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22 | 智能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49 | 25526 |
| 2022 | 跨境电子商务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2 | 738 |
| 2022 | 汉语国际教育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5 | 618 |
| 2022 | 经济学(传媒经济方向)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5 | 618 |
| 2022 | 数字出版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7 | 5663 |
| 2022 | 翻译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8 | 5487 |
| 2022 | 通信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9 | 5279 |
| 2022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9 | 5279 |
| 2022 | 行政管理(公共事务传播方向)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9 | 5279 |
| 2022 | 物联网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1 | 4903 |
| 202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4 | 4379 |
| 2022 | 传播学(方向)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4 | 381 |
| 2022 | 新闻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5 | 363 |
| 2022 | 国际新闻与传播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6 | 4070 |
| 2022 | 数字媒体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7 | 3926 |
| 2022 | 广告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32 | 3171 |
| 2022 | 新闻学(数据新闻方向)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39 | 2318 |
专业代码:080907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除开设计算机专业的核心及平台课程外,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智能科学技术导论(含脑科学、生命科学与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原理、智能机器人、智能游戏、虚拟现实技术、模式识别、数据挖掘、仿真建模与MATLAB、自然语言处理、智能信息获取技术、智能管理等。本专业按照本科生、研究生相衔接的培养方案,由专业中的教授为本科生开设提高性的课程,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先行选修部分研究生课程,并接受高水平教师的培养。另外,我们还为本科生配备导师,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选课方案。
相近专业: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论文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基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智能系统方法、传感信息处理等科学与技术,进行信息获取、传输、处理、优化、控制、组织等并完成系统集成的,具有相应工程实施能力,具备在相应领域从事智能技术与工程的科研、开发、管理工作的、具有宽口径知识和较强适应能力及现代科学创新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夯实计算机科学技术为基础,以加强智能科学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为核心,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研究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2.掌握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技能;3.掌握人工智能仪器、仪表的使用与维护保养知识;4.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5.了解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前沿技术;6.具有搜索收集信息的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创新意识与国际视野的通用型翻译专业人才,能 够胜任外事、商务、教育、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中一般难度的笔译、口译或其他跨文化交流工 作,能成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与文化的生力军。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语言和翻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汉语和外语两方 面语言技能与语言知识的训练,掌握跨文化交际和汉外口笔译基本技能,具备口笔译基本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语言知识与能力,包括外语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外语听、说、读、写能力,汉语知识 与写作能力,演讲与辩论能力,语言学习能力;
2.掌握翻译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能力,包括口笔译技能、口笔译理论、跨文化交际 能力以及译者综合素质;
3.掌握翻译需要的相关知识与能力,包括中外社会文化知识,语言学与文学知识,使用现代 信息技术和翻译工具的知识,国际商务知识,公共外交知识;
4.了解翻译学的理论前沿和应用前景,了解翻译专业的行业需求和发展动态;
5.熟悉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具有较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语言知识与能力模块:综合外语、外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现代汉语、古代汉 语、高级汉语写作。翻译知识与技能模块:翻译概论、外汉笔译、汉外笔译、应用翻译;联络口译、 交替传译、专题口译。相关知识与能力模块:中国文化概要、所学外语国家概要、跨文化交际、计 算机与网络应用、国际商务、公共外交。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语言综合技能训练、汉外翻译实践训练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专业代码:050307T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教学实习、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网上编辑出版内容,把传统印刷版的东西数字化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有关数字出版和计算机的基本技术,受到数字出版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相关工作的实际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数字出版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2.了解数字出版专业发展动态; 3.了解网络与数字出版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 5.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和较高的外语水平,具备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视音频处理、媒体网络与系统、新媒体与信息处理、媒体安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智能媒体技术、互动媒体技术等领域中从事多媒体技术开发、研究、设计、应用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与数字 媒体相关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 方法,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和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在互动媒体、媒体网络、新媒体工程等领域从事 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和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数字媒体 技术领域的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网络化、交互性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数字媒体领域的核心技术,了解数字媒体创作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 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够为数字媒体内容的创作和传播提供基本的技术解决方案,具备设计、开发 数字媒体系统的基本能力;
5.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终生学习意识强烈,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 术、新知识、新创意的能力;
6.了解数字媒体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具备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信息技 术以及艺术创作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具有专利和版权的保护、利用、经营等创业意识;
8.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 能力;
9.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程序设计、网络与应用、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数字视音频处理、计算 机动画、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虚拟现实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32+32学时)、造型基础(16+32学时)、图像信息处理(32+16 学时)、数字摄影(16+32学时)、计算机图形学(32+16学时)、场景设计与表现(16+48学时)、数 字媒体资源管理(32学时)、数字视音频处理(40 +16学时)、计算机动画(32 +16学时)、计算机 视觉(32学时)、人机交互技术(32学时)、角色形象设计(32+32学时)、计算机游戏程序设计(48 学时)、数据结构基础(32+16学时)、数据库系统原理(32+16学时)、计算机网络基础(48 +16学 时)。
示例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32+16学时)、计算机网络协议基础(40 +16学时)、数字信号 处理(48 +16学时)、数字图像处理(32 +16学时)、多媒体原理与应用(32 +16学时)、现代电 视技术(40+16学时)、信息论与编码原理(48学时)、媒体内容安全技术(32+16学时)、计算 机图形学(32+16学时)、媒体网络与交互电视技术概论(32+16学时)、多媒体系统设计(16+ 32学时)。
示例三:数字媒体技术导论(32学时)、媒体制作软件(32+24学时)、3D图形程序设计 (32+16学时)、多媒体画面艺术(24+8学时)、游戏架构设计(16 +16学时)、三维造型与动画 技术(32+24学时)、计算机图形学(40+8学时)、数字图像处理(40+8学时)、实时虚拟现实 技术(32+16学时)、游戏开发(64+32学时)、动画设计(64+32学时)、影视制作与合成(32+ 1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需要设置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数字图像处理实验、计算机图形学实验、动画原理与设计实验、数字视音频处 理实验、虚拟现实技术实验、多媒体原理与应用实验、数字媒体制作实践、网络应用技术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中国传媒大学辽宁翻译录取分数线为633分(物理类)。中国传媒大学辽宁翻译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翻译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中国传媒大学辽宁翻译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翻译(英语考生)本科批普通

中国传媒大学辽宁跨境电子商务录取分数线为630分(历史类)。中国传媒大学辽宁跨境电子商务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跨境电子商务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630625中国传媒大学辽宁跨境电子商务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

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辽宁录取分数线:物理类最低分为549,最低位次为25526;历史类最低分为579,最低位次为2570;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辽宁招生计划:(1)物理类的专业有:物联网工程、数字出版、广告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翻译(英语

中国传媒大学在辽宁省录取批次:2021年为本科批,2020年为本科批、本科提前批,2019年为本科批,2018年为本科批,2017年为本科一批。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在辽宁招生专业有新闻学(数据新闻方向)、智能科学与技术、数字出版、传播学(

2021年中国传媒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数字媒体技术、物联网工程、翻译(只招英语考生)(口试合格及以上)、普什图语(只招英语考生)(口试合格及以上)、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传媒大数据方向)、传播学、经济学类(经济学(传媒经济方向)、数字经济)

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辽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新闻传播学类(广告学)(中外合作办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7分,新闻传播学类(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00分,行政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04分,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

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辽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新闻传播学类(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0分,传播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9分,汉语国际教育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20分,网络与新媒体(媒体创意方向)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21分,新闻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2019年辽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通信工程(无线多媒体广播技术方向)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26分,广播电视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26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传媒大数据方向)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26分,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媒体技术方向)

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辽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35分,翻译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35分,通信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36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36分,物联网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37分,智能科学

中国传媒大学2021年辽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跨境电子商务历史类录取分数线为630分,翻译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633分,通信工程(无线多媒体广播技术方向)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633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传媒大数据方向)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