2012年更名为机械工程专业。

二、培养目标

机械工程专业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及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具备厚基础、宽知识、强能力、善创新特点,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较好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掌握机械设计、加工制造及机电控制的基本原理、方法、工艺和设备的专业知识,能从事机械工程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生产运行、科技开发及技术经济管理方面的工作,为我国能源工业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和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三、课程体系

机械工程专业的主干学科为机械工程、力学。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公差与技术测量、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三、四年级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选修不同的专业课程组及专业选修课。

四、专业特色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机械工程专业恢复招收本科生2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具有机械工程特别是矿山机械领域背景,服务于工程、科技、管理和教育等领域的高素质人才,累计培养本科毕业生近两千人,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 99% 以上,目前每年招生120人左右。
五、师资力量

机械工程专业所依托的“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本专业目前有教师34人,其中:俄罗斯外籍工程院院士1人,外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教授及研究员11人(博士生导师10人),副教授11人,高级工程师2人,讲师8人,实验师1人,师资博士后1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个,获得国家及省部级人才称号的教师有 10 多人。

在实践教学方面,机械工程专业拥有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基地,1个北京市级工程实践教育基地,1个北京市级校内机械创新实践示范基地,并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合作培养工程型人才,进一步提高了本专业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

六、就业深造

近3年,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92.86%、98.10%,95.83%,整体升学率稳定在50%以上,升学单位主要有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的机械工程专业及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美国南达科塔矿业理工学院、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于国家能源集团、中煤装备、三一重工等国家重点企业或科研单位。







机器人工程专业

Robot Engineering

一、专业概况

本专业是入选国家首批新工科建设项目孵化新工科专业,是我校“双一流”学科建设重点培育专业之一。机器人工程专业是包括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在内的交叉学科。本专业毕业生适于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高新技术企业等单位从事与机器人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系统设计、技术开发、工程应用和经营管理等工作。

二、培养目标

培养基础知识扎实,专业面向宽厚,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协调发展,系统掌握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和机器人机构、传感、控制与智能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具有机器人系统设计、开发和应用能力,具有家国情怀、精英素养、能源特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可持续发展,可从事与机器人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系统设计、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组织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三、课程体系

本专业的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

专业核心课程:工程力学、精密机械设计、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基础、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器人学、机器人感知与交互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嵌入式系统设计、机器人机构与结构设计、电机驱动与运动控制、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根据厚基础、宽口径、多学科交叉的原则,本专业设置了先进的理论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专业基础必修课、机器人智能控制与感知课程组、特色课程、国际化课程组、前沿专题课程组、专业任选类课程、扩展训练类课程组和实践类课程等。
四、专业特色

机器人工程专业以智能机器人为主要研究对象,侧重矿山特种机器人方向。凸显“新工科”特点,响应国家战略号召。重实践能力培养:新工科的一个重要标志是“重实践”。为了避免学生死读书,读死书,设置了较多实验实践课程。一方面,在大部分专业课程中加入实验学时,做到理论即时落地;另一方面,设置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和课程设计,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动手贯通所学知识。多学科交叉融合,课程安排合理有序。多学科有机融合:机器人工程专业是典型的多学科交叉专业,培养方案涉及多学科知识。一方面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由优秀教学团队承担相关课程。另一方面,为了避免简单的课程堆叠,由多学科背景的教学团队创新性开设机器人工程综合性课程,如机器人学,机器人机构与结构设计,机器人感知与交互技术等课程,并编撰相应教材。专业培养合理有序:由于机器人工程专业涉及多个学科,为了合理有序安排课程,智能控制与机器人系先后组织多次培养方案研讨会,就课程先修顺序展开了细致的梳理。目前培养方案不但符合教务处提出的框架要求,也全面兼顾专业规律,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本专业以矿山特种机器人为对象,依托院士领衔的智慧矿山与机器人研究院、矿山机器人研究中心、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市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及3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与知名机器人研发企业签订有战略合作协议,为学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全面施行本科生导师负责制,科研创新训练项目全覆盖,积极引导参与大学生学科竞赛,加强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技能训练,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与国外高校建立有短期交流、2+2、3+1、3+2、4+2等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五、师资力量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拥有教师14人,全部具有博士学历,教授2人、副教授8人、讲师4人。其中越崎青年学者3人。除专任教师外,还有来自控制、机械、计算机等学科的教授承担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工作,具有显著的跨学科培养特色。

六、就业深造

在我国智能制造和人工智能突飞猛进背景下,机器人工程专业已成为我国异军突起的新工科明星专业,人才缺口和上升空间巨大。据工信部统计,到2025年,我国机器人行业人才需求缺口超过500万,就业前景光明。本专业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机械工程等跨多学科的新兴专业,读研、出国等深造途径众多。每年有约20%的毕业生可免试攻读硕士(博生)研究生。
  中专 2022-08-24 19:35

相关问答

  • 职中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1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1楼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1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矿物加工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5分,工业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7分,安全科学与工程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9分,地质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8分,化学工程与工艺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0分,

  • 中专学校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1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2楼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1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化学工程与工艺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63分,矿物加工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63分,智能采矿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63分,地质类(地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63分,土木工程理科录

  • 中专学校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1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3楼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1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31分,地球物理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31分,化学工程与工艺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31分,测绘类(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32分,工商管理类

  • 职中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1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4楼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1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测绘类(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78分,环境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78分,土木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79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79分,工业工程综合录取分

  • 职中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7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5楼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7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矿物加工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0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0分,采矿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0分,地质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0分,化学工程与工艺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1分,地

  • 中专学校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8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6楼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8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程力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8分,矿物加工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9分,采矿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9分,地质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9分,土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21分,测绘工程理科录取

  • 职中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9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7楼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9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建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04分,安全科学与工程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04分,矿物加工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04分,地质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04分,测绘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04分,土木工程理科

  • 职中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0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8楼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0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行政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2分,英语(英语语种考生)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3分,法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4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32分,测绘类(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理

  • 职中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1年在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矿大北京河北分数线

    9楼

    2021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河北省招生专业:地球物理学、建筑学(要求考生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会计学专业)、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人工智能、工业工程、法学、土木工

  • 职中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1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10楼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1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智能采矿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81分,地质类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84分,矿物加工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89分,环境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93分,地球物理学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93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