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制:五年。主要培养从事临床合理用药、治疗药物监测、药品检验、药物研究与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医药学人才。
培养目标: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础知识与技能;掌握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药效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等基本方法和技术;掌握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内容,具有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能力、选择药物分析方法的能力、新药药理实验与评价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进行药学资料整理,搜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能够熟练地翻译相关资料。
主要课程: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医学细胞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组织胚胎学等。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合格,达到规定学分,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在各级医药保健单位或部门等从事临床合理用药、治疗药物监测、药品分析和检验、医药营销、临床监查员(CRO)、药事管理等工作。或继续攻读药学、医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 年份 | 地区 | 类型 | 专业名称 | 最低分 | 批次 |
|---|---|---|---|---|---|
| 2021 | 浙江 | 综合 | 临床药学 | 609 | 平行录取一段 |
| 2021 | 福建 | 物理类 | 临床药学 | 581 | 本科批 |
| 2021 | 河南 | 理科 | 临床药学 | 582 | 本科一批 |
| 年份 | 地区 | 类型 | 专业名称 | 最低分 | 批次 |
|---|---|---|---|---|---|
| 2020 | 浙江 | 综合 | 临床药学 | 616 | 平行录取一段 |
| 2020 | 福建 | 理科 | 临床药学 | 569 | 本科批 |
| 2020 | 河南 | 理科 | 临床药学 | 613 | 本科一批 |
| 年份 | 地区 | 类型 | 专业名称 | 最低分 | 批次 |
|---|---|---|---|---|---|
| 2019 | 江苏 | 理科 | 临床药学 | 356 | 本科二批 |
| 2019 | 浙江 | 综合 | 临床药学 | 616 | 平行录取一段 |
| 2019 | 福建 | 理科 | 临床药学 | 492 | 本科二批 |
| 2019 | 河南 | 理科 | 临床药学 | 583 | 本科一批 |
| 2019 | 湖北 | 理科 | 临床药学 | 579 | 本科一批 |
| 年份 | 地区 | 类型 | 专业名称 | 最低分 | 批次 |
|---|---|---|---|---|---|
| 2018 | 江苏 | 理科 | 临床药学 | 343 | 本科二批 |
| 2018 | 浙江 | 综合 | 临床药学 | 609 | 平行录取一段 |
| 2018 | 福建 | 理科 | 临床药学 | 497 | 本科二批 |
| 2018 | 河南 | 理科 | 临床药学 | 577 | 本科一批 |
| 2018 | 湖北 | 理科 | 临床药学 | 587 | 本科一批 |
| 2018 | 湖南 | 理科 | 临床药学 | 534 | 本科二批 |
| 年份 | 地区 | 类型 | 专业名称 | 最低分 | 批次 |
|---|---|---|---|---|---|
| 2017 | 浙江 | 综合 | 临床药学 | 598 | 平行录取一段 |
| 2017 | 浙江 | 综合 | 临床药学 | 629 | 平行录取二段 |
| 2017 | 福建 | 理科 | 临床药学 | 443 | 本科二批 |
| 2017 | 湖北 | 理科 | 临床药学 | 565 | 本科一批 |
| 2017 | 湖南 | 理科 | 临床药学 | 513 | 本科二批 |
温州医学院是浙江省省属高等院校,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学校的前身为创办于1912年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1958年8月由浙江医学院从杭州分迁至温州,原名“浙江第二医学院”,后改用现名。
学校1958年开始招收五年制本科学生,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资格,是浙江省医学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
学校有31个本科专业和1个七年制本硕连读专业,涉及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等七大学科门类。目前学校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4100余人(不含独立学院——温州医学院仁济学院),博士研究生81人,硕士研究生2270余人,学历教育留学生570余人。学校已形成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教育的全方位、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 奖 项 | 金额 | 奖 励 对 象 | |
| 新生奖学金 | 新生入学奖学金 | 5000至5万元不等 | 在德、智、体、美诸方面表现优秀,且第一志愿报考我校被录取,当年高考成绩居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前200名者每人奖励5万元,201—500名者每人奖励3万元,501—1000名者每人奖励1万元,1001—1500名者每人奖励5000元。 |
| 在校生奖学金 | 学年奖学金 | 一等奖2000元/人/年 | 学生人数5% |
| 二等奖1000元/人/年 | 学生人数10% | ||
| 三等奖500元/人/年 | 学生人数20% | ||
| 台湾、港澳及华侨学生奖学金 | 一等奖5000元/人/年 | 教育部每年按比例下发台湾、港澳及华侨学生奖学金名额用于奖励在我校就读的全日制港澳台本科生、华侨本科学生。 | |
| 二等奖4000元/人/年 | |||
| 三等奖3000元/人/年 | |||
| 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 国家助学贷款 |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每年贷款最高额不超过6000元,毕业后1到2年开始还款,最长还款期限为毕业后6年(贷款年限不超过10年)。学生在校就读期间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学生毕业后的利息由借款学生个人承担。(提示:国家助学贷款是信用贷款,借款学生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 |
| 国家奖学金 | 8000元/人/年 | 国家每年按比例下拨国家奖学金名额,用于奖励在校学生中特别优秀的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学生。 | |
| 国家励志奖学金 | 5000元/人/年 | 国家每年按比例下拨国家励志奖学金名额,用于奖励在校学生中学习成绩优秀的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 |
| 国家一档助学金 | 4000元/人/年 | 国家每年按比例下拨国家助学金名额,用于资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 | |
| 国家二档助学金 | 2500元/人/年 | 国家每年按比例下拨国家助学金名额,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 |
| 勤工助学 | 设立校内外临时岗位和固定岗位,以及勤工助学基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优先推荐岗位。 | ||
| 困难补助与临时困难补助 | 在特困学生中或因特殊原因致贫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进行,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困难补助或临时困难补助。 | ||
| 校内无息借款及学费减免 | 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可申请学生校内无息借款。申请借款的学生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家庭经济困难,依靠国家及学校的资助政策体系仍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无刑事犯罪记录和不良信用记录;已申请办理国家助学贷款,主动申请并参加学校安排的勤工助学岗位。在毕业之前一次性还清所有借款的学生,学校将根据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情况给予一定的减免。 | ||
| 自强奖学金 | 1000-6500元/人/年 | 由省残联、省教委、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决定表现突出的残疾学生 | |
| 绿色通道 | 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可申请绿色通道先报到后交纳学费,并在新生报名时提供相关的家庭经济情况证明等材料。 | ||
| 社会资助 | 社会捐资助学是学校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后有正泰集团、生物药械、康泉电器、工商银行、光华教育基金会、鹿城区女企业家协会、毛江森院士、叶秀琴女士等40余家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学校设立奖助学金项目。 | ||
| 备注:若国家及省政府出台新的奖助学金规定,则按新规定执行。 | |||
我校建立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要渠道,同时辅之以奖助学金、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等一系列配套的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制度。
新生入学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来解决学费、住宿费及部分生活费问题(最高可贷款6000元/学年);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可获得国家及学校奖学金或国家励志奖学金,符合条件者可同时申请国家助学金、校内无息借款等;此外,还可申请勤工助学来解决在校期间生活上的困难。学校设有“勤工助学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教学、科研、管理岗位的辅助工作、后勤的劳务工作、家教等其它工作,根据岗位要求、工作量、工作时间获取不等的报酬,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另外,学校还充分挖掘社会潜力,吸引社会各界在我校设立各类奖助学金。我校建立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要渠道,同时辅之以奖助学金、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等一系列配套的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制度。
温州,文化灿烂的东瓯名镇,公元前192年是东瓯王驺摇的都地。公元323年建郡,为永嘉郡,传说建郡城时有白鹿衔花绕城一周,故名鹿城。公元675年始称温州。历史上以手工业发达著称,是青瓷发源地之一,造纸、造船、丝绸、绣品、漆器、鞋革等在我国历史上均有一定地位。南宋时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有“一片繁荣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之称。温州是南戏故乡,14世纪中叶温州著名剧作家高明的《琵琶记》被译为多国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温州人杰地灵,代有名家,南宋时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和以“永嘉四灵”为代表的江湖诗派,近现代的孙诒让、夏鼐、夏承焘、苏步青等,在我国思想史、文学史、科学史上都具有重大影响。
温州,以气候温和而得名。全市陆地面积1178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1000平方公里,总人口750万,其中市区人口200万。温州市位于中国黄金海岸中段,海岸线长 355公里 ,处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交汇的区域,是浙江省南部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温州气候属热带海洋季风湿润性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少酷暑。年平均气温16.1~18 .2 摄氏度 。年降水量在1500~1900毫米之间。无霜期为260~280天。全年日照时数在1700~2000小时之间。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很大成就。首先是经济迅猛增长,从1978年到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从13.2亿元增加到122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翻了5番多,年均递增15%;财政总收入从1.35亿元增加到152亿元,年均递增21%。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前市区面积只有20多平方公里,现在已发展到130平方公里;温州是交通部确定的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是全国20个主枢纽港之一;温州机场、火车站客货运量在全国同类场站名列前茅。
从1978年到2003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从5.1亿元增加到523亿元,年均递增2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13.5元增加到5548元,年均递增17%;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1年的422.6元,增加到2003年的16035元,年均递增16%,收入水平在全国33个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中排第三。
“温州模式”是全国知名的区域经济特色。这种模式主要是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分离出来,向二、三产业转移,在改革开放初期形成了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家庭工业和联户工业为支柱,以专业市场为依托,以购销员为骨干的不同于苏南等地的另一种经济格局。
“温州模式”体现在几个方面:民营经济、集群经济、以轻工业为主的经济、两头在外的经济、走出去的经济。这些模式给温州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民营经济机制灵活,个体和非公经济的企业占到全市工业企业总数的98.8%,在温州经济舞台上显示出举足轻重的地位。区域性的集群经济,以其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产业体系,形成了温州企业的群体规模,使产品具有成本优势、价格优势和竞争优势,从而成就了“中国鞋都”、“中国电气之都”、“东方第一纽扣市场”等一批全国甚至全世界知名的生产基地。这些产品基本上都是轻工业产品,温州的轻工业产品占了全国现有100多类中的50类,皮鞋、钱包、服装等产品更是远销欧美市场。不光是产品,温州商人的足迹也遍布全国和世界各地。他们为温州产品构筑了庞大的市场网络,带动了温州本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温州积累了雄厚的资金,每年年底外地汇回温州的资金有上百个亿。
到2007年,温州经济总量将确保比2000年翻一番,人均国内国内生产总值接近3000美元。为了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温州构建了“一港三城”战略。
一港指东南沿海大商港,全方位构筑方便交通的枢纽港、人气旺盛的商贸港、资本活跃的金融港、高效快捷的信息港,打开内外连接的通道,拓展地域广阔的经济腹地,营造商机无限的创业环境,促进生产要素大跨度、大流量互动,让温州成为东南沿海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中心。
三城指国际性轻工城、最具活力的开放城、滨海山水文化城。从工业化、机制创新和城市文化的角度促进温州的建设。
学校收费标准严格按照浙江省教育厅、财政厅和物价局的有关规定执行。学费:本科专业实行学分制收费,按学年预收,各专业预收标准:3960元/学年·人;专科和普通高校专升本专业按学年收费,标准为3960元/学年·人。住宿费:按实际住宿条件收取,最高1200元/学年·人。

温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5+3一体化,精神医学方向)是公办本科专业。温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5+3一体化,精神医学方向)在浙江省排名第2。浙江省开设临床医学(5+3一体化,精神医学方向)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省开设临床医学(

温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5+3一体化,麻醉学方向)是公办本科专业。温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5+3一体化,麻醉学方向)在浙江省排名第2。浙江省开设临床医学(5+3一体化,麻醉学方向)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省开设临床医学(5+3

温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5+3一体化)是公办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温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5+3一体化)在浙江省排名第2。浙江省开设临床医学(5+3一体化)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省开设临床医学(5+3一体化)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

温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是公办本科专业。温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在浙江省排名第2。浙江省开设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省开设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校:宁波大

温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5+3一体化,老年医学方向)是公办本科专业。温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5+3一体化,老年医学方向)在浙江省排名第2。浙江省开设临床医学(5+3一体化,老年医学方向)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省开设临床医学(

温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5+3一体化,儿科学方向)是公办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温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5+3一体化,儿科学方向)在浙江省排名第2。浙江省开设临床医学(5+3一体化,儿科学方向)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省开设临床医

温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5+3一体化,医学影像学方向)是公办本科专业。温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5+3一体化,医学影像学方向)在浙江省排名第2。浙江省开设临床医学(5+3一体化,医学影像学方向)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省开设临床

温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新医科)是公办本科专业。温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新医科)在浙江省排名第2。浙江省开设临床医学(新医科)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省开设临床医学(新医科)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校:宁波大学、嘉兴学院、浙江中医药

温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5+3一体化,放射医学方向)是公办本科专业。温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5+3一体化,放射医学方向)在浙江省排名第2。浙江省开设临床医学(5+3一体化,放射医学方向)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省开设临床医学(

温州医科大学临床药学是公办本科专业。温州医科大学临床药学在浙江省排名第1。温州医科大学临床药学在浙江省排名情况1.综合排名学校专业名称最低分年份批次1温州医科大学临床药学平行录取一段专业介绍药学类临床药学温州医科大学层次本科学制五年学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