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同济大学2018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3-03-10 18:27:06 解决时间:2022-08-24 19:13

满意答案

同济大学2018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科试验班(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测绘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海洋技术、飞行器制造工程、工程力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56分,物理学类(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56分,交通运输类(交通工程、交通运输、物流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56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57分,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57分,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57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行政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57分,临床医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58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58分,机械类(中外合作办学)(机械电子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汽车服务工程,中德合作)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58分,车辆工程(轨道交通方向)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59分,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59分,软件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59分,金融学类(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60分,车辆工程(汽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61分,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61分,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61分,土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63分,风景园林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65分,建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74分。
一、同济大学2018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 最低分 最低位次
2018工科试验班(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测绘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海洋技术、飞行器制造工程、工程力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56648
2018物理学类(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56648
2018交通运输类(交通工程、交通运输、物流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56648
2018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57610
2018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57610
2018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57610
2018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行政管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57610
2018临床医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58572
2018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58572
2018机械类(中外合作办学)(机械电子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汽车服务工程,中德合作)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58572
2018车辆工程(轨道交通方向)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59540
2018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59540
2018软件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59540
2018金融学类(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60493
2018车辆工程(汽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61459
2018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61459
2018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61459
2018土木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63395
2018风景园林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65340
2018建筑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74155
二、部分专业
临床医学类 临床医学(5+3一体化)
同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临床医学是培养适应国家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医疗卫生需要,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医学专业素养;宽厚的自然、人文和社会科学基础;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的临床专业技能;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发现临床问题,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未来可发展成为具备“道术、学术、技术、艺术、仁术”综合素养和能力,能够解决临床疑难问题、引领学科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国际化的拔尖卓越医学人才。
秉承“精诚济世,明道致远”办学理念和“精英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全面实施“器官系统整合课程体系”,以转化医学为特色,注重国际化培养,推行基础和临床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依据“坚持标准、分段要求”的原则,实现“拔尖卓越临床医师”的培养目标。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已纳入国家第一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名单。
临床医学专业以“医学实验班”大类招生入学,第一年在新生院完成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第一学年末根据学生志愿及学院/专业分流标准选拔进入临床医学专业;第二——四学年完成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学习,同时强化早期临床、早期科研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第四学年末根据推免标准、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本科后培养方向确定(本博衔接培养、本硕衔接培养、“5+3”一体化(四证合一)培养和常规本科培养);第五学年进行临床通科实习,达到毕业标准获得医学学士学位。
本科后各培养方向的后续培养:
本博衔接培养:达到本博衔接培养推免标准的, 5年本科后进入直博阶段,学制原则为6年,达到毕业要求,可提前至第4年申请答辩,达到学位授予标准者获得学术型博士学位。
本硕衔接培养:达到本硕衔接培养推免标准的,5年本科后进入学术型硕士阶段,学制3年,达到毕业要求可申请答辩,达到学位授予标准者获得学术型硕士学位。
“5+3”一体化培养:达到“5+3”一体化培养标准的, 5年本科后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专业型硕士阶段,学制3年,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可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通过规培结业考试可获得规培结业证;达到专业学位硕士毕业要求和学位授予标准者获得专业型硕士毕业证和学位证。
常规本科毕业:5年本科毕业,可通过国家统一考试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或申请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培训。
就业方向
完成临床医学专业5年本科教育,达到相应推免或培养标准的,毕业后可择优分别进入本博衔接培养(学术型博士)、本硕衔接培养(学术型硕士)、“5+3”一体化培养(四证合一,专业型硕士)继续深造。部分学生本科毕业后可以通过申请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通过国家考试继续深造等。
本博衔接培养方向:本科毕业继续在本校或合作伙伴学校联合培养攻读学术型博士学位(PhD),毕业后可:1)进入规范化培训基地完成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培训,通过规范的临床医师职业培训打下坚实的临床工作能力,同时具备医学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在三级医院或医疗中心从事高水平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成为未来引领我国乃至全球医学发展的医师科学家(Physician Scientist)/医学领军人才;2)进入科研院或高等学校所从事医学、医学相关、医工交叉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及医学教育。
本硕衔接培养方向:毕业后可进入规范化培训基地完成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培训,通过规范的临床医师职业培训扎实临床工作能力,同时具备医学科学研究能力,成为在各级医院或医疗中心从事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5+3”一体化培养方向:毕业后可直接申请各级医院的医疗岗位,从事临床工作;可以在社区医疗机构成为全科医师;或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未来从事医疗、医学教育或研究工作。
常规5年本科培养方向:毕业后可以申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未来从事临床工作;也可以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
优势及特色
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德文医学堂”,是同济大学的前身,也是同济医学专业的开端。20世纪50年代,在全国高等学校院系布局调整中,医学院整体迁出至武汉,但同济人医学情结至深,历经百年沧桑后,同济大学在新世纪之初重建医学,2000年4月同济大学与原上海铁道大学合并,在原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的基础上恢复设立了“同济大学医学院”。经过快速发展,“转化医学高等研究院”和分别着力建设干细胞、脑与脊髓、心血管疾病、肿瘤生物治疗等四大研究中心的建立,如今同济医科的整体水平已跻身全国医学院校前10%,成为国内首个开展的ACGME评估的高校。
医学院以引进和培养一流人才为中心,现有教师系列高级职称的在职人员共432名(含临床医学院及附属医院),2019年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硕士生导师519名、博士生导师291名。拥有中科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名,国家“973”和“86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7名,国家创新研究群体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长江学者5名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名。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Barry J. Marshall为特聘教授,参与本科生教学及临床门诊工作。
为探寻同济医科的创新发展之路,近年来,同济大学结合世界医学发展前沿、未来趋势以及国家需求,将医科发展重点集中于对接国家重大需求、未来发展前景看好的“干细胞”“肿瘤”“脑与脊髓”“心脏”等几大领域。2010年成立“转化医学高等研究院”,在各家附属医院布局并成立转化医学中心,凝炼四大方向。在建校110周年之际,基于附属医院的特色医疗资源,分别着力建设干细胞、脑与脊髓、心血管疾病、肿瘤生物治疗等四大研究中心,采用灵活的双聘机制,深化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紧密合作。随着这一战略的深入实施,同济大学在干细胞及转化医学领域的重大研究成果丰硕。同济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现已成为上海市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适应医学模式转变、新医科发展对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的提升,学院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积极推进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施行“基于器官系统”的基础与临床课程整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临床技能培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科研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发展;将立德树人、医学人文和职业素养教育贯穿医学教育全程形成了具有同济特色的医学课程体系。利用同济大学综合性大学优势,积极推进医工交叉融合,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课程前提下,通过辅修跨学科专业的主干课程,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近年来,医学院学子先后获得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东赛区特等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二、三等奖,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一、二、三等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宝钢教育基金优秀学生特等奖等奖项。
国际交流合作
医学院紧扣国家“双一流”的战略决策,积极与国际一流医学院合作,持续探索建设国际医学院管理、医学教育与研究体系。通过联合培养研究生、学分互认及学生互换交流等形式建立国内外交流合作平台,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化理念。
目前,已与16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大学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先后与 17 所学校建立了学分互认的机制;与海外知名大学拓展联合培养,包括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与澳大利亚天主教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博士双学位项目;与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联合培养MD/PhD项目等。每年学院输送约30%的本科生在国际合作院校进行1-3个月的临床实习、实验室轮转、交流参观及学术会议。让学生在本科阶段有机会开拓视野,为职业规划和海外留学深造提供初步体验。与我院开展合作的国外院校有:
北美洲:美国康奈尔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美国南加州大学、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美国杜肯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等;
欧洲:德国柏林夏里特医科大学、德国科隆大学、德国菲利普玛堡大学、德国波鸿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德国乌尔姆大学、德国莱比锡大学、德国蒂宾根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德国洪堡大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英国阿伯丁大学、瑞典林雪平大学、瑞典卡特林斯卡医学院,瑞士巴塞尔大学、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奥地利格拉茨医科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奥地利萨尔茨堡医科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芬兰图尔库大学、芬兰坦佩雷大学等;
其它:澳大利亚天主教大学、日本圣玛丽安娜大学等。
知名校友
裘法祖
1932年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预科;1936年在同济大学医学医前期结业后,赴德国求学于慕尼黑大学医学院,1939年以一等最优秀成绩获德国医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外科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外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60余载,开启器官移植的先河,被誉为“中国外科之父”。
吴孟超
1940年进入同济附中,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获学士学位,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南登崑
1946年进入上海同济大学新生院,后入医学院学习,1952年毕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二届理事会顾问,世界卫生组织康复培训与研究合作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顾问、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
侯云德
1948年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院,1958年留学苏联,1962年归国后历任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所长,三届国家863计划生物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2017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誉为“中国干扰素之父”。
吴文源
1941年1月生,中国杰出精神科医师、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分会顾问、上海市医学会理事,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现任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终身教授。
计算机类 软件工程
同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学科/专业地位
教育部2016年第4轮学科评估中,在165所参评高校中获得A类学科,位列同济大学12个A类学科之一。
“软件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软件工程”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
“软件工程”专业列入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媒体艺术与科学”专业方向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
教育部示范软件学院2003年中期评估和2006年验收评估,名列全国第5名。
师资队伍一流
软件学院拥有一支精干、高素质的专职教师队伍,其中,教授、副教授30余人,博士学位比例超过90%,50%以上教师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背景。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获得者3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外国专家项目获得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获得者1人,上海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获得者2人,上海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外国专家项目获得者1人,“浦江人才计划”教师2人,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称号教师1人,上海市教学名师1人,上海市模范教师1人,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十佳教师1人,国内外知名兼职教授多人。学院还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专项首席科学家1人。
科研基础雄厚
学院先后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省市科技计划项目、国企攻关项目100余项,国际合作项目十余项,且与华为、华东计算所、SAP、谷歌、Apple、IBM等业界知名企业,以及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国际著名高校建立起深层次合作关系。
专业内涵丰富
软件工程是应用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技术以及工程管理原则和方法,按预算和进度实现满足用户要求的软件产品的定义、开发、发布和维护的工程,或以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软件产业是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机器学习、网络空间安全、无线通信、计算机网络通信、传感器,以及生物信息学等目前热门应用领域的基础和核心。
学院基于软件工程学科,面向国家和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基础理论扎实深厚、具有创新潜力,工程型、复合型、国际化的多层次、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
教研成果丰硕
本专业开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课1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教学课程1门,上海市高校外国留学生英语授课示范课程1门,上海市精品课程2门,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2门,教育部-IBM/SUN/微软/英特尔精品课程15门。校级全英语课程9门、双语课程9门,校级通识课程2门。出版了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本,上海普通高校优秀教材3本。获高等教育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多项。
实习资源独特
拥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上海市软件工程领域研究生实践基地1个,校企联盟单位20多家,实习合作企业近100家,使学生实习与专业、兴趣未来发展有机结合。
国际合作深入
学院与十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如阿尔托大学、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瓦伦西亚理工大学等)建立了学生交流和合作培养机制,三、四年级本科生可申请进行双向对等的1~2个学期的交换学习,期间互认学分、互免学费。与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一流大学建立了合作联系。2014年前往国外交换的本科生超过当年入校本科生总人数的50%。
创新创业活跃
学院与Apple、IBM、Google、SAP、eBay、Microsoft、Ericsson等国际知名企业建立了多个校企联合学生俱乐部,其中,Apple俱乐部是Apple公司在中国设立的首家俱乐部。
学院为学生提供了自由的创新创业空间,Apple俱乐部在App Store上架60多个学生自主开发作品,下载量累计超过500万次。学生作品屡获国内外多项赛事的大奖。在2017年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移动应用创新赛中,学院的作品《晬颜》获得唯一特等奖。在2018年“创青春”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大赛中,本科生的“虾滑输入法”项目获得创业计划赛金奖。毕业生创业公司中近10家在业内有广泛影响力。
就业前景广阔
2012年以来,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和薪酬一直稳居全国所有本科专业前列;2015年以来,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位居首位。
同济大学软件学院毕业生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知识全面且富有创新精神,深受用人单位青睐,毕业生就业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一直供不应求。建院至今,已培养本科生2678人,约有20%的毕业生在本校和国内一流大学读研,约有16%的学生在世界著名大学读研,约有64%的学生在世界五百强企业、国内知名企业、创业型企业就业。
软件学院毕业生的就业主要方向在信息技术领域,包括软件、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等,覆盖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等行业。代表性的就业单位有:Apple/Google/Facebook/Microsoft/IBM/SAP/华为/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携程/网易/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银联数据/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农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上海银行/中国人寿等。
软件学院毕业生赴国(境)外深造的院校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哈佛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康奈尔大学/纽约大学/耶鲁大学/宾西法尼亚大学/南加州大学/波士顿大学/京都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教堂山北卡大学/乌普萨拉大学/达特茅斯学院等。
机械类 车辆工程
同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背景
车辆工程(四年制)专业源于1921年上海交通大学的铁道机械专业,1952年曾任交通大学校长的程孝刚学部委员创立了机车车辆专业,为我国机车车辆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多年来本专业为我国铁路行业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为适应我国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大量需求,以“厚基础、融交叉、国际化”为培养理念,车辆工程专业重点培养轨道交通知识复合型、创新型和国际化的车辆工程专业高级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
车辆工程专业,紧密围绕轨道交通“安全、绿色、智慧”的发展趋势,全面服务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 “走出去”国家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培养轨道交通领域的卓越型专业人才与复合型行业精英。
设有两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同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同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建有国内高等院校唯一的轨道交通综合试验中心与教学实践培训基地。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助力成长计划,精准实施本科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培养。
人才培养
车辆工程专业学制为四年,重点设置轨道车辆设计与集成、牵引传动与控制、健康管理及安全等三个知识模块。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具备适应未来轨道交通发展、掌握轨道交通车辆工程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厚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实践能力,能从事轨道车辆设计及集成、电力牵引与控制、健康管理与安全等领域的设计开发、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创新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国际视野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
国际化
车辆工程专业面向欧美十余所著名高等院校设有联合人才培养计划,本科生近30%、硕士生近40%、博士生近50%有海外交流学习机会,主要的国际合作项目“3+2+1.5”本硕贯通国际合作项目:法国瓦朗西纳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
本科生短期国际交流项目:奥地利格拉茨工业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中德硕士双学位项目:慕尼黑工业大学、亚琛工业大学、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柏林工业大学、斯图加特大学、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布伦瑞克工业大学和德累斯顿工业大学;
中法硕士双学位项目:巴黎桥路大学、巴黎国立工程技术大学、瓦朗西纳大学。
未来发展
车辆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主要面向轨道交通行业相关企事业,世界500强等高端装备设计及制造相关单位。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中国中车及其下属企业、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等单位;
阿尔斯通、西门子、德国TV、施耐德、克诺尔、ABB等国内外知名的车辆及零部件设计、制造和咨询公司;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中铁上海设计院等城市建设与规划设计研究单位;
上海、北京、广州等各大中城市地铁公司;
上海电气,博世等国内外知名的机械和电气相关的外资、合资以及民营企事业单位。
校友代表
车辆工程专业先后培养了数万名毕业生,涌现出一批知名校友,以刘友梅(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代表的科学家,以奚国华(原中国中车总裁、现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云双(中国中车副总裁)、梁建英(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孝敏(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为代表的轨道交通行业领军人才和高级管理者,以及大量奋战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工程师、科技工作者、精英管理者,受到了行业的普遍认可。
电子信息类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同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隶属于电子科学与技术系,致力于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康、能、知、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专业联合行业内重要企业、研究所,培养身心健康、视野开阔、人文素养良好、科学和工程素养优良、满足国家和产业发展需求的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毕业生应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系统的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毕业生应能在微电子及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开发、设计制造、技术管理、教育培训等工作。经过五年的工作或科研实践后,应具备解决工作领域内复杂工程技术或管理问题的能力,成为具有独立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工程师、研究人员、管理者或者其他专业型人才。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新工科专业设置背景
集成电路产业是我国的新兴战略性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据统计,芯片已超过石油,成为我国第一大宗进口商品。该产业的发展,不仅关乎我国的GDP增长,而且事关国家政治/经济安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人才是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关键。该学科是一门以半导体物理和微纳电子学为理论基础、以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与制造技术为研究对象的新兴交叉学科,是21世纪电子科学技术与信息科学技术的先导和基础,主要研究半导体器件物理、功能电子材料、固体电子器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微机械电子系统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等。
2002年初,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济大学决定建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从事微电子技术领域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2015年,教育部批复,以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及多个同济大学微电子研究机构为基础,成立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筹),为全国首批26所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之一。2018年,经教育部备案,成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博士点(含硕士点),并即将开始招收研究生。同年,经教育部专业备案和审批,正式成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并于2018年9月开始招生。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专业联合行业内重要企业、研究所,培养身心健康、视野开阔、人文素养良好、科学和工程素养优良、满足国家和产业发展需求的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毕业生应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系统的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毕业生应能在微电子及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开发、设计制造、技术管理、教育培训等工作。经过五年的工作或科研实践后,应具备解决工作领域内复杂工程技术或管理问题的能力,成为具有独立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工程师、研究人员、管理者或者其他专业型人才。
专业优势
1. 依托国家首批26所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之一:同济大学微电子学院。同时依托嵌入式系统与服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具有良好的实验条件。
2. 在新工科专业中,率先设立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博士点(含硕士点),已形成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并且与物理学院合作,设立强基计划,实现本硕博一贯制的高端人才培养。
3.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教学队伍由8名教授,10名副教授及多名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助理教授、讲师组成,拥有长江学者等多名具有丰富产业经验的知名学者,具有开发CPU,各种高速专用芯片的经验。
4. 将基于目前与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多个国外知名大学的合作基础,建立本科生、研究生联合培养的机制。
专业特色
富有特色的集成电路设计课程:专业以集成电路设计为教学重心,课程体系从理论基础,设计方法出发,到各种专门集成电路设计,如模拟、数字、射频、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等,再到工艺实现,集成电路封装等,涵盖了整个集成电路领域的各个技术环节。
全英文教学:开设了15门与国际著名高校课程类似或接轨的全英语课程,80%以上的专业必修课可选择全英文课程或者中文课程进行学习。
国际化培养:充分利用已有的与多所欧美大学的对等交换学生国际合作模式(如中法,中意,中西,中德合作),通过推进联合培养,采取双学位,学生交换,暑期课程等方法,引入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本科生导师制:在国际化的视野下,为每个学生配备本科导师,贯穿培养始终,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着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前沿意识、竞争意识。
人才培养出口
四年制本科。本科毕业后,可选择本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本科毕业生预计在国内外继续深造的每年约占50%-60%;预计就业的企业包括Intel、IBM、飞思卡尔、AMD、德州仪器、诺基亚、爱立信、西门子、华为、中兴、中国电信、中国移动、联通等。
同济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欢迎你的加入!
临床医学类 临床医学(拔尖卓越培养)
同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临床医学是培养适应国家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医疗卫生需要,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医学专业素养;宽厚的自然、人文和社会科学基础;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的临床专业技能;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发现临床问题,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未来可发展成为具备“道术、学术、技术、艺术、仁术”综合素养和能力,能够解决临床疑难问题、引领学科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国际化的拔尖卓越医学人才。
秉承“精诚济世,明道致远”办学理念和“精英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全面实施“器官系统整合课程体系”,以转化医学为特色,注重国际化培养,推行基础和临床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依据“坚持标准、分段要求”的原则,实现“拔尖卓越临床医师”的培养目标。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已纳入国家第一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名单。
临床医学专业以“医学实验班”大类招生入学,第一年在新生院完成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第一学年末根据学生志愿及学院/专业分流标准选拔进入临床医学专业;第二——四学年完成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学习,同时强化早期临床、早期科研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第四学年末根据推免标准、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本科后培养方向确定(本博衔接培养、本硕衔接培养、“5+3”一体化(四证合一)培养和常规本科培养);第五学年进行临床通科实习,达到毕业标准获得医学学士学位。
本科后各培养方向的后续培养:
本博衔接培养:达到本博衔接培养推免标准的, 5年本科后进入直博阶段,学制原则为6年,达到毕业要求,可提前至第4年申请答辩,达到学位授予标准者获得学术型博士学位。
本硕衔接培养:达到本硕衔接培养推免标准的,5年本科后进入学术型硕士阶段,学制3年,达到毕业要求可申请答辩,达到学位授予标准者获得学术型硕士学位。
“5+3”一体化培养:达到“5+3”一体化培养标准的, 5年本科后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专业型硕士阶段,学制3年,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可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通过规培结业考试可获得规培结业证;达到专业学位硕士毕业要求和学位授予标准者获得专业型硕士毕业证和学位证。
常规本科毕业:5年本科毕业,可通过国家统一考试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或申请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培训。
就业方向
完成临床医学专业5年本科教育,达到相应推免或培养标准的,毕业后可择优分别进入本博衔接培养(学术型博士)、本硕衔接培养(学术型硕士)、“5+3”一体化培养(四证合一,专业型硕士)继续深造。部分学生本科毕业后可以通过申请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通过国家考试继续深造等。
本博衔接培养方向:本科毕业继续在本校或合作伙伴学校联合培养攻读学术型博士学位(PhD),毕业后可:1)进入规范化培训基地完成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培训,通过规范的临床医师职业培训打下坚实的临床工作能力,同时具备医学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在三级医院或医疗中心从事高水平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成为未来引领我国乃至全球医学发展的医师科学家(Physician Scientist)/医学领军人才;2)进入科研院或高等学校所从事医学、医学相关、医工交叉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及医学教育。
本硕衔接培养方向:毕业后可进入规范化培训基地完成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培训,通过规范的临床医师职业培训扎实临床工作能力,同时具备医学科学研究能力,成为在各级医院或医疗中心从事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5+3”一体化培养方向:毕业后可直接申请各级医院的医疗岗位,从事临床工作;可以在社区医疗机构成为全科医师;或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未来从事医疗、医学教育或研究工作。
常规5年本科培养方向:毕业后可以申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未来从事临床工作;也可以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
优势及特色
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德文医学堂”,是同济大学的前身,也是同济医学专业的开端。20世纪50年代,在全国高等学校院系布局调整中,医学院整体迁出至武汉,但同济人医学情结至深,历经百年沧桑后,同济大学在新世纪之初重建医学,2000年4月同济大学与原上海铁道大学合并,在原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的基础上恢复设立了“同济大学医学院”。经过快速发展,“转化医学高等研究院”和分别着力建设干细胞、脑与脊髓、心血管疾病、肿瘤生物治疗等四大研究中心的建立,如今同济医科的整体水平已跻身全国医学院校前10%,成为国内首个开展的ACGME评估的高校。
医学院以引进和培养一流人才为中心,现有教师系列高级职称的在职人员共432名(含临床医学院及附属医院),2019年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硕士生导师519名、博士生导师291名。拥有中科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名,国家“973”和“86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7名,国家创新研究群体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长江学者5名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名。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Barry J. Marshall为特聘教授,参与本科生教学及临床门诊工作。
为探寻同济医科的创新发展之路,近年来,同济大学结合世界医学发展前沿、未来趋势以及国家需求,将医科发展重点集中于对接国家重大需求、未来发展前景看好的“干细胞”“肿瘤”“脑与脊髓”“心脏”等几大领域。2010年成立“转化医学高等研究院”,在各家附属医院布局并成立转化医学中心,凝炼四大方向。在建校110周年之际,基于附属医院的特色医疗资源,分别着力建设干细胞、脑与脊髓、心血管疾病、肿瘤生物治疗等四大研究中心,采用灵活的双聘机制,深化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紧密合作。随着这一战略的深入实施,同济大学在干细胞及转化医学领域的重大研究成果丰硕。同济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现已成为上海市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适应医学模式转变、新医科发展对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的提升,学院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积极推进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施行“基于器官系统”的基础与临床课程整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临床技能培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科研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发展;将立德树人、医学人文和职业素养教育贯穿医学教育全程形成了具有同济特色的医学课程体系。利用同济大学综合性大学优势,积极推进医工交叉融合,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课程前提下,通过辅修跨学科专业的主干课程,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近年来,医学院学子先后获得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东赛区特等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二、三等奖,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一、二、三等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宝钢教育基金优秀学生特等奖等奖项。
国际交流合作
医学院紧扣国家“双一流”的战略决策,积极与国际一流医学院合作,持续探索建设国际医学院管理、医学教育与研究体系。通过联合培养研究生、学分互认及学生互换交流等形式建立国内外交流合作平台,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化理念。
目前,已与16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大学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先后与 17 所学校建立了学分互认的机制;与海外知名大学拓展联合培养,包括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与澳大利亚天主教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博士双学位项目;与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联合培养MD/PhD项目等。每年学院输送约30%的本科生在国际合作院校进行1-3个月的临床实习、实验室轮转、交流参观及学术会议。让学生在本科阶段有机会开拓视野,为职业规划和海外留学深造提供初步体验。与我院开展合作的国外院校有:
北美洲:美国康奈尔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美国南加州大学、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美国杜肯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等;
欧洲:德国柏林夏里特医科大学、德国科隆大学、德国菲利普玛堡大学、德国波鸿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德国乌尔姆大学、德国莱比锡大学、德国蒂宾根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德国洪堡大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英国阿伯丁大学、瑞典林雪平大学、瑞典卡特林斯卡医学院,瑞士巴塞尔大学、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奥地利格拉茨医科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奥地利萨尔茨堡医科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芬兰图尔库大学、芬兰坦佩雷大学等;
其它:澳大利亚天主教大学、日本圣玛丽安娜大学等。
知名校友
裘法祖
1932年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预科;1936年在同济大学医学医前期结业后,赴德国求学于慕尼黑大学医学院,1939年以一等最优秀成绩获德国医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外科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外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60余载,开启器官移植的先河,被誉为“中国外科之父”。
吴孟超
1940年进入同济附中,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获学士学位,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南登崑
1946年进入上海同济大学新生院,后入医学院学习,1952年毕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二届理事会顾问,世界卫生组织康复培训与研究合作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顾问、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
侯云德
1948年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院,1958年留学苏联,1962年归国后历任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所长,三届国家863计划生物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2017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誉为“中国干扰素之父”。
吴文源
1941年1月生,中国杰出精神科医师、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分会顾问、上海市医学会理事,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现任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终身教授。
  中专 2022-08-24 19:13

网友推荐

2018年同济大学分专业录取分数-广西

高考省份招生类型科类专业低分平均分高分广西本科一批理科车辆工程广西本科一批理科车辆工程(汽车)广西本科一批理科电子信息类广西本科一批理科风景园林广西本科一批理科工科试验班广西本科一批理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广西本科一批理科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广西本科一批理科机械类广西本科一批理科机械类(中外合作办学)广西本科一批理科计算机类广西本科一批理科建筑学广西本科一批理科交通运输类广西本科一批理科金融学类广西本科一批

2021年同济大学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1年录取分数:批次科类录取专业录取高分录取平均分录取低分国家专项理工工科试验班(智能交通与车辆类)600599.5599国家专项理工工科试验班(智能化制造类)608606.2604国家专项理工理科试验班国家专项理工合计608603.3597第一批本科理工经济管理试验班653640.11636第一批本科理工工科试验班(建筑规划景观与设计类)665654.73650第一批本科理工工科

2020年同济大学广西分专业录取分数线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0年录取分数:批次科类录取专业录取高分录取平均分录取低分国家专项理工工科试验班(土木与环境类)627626.5626国家专项理工工科试验班(智能化制造类)国家专项理工医学试验班610607.67605国家专项理工理科试验班国家专项理工合计627617.2605第一批本科理工经济管理试验班666660.11656第一批本科理工工科试验班(建筑规划景观与设计类)683675.1867

2019年同济大学分专业录取分数-广西

高考省份招生类型科类录取专业录取高分录取平均分录取低分广西本科一批理科工科试验班(建筑城规景观与设计类)广西本科一批理科工科试验班(土木与环境类)广西本科一批理科工科试验班(信息类)广西本科一批理科工科试验班(智能化制造类)广西本科一批理科工科试验班(智能交通与车辆类)广西本科一批理科经济管理试验班广西本科一批理科合计广西国家专项理科工科试验班(土木与环境类)广西国家专项理科工科试验班(智能化制造类

2017年同济大学广西分专业录取分数

省份招生类型科类录取专业低分平均分高分广西第一批本科理科合计广西第一批本科理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广西第一批本科理科测绘工程广西第一批本科理科车辆工程广西第一批本科理科城乡规划广西第一批本科理科飞行器制造工程广西第一批本科理科风景园林广西第一批本科理科工程力学广西第一批本科理科工科试验班(地质与水利工程类)广西第一批本科理科工科试验班(电气类)广西第一批本科理科工科试验班(电子类)广西第一批本科理科工科试

2017年同济大学广西招生计划及16年录取分数

省份:广西批次科类招生专业2017年2016年录取分数计划数低分平均分高分第一批本科理科社会科学试验班(管理类)第一批本科理科建筑学第一批本科理科城乡规划第一批本科理科风景园林第一批本科理科工业设计第一批本科理科土木工程第一批本科理科工科试验班(地质与水利工程类)1第一批本科理科测绘工程第一批本科理科工科试验班(交通类)第一批本科理科工科试验班(环境类)第一批本科理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第一批本科理科工科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同济大学2018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1楼

    同济大学2018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2分,法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3分,新闻传播学类(广播电视学、广告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3分,人文科学试验班(哲学、文化产业管理、汉语言文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6分,城乡规

  • 中专学校

    同济大学2018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2楼

    同济大学2018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77分,物理学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77分,交通运输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77分,工科试验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77分,机械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77分,车辆工程理科录取分数

  • 中专学校

    同济大学2018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3楼

    同济大学2018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39分,新闻传播学类(广播电视学、广告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40分,人文科学试验班(哲学、文化产业管理、汉语言文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42分,德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46分,建筑学

  • 中专学校

    同济大学2018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4楼

    同济大学2018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机械类(机械电子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中外合作办学、汽车服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60分。同济大学2018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

  • 中专学校

    同济大学2021年在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同济广西分数线

    5楼

    2021年同济大学广西招生专业:工科试验班(信息类)(理工类,4年,5000元/年,包含专业:测绘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通信工程、人工智能、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软件工

  • 中专学校

    同济大学2017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6楼

    同济大学2017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飞行器制造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6分,理科试验班(数学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6分,社会科学试验班(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6分,工程力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6分,工科试验班(能源类)理科录取分数

  • 中专学校

    同济大学2019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7楼

    同济大学2019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医学试验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21分,工科试验班(智能化制造)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26分,工科试验班(土木环境)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31分,机械类(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37分,工科试验班(智能交

  • 中专学校

    同济大学2020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8楼

    同济大学2020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机械类(中外合作办学)(机械电子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中外合作办学)、汽车服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38分,工科试验班(智能交通车辆)(交通工程、交通运输、车辆工程

  • 中专学校

    同济大学2021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9楼

    同济大学2021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机械类(中外合作办学)(机械电子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中外合作办学)、汽车服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20分,工科试验班(土木环境)(土木工程、地质工

  • 中专学校

    同济大学2018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10楼

    同济大学2018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科试验班(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测绘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海洋技术、飞行器制造工程、工程力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56分,物理学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