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生物技术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1 | 14503 |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72 | 25996 | |||
| 生物技术 | 2020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9 | 12428 |
| 生物技术(西塔学院)(中外合作) | 513 | 35850 | ||||
| 生物技术 | 2019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3 | 15059 |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 563 | 22404 | ||||
| 生物技术 | 2018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9 | 11205 |
| 2017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0 | 11275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强的数理化基础,具有国际化视野,接受严格科学思维、专业理 论和专业技能的训练,掌握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掌握 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教学、科研、生物技术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 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理化基础、生物学及相关方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接受生 物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培养和基本技能训练,掌握扎实的科学理论基 础知识,具有生物技术研发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的学科基础、具有计算 机及信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3.掌握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以及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等基本技术;
4.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研发的能力, 以及开展创新实验的初步能力;
5.熟悉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生物技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国内外研究前沿和最新技术动态,以及行业发展趋势;
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适应社会需求、 继续深造的潜能,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医学、农学。
核心知识领域:生命的化学分子基础,细胞的结构、功能与重大生命活动,生物体的结构与功 能及生物多样性,微生物的特征与代谢,生物的遗传与进化,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的原理与 应用。
核心课程示例(以下课程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
示例一:普通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 课16学时)、生物化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32学时)、分子生物学(48学时)、细胞生物学 (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时)、遗传学及实验(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时)、生物统 计与实验设计(理论课16学时,实验课16学时)、发育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 时)等。
示例二:生物化学(理论课80学时,实验课24学时)、微生物生物学(理论课72学时,实验 课24学时)、细胞生物学(理论课56学时,实验课16学时)、遗传学(理论课72学时,实验课24 学时)、分子生物学(48学时)、分子克隆技术(32学时)、基因操作原理(56学时)等。
示例三:生物化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64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 学时)、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细胞生物学与细胞工程(理论 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发酵与酶工程(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海洋生物活性物 质营养与分析(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生产实习、综合实践、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生物学实验(或动物生物学和植物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 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及发酵工程实验、遗传学实验、基因工程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北京 | 生物工程类(绿色生物制造与生物安全)(含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工程)(办学地点:前三年在北校区、第四年在东校区)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1 |
| 四川 | 生物工程类(绿色生物制造与生物安全)(包含专业: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工程)(专业备注:大一到大三在北校区、大四在东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3 |
| 海南 | 生物工程类(绿色生物制造与生物安全)(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工程)(大一到大三在北校区就读、大四在东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86 |
| 广东 | 生物工程类(绿色生物制造与生物安全)(含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工程专业,第一至三学年北校区,第四学年东校区)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3 |
| 湖南 | 生物工程类(绿色生物制造与生物安全)(含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工程专业;大一到大三在北校区、大四在东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7 |
| 湖北 | 生物工程类(绿色生物制造与生物安全;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工程)(大一到大三在北校区、大四在东校区就读;地点东/北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2 |
| 河南 | 生物工程类(绿色生物制造与生物安全)(包含专业: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3 |
| 山东 | 生物工程类(绿色生物制造与生物安全,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工程)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4 |
| 福建 | 生物工程类(绿色生物制造与生物安全)(含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工程大一到大三在北校区,大四在东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9 |
| 安徽 | 生物工程类(绿色生物制造与生物安全)(含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工程;大一到大三在北校区、大四在东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8 |
| 黑龙江 | 生物工程类(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工程)(绿色生物制造与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1 |
| 吉林 | 生物工程类(绿色生物制造与生物安全)(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工程大一到大三在北校区、大四在东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81 |
| 辽宁 | 生物工程类(绿色生物制造与生物安全)(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工程)(大一到大三在北校区、大四在东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1 |
| 山西 | 生物工程类(绿色生物制造与生物安全)(包含专业: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70 |
| 河北 | 生物工程类(绿色生物制造与生物安全)(含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工程专业;大一到大三在北校区、大四在东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7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重庆 | 生物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1 |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72 | |||
| 四川 | 生物技术(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北碚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6 |
| 海南 | 生物技术(大类招生;含生物技术、蚕学;色盲考生专业受限)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67 |
| 广西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45000元/年,在北碚校区办学,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色盲考生专业受限)(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48 |
| 广东 | 生物技术(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办学地点:北碚校区)(进校大类培养后分流到生物技术、蚕学专业)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2 |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非定向)(接受无专业志愿考生调剂录取)(招生特征不招色盲;办学地点:北碚校区)(与澳大利亚西澳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请非英语语种的考生慎重报考)(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75 | |||
| 湖南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59 |
| 河南 | 生物技术(大类招生,含生物技术、蚕学。色盲考生专业受限。)(北碚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4 |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较高收费专业。单列专业。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色盲考生专业受限。)(北碚校区)(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86 | |||
| 山东 | 生物技术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94 |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73 | |||
| 江西 | 生物技术(大类招生,含生物技术、蚕学;不招色盲考生)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3 |
| 福建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色盲考生专业受限。)(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67 |
| 安徽 | 生物技术(4500元/年;大类招生,含生物技术、蚕学;色盲考生专业受限)(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601 |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45000元/年;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色盲考生专业受限)(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568 | ||||
| 浙江 | 生物技术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33 |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 620 | ||||
| 江苏 | 生物技术(在北碚校区学习)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3 |
| 吉林 | 生物技术(大类招生,含生物技术、蚕学。色盲考生专业受限)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56 |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色盲考生专业受限) | 505 | ||||
| 辽宁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86 |
| 山西 | 生物技术(含生物技术、蚕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70 |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46 | |||
| 河北 | 生物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1 |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68 | |||
| 天津 | 生物技术(大类招生,含生物技术、蚕学;色盲考生专业受限)(北碚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31 |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色盲考生专业受限)(北碚校区)(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616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重庆 | 生物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1 |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72 | |||
| 四川 | 生物技术(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北碚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6 |
| 海南 | 生物技术(大类招生;含生物技术、蚕学;色盲考生专业受限)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67 |
| 广西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45000元/年,在北碚校区办学,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色盲考生专业受限)(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48 |
| 广东 | 生物技术(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办学地点:北碚校区)(进校大类培养后分流到生物技术、蚕学专业)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2 |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非定向)(接受无专业志愿考生调剂录取)(招生特征不招色盲;办学地点:北碚校区)(与澳大利亚西澳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请非英语语种的考生慎重报考)(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75 | |||
| 湖南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59 |
| 河南 | 生物技术(大类招生,含生物技术、蚕学。色盲考生专业受限。)(北碚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4 |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较高收费专业。单列专业。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色盲考生专业受限。)(北碚校区)(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86 | |||
| 山东 | 生物技术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94 |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73 | |||
| 江西 | 生物技术(大类招生,含生物技术、蚕学;不招色盲考生)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3 |
| 福建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色盲考生专业受限。)(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67 |
| 安徽 | 生物技术(4500元/年;大类招生,含生物技术、蚕学;色盲考生专业受限)(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601 |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45000元/年;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色盲考生专业受限)(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568 | ||||
| 浙江 | 生物技术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33 |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 620 | ||||
| 江苏 | 生物技术(在北碚校区学习)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3 |
| 吉林 | 生物技术(大类招生,含生物技术、蚕学。色盲考生专业受限)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56 |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色盲考生专业受限) | 505 | ||||
| 辽宁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86 |
| 山西 | 生物技术(含生物技术、蚕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70 |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46 | |||
| 河北 | 生物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1 |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68 | |||
| 天津 | 生物技术(大类招生,含生物技术、蚕学;色盲考生专业受限)(北碚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31 |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色盲考生专业受限)(北碚校区)(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616 |
北京化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北京化工学院,是新中国为“培养尖端科学发展所需的高级化工技术人才”而创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北京化工大学肩负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及原创性高新技术开发的使命。
北京化工大学经过60余年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哲学、医学等学科富有特色的多科性重点大学,形成了从本科生教育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流动站以及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人才培养格局。目前,学校共设有17个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400余人,研究生8500余人(其中博士1300余人),函授、夜大等继续教育学生2200余人,学历留学生360余人。
学校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27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13人(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名、双聘院士5人),其他国家院士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2人、青年学者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奖者30人,“973”首席科学家8人次,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3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7人,“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人,全国优秀教师9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30人(其中在岗30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8人,“首都科技领军人才”获得者5人,“北京市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1人,北京高校优秀本科教学管理人员1人,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1个,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65人。
学校学科实力稳步增强。聚焦“四个面向”,努力构建“强工厚理兴文重交叉”学科体系。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位列ESI 排名前1‰,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生态学3个学科位列ESI 排名前1%。“绿色化学化工及材料”学科群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学校现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涵盖14个二级重点学科),2个北京市交叉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56个本科专业(含第二学士学位专业),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8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4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8个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9个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5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社科类省部级基地。8个博士后流动站。
学校教学改革成果不断涌现。现有2个国家级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素质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1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5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7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级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1个北京市级素质教育基地;1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虚拟仿真“金课”,4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37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8门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1门北京市级虚拟仿真“金课”,5门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北京高校教书育人“最美课堂”,5门教育部双语示范课程;1部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4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10部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2部北京高等教育优质本科教材课件;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9 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37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47项;国家级教学团队5 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1个。
学校科研工作发展迅速。承担重大项目、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的能力进一步增强。2001年以来,学校有32个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拥有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6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一大批科研成果在Nature、Science 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各类科研成果应用于国家尖端科技领域。2021年学校科技经费到款8.4亿元,其中竞争性科研到款相比2020年增加4200万元,获国内专利授权783项,国外专利24项。
学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加强。学校把产学融合、军民融合作为重要发展战略机遇,不断增强“四个服务”能力,引领企业转型升级,更好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做贡献。学校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北京市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和第四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科技产业拥有近20个与教学、科研紧密结合的科技产业实体,依托学校科技和人才优势,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经营宗旨,形成了具有北化特色的高科技产业,在生物化工、日用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已形成系列技术和多种产品。近年来,结合校内优势学科、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需求,学校还重点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地区,相继成立校地合作地方研究院4个、技术转移中心6个。
学校国际交流合作日益广泛。坚持“全球化发展”战略,着力健全国际交流合作体制机制,不断优化全球合作网络体系,重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学校与美、英、法、俄、德、澳、韩、日、意等48个国家(地区)的156所大学和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2021年新(续)签校际合作协议36份,新增合作伙伴11个。建有3个北京市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和3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坚持以“高精尖缺”人才引进为重点,20项引智项目获得科技部国家级“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立项;在校长期任职的外籍专家共18人;积极推进学生国际化交流,与19个国家(地区)的60余所高校和机构开展80余项学生赴海外学习项目。继续推进“北化-世界百强高校本硕博精英计划”,30名优秀学生由国家留学基金委等资助赴境外进行攻读博士学位或博士联合培养。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举全校之力推进就业工作,建立了完善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重视对学生的全过程就业指导,积极发挥学校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过程中的主导作用。25位老师入选教育部“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多年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名列全国高校前茅。2021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3%,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97%。
今天的北京化工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继续秉承“宏德博学、化育天工”的校训和“团结奉献、艰苦奋斗、务实力行、博学创新”的化大精神,深入实施“育人为先”“人才强校”“全球发展”“交叉突破”四大战略,打造更加卓越的“育人北化”“创新北化”“开放北化”“幸福北化”,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步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北化力量。
按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提供的投档成绩(含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确认的全国性高考加分,只认最高一项加分且不超过20分)提档,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均不得用于不安排分省招生计划的招生项目。
按照分数优先原则,根据进档考生的投档成绩和专业志愿进行录取并安排专业,不设专业志愿级差。
奖助体系
本科生奖助学金、助学贷款一览表
类别 |
项目数 |
金额(元/年/人) |
人数 |
奖学金 |
|||
国家奖学金 |
1 |
8000 |
占在校生人数的1% |
国家励志奖学金 |
1 |
5000 |
占在校生人数的3% |
社会资助奖学金 |
68 |
800-10000 |
按企业要求评选 |
校设奖学金 |
3 |
300-2000 |
占在校生人数的43% |
助学金 |
|||
国家助学金 |
1 |
2000-4000 |
占在校生人数的18% |
社会资助助学金 |
28 |
500-4000 |
按捐赠企业或个人意愿评选 |
助学贷款 |
|||
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 |
1 |
最高12000 |
应贷尽贷 |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
1 |
最高12000 |
应贷尽贷 |
校内无息借款 |
1 |
1500-2000 |
不超过在校生人数的1.5% |
奖学金、助学金、贷款、勤工助学相关资助政策
为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助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学校为学生提供“奖、贷、助、勤、减、补”六位一体联动经济资助工作体系,实现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的教育引导和能力帮扶。
一、奖学金
奖学金是我校全面推动创新人才培养,鼓励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学校共设有国家级奖学金、社会资助奖学金、人民奖学金、素质拓展竞赛奖等本科生奖学金共计73项,年奖励总金额1000余万元。
二、助学金
助学金是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的无偿资助。我校助学金分为国家助学金和社会助学金,每年有2000余名学生获得国家助学金,受助金额900余万元;学校共设立社会助学金18项,年资助总金额180余万元。
三、助学贷款
助学贷款是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的用于支付学生学费和日常生活费的一种贷款形式。我校助学贷款分为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校内无息借款。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可通过申请“绿色通道”,办理缓交学费入学并获得助航基金、伙食补贴、爱心教材、生活学习用品、床上用品、通讯礼包等十余项爱心资助项目。
四、勤工助学
勤工助学是指学生在校期间,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一定量有偿的脑力或体力劳动来获取合法的劳动报酬。学校每学年设立校内校外勤工助学岗位近1000个,招聘岗位学生近5000人次,发放工资570余万元。
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现任党委书记李旭锋教授、校长张卫国教授。
学校主体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坐落于缙云山麓、嘉陵江畔,占地约8295亩,校舍面积187万平方米,绿地率达40%,泱泱校园,宏丽庄重,气象万千,是闻名遐迩的花园式学校,教育部表彰的文明校园。
学校溯源于1906年建立的川东师范学堂,几经传承演变,1936年更名为四川省立教育学院。1950年,四川省立教育学院的教育、国文、外文、史地、数学等系与1940年成立的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合并建立西南师范学院,农艺、园艺和农产制造等系与1946年创办的私立相辉学院等合并建立西南农学院。1985年,两校分别更名为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2000年,重庆市轻工业职业大学并入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西南农业大学、四川畜牧兽医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合并组建为新的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为西南大学,开启了学校发展崭新篇章。
百余年来,筚路蓝缕,玉汝于成,数代西南大学人以其弘毅坚韧、自强不息的奋斗铸就了"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大学精神,不断丰富着"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内涵。
百余年来,学校始终以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己任,杏坛育人,劝课农桑,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一大批名师先贤曾执教于此,春风化雨,躬耕不辍。数十万毕业生从这里走向四面八方,成为民族复兴大业的建设者和各行各业的中坚骨干。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鲜明,涵盖了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12个学科门类,其中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2种专业博士学位、27种专业硕士学位,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27个。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学校现有43个教学单位,102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9个、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1个。教学资源丰富,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3个、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3门、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167门,有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现有在校学生50000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近40000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4000余人,留学生近2000人。
学校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162人,其中教授771人、副教授1315人,博士生导师540人、硕士生导师1691人。现有国家级人才121人次,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海外院士5人,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1人。另有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
学校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或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0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6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2个、农业农村部科学观测实验站1个、自然资源部野外基地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重庆市重点实验室21个、重庆市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个、国家级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分中心1个、重庆市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2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等中央部委社科研究基地6个、与中央部委相关司局共建社科研究平台4个、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3个,重庆市新型智库(含培育)4个。目前学校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十三五"期间,学校科研经费总量达到36.9亿元,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重大文化工程项目等260项,获得授权专利1524项,育成动植物新品种99个,出版专著600余部。获教育部普通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9项,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级奖130余项。
学校注重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开展校地合作、定点扶贫和对口支援工作。坚持"立足重庆、面向西南,服务全国",与重庆、四川、云南、贵州、江苏、山东等省市77个地、市、县建立了校地战略合作关系,与国内54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与21个省、市800余个行政事业单位和900多家企业开展了有效的项目合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县校合作,受到广泛好评,被誉为产学研有效结合的"石柱模式",入选全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十大优秀案例。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与美、加、泰、日、韩、越、澳、俄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9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建有1个中外合作办学非独立法人机构,6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13个国际联合科研实验室,7个海外国际中文教育机构,1个境外办学平台。
历经百余年的磨砺和发展,今天的西南大学正秉承"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努力奋斗。

西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非师范)和生物技术(西南大学与西澳大学合作共建)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非师范)和生物技术(西南大学与西澳大学合作共建)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思想政治教育(非师范)就业前景和生物技术(西南大学与西澳大学合作

西南大学法学和生物技术(西南大学与西澳大学合作共建)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生物技术(西南大学与西澳大学合作共建)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生物技术(西南大学与西澳大学合作共建)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生物技术(西南大学与西澳

西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生物技术(西南大学与西澳大学合作共建)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生物技术(西南大学与西澳大学合作共建)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生物技术(西南大学与西澳大学合作共建)就业前景,国际经济

西南大学经济学(西南大学与西澳大学合作共建)和生物技术(西南大学与西澳大学合作共建)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西南大学与西澳大学合作共建)和生物技术(西南大学与西澳大学合作共建)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西南大学与西澳大学合作共建)

西南大学经济学(西南大学与西澳大学合作共建)和生物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西南大学与西澳大学合作共建)和生物技术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西南大学与西澳大学合作共建)就业前景和生物技术就业前景,经济学(西南大学与西澳大学合作共

西南大学哲学和生物技术(西南大学与西澳大学合作共建)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哲学和生物技术(西南大学与西澳大学合作共建)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哲学就业前景和生物技术(西南大学与西澳大学合作共建)就业前景,哲学专业介绍和生物技术(西南大学与西澳

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技术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技术就业前景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就业前景,生物技术专业介绍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技术和水土保

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和轻化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技术和轻化工程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技术就业前景和轻化工程就业前景,生物技术专业介绍和轻化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技术和轻化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生物技术和轻

西南大学生物技术(西南大学与西澳大学合作共建)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技术(西南大学与西澳大学合作共建)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技术(西南大学与西澳大学合作共建)就业前景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西南大学生物技术(西南大学与西澳大学合作共建)和轻化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技术(西南大学与西澳大学合作共建)和轻化工程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技术(西南大学与西澳大学合作共建)就业前景和轻化工程就业前景,生物技术(西南大学与西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