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生物制药 | 2020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3 | 11250 |
| 2019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9 | 10558 | |
| 2018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4 | 12002 |
生物制药专业培养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系统掌握药学、生物学及化学等多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初步掌握现代生物药物设计与开发关键技术,了解生物技术制药领域前沿,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受到严格的实验技能训练与相关工程实践环节训练,具有实践应用能力,能够从事生物药物的研发、生产、质量控制、技术创新和应用等方面工作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四川 | 药学类(包含专业:药学、生物制药)(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56 |
| 广西 | 药学类(4500元/年,包含专业:药学、生物制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8 |
| 广东 | 药学类(非定向)(100701.药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083002.生物制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校本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48 |
| 江西 | 药学类(药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生物制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4 |
| 福建 | 药学类(含药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生物制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42 |
| 安徽 | 药学类(4500元/年;含药学、生物制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52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新疆 | 化工与制药类(含生物方向)(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生物制药、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3 |
| 甘肃 | 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生物制药、生物技术含生物方向)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普通类 | 538 |
| 陕西 | 化工与制药类(含生物方向)(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生物制药、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5 |
| 云南 | 化工与制药类(含生物方向)(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生物制药、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2 |
| 贵州 | 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生物制药、生物技术)(含生物方向)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3 |
| 四川 | 化工与制药类(含生物方向)(包含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生物制药、生物技术)(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1 |
| 海南 | 化工与制药类(包含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生物制药、生物技术(含生物方向)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62 |
| 广西 | 化工与制药类(含生物方向)(5850元/年,包含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生物制药、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7 |
| 广东 | 化工与制药类(非定向)(081301.化学工程与工艺+081302.制药工程+083002.生物制药+071002.生物技术)(办学地点:校本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9 |
| 江西 | 化工与制药类(含生物方向)(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生物制药、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1 |
| 福建 | 化工与制药类((含生物方向)含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生物制药、生物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2 |
| 安徽 | 化工与制药类(含生物方向)(5850元/年;含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生物制药、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9 |
| 黑龙江 | 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生物制药、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54 |
| 吉林 | 化工与制药类(含生物方向)(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生物制药、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49 |
| 辽宁 | 化工与制药类(含生物方向)(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生物制药、生物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9 |
| 山西 | 化工与制药类(含生物方向)(包含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生物制药、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79 |
| 天津 | 化工与制药类(含生物方向)(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生物制药、生物技术)(校本部)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31 |
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黉,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1946年,学校已形成文、法、理、工、农、医6大学院并驾齐驱的办学格局。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大学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58年,毛泽东主席亲临武大视察。1993年,武汉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祝贺。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整体实力明显上升。1999年,世界权威期刊《Science》杂志将武汉大学列为“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合校二十多年来,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2021年,学校在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57位,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中位列151-200位,国际教育研究机构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225位。
回眸过去,筚路蓝缕,励精图治,玉汝于成。珞珈山上风云际会,周恩来、董必武、陈潭秋、罗荣桓曾在这里指点江山;辜鸿铭、竺可桢、李四光、闻一多、郁达夫、叶圣陶、李达等曾在这里激扬文字。一百多年来,武汉大学汇集了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众多的精彩华章,形成了优良的革命传统,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培育了“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大学精神。
武汉大学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学校占地面积5195亩,建筑面积280万平方米。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26栋早期建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六大学部34个学院以及3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有127个本科专业,5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4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1个一流建设学科,5个一级学科、17个二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6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武汉大学名师荟萃,英才云集。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862人,其中正副教授3086人,有1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6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欧亚科学院院士、9位人文社科资深教授、15位国家级教学名师。
武汉大学科研实力雄厚,成就卓著。学校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高端智库、2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共享平台、8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还拥有7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0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10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定期公开出版36种专业刊物。
2000年以来,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三大奖88项,SCI论文数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均位列全国高校前列,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获奖数居全国高校前三位,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教育部社科课题均居全国高校前列,并有数十项成果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学校连续十余次荣获深圳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奖(成交奖)和优秀组织奖。
武汉大学积极利用自身的科技、智力资源优势,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方式,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共同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平台,联合创办了7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学校参与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电东输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在南北极科学考察、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等科技攻关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马协型、红莲型杂交稻、高频地波监测雷达、GPS全球卫星定位与导航、高性能混合动力电池等应用型科技成果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理论价值,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人文社会科学的专家学者充分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积极探索关系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保证和智力支持。
求知在武大,成才在珞珈。武汉大学率先提出“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的新理念,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积极探索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现有普通本科生29450人,硕士研究生20085人,博士研究生8616人,另有外国留学生1623人。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了50多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仅两院院士就有100余人,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令人瞩目的高水平办学成就,为武汉大学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学校与53个国家和地区的310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百余年的风雨,百余年的砥砺,百余年的辉煌。武汉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为宗旨,以谋求人类福祉、推动社会进步、实现国家富强为己任,凝心聚力,求真务实,开拓进取,追求卓越,全面开启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
温馨提示:武汉物价指数在全国属于中等水平,一般来讲,在校学生平均每月伙食费约为1000元左右。另外,武汉大学地处武昌,校内生活设施齐全,有公交和地铁,从学校到车站、商场、医院等也非常便利。
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等部委共建高校。学校办学历史起源于1898年建立的湖北工艺学堂,办学123年特别是近70年来,学校共培养了60余万名高级专门人才,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为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培养人才规模最大的学校,已成为我国“三大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目前学校在校普通本科生36000余人,博士、硕士生20000余人,留学生900余人。
学校经过长期的育人实践,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办学思想体系:构筑了“建设让人民满意、让世人仰慕的优秀大学”的大学理想,铸就了“厚德博学、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确立了“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树立了“实施卓越教育、培养卓越人才、创造卓越人生”的卓越教育观。学校致力于为社会培养一代又一代以智慧引领人生、具有卓越追求和卓越能力的卓越人才。
学校现有马房山校区、余家头校区和南湖校区,占地40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95.3万平方米,4座现代化图书馆藏书361.51万册。设有24个学院(部),建有6个独立建制的科研院所。现有教职工544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1人,欧洲科学院院士3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4人,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1人;获中组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教育部和湖北省政府人才计划支持的高端人才144人。
学校已形成以工学为主,理、工、经、管、艺术、文、法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材料科学与工程获A+,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设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获B+。现有本科专业96个,其中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7个、国家特色专业15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8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2个。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7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门。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3个、国际化示范学院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与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各1个。
近10年,学校培养了一批全国优秀大学生代表,1人获“全国最美大学生”,2人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4人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4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称号,15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6人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5人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学校在2016-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五轮总排行(本科)中位列第12,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本科)位列第14。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近十年持续保持在95%以上,其中到世界500强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例超过50%。
学校建有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0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地,建有内河智能航运交通运输部协同创新中心、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安全预警与应急联动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等3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学校获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第二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共建产教融合示范区、科教创新园、工业技术研究院等科教合作与成果转化机构324个。2010年以来,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16项、省部级一等奖及以上奖励72项;作为参加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获授权发明专利6382项;在世界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发表论文2篇、Nature发表论文5篇。
学校与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荷兰等国家的19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及科研合作等关系,聘请了200余名国外著名学者担任学校战略科学家、客座教授和名誉教授等。此外,与国外著名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了16个高水平国际研究合作平台。学校先后建立了材料复合新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环境友好建筑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智能航运与海事安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7个国家级和省部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6年,学校与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合作建立的首个海外校区正式运行。2018年,学校与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合作设立武汉理工大学艾克斯马赛学院。
百廿余年,风雨兼程,武汉理工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围绕建设“让人民满意、让世人仰慕的优秀大学”的崇高大学理想,坚持以特色创优势的发展道路,努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
可登录武汉理工大学本科招生网,查询2022年本科招生章程。
可登录武汉理工大学本科招生网查询2022年本科招生章程。
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等部委共建高校。目前,我校艺术与设计学院拥有艺术学理论、设计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建有艺术学理论、设计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艺术学理论、设计学、美术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艺术硕士(MFA)、工业设计工程硕士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设计学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前20%;产品设计专业、动画专业、工业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也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环境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2022年我校继续招收艺术类专业考生,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一、招生专业
2022年我校艺术类普通本科招生专业为动画专业和设计学类(含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艺术设计学四个专业),不区分文理科投档的省(区、市)按文理科统一排序录取,区分文理科投档的省(区、市)只招收文科或历史类考生,学制四年。
二、招生计划与范围
2022年我校面向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16个省(区、市)计划招生235人,分省(区、市)招生计划数以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公布的院校招生计划为准。
三、报考条件与要求
1.符合2022年各省(区、市)规定的高考报名条件,且身体健康,无色盲、色弱;
2.考生须参加各省(区、市)组织的美术类专业统一考试,并达到各省(区、市)专业统考本科合格分数线。我校认可并使用各省(区、市)专业统考成绩,不单独组织专业校考;
3.考生高考文化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区、市)艺术类专业文化控制线。
四、录取办法
1.若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则按其投档办法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若省级招生考试机构不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我校则根据在各省(区、市)公布的招生计划按考生的综合成绩(省级专业统考成绩+文化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2.考生的文化成绩以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认定的成绩为准,包含全国性政策性加分。
3.艺术类专业录取的学生,入学后不得转入非艺术类专业。
五、收费及监督
1.学费收取标准按2022年湖北省物价局核定的标准执行(2021年我校采用学分制收费标准,学费包括专业学费和学分学费,专业学费按学年缴纳,每学年为7150元,学分学费按当学期所选课程的学分缴纳,每学分为80元)。
2.我校未委托或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进行专业考试及招生录取事宜。
3.新生入学后,按照教育部规定进行专业复测,凡不符合教育部招生规定或有弄虚作假、舞弊行为者,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4.我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择优录取,由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和监督。纪检监察部门电话:027-87651423。
六、其他
1.本简章由武汉理工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2.若教育部及考生所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2022年的相关规定有变化,以新规定为准。
七、联系方式
武汉理工大学招生办公室
通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雄楚大道258号武汉理工大学南湖校区立德楼301室
邮政编码:430070
咨询电话:027-87859017 027-87858399
本科招生网:https://zs.whut.edu.cn
武汉理工大学招生办公室
2021年12月30日

武汉理工大学建筑学和生物制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建筑学和生物制药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建筑学就业前景和生物制药就业前景,建筑学专业介绍和生物制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建筑学和生物制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建筑学和生物制药录

武汉理工大学环境科学和生物制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环境科学和生物制药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环境科学就业前景和生物制药就业前景,环境科学专业介绍和生物制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环境科学和生物制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环境科学

武汉理工大学环境工程和生物制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环境工程和生物制药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环境工程就业前景和生物制药就业前景,环境工程专业介绍和生物制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环境工程和生物制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环境工程

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和生物制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船舶与海洋工程和生物制药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船舶与海洋工程就业前景和生物制药就业前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介绍和生物制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船舶与海洋工程和生物制药这二个专业,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和生物制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和生物制药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就业前景和生物制药就业前景,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介绍和生物制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和

武汉理工大学航海技术和生物制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航海技术和生物制药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航海技术就业前景和生物制药就业前景,航海技术专业介绍和生物制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航海技术和生物制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航海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轮机工程和生物制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轮机工程和生物制药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轮机工程就业前景和生物制药就业前景,轮机工程专业介绍和生物制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轮机工程和生物制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轮机工程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工程和生物制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交通工程和生物制药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交通工程就业前景和生物制药就业前景,交通工程专业介绍和生物制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交通工程和生物制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交通工程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和生物制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交通运输和生物制药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交通运输就业前景和生物制药就业前景,交通运输专业介绍和生物制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交通运输和生物制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交通运输

武汉理工大学采矿工程和生物制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采矿工程和生物制药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采矿工程就业前景和生物制药就业前景,采矿工程专业介绍和生物制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采矿工程和生物制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采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