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最高/最低分) | 长安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土木工程 | 2021 | 理科 | 545/533(本科一批) | /() |
| 土木工程 | 2021 | 理科 | 528/528(本科一批) | /() |
| 土木工程 | 2020 | 理科 | -/543(本科一批) | /() |
| 土木工程 | 2019 | 理科 | 566/553(本科一批) | /() |
| 土木工程 | 2018 | 理科 | -/556(本科一批) | /() |
| 土木工程 | 2017 | 理科 | -/528(本科一批) | /() |
专业特色: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运用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信息科学等基础科学知识,力学、材料等技术科学知识以及相应的工程技术知识来研究、设计和建造工业与民用建筑、隧道与地下建筑、公路与城市道路以及桥梁等工程设施的学科。培养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掌握土木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的基本理论;具有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环境、道路等方面从事工程建设与管理等方面基本技能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土木工程的目的是形成人类生产或生活所需要的、功能良好且舒适美观的空间和通道。它既是物质方面的需要,也有象征精神方面的需求。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土木工程施工、桥梁工程、道路工程、房屋建筑学等。
就业方向: 毕业后能在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桥梁、市政、岩土等部门从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投资开发、教学和科研等工作。优秀毕业生可推荐或报考我院8个博、硕士学位授权点继续深造,也可推荐或报考国内外院校博、硕士研究生。
发展前景:从市场的需求来说,中国的基础建设正在兴起,大跨结构、超高层的项目纷纷立项建设,这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建设人才参与其中。同时我国的建设管理水平相对落伍,当前急需一批能够提高建设管理水平的人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陕西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3 |
| 土木工程(高校专项) | 528 | ||||
| 新疆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07 |
| 青海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段 | 普通类 | 469 |
| 甘肃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普通类 | 522 |
| 云南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6 |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83 | ||||
| 贵州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5 |
| 四川 | 土木工程(高校专项)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9 |
| 土木工程 | 605 | ||||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604 | ||||
| 重庆 | 土木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4 |
| 海南 | 土木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52 |
| 广西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5 |
| 湖南 | 土木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1 |
| 湖北 | 土木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2 |
| 河南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2 |
| 山东 | 土木工程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84 |
| 土木工程(高校专项) | 579 | ||||
| 江西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8 |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96 | ||||
| 福建 | 土木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5 |
| 安徽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3 |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97 | ||||
| 江苏 | 土木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8 |
| 黑龙江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49 |
| 辽宁 | 土木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4 |
| 内蒙古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8 |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35 | ||||
| 山西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69 |
| 河北 | 土木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4 |
土木工程:
长安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是我校单一专业招生规模最大,办学历史悠久、就业形势好、专业知名度高的特色品牌专业之一。
土木工程专业可追溯到1953年西安建筑工程学校开设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专业,1978年起招收本科生,改为建筑工程专业,1981年国内著名的数学力学专家林钟琪教授到学校后,开始招收结构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1998年更名为土木工程专业,2000年由三校的土木工程合并组建了土木工程专业,2003年获准“结构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获准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准土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经过60年的办学实践,土木工程专业的办学水平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2003年被授予“陕西省名牌专业”;2006年通过原建设部组织的专业评估;2007年“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批陕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8年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3年被批准为陕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钢结构原理与设计”、“结构力学”为陕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获批“混凝土结构及抗震系列课程教学团队”、“钢结构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结构力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三个陕西省教学团队。近五年出版教材和专著48部,其中,两部教材获得省级以上优秀教材奖。
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5项,省部级项目39项,科研经费到款额6173万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发表专业论文716篇,其中SCI、EI收录252篇;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43项。
本专业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善创新、重能力”的原则,培养能胜任土木工程项目设计、施工、管理、研究、开发等工作,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校院两级支持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如“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结构力学竞赛”、“结构设计大赛”、“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优秀毕业设计评选” 等,获得了诸多奖项。
土木工程专业面向全国一本招生,近年来平均高出一本分数线70分以上。土木工程专业就业率保持在94%以上,就业单位80%以上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等国有大型企业。本专业已培养各种层次的毕业生近万余名,在国家的建设战线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能胜任土木工程项目设计、施工、管理、研究、开发等工作,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陕西 | 土木类(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造价)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7 |
| 新疆 | 土木类(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造价)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94 |
| 甘肃 | 土木类(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造价)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普通类 | 523 |
| 云南 | 土木类(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造价)(收费标准以物价局批复为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6 |
| 四川 | 土木类(包含专业: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造价)(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5 |
| 海南 | 土木类(包含专业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造价)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37 |
| 广西 | 土木类(6600元/年,包含专业: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造价)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2 |
| 广东 | 土木类(非定向)(081001.土木工程+081002.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081003.给排水科学与工程+120105.工程造价)(办学地点:主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9 |
| 江西 | 土木类(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造价)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5 |
| 福建 | 土木类(含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造价)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7 |
| 黑龙江 | 土木类(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造价)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46 |
| 吉林 | 土木类(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造价)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36 |
| 辽宁 | 土木类(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造价)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7 |
| 天津 | 土木类(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造价)(主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22 |
| 北京 | 土木类(6600元,含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造价)(办学地点主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4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是教育部直属、国家原“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现任党委书记李兴旺、校长吴普特。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为西北地区最早的高等农林教育学府。学校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荣辱与共,肩负着建设西北、兴学兴农、培育英才的历史重任。1999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推进科教体制统筹改革,将同处杨凌的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成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行部省院共建机制,赋予学校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使命。2019年,教育部等七部省院局联合出台意见继续深化共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协力支持学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为学校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建校80余年来,一代代西农人秉承“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恪守“诚朴勇毅”的校训,承远古农神后稷之志,行当代“教民稼穑”之为,形成了“扎根杨凌、胸怀社稷,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的西农精神和“团结、求真、坚韧、自信”的西农科学文化,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特色办学之路,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科教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8个学院(部、所),共有14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4个本科专业。现有7个国家重点学科和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微生物学、地球科学等10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2个学科进入ESI前1‰之列。目前,已发展为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
早在1934年建校之初,学校即开始招收本科生,194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长期以来,学校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高素质、国际化”的总体思路,着力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和“三农”情怀,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学术精英、创新创业技术领军人才和社会发展管理人才。学校高度重视一流本科教育,积极参与“新农科”建设,25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拥有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农学专业通过农科专业(第三级)认证,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拥有“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门,入选国家级“十一五” “十二五”规划教材52种,获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1种。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设有综合素质教育学院。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和支撑学生参加各类高水平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训练与实践,多次获全国“互联网+”大赛、“挑战杯”学术课外竞赛等顶级赛事国家第一级别奖,位居全国农林高校前列。建校以来为社会累计培养输送各类人才20余万名,毕业生遍布海内外,有19位校友成为两院院士,为西北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坚持“顶天”“立地”相结合的科技工作方针,瞄准国际科技前沿,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需要,积极开展面向农业生产实际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在农作物遗传育种与病虫害防治、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旱区农业高效用水、经济林果育种与栽培、畜禽良种繁育与健康养殖、农业生物技术、设施农业工程、葡萄与葡萄酒等研究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和优势。建校以来,学校累计获得各类科技成果6000余项,获奖成果1800余项。培育出了世界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优良小麦品种“碧蚂1号”,长期主导我国小麦品种换代的远缘杂交小麦良种“小偃6号”,以及我国自主培育和推广面积最大的优良苹果品种“秦冠”等重要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超过3000亿元。合校以来,学校牢记服务旱区可持续发展的国家使命,始终站在助推西部大开发、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前沿,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44项,主持完成省部级一等奖95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812件。研究的黄土高原苹果优质高效绿色生产的系列关键技术,支撑引领黄土高原成为世界公认、全国最大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构建的土壤侵蚀调控技术体系,攻克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这一世界难题,助推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移400公里,为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积淀形成了贴近“三农”、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合校以来,学校积极发挥社会服务功能,面向国家和区域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和产业化服务工作。在国内率先探索实践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与500多个地方政府或龙头企业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在区域主导产业中心地带建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站28个、示范基地46个,构建了大学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快捷通道,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800多亿元。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和农业科技现代化建设,探索实践“三团一队”帮扶工作模式,相关工作案例连续两年获评教育部直属高校十大典型项目,连续四年在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考核中获得“好”的等次。在全国首批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成立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陕西省乡村振兴产业研究院,建有农民发展学院,为服务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通过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积极拓展国际科技教育合作与交流,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国际合作交流新格局。先后与全球36个国家112余所知名大学或科研机构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年均1000名国(境)外学者来校开展学术交流。与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和亚利桑那大学联合开展食品科学与工程和环境科学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目前与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合作举办的植物保护专业合作办学项目已通过陕西省合作办学专家组评估。学校具有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现有各类留学生281人。学校国际化办学实现了由“以外促内”向“走出去作为”的转变,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已逐步成为我国开展农业国际交流合作和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高地。主导成立的“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影响广泛。牵头在丝路沿线国家建立8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和4个海外人才培养基地。与杨凌示范区共建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牵头成立上合组织农业基地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组建上合组织农业基地现代农业国际联合实验室、加入上合组织大学(牵头现代农业方向)。学校巴拉诺维奇国立大学孔子课堂于2021年2月正式挂牌成立运行。
新时代新阶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精神为指引,认真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始终坚持“顶天”“立地”两个努力方向,持续实施人才强校、国际化、信息化三大战略,积极承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生态文明、促进人类健康、服务乡村振兴等四大学科使命,努力争创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未来农业发展、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推“一带一路”建设和校地深度融合发展等“五个标杆”,扎实履行强农兴农的历史重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学校所在地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唯一的农业特色鲜明的自贸片区,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将建设成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杨凌示范区地处关中平原腹地、陕西省西安市和宝鸡市之间,有陇海铁路、西宝高铁和连霍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西安市和宝鸡市均在80公里左右,距咸阳国际机场不到百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杨凌示范区是一座美丽的小城,她远离大城市的喧嚣和污染,南临渭河与秦岭,环境优美,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是全国著名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风景区,被誉为“中国农科城”和“绿色生态城”。学校校园面积5657.21亩,建筑面积155.2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6.23亿元,其中设备总值13.11亿元人民币,图书馆馆藏印刷本图书264.65万册,电子图书197.86万册。拥有设施先进的实验室、高规格体育馆、标准化的学生公寓(宿舍均装有暖气和空调)和食堂(能够满足来自全国各地学生包括少数民族学生的口味),校园网(含无线网络)全面覆盖教学办公区和学生公寓生活区。学校博览园是国家AAAA级景区,有昆虫博物馆、逸夫科技馆、动物博物馆、土壤博物馆、植物博物馆、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等5个专业博物馆和室外蝴蝶园、植物分类园、树木园及多种种质资源圃等,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农业博物馆组群。其中昆虫馆是亚洲最大的昆虫博物馆,收藏国内外各类昆虫标本120多万号。
学校校园布局和谐统一,绿化美化亮化成效显著,自然与人文和谐相融,享有“生态园林式大学城”美誉。
长安大学直属国家教育部,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创建于新中国百业待兴之时,壮大于改革浪潮迭起之际,兴盛于高等教育强国大势之中,与共和国同向同行七十余载。自1951年起,学校前身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相继成立。1956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3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97年成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0年三校合并,组建长安大学,掀开学校跨越式发展新篇章。2005年以来,教育部先后与交通部(现交通运输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现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签署共建长安大学协议,“四部一省”共建长安大学的办学格局正式形成。2011年入选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首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开启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学校现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程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现有84个本科专业,其中36个专业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学校稳居中国大学百强,土木与交通学科位列U.S.News全球大学第30名,被誉为公路交通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科技创新的“金名片”。
学校设有23个学院(系),具备覆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法学、文学7大门类,贯通学士、硕士、博士教育培养全过程的学位授予体系。新时代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设立了现代交通研究院、秦岭生态环境研究院、黄河研究院、川藏铁路工程研究院、雄安现代产业研究院等一批实体研究院。现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新加坡工程院院士4人,教授、副教授1400余人,博士生导师359人、硕士生导师1056人。拥有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各类杰出人才逾百人。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5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万余人,外国留学生1600余人。
学校平台条件完善,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5个(含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部级实验教学中心19个(含4个省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89个,联合共建陕西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个。国内高校唯一的“车联网与智能汽车试验场”,被交通运输部认定为全国三大“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之一。
学校育人成果丰硕,累计向海内外输送优秀毕业生近30万人,其中外国留学生7000余人。优秀校友遍及五湖四海,以“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奉献精神”著称于业界,涌现出以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为代表的承担重大工程建设的“总工程师群体”,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汉为代表的引领学术前沿的“科学家群体”,以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冯正霖为代表的“政界翘楚群体”和造就一批上市公司的“商界精英群体”。学校入选“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和“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矢志原始创新,构建“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大服务、大贡献”六位一体科技创新体系,年度科研经费突破9.6亿元,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1项、课题37项。近年来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23项。年度授权专利1300余项。先后攻克了特殊地区公路建设成套科学技术难题,研发了黄土滑坡及大型崩塌临灾预警系统,解决了地铁建设中的地裂缝风险防治问题。新时代,学校积极布局“智慧+”“绿色+”“大数据+”等学科交叉战略,旨在改造传统、升级产业、赢得未来。
学校注重成果推广,科研成果应用于被誉为“国之重器”的港珠澳大桥、全球空港新标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超级工程建设,支撑了世界最大跨径的公铁两用斜拉桥沪通长江大桥、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公路、亚洲最长公路隧道秦岭终南山隧道、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榆靖高速等诸多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世纪工程建设。与数十家世界500强企业建立了深度战略合作关系。
学校精心打造卓越学术期刊矩阵,主编8种学术期刊,稳立中国高校学术出版业界之潮头。《中国公路学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连续多年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被ESCI数据库收录,已成为交通运输领域三大顶刊,均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四位。《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和《地球科学和环境学报》均具有显著的行业影响力。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建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长安都柏林国际交通学院”、马尔代夫维拉学院汉语中心(孔子学院)、特殊地区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5个国家级“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发起组建了“中俄交通高校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举办了中美、中俄、中法、中国南非公路工程标准系列对接国际论坛,推进交通国际标准协同计划。深度参与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的策划、组织、运行。与中国路桥、中交、中铁、中铁建等大型企业携手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去”伙伴计划。与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余所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雁塔钟声悠悠,渭河波涛浩浩,太白山峦皑皑。几代人初心不改、豪情如瀑,数十载厚积薄发、行久致远。面向未来,长安大学将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步伐,在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中谱写新的长大辉煌!
学校位居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坐拥南北两大校区,南倚大雁塔,北邻渭水滨,建有太白山、梁山、渭水三个教学实习基地,校园面积3745亩。学校着力塑造人文、创新、智慧、绿色和平安的魅力校园,校内绿树成荫,景色优美,设施完备,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40多个民族,全球100多个国家的莘莘学子,在多样性、国际化的校园里,潜心求学、读书问道。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工科登峰、理科振兴、文科繁荣、交叉突破”的学科发展理念,担当“人才培养的摇篮、科学研究的殿堂、社会服务的基地、文化传承创新的高地、国际交流合作的前沿”的崇高使命,坚持“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愿景,成为我国交通运输、国土资源、城乡建设三大行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质量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
伙食标准因人而异,一般情况下为300元/人·月-500元/人·月。
(修改时间:2018年6月6日)
长安大学招生办公室
地址: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 邮编:710064
电话:029-82334104 传真:029-82334099
电话:029-82334813 82334814
呼叫中心:85259046(每年6月开通)
学校本科招生网:http://zsb.chd.edu.cn
奖学金设置
一、学校设有优秀新生奖学金和优秀体育特长新生奖学金,对于高考成绩优异的新生和体育特长新生给予奖励。2016年入校的新生有44人获得新生奖学金,奖励金额共计88000元。
二、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社会奖学金和校内奖学金近百项。除此之外,境内外众多大型企业(集团)也在学校设立了社会奖学金,如西飞铝业有限公司、中交通力有限公司等均在我校设立了奖(助)学金。四川、福建、厦门和云南校友会也在学校设立奖助学金。部分企业、单位还在学院设立了各种社会奖学金和助学金。2015-2016学年获国奖学生209人,励志奖学金学生691人,各项校内奖学金2879人,奖励金额达800余万元。
新生入学一年后,根据年度综合测评结果,有30%以上的学生可以获得各种不同类型的奖励或资助。特别优秀的学生,每年获得的奖励金额可达8000元。
三、对建档立卡户子女,学校出台文件提供资助,新生入校享受火车票报销、每月200元的生活补助,全面覆盖国家一等助学金3500元,并在校内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招生办网址:http://zsb.chd.edu.cn
(修改时间:2018年6月6日)

长安大学地理信息科学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地理信息科学和土木工程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地理信息科学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地理信息科学和土木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

长安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信息与计算科学和土木工程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和土木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

长安大学广告学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广告学和土木工程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广告学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广告学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广告学和土木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广告学和土木工程录取分

长安大学新闻学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新闻学和土木工程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新闻学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新闻学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新闻学和土木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新闻学和土木工程录取分

长安大学日语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日语和土木工程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日语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日语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日语和土木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日语和土木工程录取分数线(陕西)

长安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土木工程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土木

长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和土木工程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和土木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

长安大学法学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土木工程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土木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土木工程录取分数线(陕西)

长安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土木工程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土木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

长安大学经济统计学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统计学和土木工程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统计学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经济统计学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统计学和土木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