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 | 2021 | 综合 | -/432(平行录取二段) | /() |
| 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 | 2020 | 综合 | -/428(平行录取三段) | /() |
| 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 | 2019 | 综合 | -/434(平行录取三段) | /() |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旅游企业运 营管理基本知识,熟悉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政策方针,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动态,具备旅游企业 运营与服务、旅行社产品策划和旅游产品销售、旅游信息收集、较强的沟通和组织计划协调 能力,从事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基层服务与管理、旅游企业运营管理、旅游产品策划与销售等 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各类旅游企业(旅行社、高星级酒店、旅游景区、旅 游电商)、会展企业(会议展览公司、展览中心、会展策划机构),在服务与管理、产品策划 与销售等岗位群,从事旅游企业运营与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旅游产品策划、旅游招徕咨 询、旅游产品销售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旅游产品销售的技能;
3.具备运用经济学知识指导旅游企业适应产业发展的能力;
4.具备旅游企业科学运营能力;
5.具备旅游资源采购整合能力;
6.具备提供旅游产品咨询的能力;
7.具备旅行证件办理和合同签订能力;
8.掌握旅游企业中高端服务与管理能力;
9.掌握讲解、酒店服务、旅游产品(会展项目)策划、旅游资源开发等职业技能;
10.了解导游带团流程。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旅游概论、旅游心理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中国旅游地理、旅游法、旅游资 源规划与开发、旅游产品策划与开发、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 管理、旅游企业运营与管理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旅行社经营管理、智慧旅游建设、导游服务、酒店服务技能、会展布置技能 等实训。
在旅游电商企业、传统旅行社、旅游景区以及高星级酒店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导游资格证旅游电子商务师计调证(中级) 营销师(五级)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旅游服务与管理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旅游管理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浙江 | 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432 |
| 贵州 | 旅游类(导游、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旅游管理)(一学期后按专业分流) | 文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90 |
| 四川 | 旅游类(包含专业:导游、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旅游管理) | 文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57 |
| 广西 | 旅游类(6000元/年,包含专业:导游、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旅游管理,一学期后进行专业分流.一、二年级在学校本部就读,三年级计划在奉化校区就读,具体时间视奉化校区建设情况而定)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33 |
| 文科 | 265 | ||||
| 安徽 | 旅游类(6000元/年;一学期后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导游专业进行专业分流;前两年在本部就读,第三年在奉化校区就读,具体时间视奉化校区建设情况而定) | 文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480 |
| 山西 | 旅游类(包含专业:导游、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旅游管理)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45 |
| 文科 | 138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从事景区导游讲解、景区服务与管理、酒店服务与管理等工作岗位,既适应现代旅游企业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又具备旅游职业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主干课程: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基础知识、陕西导游、旅游服务礼仪、旅游职业英语、导游业务、模拟导游、餐饮服务与管理、酒吧管理、酒店管理实务、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旅行社计调实务等。
就业面向:本专业学生主要在国际、国内旅行社、各大旅游景区、星级酒店工作,初次就业岗位(群)有导游员、旅行社职员、景区服务人员、酒店服务人员等,发展就业岗位(群)有涉外领队、旅游景区管理、星级酒店各部门领班、经理等。从事景区规划、导游、客服、营销和管理工作。
可考取的证书:导游证、茶艺师证。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2003年,学校的前身是宁波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是一所面向现代服务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1992年,邵逸夫先生捐资兴建原宁波师范学院“逸夫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是浙江省最早开展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机构之一。1996年,原宁波大学、原宁波师范学院、原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合并组建新的宁波大学,设立宁波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2000年,原国家海洋局宁波海洋学校、原国家林业局宁波林业学校并入宁波大学,原宁波林业学校专业、人员和原宁波海洋学校部分专业、人员划归职教学院。2003年,省政府批准在宁波大学职教学院的基础上组建为独立建制的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办学起步早,办学起点高,自诞生起即秉承了宁波大学优良的高等教育传统,又弘扬了原宁波林业学校、原宁波海洋学校两所部属中专的职教办学经验,一路拓荒辟新、发奋图强。截至目前,学校已为社会输送了4000余名职教师资本科毕业生和6万余名高职专科毕业生。学校先后被评为浙江省课堂教学创新校、浙江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校、浙江省高校示范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校、浙江省示范性职教集团牵头单位、浙江省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发展中心校、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典型学校、学生发展指数优秀院校和教师发展指数优秀院校等。2020年,学校获批为浙江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附建园林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两个省高水平建设专业群(A类)。2021年,学校荣登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典型学校、学生发展指数优秀院校和教师发展指数优秀院校榜单。
学校本部校区地处宁波鄞州高教园区,新建奉化校区位于奉化城西文化教育园区。学校下设商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艺术学院、旅游学院、国际学院、景观生态学院、财会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及基础课教学部。学校现有教职工550余人,全日制专科在校生1万余人。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师生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着力营造全员服务教学、服务师生发展的良好氛围。学校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各个部门通力合作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学生指导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出彩人生、校园起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出了校门就是“金牌员工”——宁城院打造职业素养培育新模式》和《打造“八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为高职扩招护航》入选教育部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典型案例。学校以责任文化为引领,构建了“三课堂联动”的职业素质培养体系,搭建了“三元立体”的职业素质实践平台,建立了“三融三全”的职业素质培养机制,培养具有责任意识、诚信品质、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职业素质的“金牌员工”。
学校按照“四严”要求、“四精”标准,着力实现“四名”目标,全力建设浙江省重要的现代服务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打造特色鲜明的高职名校。学校设有30个高职专科专业。现有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国家骨干专业5个,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国家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26个,省级优势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中外合作示范专业1个,市级品牌、特色、重点等专业12个,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联合主持),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4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校企合作示范基地1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7个,省级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基地1个,已成为宁波、浙江乃至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学校主动顺应教学现代化发展需求,加强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提升智慧教学环境,加强智慧治理,成为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深入推进“互联网+教学”,创新“以学为中心”新型教学模式,重构现代化教学生态。学校“互联网+教学”成绩斐然,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已有49门课程在爱课程、学堂在线等全国性平台开课,受益面110余万人次,被200多所院校引用;12门课程登陆“学习强国”;6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全国高职院校第一;17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全省领先。2012年以来,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共获奖21项,全省名列前茅。学校成为省课堂教学创新校、省高职院校教师教学信息化教学发展中心、省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承办校和组委会秘书处、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理事长单位。
学校积极开展“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分层教学、尊重选择、多样成才”的人才培养理念,让学生在技师型、复合型、国际化型、创业创新型、升本型等不同类型中选择性成才。2021届毕业生中,升本型占28.57%、技师型24.85%、复合型12.08%、国际化型10.86%、创业型0.82%以上,达到提升型分类培养目标的毕业生超过毕业生总数的78%,累计受益学生近6届共达11067人。
学校紧紧围绕宁波市支柱产业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保证。2017年,学校成立“全国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浙江分部”暨“宁波市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学校充分发挥7个产学研联盟、4个产业学院、6个政校或校企共建研究所、2个行业指导委员会的建设成果,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在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作出了积极贡献,入选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
学校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率先成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国际化综合水平全省领先。自2011年开始,学校与澳大利亚西悉尼TAFE学院合作成立了浙江省首个非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宁波TAFE学院,至今已有1800余名学生获得中澳双文凭,获得率达96%以上,108名教师获澳大利亚TAE职业课程授课资质和德国ADA执教能力认证证书。学校分别与泰国暹罗技术学院、黑山亚得里亚大学共建丝路工匠学院及黑山语语言文化中心,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开展“一带一路”线上教学,实现学校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输出。面向国(境)外人员和来华留学生培训的“旅游职业技能培训”与“中泰丝路工匠学院职业技能提升”两个项目获教育部“丝路1+1”教育援外项目,于2021年顺利完成验收。
学校设有各类奖学金,奖励额度不一。国家级奖学金最高额度为8000元/人,校级综合奖学金最高额度为6000元/人,毕业生特别成就奖学金,奖金2000元/人。另外还有素质与能力奖学金,奖金10000元内不等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创始于1937年,2004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原陕西省乾县师范学校、彬县师范学校、仪祉农业学校和咸阳市体育运动学校、卫生学校、技工学校等6所学校合并而成,是咸阳市人民政府直属的唯一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学院为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和中国特色“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全日制在校学生20000多名。
学院所在地沣西新城为周秦汉唐等13朝代古都,周朝大学——辟雍所在地。东临沣河,南望秦岭,西邻西安交大创新港,北依渭河,西宝高速、福银高速、西安地铁1号线紧邻学院。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西安北客站、西安大雁塔广场、秦都高铁站半小时车程。学院历经8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厚德强能、育人惠民的校训,求实创新、和谐奉献的校风,精讲多练、言传身教的教风,勤学苦练、砺志成才的学风,艰苦创业、奋进图强的咸阳职院精神,先后为社会培养了10万多名技术技能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院占地1300亩,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9.5亿元,教学仪器设备值1.5亿元。校企合作共建院内实训室、实训基地237个、院外实训基地211个,形成了理实一体、教练融合的实习实训体系。学院仪祉图书馆馆藏图书148万册,中外文期刊资料1300多种,电子阅览室有计算机400多台,电子图书40万册。学院信息化建设水平先进,建成以虚拟数据中心为核心、智慧校园四大平台为基础、20多个业务系统为支撑的信息化教学、管理服务体系和覆盖全院所有楼宇和公共区域的校园无线网络,校园网出口带宽5.2G。
学院围绕西安咸阳区域产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下设13个教学院部,开设涵盖医学、机械、电子、建筑、化工、财经、师范、农林等大类52个高职专业,其中护理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和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点,拥有国家高水平专业群1个,国家骨干专业3个,省级示范专业3个,省级一流专业2个、一流培育专业5个。省级在线精品课程4门,项目化课程50门。教师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国家规划教材1部,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
学院坚持“人才强院”战略,形成了过教学关—教坛新秀—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的培养机制,现有教职工1180人,其中在编教职工850名。在编教职工中,副教授以上职称235名,博士、硕士研究生420名。有省级教学团队1支,院级优秀教学团队15支,全国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1名,省级高校教学名师5名,省级职教名师4名,市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院级科研创新团队17个,省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4名,省市科技特派员12名,咸阳市“三五”人才24名。
学院教师立项省市级教科研项目90项、发表论文2989篇,主参编教材409部,获得国家授权专利211项。学院依托院内科研资源,积极开展“立地式”科技服务,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获得省级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省级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省级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市级农村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市级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学院积极推进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构建形成了“四合”人才培养模式,各专业结合实际,凝练形成了医护类专业的“三一制”、机电类专业的“三合”等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注重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严格落实“双证书”制度,学生职业资格证书平均获取率94.7%,其中护士执业资格证获取率达97.16%。深入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23个专业先后被教育部确定为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十三五”期间,学生获得国省职业技能大赛奖304项,其中一等奖53项、二等奖109项、三等奖142项。
学院始终将就业工作视为生命线,坚持像嫁爱女一样安置好每一位学生的就业理念,认真落实“一对(对口就业)、二高(高薪、高质就业)、三无(无毒、无害、无重体力劳动)、四心(学生安心、家长放心、用人单位称心、学校舒心)、五不(不考察了解的企业不安置,管理不规范的企业不安置,效益不稳定的企业不安置,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不安置,不办理社会综合保障的企业不安置)”的就业标准,与全国6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就业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95%以上。2013年11月,学院被省教育厅评为2011-2013年度全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4年6月,学院《坚持学生至上 实施优质就业工程》被教育部列为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实践典型,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交流。
学院积极发展学徒制,先后与企业合作开设力神电池、扬农瑞泰、德善数控、海利尔药业、博曼特工业、三安光电、广电运通、龙图科技、嘉海电梯等全额奖学金班和订单班,企业资助学费1000多万元, 受益学生2500多名。成立了中德诺浩汽车学院、中航联盟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神州数码信息安全学院,校企联合培养汽车维修、电子通信、航空服务等高技能人才。与省市教育、人社、民政、农业、住建等部门联合开展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年均完成各类培训1.8万多人次。与咸阳市中心医院、第一人民医院等5家医院分别联合开设教学班,实行“三一制”人才培养模式。与秦都职中等13个学校联合培养五年制高职学生,培养学生6000多名,带动中职学校焕发活力。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高校和组织开展交流合作,举办新罗大学韩国语教育学院中国西北分院、中韩国际合作班和“韩风华韵”中韩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先后选派130多名教师和管理人员出国访学研修,选送50多名学生赴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留学就业,接收韩国、也门、刚果等国家留学生20多名。
学院探索形成了“四化”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大力实施 “四大工程”,形成了“一训三风一精神”的治学文化,培育形成了职业技能大赛月、校园文化艺术节、中外经典文学作品诵读大赛等校园文化品牌。学院创办了《西北文学》期刊,成立了西北文学研究院,积极开展文学创作与研究。建成了中国景谷艺术馆,成立了民族文化艺术学院,推进民族传统文化技术传承与创新。创办了国学研究会,大力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先后邀请梁衡、贾平凹等著名作家、艺术家来院作报告。学院先后荣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6项。
学院的办学成绩得到社会广泛认可,荣获“中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省级平安校园”“省级文明校园”“全省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园林式单位”“全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省级绿色文明示范单位”“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和“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等荣誉称号。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旅游管理学费:65001.2022年旅游管理学费:6500;2022年旅游管理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陕西旅游管理理科专科批普通类三年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