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土木工程 |
|---|---|
| 学校名称 | 燕京理工学院 |
| 学制 | 2 |
| 类型 | 理工 |
| 地址 | 校本部 |
| 人数 | 30 |
| 联考专业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建筑学/交通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 |
| 授予学位 | 工学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土木 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能胜任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隧道等各类土木工程的技术与管 理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一定的国 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力学、结构、施工、工程项目管理与经济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 基本知识,接受力学分析、结构设计、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文字图纸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 握在土木工程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教育、投资和开发、金融与保险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 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掌握工程经济、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掌握一门外语;
2.了解物理、信息科学、工程科学、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 势和应用前景,掌握数学和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3.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选用原则,掌握工程测绘和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掌握工程结构选型、构造、计算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工程结构CAD和其他软件应用技 术,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一般技术、过程、组织和管理以及工程检测和试验基本方法;
5.了解本专业的有关法规、规范与规程,了解给水与排水、供热通风与空调、建筑电气等相 关知识,了解土木工程机械、交通、环境的一般知识以及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相近学科的一般 知识。
6.具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领域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7.具有应用语言、图表和计算机技术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
8.掌握至少一门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并能解决一般工程问题,具有计算机、常规工程测试 仪器的运用能力;
9.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能力;
10.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土木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力学原理和方法、专业技术相关基础、工程项目经济与管理、结构基本原理、 施工原理和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力学(1 19学时)、结构力学(102学时)、流体力学(34学时)、土力学(34学 时)、弹性力学(34学时)、土木工程材料(34学时)、土木工程概论(17学时)、工程地质(34学 时)、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68学时)、测量学(51学时)、土木工程法规(17学时)、工程概预算与 招投标(34学时)、荷载与结构设计原则(17学时)、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68学时)、钢结构基本 原理(43学时)、基础工程设计原理(51学时)、土木施工工程学(43学时)、结构全寿命维护(34 学时)。
示例二:理论力学(48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结构力学(80学时)、流体力学(24学 时)、土力学(40学时)、土木工程材料(32学时)、土木工程概论(16学时)、工程地质(24学时)、 工程制图(40学时)、测量学(32学时)、土木工程试验(36学时)、工程经济与管理(24学时)、工 程监理概论(24学时)、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64学时)。钢结构基本原理(32学时)、基础工程 (32学时)、土木工程施工(32学时)、施工组织设计(32学时)。
示例三:理论力学(80学时)、材料力学(80学时)、结构力学(96学时)、水力学(32学时)、 土力学(40学时)、土木工程材料(64学时)、土木工程概论(16学时)、工程地质(24学时)、画法 几何及土建制图(80学时)、土木工程测量(48学时)、结构实验与检测(48学时)、工程项目管理 (24学时)、建设工程法规(24学时)、建设工程经济(24学时)、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24学时)、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72学时)、钢结构基本原理(48学时)、基础工程(40学时)、土木工程施工 技术(56学时)、土木工程施工组织(2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实习、设计和社会实践以及科研训练等形式。实验包括基础实 验、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及研究性实验3个环节;实习包括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 实习4个环节;设计包括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2个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材料力学实验、流体力学实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结构基本构件实验、土力 学实验、土木工程测试技术、土木工程专业实验(结合专业课程)。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燕京理工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其前身是中国优秀独立学院——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燕京理工学院,2016年入选河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是河北省首批转型发展示范高校。
学校位于河北省廊坊市燕郊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毗邻北京行政副中心,距天安门仅38公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示范区和环首都、京津冀、环渤海三大经济圈的核心区域。校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室、体育场和京津冀地区同类学校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和现代电子图书系统。
学校坚持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现设有工学院、生命与健康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建筑学院、会计学院、国际商学院、文法学院、艺术学院、传媒学院、体育学院10个二级学院和思政教研部,有73个本科专业以及29个专科专业,其中物联网工程、会计学等9个专业入选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构建了以工学、管理学为主,积极发展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工、管、艺、文、经、理、法、教育、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
学校坚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成才和发展途径。以“勤奋创新 璞玉成器”为校训,坚持“育人为本,服务社会;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特色的“3+1”(理论教育与应用能力训练)、“1+N”(学历证书加多个职业资格证书)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型人才为主,满足多样化需求,培养以“四会五有”(即会做人、会学习、会做事、会与人共处;有感恩之心、有博大胸怀、有吃苦精神、有创新意识、有创业能力)为核心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全方位构筑人才高地,现有教师1500余人,建设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重点打造了知名学者、专家教授组成的名师团队,由特聘教授、教育部专家组成的学科专业建设团队,由企业讲师、有行业背景的专任教师组成的“双师型”团队。学校注重应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近三年获批各级各类科研教研课题577项,发表学术论文近2000篇,获批国家专利58项。
学校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倡导爱心教育、责任教育,坚持第二课堂实践与第一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科技文化节、五四文化节、体育文化节、英语文化节、大学生艺术节、汽车文化节、校友节让校园文化活力全面释放,四川震区支农支教路、感恩教育、千人进社区成为省内外有影响力的品牌教育活动。国际大学生时尚设计盛典日益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权威性的时尚设计类专业赛事。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启迪智慧、勇于创新,屡获省级、国家级奖项达6000余人次,优秀学子刘江姗以大学生身份参军服役中国仪仗队,参加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杰出校友关再泽在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上受到习总书记会见,成为学校榜样人物。
学校始终把教学质量放在首位,特别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开放办学,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依托,建立300余家实习就业基地,为学生搭建了实习与就业的平台,就业率和考研上线率在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有45%以上的学子实现在北京就业的梦想,每年都有众多学子考入双一流院校攻读研究生。
学校坚持走多元开放的办学道路,有效整合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构建了国内“产学研协同”和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双循环格局。一方面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主体的作用,坚持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之路,另一方面搭建国际交流平台,积极开展对外人才培养、学术、科技和文化交流,让学生享受到世界优质教育资源的哺育。先后与北美、亚洲、欧洲多所国际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特别是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投资建设了“微留学”学习基地,为学生开设了“本、专硕直通”定向培养项目,给学生提供进入世界名校深造的机会。
学校积极为学生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开拓学生国际视野。联合国副秘书长娜塔莉亚·卡内姆等世界政要领袖以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马斯金教授等世界级大师到访燕理,受聘国际导师、特聘教授。多名学子走出国门站在世界舞台发声。杨与真作为中国青年代表,赴纽约联合国总部参加2019年经济及社会理事会青年论坛;刘炼获授中非人口发展会议“中国学生大使”,受邀前往非洲加纳参加会议;李丹阳受邀在肯尼亚参加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
学校向着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创新型大学的目标前进,已成为我国优秀的民办高校之一。先后荣获“河北省园林式单位”、“河北省示范性就业指导中心”、“河北省优秀民办学校”、“河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园”等荣誉称号。在2020年武书连排行榜中综合实力雄踞河北榜首,连续六年获得河北省年检优秀单位,多年被权威媒体和机构评为“品牌实力民办大学”、“全国最具影响力民办大学”。
学院给贫困生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按相关文件规定结合学生工作表现发放资助金。勤工助学活动以提供学生的实践锻炼机会为主要目的。
各专业学费标准详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的招生计划。
各专业录取批次见当地省招办的规定。
1. 按省级联(统)考成绩录取的专业:需参加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统一组织的专业测试,考生的文化课成绩和艺术专业成绩需达到本省相应批次、科类最低录取控制线,并符合本省相关招生要求。我校认可各省投档规则,在各省已投档范围内,按专业成绩择优录取。
2. 按校考成绩录取的专业:需参加我校单独组织的专业测试(如我校在生源省市未组织校考,则承认其他本科院校相同专业的校考合格成绩)。录取原则是:在文化课成绩达到本省相应批次、科类最低录取控制线,并符合本省相关招生要求,各省已投档范围内,按照艺术专业校考成绩(不分文理)从高到低排序择优录取;使用其它本科院校相同专业的校考成绩时,按文化课择优录取。
3. 在录取计划满额时,若专业成绩并列,则依次比较考生高考文化成绩、语文成绩、数学成绩、外语成绩,择优录取。
4. 在录取计划未完成时,优先使用相近专业的省级联(统)考成绩择优录取;如果计划仍未完成,则承认其他本科院校相同专业的校考合格成绩,按照文化课成绩择优录取。
我校对应、往届考生录取时同等对待。

本文介绍了燕京理工学院专升本机械工程专业:机械工程专升本地址、机械工程专升本人数、机械工程专升本授予学位、机械工程专升本联考专业、机械工程专升本学制、机械工程专升本专业名称、机械工程专升本学校名称、机械工程专升本类型。机械工程专升本专业介

本文介绍了燕京理工学院专升本车辆工程专业:车辆工程专升本学制、车辆工程专升本授予学位、车辆工程专升本类型、车辆工程专升本人数、车辆工程专升本学校名称、车辆工程专升本专业名称、车辆工程专升本联考专业、车辆工程专升本地址。车辆工程专升本专业介

本文介绍了燕京理工学院专升本物流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升本地址、物流管理专升本人数、物流管理专升本专业名称、物流管理专升本类型、物流管理专升本联考专业、物流管理专升本学校名称、物流管理专升本学制、物流管理专升本授予学位。物流管理专升本专业介

本文介绍了燕京理工学院专升本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升本专业名称、人力资源管理专升本人数、人力资源管理专升本学校名称、人力资源管理专升本地址、人力资源管理专升本学制、人力资源管理专升本类型、人力资源管理专升本联考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

本文介绍了燕京理工学院专升本工商管理专业:工商管理专升本联考专业、工商管理专升本授予学位、工商管理专升本学制、工商管理专升本专业名称、工商管理专升本地址、工商管理专升本人数、工商管理专升本学校名称、工商管理专升本类型。工商管理专升本专业介

本文介绍了燕京理工学院专升本工程造价专业:工程造价专升本类型、工程造价专升本专业名称、工程造价专升本学校名称、工程造价专升本人数、工程造价专升本联考专业、工程造价专升本地址、工程造价专升本授予学位、工程造价专升本学制。工程造价专升本专业介

本文介绍了燕京理工学院专升本审计学专业:审计学专升本学校名称、审计学专升本专业名称、审计学专升本联考专业、审计学专升本地址、审计学专升本类型、审计学专升本学制、审计学专升本人数、审计学专升本授予学位。审计学专升本专业介绍专业名称审计学

本文介绍了燕京理工学院专升本会计学专业:会计学专升本地址、会计学专升本联考专业、会计学专升本人数、会计学专升本授予学位、会计学专升本专业名称、会计学专升本类型、会计学专升本学制、会计学专升本学校名称。会计学专升本专业介绍专业名称会计学

本文介绍了燕京理工学院专升本财务管理专业:财务管理专升本人数、财务管理专升本专业名称、财务管理专升本地址、财务管理专升本学校名称、财务管理专升本学制、财务管理专升本授予学位、财务管理专升本联考专业、财务管理专升本类型。财务管理专升本专业介

本文介绍了燕京理工学院专升本土木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专升本授予学位、土木工程专升本地址、土木工程专升本类型、土木工程专升本人数、土木工程专升本专业名称、土木工程专升本联考专业、土木工程专升本学校名称、土木工程专升本学制。土木工程专升本专业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