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西南政法大学和辽宁大学哪个德语专业好(德语专业辽大和西政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1 00:57:35 解决时间:2022-12-16 14:13

满意答案

西南政法大学和辽宁大学哪个德语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西南政法大学和辽宁大学各排行榜,德语专业的分数线,德语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辽宁大学与西南政法大学德语专业分数对比(辽宁)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辽宁大学
(最高/最低分)
西南政法大学
(最高/最低分)
德语2021物理类 -/578(本科批)/()
德语2021历史类 -/592(本科批)/()
德语2020理科 602/579(本科批)/()
德语2020文科 608/603(本科批)/()
德语2019理科 588/576(本科批)/()
德语2019文科 609/594(本科批)/()
德语2018文科 -/579(本科批)/()
德语2017文科 -/560(本科一批)/()
外国语言文学类 德语
辽宁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德语语言基本功,比较系统的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比 较广泛的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能在外交、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熟练 运用德语从事翻译、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德语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德语国家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 面的基本知识,接受德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良好的技能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 从事翻译、教学、研究、管理等工作较高的业务水平、较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德语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技能;

2.掌握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

3.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用德语就本国国情与文化较好地进行表达和交流;

4.具备一定的第二外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5.具有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运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 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6.熟悉我国在外交、外事、教育、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

1.德语专业技能课程,包括基础德语、高级德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译、视 听等。

2.德语专业知识课程,包括德语文学、德语语言学、德语国家社会文化、德语国家概况等。

德语专业技能课程的学时应不低于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总量的60%,德语专业知识课程的学 时应占专业教育学时总量的25 010左右。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既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中。课外 学习和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培养学生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 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 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种 专业实践(如涉外活动、教育实习等)和社会实践活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辽宁大学德语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辽宁德语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78
历史类592
河南德语(沈阳蒲河校区)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10
江苏德语(在蒲河校区学习)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576
黑龙江德语文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52
天津德语(沈阳蒲河校区)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627
外国语言文学类 德语
西南政法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众所周知,我国法律体系属于大陆法系,而大陆法系又称为罗马一德意志法系,璀璨的《德国民法典》被许多大陆法系国家所仿效,这其中就包括日本与苏联。中国现代法律制度体系的建立可以追溯到晚清,那时通过对日本的学习系统的接触到了德国法律制度,比如《大清民律草案》与德国民法典就有着惊人的相似性。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学习与仿效苏联的法律体系与制度,而苏联法律体系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学理论基础之上,因此广泛的参照了德国的法律,并对我国法律体系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为什么要报考西南政法大学德语专业?
  在我国学习法律,绕不开德国,学习德语能够深入原始语境之中探究大陆法系的缘起与意图,更好地理解我国现行法律体系的构架与特征。
西南政法大学德语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重庆德语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93
历史类577
四川德语(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14
文科593
广东德语(非定向)(办学地点:校本部)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601
湖南德语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601
山东德语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99
江苏德语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595
辽宁大学
127
软科(综合)
91
校友会(综合)
169
武书连
1647
US排名
学校简介

辽宁大学是一所具备文、史、哲、经、法、理、工、管、医、艺等学科门类的省属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即沈阳崇山校区、沈阳蒲河校区和辽阳武圣校区。学校占地面积2222亩,校舍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
辽宁大学源起于1948年11月东北人民政府在沈阳建立的商业专门学校,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专门商科高校。1953年,东北商业专科学校合入东北财经学院。1958年,东北财经学院、沈阳师范学院的部分科系与沈阳俄文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辽宁大学,朱德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2.6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8万余人,硕士研究生7400余人,博士研究生近880人。现有教职工2599人,其中专任教师1550人。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双聘院士4人(特聘教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2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6人,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4人,中科院“百人计划”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3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入选者54人;有国家级和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11个,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名师31人。
学校设有27个学院,62个研究院;有本科专业7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9个,MBA(工商管理硕士)、MPA(公共管理硕士)、JM(法律硕士)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中国语言文学、哲学、法学、化学、统计学、中国史、物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和马克思主义理论1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哲学8个博士后流动站;有世界经济、国民经济学和金融学3个国家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统计学6个一级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学科建设A类行列。
学校“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有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高校辅导员培训与研修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有4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2个CTTI来源智库。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8个省级智库、1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工程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4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学校公共服务体系较为完善,设有图书馆、校史馆、档案馆、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等。图书馆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馆藏文献363万册(件),其中古籍善本书800余种,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是联合国出版署指定的联合国文件托存图书馆。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珍藏2000余件文物和1.6万余号生物标本。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建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个,与33个国家的138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培养长期留学生18000余人,短期留学生4900余人;精心打造孔子学院品牌,分别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大学、塞内加尔达喀尔大学共建孔子学院。
面向未来,辽宁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不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奋斗。

周边环境

沈阳,简称“沈”,是辽宁省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沈阳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10个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12948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633.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31.6万人,城镇人口673.6万人,城镇化率81%。

沈阳地处中国东北地区、辽宁中部,位于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是东北亚的地理中心,中国北部战区司令部驻地、沈阳联勤保障中心驻所,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通往关东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一带一路”向东北亚、东南亚延伸的重要节点。

沈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千年古都”之称。新中国建立后,沈阳成为中国重要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被誉为“共和国装备部”,有着“共和国长子”和“东方鲁尔”的美誉。

沈阳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等称号,是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化融合示范区,正在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生态宜居之都,全力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地理环境:

沈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辽宁省中部,南连辽东半岛,北依长白山麓,位处环渤海经济圈之内,是环渤海地区与东北地区的重要结合部,位于北纬41°48′11.75″、东经123°25′31.18″之间,全市总面积逾12948平方千米,市区面积3495平方千米。

沈阳属于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6.2~9.7℃。

沈阳市境内主要有辽河、浑河、绕阳河、柳河、蒲河、养息牧河、北沙河、秀水河等大小河流27条,属辽河、浑河两大水系,水资源总量为32.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1.4亿立方米,地下水21.2亿立方米。

经济:
       沈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是正在建设中的沈阳经济区(沈阳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工业门类齐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沈阳是建国初期国家重点建设起来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全国重工业基地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沈阳的工业门类已达到142个,到2013年为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00多家,地区生产总值7000多亿元。

2016年4月,沈阳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大连 技术产业区升级为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中国14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之一。沈大示范区定位为“四区一中心”,即东北老工业基地高端装备研发制造集聚区、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区、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创业生态区、东北老工业基地开放创新先导区、东北亚地区科技创新创业中心。

经辽宁省统计局统一核算,2019年沈阳市地区生产总值647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84.0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2178.6亿元,增长2.4%;第三产业增加值4007.6亿元,增长5.2%。依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省统计局对沈阳市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进行了修订: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101.9亿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0.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085.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756.3亿元。

交通:

公路:环城路:沈阳一环路、沈阳二环路、沈阳三环路(沈阳绕城高速)、沈阳四环路、沈阳五环路(规划,新环城高速)和沈阳六环路(即辽宁中部环线高速)。

高速公路:沈大高速、京沈高速、沈哈高速、沈吉高速、沈丹高速、沈彰高速、沈康高速、沈阳绕城高速及辽宁中部环线高速等。

汽车站:长客总站、长客西站、沈阳站汽车客运枢纽站、辽宁省快速汽车客运站、北站长途客运站、南塔客运站、五爱客货联运总站和浑河客货联运中心。

铁路:沈阳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铁路枢纽之一,京哈铁路、沈大铁路、沈吉铁路、沈丹铁路、沈佳铁路、沈山铁路、苏抚支线和哈大高铁等多条铁路干线交汇于此。沈阳站、沈阳北站、沈阳南站为沈阳的主要火车站,其他还有皇姑屯站、苏家屯站、沈阳西站、沈阳东站、京沈高铁新北站(规划)等。其中沈阳北站、沈阳站、苏家屯站和沈阳西站为三个铁路特等站,沈阳站是东北客运规模最大的火车站。2015年投入使用的沈阳南站是哈大、京沈、沈丹高铁的交汇点 。

航空: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是国家公共航空运输体系确定的全国八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复合型门户枢纽航空港。桃仙机场位于沈阳都市圈的中心,为八市共用机场,距沈阳市中心20千米。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现为4E级国家一级干线机场,未来将扩建成为4F级民用机场。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有多条国内航线飞往全国各大城市,是中国东北地区联系各国的窗口,有飞往香港、台北、澳门、台中、东京、平壤、首尔、清州、大邱、釜山、大阪、札幌、福冈、济州、法兰克福、洛杉矶、悉尼、新加坡、曼谷、巴黎、吉隆坡、名古屋、温哥华、墨尔本、慕尼黑、莫斯科、新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哈巴罗夫斯克、普吉岛、木浦等地的国际和地区航线。至2015年,将重点开发沈阳至亚太地区、欧美地区的国际航线,计划开出沈阳至芝加哥、旧金山、奥克兰、罗马等地的国际航线。

公交:2016年末城市公交运营线路254条,其中新开、调整公交线路34条,增加运营里程164.8千米,公交运营线路长度达到4711.5千米;公交运营车辆5444台,年内新增、更新公交车辆1360台,全部为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试点推广公交电子站牌43处。全年公共交通客运总量10亿人次。 

地铁:沈阳地铁第一条地铁线路于2010年9月27日开通试运营,是全国第七座拥有地铁的城市。据2020年5月官网信息显示,沈阳地铁运营线路共有4条,分别为:1号线、2号线、9号线和10号线,均为地下线路,里程长度114千米,共设车站85座。据2020年5月官网信息显示,沈阳地铁在建线路共有3条,分别为2号线南延、3号线、4号线,里程长度89千米,车站48座。2019年,沈阳地铁运营里程达到950.9万列千米,客运量36765.3万乘次。

有轨电车:截至2016年,沈阳有轨电车共完成运营里程326.7万列千米,客运量1071.7万人次。将苏家屯区会展中心、桃仙机场、高铁新南站、全运村、全运会运行中心、奥体中心、新区行政中心、沈抚新城等连接在一起,并且通过奥体中心、21世纪大厦等综合交通枢纽站,与地铁、公交线路无缝对接。

风景名胜:

截至2018年,沈阳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100家,旅行社222家,星级饭店96家。全年旅游总收入583.7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国内旅游收入562.8亿元,增长13.2%,外汇收入3.44亿美元,增长4.0%;接待国内外旅游者6401.1万人次,增长11.9%,其中,国内旅游者6333万人次,增长12.0%,入境旅游者68.1万人次,增长5.4%。全市在建旅游项目96个,当年投资108亿元。

沈阳十景:福陵叠翠、御苑松涛、浑河晚渡、塔湾夕照、柳塘春雨、道院秋风、神碑幻影、陡山霁雪、凤楼观塔、万泉垂钓。

其他景点:棋盘山国际风景旅游开发区、怪坡风景区、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沈阳世博园、沈阳东北亚滑雪场、皇家极地海洋世界、方特欢乐世界、紫烟薰衣草庄园、爱琴谷、陨石山风景区、刘老根大舞台、南关天主教堂、浑河西峡谷、永安桥。2015年,沈阳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9219.2万人次,增长11.0%。其中,国内旅游者9154.2万人次,增长11.0%;入境旅游者65万人次,增长10.2%。

【上述内容转自百度百科:沈阳(辽宁省省会、副省级市),2020年7月13日更新】

西南政法大学
97
校友会(综合)
150
武书连
3
软科(政法)
学校简介

西南政法大学位于著名历史文化名城、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改革开放后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首批重点大学,教育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来华留学生中国政府奖学金委托培养院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学校前身为1950年创建的由刘伯承元帅担任校长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政法系为基础成立西南政法学院,郭沫若先生题写院名,首任院长是抗日民族英雄、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将军。1978年,学校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199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全国首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04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置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2年,经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教育部批准成为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成为教育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6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院校;2017年,入选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实现了重庆市新闻传播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也实现了全国法科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202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同意我校增列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历经72载的励精图治,学校恪守“博学、笃行、厚德、重法”的校训,坚持“教学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逐步凝练出“心系天下、自强不息、和衷共济、严谨求实”的西政精神,已形成以法学为主,哲学、经济学、文学、管理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以及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格局。学校具有招收保送生、高水平运动员、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班、港澳台侨联合招生、香港免试生、澳门保送生及台湾免试生招生资格。办学72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30余万人,是全国培养法治人才最多的高校,有8位校友任中共十九届中央委员和中共十九届中央纪委委员,近90位校友担任省部级领导职务。曾任或现任国家首席、一级或二级大法官和大检察官的西政毕业生有50余位。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法学院中,均有西政毕业生从事教学研究工作。近年来,学生辩论队曾在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大学生辩论赛、全国WTO模拟法庭竞赛等活动中获冠军,学生艺术团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多次获得一等奖。学生在中国大学生沙滩排球赛、全国大学生排球联赛、全国大学生武术散打和太极推手锦标赛、全国啦啦操联赛等重大赛事中获得省部级以上竞赛冠军170余个。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进入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100强。

学校现有沙坪坝校区、渝北校区和宝圣湖校区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共3000余亩。其中,渝北校区为本科及研究生教育教学中心,沙坪坝校区为继续教育和干部培训基地,宝圣湖校区为科研和创新创业基地。现有在校学生24000余人,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600余人,包括国家“万人计划”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全国资深翻译家、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重庆英才”计划人选、重庆市“巴渝学者”计划人选、重庆市“两江学者”特聘教授等。近年来,学校涌现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等先进集体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最美高校辅导员”“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等先进个人。

学校现设有法学学部、文新学部、政教学部、经管学部、新学科学部5个学部,有民商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经济法学院(生态法学院)、法学院、行政法学院(监察法学院)、国际法学院、人工智能法学院(应用法学院)、刑事侦查学院(国家安全学院)、商学院(监察审计学院)、经济学院、外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融媒体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3个学院,设置人权研究院、司法鉴定中心、地方立法研究院等。

学校现有30个本科专业,其中有法学、新闻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思想政治教育、广播电视学、行政管理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现有法学、新闻传播学、国家安全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经济法学和诉讼法学为国家重点学科,法学、新闻传播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工商管理、国家安全学(交叉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内法规(交叉学科)、翻译(专业学位授权点)、审计(专业学位授权点)等12个学科为重庆市“十四五”重点学科,其中法学学科入选重庆市一流学科。2017年,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法学一级学科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四所高校法学学科共同入围A档学科,成为重庆市唯一入围A档的学科。2018年,在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我校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与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一起获评A档,也是重庆市唯一进入A档的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校拥有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培育单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教育部共建、教育部高校高端智库联盟首批成员单位)、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基地,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自然资源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审计署等单位协同共建研究基地以及省部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市新型智库、重庆市科普基地等38个。学校司法鉴定中心是中西部唯一的国家级鉴定机构。2015年至今,学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近1700项,其中获得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45项,法学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3项,位居全国同类高校前列。

学校坚持教育对外开放战略,与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190余所高校或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开展130余个学生交流项目。入选教育部“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和“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入选重庆市国际化特色高校和“巴渝海外引智计划”。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比利时、以色列等国知名高校合作举办20余个来华留学生短期学术课程项目。现有英国考文垂大学法学本科教育和美国凯斯西储大学法律硕士项目等两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西部唯一承办法学学科中外合作办学双学位项目的高校。学校来华留学学历教育覆盖本、硕、博三个层次,推出了东盟英才博士班项目、“中国法”全英文硕士项目、中柬境外合作办学本科“2+2”项目等系列“留学西政”品牌项目。

2018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来校调研并勉励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跟时代步伐,积极适应大数据智能化发展要求,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为国家培养造就更多优秀法治人才。

2018年12月,教育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签署关于共同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意见,强调要“继续落实教育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西南政法大学。”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心中有方向感、工作有使命感、师生有获得感的工作理念,不断推进高质量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力书写西政事业发展的“奋进之笔”,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朝着“建设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的宏伟目标而奋力迈进!


招生联系方式
招生部门联系办法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北区西南政法大学一食堂三楼招生办公室
邮编:401120
联系电话:
本科招生工作:  023-67258088 、023-67258829 、 023-67258830(传真)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023-67258892
自学考试招生办公室: 023-65382610
成教院招生办公室: 023-65382535
E-MAIL:xzbkzb@swupl.edu.cn   


奖学金设置

  

西南政法大学本科学生奖学金实施办法

  •   

  •     第一条  为加强我校学风建设,培育优良校风、学风,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全面发展,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奖学金是学校对在政治素质、品德修养、专业学习等方面综合表现优秀的学生予以奖励而设立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  学校设立的奖学金分为校长奖学金、新生奖学金、综合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和社会捐资奖学金。

        第四条  奖学金评选范围为在校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第二学士学位学生。

    第五条  奖学金评定遵循公平、公开、公正、公信原则。评选工作由学生处统一组织,各学院具体实施。

    •   校长奖学金

        第六条  校长奖学金是学校设立的学生最高荣誉奖学金,表彰综合素质优异、学业成绩出众或为学校做出突出贡献的学生。

        第七条  校长奖学金每学年评选一次,评选名额不超过在校本科学生总人数的2‰。校长奖学金奖励金额为每人1万元。

        第八条 申报条件

       (一)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模范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三)诚实守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道德品质优良,社会责任感强。

       (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特别突出。

       (五)原则上须在校学习满2年,无违规违纪记录。

       (六)具备以上条件,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专业能力突出,学业成绩优秀,所修必修课平均成绩达到90分以上或学业考评位于本年级专业排名前3%,获得过四次以上一等综合奖学金。

        2.在校期间所修课程成绩无不及格现象,为学校发展或社会声誉提高做出突出贡献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

       (1)个人在国际或国家级科技、体育或文艺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或前三名的。

       (2)在校定B类以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或在校定C类核心期刊独立发表论文的。

       (3)经学校认定的其他情形。

        第九条 评选程序

    (一)每学年第一学期学院根据学校安排,按照评选条件和学生申报情况确定推荐人选,通过网站、宣传栏、橱窗等方式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三天,经公示无异议后,将推荐人选材料报学生处。

      (二)学生处负责对各候选人资格进行审核汇总,审核无误后,会同宣传部、教务处、科研处、团委等相关部门对候选人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拟获奖人选。

       (三)学生处对拟获奖人选通过校园网等形式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三个工作日。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学校审批并予以表彰。

      新生奖学金

    第十条  新生奖学金是学校为了吸引和鼓励广大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我校而设立的、对优秀本科新生予以奖励的奖学金。

    第十一条  新生奖学金的评定和发放标准依据《西南政法大学优秀本科新生奖励办法》进行。

      综合奖学金

    第十二条  综合奖学金是学校为激励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实现自身全面发展而设立的奖项。

    第十三条  综合奖学金分为三个等级,其评选比例和发放标准分别为:

        (一)一等奖学金:按学生人数的3%评定,每人每学期1000元。

        (二)二等奖学金:按学生人数的7%评定,每人每学期800元。

    • 三等奖学金:按学生人数的10%评定,每人每学期500元。

    第十四条  申请学生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道德品质优良。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评定学期内未受过处分。

    (三)集体荣誉感强,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集体活动。

    (四)综合考评成绩优良,其中学业成绩排名为本年级专业前20%,评定学期内修读课程无不及格科目。

    (五)体育锻炼达标,身心健康。

    第十五条  综合奖学金每学期评定一次,由学院组织各年级分专业进行评定,原则上在每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完成。

    第十六条  学院应对综合奖学金评定结果进行不少于三个工作日的公示。将公示无异议的评定结果报学生处复核,经学校审批后予以表彰。

    第十七条  学院按照本办法及《西南政法大学本科学生综合考评办法》的规定自行制定评定细则并严格执行。

     单项奖学金

    第十八条  单项奖学金是学校为表彰在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精神文明等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由学院设立的奖学金。

    第十九条  单项奖学金由各学院根据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自行制定评选办法,确定申报条件、评选人数和奖励标准,自行组织评选和表彰。

    第二十条  各学院单项奖学金评选办法制定完毕后须报学生处备案。

      社会捐资奖学金

    第二十一条  社会捐资奖学金是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个人自愿捐资设立的奖助学金,其评选与发放工作按照学校与捐资方签订的协议执行。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学生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校长办公会通过之日起实施。原《西南政法大学学生助学奖学金实施办法》同时废止。


  中专 2022-12-16 14:13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和德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和德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知识产权和德语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知识产权就业前景和德语就业前景,知识产权专业介绍和德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知识产权和德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知识产权和德语录取分数线(重

  • 中专学校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和德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和德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德语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德语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德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德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德语录取分数线(重庆)文科年份法学德语(法

  • 中专学校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德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德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德语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德语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德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德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 中专学校

    西南政法大学金融工程和德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西南政法大学金融工程和德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工程和德语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工程就业前景和德语就业前景,金融工程专业介绍和德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工程和德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工程和德语录取分数线(重

  • 中专学校

    西南政法大学金融学和德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西南政法大学金融学和德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德语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德语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德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德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学和德语录取分数线(重庆)文科年份

  • 中专学校

    西南政法大学数字经济和德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西南政法大学数字经济和德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字经济和德语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字经济就业前景和德语就业前景,数字经济专业介绍和德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数字经济和德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数字经济和德语录取分数线(重

  • 中专学校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统计学和德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统计学和德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统计学和德语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统计学就业前景和德语就业前景,经济统计学专业介绍和德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统计学和德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济统计学和德语录

  • 中专学校

    西南政法大学哲学和德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西南政法大学哲学和德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哲学和德语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哲学就业前景和德语就业前景,哲学专业介绍和德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哲学和德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哲学和德语录取分数线(重庆)文科年份哲学德语--

  • 中专学校

    西南政法大学2021年在辽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西政辽宁分数线

    9楼

    2021年西南政法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法学(法学+英语)(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行政管理、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审计学、劳动关系、电子商务及法律)、法学(法学+英语)(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经济学类(经

  • 中专学校

    西南政法大学2020年辽宁录取分数线及专业分数线,2020西政辽宁分数线

    10楼

    2020年西南政法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法学、刑事科学技术、行政管理、法学(法学+工商管理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新闻学(新闻学+法学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法学(中外合作办学)、知识产权、法学(中外合作办学)、工商管理类(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