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天津城建大学 (最高/最低分) | 五邑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软件工程 | 2021 | 综合 | -/526(本科批A段) | /() | 
| 软件工程 | 2020 | 综合 | -/537(本科批A段) | /() | 
| 软件工程 | 2019 | 理科 | -/484(本科批A段) | /() | 
| 软件工程 | 2018 | 理科 | -/491(本科批) | /() | 
| 软件工程 | 2017 | 理科 | -/466(本科二批B段) | /() | 
| 软件工程 | 2017 | 理科 | 475/466(本科二批) | /()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天津 | 软件工程(只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校本部)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26 | 
| 重庆 | 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2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广东 | 软件工程(5710元/学年;学制4年)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7 | 
| 软件工程(江门市)(5710元/学年;学制4年) | 528 | 
天津城建大学是天津市属普通高等学校,始建于1978年,前身为天津大学第四分校,依托天津大学开办本科教育;1979年,更名为天津大学建筑分校,1987年,更名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2013年,更名为天津城建大学。1998年,学校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实现了办学层次的提升;2007年,被批准为工程硕士培养单位。199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07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在43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发展城市科学,培育建设人才”为办学宗旨,秉承“依托行业,强化特色,质量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践行“重德重能、善学善建”的校训精神,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形成了“立足城建、紧贴行业、德能并举、培养适任敬业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办学特色,已经培养了7.4万余名适任敬业的优秀毕业生。
教育教学体系完备,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设有15个学院、3个教学部(中心)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在校生规模18000余人。设有57个本科专业,其中9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天津市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新工科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2个天津市综合改革试点专业,7个天津市品牌专业建设项目和5个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项目,8个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和12个天津市应用型专业,6个专业通过住建部本科专业评估(认证),32个专业实行了“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改革。学校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天津市一流建设课程24门、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天津市精品课程12门、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7门、天津市“党史专题课程思政精品课”2门、天津市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4门。获批首批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优秀教材1部、国家级和省部级规划教材12部。拥有10个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1个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9个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项目,1个天津市首批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项目,1个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创新中心,1个天津市高校实践育人示范基地。获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项,省部级以上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项。获得天津市教学成果奖18项,其中一等奖9项、二等奖9项。创新创业工作成效显著,2021年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00余项,获得“挑战杯”天津赛区“优胜杯”;获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7个,其中国家级16个;6名学生获得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奖学金。近年来学生就业率名列全市本科院校前列,2021年获评天津市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考核评价优秀单位。
学科特色鲜明,科研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学校有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生态城市、智慧城市、城市经济、城市文化7大学科群,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有1个天津市一流学科(土木工程)、1个天津市一流(培育)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4个天津市特色学科群、4个天津市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6个天津市重点学科。近五年,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7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5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55项;出版学术著作87部;发明专利授权210余件。有省部级科技平台25个,其中国家工程中心1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和天津市工程中心7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人文社科基地1个、高校智库1个、天津市科技创新智库1个、天津市成果转化中心1个、协同创新中心2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个、天津市科普基地1个、“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个。2018年首次获批天津市“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项目,2019年首次获批中央军委科技委“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项目”,2020年首次获得天津市专利奖。学校科技经费持续增长,近三年年均科技经费过亿元。
师资队伍建设持续加强,高层次人才显著增加。学校现有教职工1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余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400余人。高层次人才数量持续提升,20位教师获得国家级人才称号,其中国家级工程项目人选2人,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人;省部级各类人才项目43人,其中省部级人才工程项目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天津市青年拔尖人才1人、天津市特聘教授1人、青年学者3人、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8人、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4人、天津市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青年科技优秀人才3人、天津市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天津市教学名师14人。拥有15支天津市教学团队、6支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2支天津市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支天津市“项目+团队”创新类B级团队、1支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团队、1支天津市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示范团队。
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教育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与20个国家的45所院校及机构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与国外17所大学开展了30个国际合作项目(包括20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短期学生交换项目,2个教师培训项目,1个境外办学项目,3个联合研究中心项目以及1个海外实践基地项目)。其中与丹麦VIA大学合作举办的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已招生八届;通过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可招收本科和硕士层次来华留学生,长短期留学生累积达1100余名,生源国达36个。获批国家级外国专家项目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2项,天津市外专引智项目、天津市教委特色项目90项,被评为“天津市外专引智示范单位”。支持500余名师生赴国(境)外交流访学,累计120余名学生获得中外双学位,有16名师生获得欧盟奖学金资助。2019年获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天津城建大学国际工程学院”,开设4个专业的本科和硕士教育,在校本科生447人,硕士研究生52人。联合兄弟院校共建了巴基斯坦“旁遮普天津技术大学”。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联合建立了“基础设施防护和环境生物技术联合研究中心”,获批成为天津市第三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合作建立“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与智能建造技术中澳联合研究中心”,获批2020年天津市“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邀请国外知名大学专家学者千余人次来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主办和承办13场国际会议,收获18项国际赛事奖项。
办学条件优良,校园环境优美和谐。学校占地面积59.5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5.32万平方米。图书馆及资料室共有纸质图书138万余册,电子图书283万册,电子期刊3.5万册,电子学位论文1200万册,音视频29万小时。校园网拥有4个出口、8.3Gbps带宽。敷设无线信息点5001个,校园无线网覆盖了教学办公的重点区域及学生宿舍。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完善,校园绿化率达41%;校园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校园环境文明有序、和谐稳定,学校获评“2018-2020年度天津市文明校园”。
未来,天津城建大学将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巩固和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坚持“以本为本”,坚持深化改革,坚持扩大开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扎实推进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谱写学校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新篇章,为建设高水平城建特色大学打下坚实基础,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一、航空: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乘公交678路(6:30-19:30)→龙井里站下车,换乘公交638路→天津城建大学。
二、海路:
天津港客运站乘公交102路→塘沽火车站换乘公交680路→十五经路站换乘公交862路→天津城建大学。
三、铁路:
1、天津站:乘公交638路到天津城建大学。
2、天津南站:乘公交707路、718路到天津城建大学。
2、天津西站:乘公交718路到天津城建大学。
3、天津北站:乘公交903路、609路至传染病医院站换乘公交700路到天津城建大学。
四、地铁
1、地铁2号线:乘2号线到曹庄站,换乘公交620路。
2、地铁3号线:乘3号线到高新区站,换乘公交620路、313路。
五、公路

五邑大学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于1985年设立的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是广东省较早获得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地方高校,具有接收港澳台侨学生、国际学生资格和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现为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1年学校跻身自然指数全球年轻大学150强(排名79位),国际专利申请进入全球教育机构50强(排名26位)。
学校坚持践行“好学、多思、求实、创新”的校训,秉承“根植侨乡,服务社会,内外合力,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培养思想品德高尚、基础知识扎实,具有国际化视野、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位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中国第一侨乡”——广东省江门市,校园占地面积1000余亩,总建筑面积近70万平方米。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齐全,办学条件良好。学校面向全国24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学生,面向国内外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各类在籍学生近2.4万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近2万人,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
学校设有19个教学机构,88个本科专业(方向),涉及工、理、经、管、文、法、艺术等7个学科门类,理工类专业(方向)占比67%。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共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省级重点(名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等共39个。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1个、省级专项人才培养计划建设项目1个、省级科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25个,省级示范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建有现代工业生产技术综合训练中心、生物科技与大健康学院实验中心、人工智能学习馆等一批实验实训基地。其中,“现代工业生产技术综合训练中心”是学校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现代技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是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新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实训中心。学校为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多年位居全省公办本科高校前列,就业质量逐年稳步提升。
学校现有10个省级重点学科,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5个专业硕士授权类别,硕士授权覆盖学校所有理工科专业。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近1200人。专任教师高级职称占比达44%,博士学位占比达53%;拥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1人(其中包括院士5人、长江学者5人、国家“杰青”4人、海外“杰青”1人、国家“优青”1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1人等),省级高层次人才23人,海外各类优秀人才70人。
学校拥有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清洁生产技术中心1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4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高校思政课区域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文艺评论基地1个、省级区域产业知识产权分析评议中心1个、市厅级科研平台59个。学校着力在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构建了“华南生物医药大动物模型研究院”“数字光芯片联合实验室”“江门市大健康国际创新研究院”“纺织新材料粤港联合实验室”“江门市海洋创新发展研究中心”等高水平创新平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学校大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香港、澳门等18个国家及地区共6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师资培训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合作。建立了“江门一利物浦公共卫生研究所”“中德人工智能研究院(江门)”“中德新材料创新中心”“纺织新材料粤港联合实验室”“粤港智能居家养老示范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与美国罗格斯大学、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利物浦热带医学院、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大学等13所高水平大学或科研机构共建国(境)外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短期研修项目。
立足新发展阶段,五邑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抢抓“双区”建设重大战略机遇,大力加强内涵建设,深入推动改革创新,不断促进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鲜明,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能力突出”的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而努力奋斗!
发布部门:五邑大学党政办公室
更新时间:2022年2月
在广东省,学校录取批次为本科批次。其他省份的录取批次具体参照生源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公室公布的招生目录;(注:报考当年请以阳光高考平台公布的我校当年招生章程为准)
凡以生源省(自治区、直辖市)术科统考成绩录取的艺术类(美术、舞蹈)专业,专业录取时,在思想政治品德及体检合格、文化课与术科统考成绩均达到生源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对应批次录取分数线的前提下,以术科统考成绩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录取。若术科统考分相同,文化分高者优先录取;若文化分仍相同时,依据各省排名方法按顺序录取。考生投档总分排位相同时,优先录取已修习相关专业基础知识(模块)的考生。(注:报考当年请以阳光高考平台公布的我校当年招生章程为准)
请以我校公布的章程及各省考试院的相关规定为准
招生部门联系办法
招生办网址:https://www.wyu.edu.cn/zsb/
招生咨询电话:0750-3296263 3296265
招生办传真:0750-3296267
电子邮箱: wyuzsb@126.com
地址:广东省江门市迎宾大道中99号五邑大学学生综合服务中心201(招生办公室)
邮编:529020

五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材料科学与工程和软件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材料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

五邑大学机械工程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械工程和软件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械工程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机械工程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机械工程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机械工程和软

五邑大学工业设计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工业设计和软件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工业设计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工业设计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工业设计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工业设计和软

五邑大学商务英语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商务英语和软件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商务英语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商务英语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商务英语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商务英语和软

五邑大学日语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日语和软件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日语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日语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日语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日语和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广东)

五邑大学社会工作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工作和软件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工作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社会工作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社会工作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社会工作和软

五邑大学法学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软件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广东)

五邑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软件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

五邑大学精算学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精算学和软件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精算学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精算学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精算学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精算学和软件工程录取分

五邑大学金融学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软件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学和软件工程录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