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8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09-04 00:11:09 解决时间:2022-08-24 19:35

满意答案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8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化学工程与工艺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0分,应用化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1分,测控技术与仪器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1分,化学工程与工艺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1分,地球物理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3分,地质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3分,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4分,材料科学与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5分,数学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5分,土木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6分,行政管理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30分,会计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30分,英语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31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31分,法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35分。
一、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8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 最低分 最低位次
2018化学工程与工艺综合平行录取二段普通类62022949
2018应用化学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62122260
2018测控技术与仪器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62122388
2018化学工程与工艺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62122162
2018地球物理学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62321263
2018地质类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62321367
2018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62420408
2018材料科学与工程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62519462
2018数学类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62519429
2018土木工程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62618998
2018行政管理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63016676
2018会计学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63016251
2018英语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63115925
201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63116027
2018法学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63513355
二、部分专业
地质类 地质类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地质类专业按大类招生,分专业培养。培养专业为地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地质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系统掌握工程地质、岩土钻掘工程等专业知识和技能,接受相关的工程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地质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矿产资源勘察、地质环境保护和各种建设工程中的基础地质工程勘察、设计、评价、施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和工程技术人才。预期本专业毕业生毕业后5年左右具备合格地质工程师的素质和能力,能够在地质工程及相关领域担任业务骨干或技术负责。

课程设置

公共必修课程:英语、高等数学、化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程:工程力学、矿物学(含晶体光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基础;专业课程: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岩体力学、岩土工程勘察、岩土钻掘工程学、工程地质数值模拟、岩土测试技术、环境地质学、人工智能与数学地质、环境工程物探、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实验:矿物、岩石、煤岩、古生物、岩土测试、钻探、物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科研训练、地学认识实习、地质填图实习、专业综合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

培养特色

地质工程专业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和北京市特色专业。地质工程专业的任课教师共有33名,其中院士1人、教授10人、副教授14人、讲师8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地质工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本科生导师和大学生创新项目全覆盖。课程体系以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为鲜明特色,注重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地质工程共有专业实验室12个,与企业共建的实习基地9个。

就业深造

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学生可以选择进一步深造。2004年以来各届毕业生就业率100%,近3年的深造率分别为58.3%、72.4%和80%。毕业生可在国土资源、环保、煤炭、石油、地矿、冶金、交通、建工、水电、铁道等部门及其科研机构、或大专院校从事地质理论、资源勘查与评价、城市与环境(地质灾害)水文地质、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环境评价、地学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开发、科研、教学与管理工作。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掌握矿产资源勘查方面的基础理论、 技术与方法,具有系统的煤及煤层气等相关矿产勘查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获得相关的基本工程训练,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较好的科学 思维和创新意识,能在煤及煤层气等能源矿产勘查工程领域从事资源勘查评价、科学研究及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工程技术人才。预期本专业 毕业生毕业后5年左右具备合格地质工程师的素质和能力,能够在资源勘查工程及相关领域担任业务骨干或技术负责。

课程设置

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核心课程:普通地质学、矿物学(含晶体光学)、岩石学(双语)、构造地质学A、地层古生物学(双语)、地球化学、煤田地质学、地球物理勘探概论、钻探工程学、岩相古地理、 盆地构造分析等;公共必修课程:英语、高等数学、化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等;实践教学环节:地学认识实习、地质填图实习、毕业实习、综合地质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创新创业环节:创业基础课、科技创新与发明、选题训练(地学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

培养特色

(1)兼顾工学和理学,以煤及煤层气等相关矿产勘查工程核心,拓展新兴能源(可燃冰、干热岩等),以能源、尤其是煤炭地质勘查理论 与资源特性综合评价为鲜明特色,培养能源地质领域精英人才。以毕业生质量为导向,注重基础理论和实验、实践环节相互渗透的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稳定的校内实验、校外实习基地和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平台,为学生动手能力、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是教育部和北京市特色专业,所对应的矿产普查与勘探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该学科也是学校“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111引智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

(3)依托平台有“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全开采及地质保障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煤系共伴生能源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煤型稀有金属矿床”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等高水平学科平台;

(4)教学、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 国家杰青1名,2名北京市教学名 师、1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门北京市精品课程及1门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就业深造

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同时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人员保持长期合作与交流,能够为学生继续深造提供机会。完成本科学业后,可以在矿产普查与勘探、地质工程、地球化学及相关专业领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者出国继续受教育。毕业生可在国土资源、煤炭、石油、地矿、冶金等行业、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或大专院校从事地质理论、资源勘查与评价、地学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开发、科研、教学与管理工作。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越崎”试点班)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通过现代探测技术获取地学信息,采用先进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地学信息数据分析的一门学科。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依托地球探测技术、计算机专业技术,涉及地质和工程探测相关的信息采集、处理、解译技术,为城市地质、生态文明、资源开发、地质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服务,受到了各相关工程和研究部门的高度重视。该专业相关教师开展了大量地球探测技术研究,通过人工智能、地学大数据分析等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服务工程领域地球深部探测、能源资源勘探、地质灾害预测和防治问题。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由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建设,彭苏萍院士亲自担任名誉班主任,负责整个班级的课程规划、师资配置与管理工作。

培养目标

以“有理想、有品德、有学问、有才干”为办学宗旨,培养具有强健体魄、扎实专业基础、优秀进取精神的复合型地学信息科技人才。毕业生适合到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相关的国土资源、城市建设、工程勘查及环境监测等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的专业工作,亦可继续攻读海内外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

课程设置

本专业主干学科为地球探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主要专业课程有:普通地质学、地震勘探原理与方法、电法勘探原理与方法、重磁勘探原理与方法、遥感原理与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图形学、并行程序设计与应用、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空间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建模、地学大数据云计算、科学计算与matlab编程、软件工程、机器学习、python程序设计等。

培养特色

依托地球物理学师资力量(国家一流本科、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北京市重点一流专业),“越崎”试点班具有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先进的特点。课程体系以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为鲜明特色。注重强化学生的基础理论,通过实践环节的教学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注重采用现代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地学信息数据的分析。通过选拔优秀学生参加校级、市级、全国级的竞赛,在竞赛中锤炼学生成长,培养地球信息科学领域的未来高精尖人才。本专业突出特色如下:

(1)本专业的教学紧密面向生产和科研需求。以彭苏萍院士为首的高水平教学团队,承担有行业内前缘科研任务,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动态智能探测技术研究”项目,为公共安全提供前缘探测设备和技术;二氧化碳捕捉、利用与封存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属于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旨在推进建设世界一流专业。

(2)对标国际一流大学的培养方式。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加州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英国帝国理工、昆士兰大学、科廷大学、休斯顿大学等开展密切合作,引进国际一流大师开设前缘科技讲座,为学生提供与一流大师交流的机会,拓宽学生的专业认识。

(3)一流的科研教学设备。本专业拥有国际著名Sercel公司生产的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国际斯伦贝谢公司提供Petrel软件,美国 Mount Sopris Instruments公司生产的Mount 2011综合测井系统,加拿大凤凰地球物理有限公司生产的电法工作站。具有自主研发的地震数据采集和监测仪器、PSP软件平台、多波地震数据处理软件。

(4)行业内顶尖的教学科研团队。该专业教师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比如,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矿井(隧道)复杂地质构造探测装备与方法;中国专利金奖:采集时间控制模式下的多线程数据采集系统同步控制方法;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矿井灾害源超深探测地质雷达装备及技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煤层气成藏机制及勘探开发技术研究;另外还有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和煤炭行业科技进步奖数十项。

(5)深造机制: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以免试推荐到国内985、211高校攻读硕士学位,其中优秀学生可申请海内外高校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或者博士联合培养;本班学生可优先参加国际著名油气服务公司斯伦贝谢的 Petrel 软件全球认证,获得认证的同学将获得在国际油气服务公司的实习机会,并在全球各大油气公司招聘中优先录用。

(6)创新人才优先资助计划:可优先申请学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科研项目;还可优先进入知名教授的课题组和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科研实践。

就业深造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通过地球物理探测技术获得有关固体地球的信息,并利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地学海量数据分析、融合与时空建模,可以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而产生的前缘技术需求。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深部能源勘查开发等单位均需大量的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化人才。毕业生可申请出国深造、考研进一步提升、到社会直接从事相关的专业工作。可以从事的领域有国土资源、城市地下空间探测、铁路隧道探查、水资源与环境勘察等领域相关部门及其科研机构等。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全面掌握地下水资源和地下水环境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在国土、水利、环保、城建、应急、能源、交通等部门从事与地下水及其环境问题有关的勘查、评价、监测、治理、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预期本专业毕业生毕业后5年左右具备合格地下水理论与实践的工程师的素质和能力,能够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及相关领域担任业务骨干或技术负责。

课程设置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为: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专门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溶质运移理论、环境质量和风险评价、地下水污染与防治、地下水资源管理、水工环模拟技术等;专业实验: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水力学与地下水动力学实验、水化学分析实验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科研训练、地学认识实习、地质填图实习、水工环模拟技术课程设计、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

培养特色

本专业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专业带头人为武强院士。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全国优秀教师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名、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个。本科生导师和大学生创新项目全覆盖。课程体系以地下水研究为鲜明特色,专业建设依托国家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矿井水研究中心和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注重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共有专业实验室12个,与企业共建的实习基地9个。

就业深造

相关学科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学生可以选择进一步深造。毕业生可在国土、水利、环保、城建、应急、能源、交通等部门及其科研机构、或大专院校从事与地下水理论、地下水勘查、地下水开发、地下水利用、地下水监测、地下水模拟、水资源与水环境评价和地灾评估等方面的科研、教学、设计、生产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材料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需要,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专业能力协调发展,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不断学习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有团队协作的意识和能力、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能力、一定的创业创新意识和能力、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具备一定国际视野,能够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培训或管理工作的高素质人才,毕业生经过5年左右实际工作的历练,能够成为本领域的中级或以上专门技术人才。 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1.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热爱祖国;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及规范;自尊、自爱、自强。 2. 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经济管理、法律、国防、自然科学知识和工程基础知识。 3. 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能比较顺利地检索和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跨文化背景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4. 具有本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必要的专业知识,掌握材料制备、分析测试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并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5. 能够综合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现代技术工具,分析、表达并解决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6. 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7. 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和一定的保健知识,具有良好的运动与健身意识、习惯、爱好;形成适当的身体适应力、灵敏性、协调性,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心身健康。 8. 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项目管理的能力,并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 三、专业方向和业务范围 专业方向:1.金属材料;2.焊接 业务范围:新材料研究开发;材料的制备、加工与利用;材料的成分、组织与性能分析测试;材料焊接(材料、设备与工艺开发);耐磨材料研究。 四、主干学科和专业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核心课程: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学、工程力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现代分析方法、金属材料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学、专业导论(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实验技术、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外国语言文学类 英语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英语专业本科培养适应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化基础,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较为深厚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英语人才。一、二年级基础阶段严格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三、四年级专业学习英语语言与文化、英美文学、能源科技等知识,提升语言实践能力。开设的“英语语言文学方向”培养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化基础的学术研究型毕业生;“能源英语方向”依托本校能源采矿等学科优势,教授能源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培养贯通英语和能源科技的复合型人才。每年招生40人,两个班。
公共管理类 行政管理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培养适应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扎实全面的专业技能、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为各级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输送能够胜任公共服务、组织管理、科研创新等工作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本专业学科领域广博,为学生打造具有包容性和多科性的知识体系,提升综合素质。开设的“公共治理与公共政策方向”致力于引导学生熟悉与理解政府治理及政策制定的过程与技能,从而在相关研究与实践方面有所发展;“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方向”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与方法,为在该领域的求职与深造夯实基础。每年招生50人,两个班。
数学类 数学类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数学类专业按照大类招生,分专业培养。培养专业为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类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隶属于数学一级学科。数学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6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 2019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cience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于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所隶属的数学一级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6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 2019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培养目标: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科学与文化素养,适应国家科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基础扎实、思维严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能运用数学、计算机、统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适应数学与科技发展需求进行知识更新。毕业生能够在数学及相关领域或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经济金融、能源矿产等行业从事研究、教学、软件开发和管理等工作。

课程设置:

主干学科:数学、统计学。

课程体系包含通识教育(含信息类如人工智能、导学类等)、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四大模块,其中专业教育的主要课程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数学软件、运筹学、数学建模、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概率论、实变函数、数值分析、数理统计、多元统计与统计软件、泛函分析、微分方程数值解,最优化计算方法、Java语言与网络编程、金融数学、统计与大数据选讲、机器学习等。

培养特色:

(1)坚持“厚基础、宽口径、个性化、突特色、善创新、强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

(2)以“金课建设”及“大学生创新训练和学科竞赛”为主要手段,打造“活跃的第一课堂”和“忙碌的第二课堂”,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提高学生的编程实践能力,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科学素养;以“数理文化节”、“大学生建模协会”“学业辅导平台”等学术型社团组织以及校企共建的“区块链联合创新实验室”等实践基地和与国外兄弟高校的双边合作为主要平台拓宽国际视野、培育国际化意识,提升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素养;

(3)建有“院、系、专业、课程”4级负责人和“导师制、班主任、辅导员、学科竞赛与大学生创训练、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5维度协同联动的“4+5”立体式教学保障体系。

就业深造:

本专业及相关学科具有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学生可以选择进一步深造,近些年平均深造率在50%以上,其中2017届升学率超过63%,2021年(2022届)保研率超过20%。2021届境内深造的高校有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其中在京高校占比超过65%,出国(境)深造率12%,境外深造的高校包括中国香港科技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 澳大利亚的悉尼大学、美国的华盛顿大学等。

直接就业的部门包括机关、企事业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软件研制与开发、管理等工作。2021届就业单位包括数学类软件等大数据IT行业(如中国软件网、学而思等),中国银行等国企,恒生电子、北京建工集团、比亚迪等单位。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简介

Mathemat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所隶属的数学一级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6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 2019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培养目标: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科学与文化素养,适应国家科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研究型人才。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基础扎实、思维严谨,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运用数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适应数学与科技发展需求进行知识更新。毕业生能够在数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或在科技、教育、行政管理等行业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等工作。

课程设置:

主干学科:数学

课程体系包含通识教育(含信息类、数理类、导学类等)、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四大模块,其中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数学软件、运筹学、偏微分方程、数值分析、数学建模、微分几何、泛函分析等。

培养特色:

我校数学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通过本专业的培养,学生可以掌握坚实的数学和统计基础理论、宽厚的专业技术知识,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较好的理论分析能力,初步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主要特色如下:

(1)坚持“厚(数学)基础、重(基础)创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修养、职业素养;

(2)接受系统的数学思维训练,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数学基础扎实,逻辑推理能力强。具有批判性思维精神,能够发现、辨析、质疑、评价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现象和问题,具备较强的实验和实践能力。

(3)建有“院、系、专业、课程”4级负责人和“导师制、班主任、辅导员、学科竞赛与大学生创训练、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5维度协同联动的“4+5”立体式教学保障体系。

就业深造:

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强的专业适应性和较广的社会就业面,适宜到科技、教育(高校、中学等)、经济和企业(包括互联网行业科技公司、金融公司)、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管理、开发等工作。

我院数学学科为一级博士点和统计学一级硕士点授权单位,学生可选在院内深造亦可去兄弟院校深造。2021年(2022届)保研率17%,深造的高校包括境内的浙江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境外高校包括中国香港的香港科技大学等。
  中专 2022-08-24 19:35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8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1楼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8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程力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8分,矿物加工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9分,采矿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9分,地质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9分,土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21分,测绘工程理科录取

  • 中专学校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8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2楼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8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7分,法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9分,地质类(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00分,化学工程与工艺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01分,市场营销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01

  • 中专学校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8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3楼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8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地质类(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工程、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4分,测绘类(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4分,应用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4分

  • 中专学校

    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4楼

    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土木类(中外合作办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04分,土木类(中外合作办学)(土木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05分,土木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2分,材料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2分

  • 中专学校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1年在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矿大北京浙江分数线

    5楼

    2021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浙江省招生专业:土木工程、法学、行政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会计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英语、地质类(

  • 中专学校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7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6楼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7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测控技术与仪器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08分,化学工程与工艺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08分,应用化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10分,地球物理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10分,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11

  • 中专学校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9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7楼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9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化学工程与工艺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9分,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9分,地球物理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30分,地质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30分,材料科学与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33分

  • 中专学校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0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8楼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0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地球物理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3分,材料科学与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6分,化学工程与工艺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6分,地质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7分,环境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9分,土木工

  • 中专学校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1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9楼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1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化学工程与工艺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19分,环境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1分,地球物理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2分,地质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5分,材料科学与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7分,土木工

  • 中专学校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8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10楼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8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化学工程与工艺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0分,应用化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1分,测控技术与仪器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1分,化学工程与工艺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1分,地球物理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3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