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西南交通大学 (最高/最低分) | 西南科技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制药工程 | 2021 | 理科 | 619/610(本科一批) | 551/534(本科一批) |
| 制药工程 | 2020 | 理科 | 637/621(本科一批) | 573/541(本科一批) |
| 制药工程 | 2019 | 理科 | 657/634(本科一批) | 573/541(本科一批) |
| 制药工程 | 2018 | 理科 | -/621(本科一批) | -/560(本科一批) |
| 制药工程 | 2017 | 理科 | -/595(本科一批) | -/523(本科一批)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四川 | 制药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0 |
| 重庆 | 制药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8 |
| 广西 | 制药工程(4900元/年,在成都犀浦校区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3 |
| 湖南 | 制药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0 |
| 河南 | 制药工程(成都犀浦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7 |
| 山东 | 制药工程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90 |
| 江西 | 制药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7 |
| 福建 | 制药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5 |
| 安徽 | 制药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4 |
| 浙江 | 制药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26 |
| 江苏 | 制药工程(在成都犀浦校区学习)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5 |
| 黑龙江 | 制药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70 |
| 吉林 | 制药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56 |
| 辽宁 | 制药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2 |
| 山西 | 制药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81 |
| 河北 | 制药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8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四川 | 制药工程(青义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4 |
| 广东 | 制药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青义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3 |
| 福建 | 制药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8 |
| 浙江 | 制药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69 |
| 江苏 | 制药工程(青义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3 |
| 黑龙江 | 制药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16 |
| 辽宁 | 制药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5 |
西南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211工程”“特色985工程”“2011协同创新计划”重点建设并设有研究生院的研究型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中心城市——成都。
学校创建于1896年,前身为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Imperial Chinese Railway College),是中国第一所工程教育高等学府,是中国土木工程、矿冶工程、交通工程高等教育的发祥地,同时也是“交通大学”最早两大源头之一。学校以“唐山交大”“唐院”之名享誉中外,素有“东方康奈尔”之美誉,毛泽东主席为学校题写校名。建校以来,学校先后定名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中国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学校先后经历了两次院系调整,一大批在全国卓有声誉的系组调整支援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兄弟院校。1964年学校积极响应党中央建设“大三线”的号召内迁四川,1972年更名西南交通大学,1989年学校办学主体迁至成都,2002年在成都犀浦扩建新校区。现有九里、犀浦、峨眉三个校区,共占地5000余亩。
在126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守大学使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始终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见证和参与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不断奋进的光辉历史,形成了“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办学传统和“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校训,培养和造就了以茅以升、竺可桢、林同炎、黄万里等为代表的30余万栋梁英才,师生中产生了3位“两弹一星”元勋、64位海内外院士和38位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改革开放以来轨道交通领域产生的院士几乎全部出自我校。邓小平同志给予学校高度评价:“这所学校出了不少人才。”
学校以工见长,设有27个学院(书院、中心),拥有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车辆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等10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位居全国第一(A+)并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土木工程学科位居全国第七(A-),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社会科学、地球科学6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
学校建有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筹)、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3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36个省部级科研基地,建立起世界轨道交通领域最完备的学科体系、人才体系和科研体系。学校围绕高速铁路、重载铁路、磁浮交通、新型城轨、真空管道超高速等领域大力开展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构建了以世界公认的“沈氏理论”和“翟孙模型”为标志的铁路大系统动力学基础研究体系,科技成果四次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在轨道交通领域获得的国家科技奖励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第一,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尤其是中国轨道交通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此外,学校还在国防科技、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大数据以及物理科学、人文社科等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主战略,现有专任教师27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含8名双聘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7人(含15名双聘院士),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100余人;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6个,国家级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此外,还聘请了近50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及诺贝尔奖获得者担任兼职(名誉)教授。
学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8914人、硕士研究生15053人、博士研究生2630人、留学生536人。学校有44个专业进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建设点,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7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6个;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4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9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学校有50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6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3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3门。毕业生就业率连续30年保持在95%以上,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同59个国家和地区的211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英国利兹大学合作成立“西南交大-利兹学院”,“2+2”“本硕4+1”“中法4+4”等留学、游学、访学项目涵盖全部年级。有6个国家外专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办有3个国际学术期刊。
学校设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以及产业研究院,建立了“科技—孵化—产业”全链条成果转化模式,在全国率先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被誉为科技领域的“小岗村实验”。
竢实扬华,交通天下。西南交通大学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交通强国”“教育强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校,深入推进“双一流”加快建设、特色建设、高质量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进档考生专业安排办法及加分政策处理办法:认可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加分以后形成的投档成绩,并作为录取和安排专业依据。按分数优先方式排队安排进档考生专业(即专业之间无分数级差)。考生在投档成绩相同时,理科依次按数学、语文、外语成绩确定先后顺序,文科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成绩确定先后顺序。对无法满足所填报的专业志愿又不服从调剂的,作退档处理。
认可上海市的加分投档政策。
西南科技大学坐落于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学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14所高校之一。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赞誉学校“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办学路子。学校现任党委书记、校长董发勤。
西南科技大学源起于1952年创办的重庆第一土木建筑学校和西南建筑工程学校以及由两校合并成立的重庆建筑工程学校。学校曾在重庆、石棉、绵阳三地办学,1978年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迁至原清华大学绵阳分校校址,清华大学绵阳分校部分职工及办学资源并入学院。1993年更名为西南工学院。2000年,原西南工学院与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西南科技大学。学校校园现占地5463亩,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是读书治学的好地方。学校现有建筑面积11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7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已达8.87亿元。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3.78万平方米,藏有纸质图书253万余册,电子图书756万余册。
学校现有在校研究生、普通本专科学生、外国留学生3.9万余人。设有国防科技学院等16个学院(部),在工学、农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设有本科专业83个;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有4个学科方向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有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群)2个、省级优势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有国防科工局批准的国防基础学科1个、国防特色学科方向5个。材料科学、工程科学、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其中材料科学和工程科学2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5‰。
学校现有教职工269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324人,副高级职称人员629人;有博士生、硕士生导师875人;从董事单位等聘任院士15人;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四川省教学名师等200余人次。有“核废物环境下的生物效应”“核应急环境安全智能感知与预警”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2个,“碳纳米材料”“特种高分子”“军民融合研究”等8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以及“光电检测技术与研究”等17个四川省教育厅创新团队。
学校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绝缘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1个,国家遥感中心绵阳科技城分部1个,有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有四川省重点实验室3个,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3个,四川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四川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1个,四川省军民两用技术转移和产业孵化中心等。有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0个。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1个,首批四川新型智库1个,有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省级研究平台3个、省社科普及基地2个。近年来,学校完成了多项国家重大专项、“973”“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国防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240余项。学校在2020年自然指数中国内地高校TOP200中居第125位(四川省属高校第1位)。
学校有光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等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32门,每年面向本科生、研究生开出各类课程3000余门。电子技术与创新、化学实验教学等国家级和省级高校教学团队8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7个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在2021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2012-2020全国普通高校教师竞赛状态数据排行榜中,西南科技大学居全国44位(四川省属高校第2位)。有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动化、环境工程等6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国防重点专业,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为国防紧缺专业,有28个国家和四川省一流专业,土木工程等7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有2个国家级和1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学生在全国“挑战杯”“数学建模”“大学创业大赛”等科技文化体育大赛及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学校机器人小组荣获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冠军、最佳技术奖,亚太地区亚军、最佳技术奖。在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2015-2019“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中,学校荣登百强校之列,居全国第67位(四川省属高校第1位)。在2020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第五轮总排行榜中居第58名(位列全省第4位,省属高校第1位)。学校构建了覆盖所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形式和非学历教育的全民终身学习服务体系,是全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全国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示范服务中心、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已建设成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俱乐部”。学校是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定点联系高校之一,联合组建成立了“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在国防科技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技术转移和区域特色高端智库方面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学校拉美研究中心研究成果积极服务国家拉美战略,获得刘延东副总理充分肯定。学校充分发挥在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先进建筑材料、控制工程与智能系统、特殊环境机器人技术、环境安全技术、城市污水和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化、核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农业生物质资源循环利用等科研特色和传统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社会经济效益上百亿元。
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30余所国(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联系,特别加强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等领域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学校教育国际化水平加快提升。
“西南明珠出沧海,桃李春风物华新”。在新的发展征程中,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科学理性、开放包容、彰显卓越”的办学理念,发扬“艰苦奋斗,拼搏创新”西南科大精神,践行“厚德、博学、笃行、创新”校训,为加快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绵阳平均物价在四川各地市偏低,学校物价更是低于绵阳,一般午餐在食堂就餐6元能吃饱、10元能吃好。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和制药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和制药工程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就业前景和制药工程就业前景,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专业介绍和制药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外国

西南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国际教育)和制药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国际教育)和制药工程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国际教育)就业前景和制药工程就业前景,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介绍和制药工

西南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和制药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和制药工程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和制药工程就业前景,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和制药工程专业介

西南科技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制药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制药工程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就业前景和制药工程就业前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介绍和制药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

西南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和制药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和制药工程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前景和制药工程就业前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介绍和制药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和制药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西南科技大学法学类(知识产权)和制药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类(知识产权)和制药工程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类(知识产权)就业前景和制药工程就业前景,法学类(知识产权)专业介绍和制药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类(知识产权)和

西南科技大学法学类(法学)和制药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类(法学)和制药工程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类(法学)就业前景和制药工程就业前景,法学类(法学)专业介绍和制药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类(法学)和制药工程这二个专业,

西南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制药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制药工程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制药工程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制药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制药工程这二个专业,

西南科技大学经济学和制药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制药工程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制药工程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制药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制药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济学和制药工程录

西南科技大学制药工程和交通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制药工程和交通工程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制药工程就业前景和交通工程就业前景,制药工程专业介绍和交通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制药工程和交通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制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