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物理类 | -/323(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历史类 | -/412(专科批) | -/385(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理科 | -/249(专科批) | -/385(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理科 | -/226(专科批) | -/385(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文科 | -/202(专科批) | -/385(专科批) |
面向制造、使用、销售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企事业单位,培养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维护、维修改造、生产管理、产品销售及售后技术服务等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江苏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23 |
| 历史类 | 412 | ||||
| 广东 | 机电一体化技术(非定向)(办学地点:江苏省南通市)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33 |
| 历史类 | 303 | ||||
| 山东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综合 | 普通类二段 | 普通类 | 406 |
| 江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84 |
| 文科 | 292 | ||||
| 安徽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文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64 |
| 山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33 |
| 文科 | 138 | ||||
| 河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51 |
| 历史类 | 367 |
1、专业情况
目前,无锡市正在着力打造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三大类行业,涉及产业包括物联网与云计算、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新材料和新型显示、汽车零配件、机电产品装备和机械设备制造业等主体产业,生物医药、专用科学仪器设备、纺织制造业为补充的产业结构体系,多年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属于2012年度无锡市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目录之中,因此本专业有很好就业前景。无锡在机械、电子、通信等机电设备的制造、安装调试、维护、销售技术支持等领域,均需要机电一体化方面的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机、电技术并重,将机械制造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在系统工程的基础上有机地加以综合,从而实现整个系统最佳化的专业。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已经渗透国民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正是培养将机械知识与电学知识相结合,机电一体化技术与计算机控制技术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特别是大中型、外资企业等对具备较强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能力的专门人才需求量很大。
2、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综合职业素质与能力为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具有机械、电子、气液压传动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一定的机电产品操作运行、设备维修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实际工作能力,能够从事机电产品与设备、自动化生产线的运行维护、安装调试、销售与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3、专业课程
工程制图、机械零部件测绘与装配、电工与电子技术、机床电器装配、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PLC控制技术、气液压系统构建与维护、MPS自动线故障诊断与维修、机电一体化系统运行与测试、CAD/CAM应用实训、机电设备控制实训、数控技术等课程。
4、就业岗位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主要面向无锡地区先进制造业,重点是机电装备、新能源设备制造、集成电路与环保装备制造、物联网应用及“530”企业等新兴产业企业。
主要岗位:机电产品辅助设计和测试岗,大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岗,机电设备操作维修岗,生产工艺员岗;质检技术员、基层生产管理员、生产设备维护岗;维修电工与装配电工岗;数控机床操作员、编程员岗;AutoCAD绘图员;机电产品销售工程师岗;;机电生产主管、安全管理员等。
其他岗位:机电产品设备营销员、车间管理员、机电产品采购技术员、机电产品销售技术员等。
5、专业特色
①.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高;
②.“专本连读班”只需4年时间,本科1年就可考完全部课程;
③.共享两所学校的优质资源。与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即享用两所学校的优质师资团队和教学资源。
6、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①. 掌握现代制造业生产一线机电一体化岗位必备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②. 具有较强的PLC编程、调试能力、组态软件应用能力、PLC网络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和维修能力;
③. 具有生产线、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的能力;
④. 具有对机电设备维护与营销能力;
⑤. 获得劳动部维修电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机电高级工证书、计算机制图员高级证书及英语应用能力证书;
⑥. 具有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术能力。
7、专接本情况
本专业学生,在校就读期间可以参加学院组织的南京理工大学机电一体化工程专业的本科自学考试,在获得专科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南京理工大学的本科毕业证书,成绩优异者,可授予学士学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江苏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历史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85 |
| 贵州 |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校企合作班就读)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56 |
| 文科 | 330 | ||||
| 安徽 | 机电一体化技术(5000元/年;在校企合作班就读) | 文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15 |
| 河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77 |
| 历史类 | 305 |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创建于1945年,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学校是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在省市党委、政府的关心下,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社会为宗旨,砥砺奋进,锐意创新,70多年来取得了卓越的办学成就,先后培养了各类人才6万余名,他们中有以中科院院士印象初、原江苏省副省长凌启鸿、原北京大学副校长周尔鎏为代表的社会精英,更多的成为生产技术、经营管理骨干和自主创业的典型,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学校地处被誉为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南通市,滨江临海,处于上海1小时经济圈内,区位优势突出。校园坐落于南通市主城区,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商业繁华、配套完善。校园总面积600余亩,现有在校生10000余人,教职员工600余人。
学校设有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园艺与景观工程学院、机电与交通工程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等5个二级学院以及素质教育部、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教学机构。学校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形成了现代农业、健康环保、智能装备、电子信息、园林市政、现代商务等六大专业集群。设有专业35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高水平骨干专业4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1+X证书制度试点29个。建有实验实训室140多个,其中国家实训基地2个、“星创天地”1个,省教学团队4个,产教融合基地、工程中心、创新创业示范基地5个。主持建设了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省在线开放课程12门。
秉承“厚德·匠心”校训精神,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和未来的大国工匠。学校与省环保厅、知名企业合作牵头成立了江苏环保产业职教联盟,与南通市农委及知名农林企业牵头成立南通园艺产业校企合作示范理事会,牵头成立了南通市跨境电商职业教学联盟、南通市农副产品加工技术协会、南通市营养学会等社会组织。与罗克韦尔自动化有限公司、海尔智能科技公司、淘金电商公司等200多家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培养人才,校企共建“海尔智能化学院”“淘金跨境电商学院”,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学校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是江苏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学生技能扎实,多个团队在全国、省市各类技能大赛中摘金夺银,其中“水环境监测与治理”赛项四届蝉联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
学校稳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建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占比近75%,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近40%。现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支、省产业教授 5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6人、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对象2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7人。微生物课程教学团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富民强农服务团队、乡村振兴实践团队分别获得第九届、第十二届“感动南通·教育群体”荣誉称号。
深入开展多学科多专业应用研究,成功搭建多个政行企校合作、产学研用融合的科技服务平台。学校与南通市农业农村局开展政校战略合作,牵头成立“南通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组织开展南通农业农村人才培训和乡村振兴专项课题研究。建有省级科技平台1个、市级科技平台8个,科研成果获环保部环境科学技术二等奖、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二等奖、南通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南通市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等市级以上科技奖项。面向社会开展农技人员、村会计、新型职业农民、企业环保总监、污水处理工等各类培训,年均培训各类人员约40000人次。以“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农业三新工程”等平台为依托,在如皋、海安等地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带动农民增收,获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学校被表彰为“全省普通高校教科研先进集体”“全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先进单位、“江苏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先进集体”,连续多年荣获“南通市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贡献奖”。
坚持国际合作和开放办学,学校与美国、德国、日本、孟加拉国、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搭建师生国际交流平台。招收老挝、泰国、印尼、孟加拉国等13个国家的学生,在校留学生近200人,学校被省教育厅评为“留学江苏培育学校”“省茉莉花奖学金资助学校”。
学校与本科院校合作开展“3+2”分段培养、与中职学校合作开展“3+3”分段培养,打通职业教育学历上升通道。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毕业生就业率连年攀高,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连续多次获“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不断丰富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有科技部星创天地“农业创e园”、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南通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学院、支点大学生创业中心等众创空间和创业学院,构建了国家、省、市、校四级创业平台体系,学生创业项目获全省三创大赛冠军等奖项。
立德树人春风化雨,学校以实施“立德立心立行”教育工程为抓手,多层次、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为大国工匠的培育奠定坚实的基础。瑞龙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专业文化、农耕文化、爱心文化等校园文化品牌润物无声。以“悦纳与超越”为理论核心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省内外知名的育人品牌。“一院一品一典型”品牌建设使学生素质培养呈现出百花竞放的生动局面。学生团队获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优秀实践团队奖”等奖项,并涌现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曹通、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刘凯健、国家科技部“科技列车”特派员宋庆涛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学校自1987年开始被连续命名为“南通市文明单位”,1997年开始连续多次被命名为“江苏省文明单位”,获“江苏省文明校园” “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安全文明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等荣誉称号。(2021年9月)
按照江苏省物价局核定的标准收费,普通类学费4700~5300元/年;艺术类学费6800元/年,嵌入式培养类7100元/年。学校拥有较为完善的住宿设施,住宿费1200元/人。
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山水学府地,印象在南洋。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有中国民族工业摇篮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无锡市。学院由上海中锐控股集团投资举办,1998年6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设有汽车工程与管理学院、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幼儿教育与管理学院、商学院、智能装备与信息工程学院、航空旅游学院及职业素质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在校生5500余人。依托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区域经济优势,学院在专业及专业群的建设上与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同频共振,逐步形成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的汽车、建筑、航空、会计、机电、幼教等专业群。目前,学院拥有市级示范(重点)专业7个、重点建设专业群2个、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项目1项、市职业教育国际化重点项目2项,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群1个,省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
学院毗邻三国城、鼋头渚等国家著名5A级旅游风景区,占地500余亩,建筑总面积15万平方米,校舍依山而建,校园花木扶疏、鸟语花香,楼宇建筑掩映其间,相映成趣。学院建立了融专业教学、岗位培训、技能竞赛、技能鉴定、技术研发五大功能于一体的汽车实训中心、航空实训中心、建筑工程实训中心、移动互联网实训中心、会计商务实训中心、双语幼教实训中心等,建有多媒体教学中心、计算机信息中心、图书馆、标准草坪运动场、体育活动馆、健身房。
学院坚持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寻求与行业、企业紧密对接的多方合作理念,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和双赢目标。以联合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引进企业课程、聘请企业教师、共同指导毕业设计、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等形式发挥行业、企业在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先后与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一汽奥迪、广汽本田、精享裕建工集团、中锐地产、吉祥航空、苏南硕放国际机场、京北方、松下冷机、彩晶光电等200余家企业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合作关系,实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工学结合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近几年来,学院不断探索形成了专业与地方支柱产业对接,人才培养规格与用人单位需求对接,课程与岗位工作任务对接,校企合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三对接一贯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基础技能+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的导向,构建了具有校本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学院派遣专业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选派骨干教师出境出国培训学习,组织专任教师开展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广大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显著提升,有力地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目前,学院建有市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教材2门、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6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改课题立项6项,荣获“江苏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创新实验基地”称号。
学院积极拓展办学空间,先后与澳大利亚、美国、爱尔兰、新加坡等国家多所高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实施以“课程对接、学分互认、学制相连”为基础的本科教育。已成功输送900余名学生赴海外留学,480余人进入硕士以上学历深造;中澳合作项目曾被教育部列为中外合作办学全国调研样板项目。学院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学生合作培养新模式,互派学生到对方品牌专业学习,发挥双方院校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势,在双向互动的交流合作中,增强自我发展实力。学院与台湾圣约翰科技大学、中华科技大学等达成学术交流协议,选派优秀学生赴台湾高校进行学分互认研修。学院构筑了本科教育平台,与南京大学、江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本科院校合作,为学生提供专接本等进一步深造的途径。
学院始终是莘莘学子温馨的精神家园,不但关心学生学业和技能的培养,更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为了使毕业生获得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学院以专业为载体,精心设计了“课程+活动”的院系两级职业素养铸造体系,毕业生就业率历年保持在98%以上,并且实现了高质量就业。校园文化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学生管理严格有序,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和学风,是 “江苏省安全文明校园”、“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江苏省文明单位”。
建院以来,学院以准确的办学定位、贴近市场的办学理念、强烈的品牌意识、不断提升的教学质量、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社会影响力逐步扩大。
学院的使命、核心价值观和愿景:
●使命:以生为本,关注每一名学生的成长、成才、成人,促使其完成由学生到准职业人的转变。
●校训:学成致用。释义:《周易》有语“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大意是深刻领会,学以致用。“学成”可以理解为学业有成、人格有成,对高职院校学生而言,“学”既是知识技能之学,又是理想道德职业素养之学;“致用”意为付诸实践,对高职院校学生而言,“用”既是知识技能之用,又是职业素养之用。
●校风:天道酬勤。释义:最早出现天道这个词是在《尚书》中,主要指“自然的规律”; 天道酬勤是由《书·大诰》“天閟毖我成功,天亦惟用勤毖我民”压缩而得;《易》里也讲到,“劳谦君子,有终吉”;韩愈曾题词“天道酬勤”,勉励后来者。今引为校风,激励全体师生员工发愤图强、开拓进取、共同发展。
●教风:因材施教。释义:《论语·为政》章句中,子游问孝、子夏问孝,孔子给予了不同的答案。朱熹集注引程颐语:“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我们倡导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愿景:国内知名、省内领先的民办高职强校。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河北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77分(物理类)。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河北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电一体化技术物理类专科批普通类机电一体化技术历史类专科批普通类无锡南洋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为河北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77,最低位次是184451、河北历史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05,最低位次是173130、江苏历史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85,最低位次是83870、安徽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

机电一体化技术(7000元/年;该专业培养模式、收费标准等请查看院校招生章程并咨询院校)/专业代码:460301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在河南等1个省市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7000元/年;该专业培养模式、收费标准等请查看院校招生章程并

6、“专接本”的教学和日常管理由谁负责开展?“专接本”助学辅导工作由专科学校在主考学校的指导下负责实施。“专接本”专业的主管领导负责“专接本”专业的全面工作,包括宣传发动工作和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教务员负责教务管理的各项工作,班主任负责落实考勤制度,加强对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的管理。

5、如何取得“专接本”学籍和考籍?学生一经注册即取得“专接本”的学籍;学生通过考核,取得一门课程合格成绩的,即取得考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