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哪个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好(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宝职院和深职院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3 22:04:08 解决时间:2022-12-16 19:40

满意答案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哪个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各排行榜,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分数线,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广东录取分数线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专业组选科要求
机电一体化技术(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办学地点:校本部)(深圳市)2021物理类专科批普通类405249518(552)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机电一体化技术(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办学地点:校本部)(全省除深圳市)历史类49653812(522)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机电一体化技术(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办学地点:校本部)(深圳市)422120781(542)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机电一体化技术(市外)2020理科专科批普通类444175786
机电一体化技术(市内)387241064
机电一体化技术(市外)文科45777452
机电一体化技术(市内)394133740
机电一体化技术(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只招收非深圳市的考生)2019理科专科批普通类00
机电一体化技术(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只招收深圳市的考生)0
机电一体化技术(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以上专业除有说明外,其他专业学制:3年;学费:6000元/学年;住宿费:1200~1500元/学年;外语语种:不限;办学地点:校本部)(只招收非深圳市的考生)文科0
机电一体化技术(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以上专业除有说明外,其他专业学制:3年;学费:6000元/学年;住宿费:1200~1500元/学年;外语语种:不限;办学地点:校本部)(只招收深圳市的考生)0
机电一体化技术(市外)2018理科专科批普通类00
机电一体化技术(市内)0
机电一体化技术(市外)文科0
机电一体化技术(市内)0
机电一体化技术2017理科专科批普通类00
文科0
自动化类 机电一体化技术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层次 专科(高职)
学制 三年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门将机械技术和微电子技术有机融合为一体的新型综合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旨在培养既懂机又懂电的综合性技能人才。针对宝鸡地区和沿海地区产业发展需求,选定“自动化生产线”和“数控机床维修”两个专业方向,并配备了先进的实验实训室。作为支柱产业,国外国内现代制造业迅猛发展,急需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定位准确,人才培养方案科学精细,已被验收通过为省级重点专业,是深受历届学生欢迎的招就两旺的热门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制造业生产一线,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熟悉安全标准和规范,具有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组装、调试、维护、检修与技术改造等工作的实践能力,熟悉质量管理与相关国家标准,具有从事产品质检及售后服务等工作的基础知识,并且对一般机电一体化设备具有初级设计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培养规格】

1.素质要求

(1)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持观。

(2)树立遵纪守法、遵章守纪的法制观念。

(3)树立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拥有吃苦耐劳、踏实肯干、认真负责、勇于奉献的工作精神。

(5)具有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一定的人际交往与沟通协作能力、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6)具有较强的安全和环保意识。

(7)有良好的团队意识,热爱生活,朴素自然,待人真诚,处事平和大方。

(8)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具有积极的情感、意志、性格,良好的体验感觉,正确地对待成功与挫折,平和、理智、坚韧的待人处事的生活态度。

(9)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及生活习惯。

2.知识要求

(1)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文化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英语、计算机、高等数学、体育与健康等知识。

(2)掌握文献查阅的基本知识。

(3)具有绘制工程图(机械装配图及零件图、电气控制原理图、电气安装接线图、液压与气动系统原理图、设备安装平面图)的基础知识。

(4)掌握相关国家标准与安全规范。

(5)掌握典型零件生产工艺。

(6)掌握机械原理与典型机构工作原理、公差配合与测量、机械零件加工、电工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动、电气控制、电气安装、可编程控制器、电机驱动与调速、单片机应用和工控组态等技术的专业知识。

(7)掌握自动生产线、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等机电综合知识。

3.能力要求

(1)通用能力

① 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与办公软件应用能力。

② 具备较好的商务英语交流沟通能力。

③ 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与文字写作能力。

④ 具备较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⑤ 熟悉劳动与安全保护规程等。

⑥ 具备较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2)专门能力

①专业能力

A.具有正确选择和使用工、夹、量、辅具的能力。

B.具有机械零件测绘及简单设计能力。

C.具有识读机械、电气工程图纸的能力。

D.具有计算机绘图能力。

E.具有针对常用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机械结构、电气系统进行安装、调试、维修能力。

F.具有修改控制程序和针对常用工控设备进行程序设计能力。

G.具有普通机床和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的初级能力。

H.具有专业文档编辑能力。

②方法能力

A.具有获取、分析、使用信息的能力。

B.具有对知识的抽象、概括及判断能力。

C.具有科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D.具有终身学习和岗位迁移能力等。

③关键能力

A.具有机械安装与调试能力。

B.具有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能力。

C.具有控制技术应用能力。

D.具有设备故障诊断与检修能力。

E.具有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能力等。

(3)拓展能力

①具有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编程高难调试的能力。

②具有从事数控机床维修的初级能力。

【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学制与学历】三年专科

【专业核心课程】机械零件与典型机构、可编程控制器应用、简单机电一体化系统制作、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自动线综合实训。

【就业面向】在制造业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产品组装、调试、质检与售后服务,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运行维护与维修等工作。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四川机电一体化技术(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理科专科批普通类273
山西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246
文科300
自动化类 机电一体化技术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层次 专科(高职)
学制 三年
【培养目标】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电气工程、设备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群,培养扎实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能够从事智能(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装备的装调、运维、生产管理、技改、售前和售后技术支持等岗位工作的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干课程】机械制图与计算机辅助三维设计、人工智能应用、电气控制与PLC、液压与气动技术、电工操作技能实训(上岗资格证)、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FANUC数控系统装调工程师认证实训、智能装备机电集成技术、反求技术与3D打印、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智能生产线综合实训、机电设备管理与营销等。

【就业方向】从事智能(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装备的装调、运维、生产管理、技改、售前和售后技术支持等岗位工作。毕业生深受行业和企业的欢迎,每年均有学生被深圳航空、深圳水务、深圳地铁、大疆创新、大族激光等知名企业聘用。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广东机电一体化技术(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办学地点:校本部)(深圳市)物理类专科批普通类405
机电一体化技术(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办学地点:校本部)(全省除深圳市)历史类496
机电一体化技术(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办学地点:校本部)(深圳市)422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33
校友会(高职二类)
563
高职排名
学校简介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是2003年4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地处华夏始祖炎帝故里、周秦文化发祥地、中国西部工业重镇、陕西省第二大城市——宝鸡市。

学院有120年的办学历史,继承了陕西凤翔师范学校(1902年)、宝鸡师范学校(1992年)、宝鸡市卫生学校(1934年)、宝鸡市中医药学校(1952年)、宝鸡市工业学校(1964年)、宝鸡市财经学校(1978年)、陕西省宝鸡农业学校(1959年)等原市属7所国家级、省部级重点中专的职教传统,在省内率先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现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省级文明校园、省级平安校园、省级园林式单位、省级智慧校园示范校、全省普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国家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中国职教就业百强院校。2019年度全市目标责任考核获优秀等次,2020年在全国高职师范类排行榜中名列第一。

学院位于宝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区,校区占地2300余亩,总建筑面积73.8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8.78亿元(含新建、在建项目投资9.08亿元);各类藏书186.4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2亿元;设有15个党政群部门、6个二级学院、6个教学辅助部门和1所二级甲等附属医院(宝鸡第二人民医院,创办于1937年);教职工和医务工作者1373人,其中专任教师707人,有正高职称33人、副高职称22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348人,双师型教师509人;全日制在校生1.8万人,开设三年制高职专业54个,涵盖12个专业大类、33个专业类;现有国家级骨干专业1个、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23个、省级一流培育专业5个、省级骨干专业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3个、省级重点专业8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3门、省级优秀教材4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现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1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师德先进个人1人、省级师德标兵2人、省级教书育人楷模1人、市级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3人、市级爱国奋斗人才标兵1人、市“三五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市级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市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6个。近三年来,教师荣获省级各类教学竞赛一、二、三等奖19项,学生在全省技能大赛获一、二、三等奖132项,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

学院秉承百年办学优良传统,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教融合的发展道路,大力弘扬“精诚致功,厚己达人”的大学精神,积极践行“敦品尚能,学养日新”的校训,努力培育“公诚勤毅”的校风、“崇德敬业,严谨执教”的教风、“勤奋博学,善思笃行”的学风,以全国“双高型”高职院校建设为目标,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团队建设、实训条件建设、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为抓手,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

学院坚持内涵式与外延式发展并举、职业化与特色化并重的发展道路。学院形成以医药卫生、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财经商贸、土木建筑、生物与化工、教育与体育、农林牧渔、文化艺术等12个专业大类为主,融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与成人教育于一体的办学格局。校内各类实验实训场所83354平方米,有金工、汽车检测与维修、电子、计算机、医护医药、财经商贸、农林畜牧、建筑测绘、艺体训练等实训中心11个,各类实验实训室185个,各类实践基地188个,被宝鸡市政府列为中国西部职业教育综合性实训基地。

学院遵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育训并举”的理念,积极推进基地、招生、教学、科研、就业“五位一体”合作模式。与省内外400余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吉利集团、陕西建工集团、西安卓越新能源应用人才发展中心共建3个产业学院,与宝鸡机床集团、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公司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开设各类订单培养项目37个,成立了以国家级首批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巨晓林为代表的技能大师工作室8个,基本实现开设专业校企合作项目全覆盖,为学生搭建了广阔的就业创业平台,实现了企业与人才的无缝对接。建院以来,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8万余名,应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5%以上。招生扩大到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学生规模在陕西市属高职院校中处于前列。

近年来,学院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教学功能更加完备。投资5.18亿元建设宝鸡(国际)职业技能实训中心;投资2.28亿元建设图书综合楼;投资1.47亿元建成高标准学生餐厅和标准化公寓;投资3592万元建成第十四届全运会足球主赛场,新建学生公寓尚礼楼、尚品楼、尚能楼,新改造文体中心、学术报告厅、崇文路操场等设备功能齐全,条件优越;投资4580万元建成省级智慧校园示范校,实现信息化教学、管理、服务整体提升;与高新区管委会共建的宝鸡高新凤师实验小学和幼儿园,使学院师范教育与地方基础教育一体贯通融合发展。

学院将立足宝鸡,面向西部,辐射全国,按照“十四五”规划“15369”战略(即锁定“建设‘双高型’高职院校,促进高质量发展”一个目标,遵循“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坚持系统思维”五大原则,实施“教学质量、文化育人、办学条件”三大提升工程,打造“构建立德树人新体系、打造人才培养新高地、建设产教融合新格局、建立治理能力新机制、开创社会服务新局面、树立文化育人新品牌”六新优势,完成“立德树人、师资队伍、产教融合、智慧校园建设、科研与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校园文化建设、内部治理、办学条件”九大重点任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内涵建设,促进质量提升,积极打造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优势特色专业,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素质型教师队伍,建成西部最大的区域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积极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协同创新高地,优势专业在省内保持领先地位,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高度认可,努力向建设全国“双高”高职院校的奋斗目标迈进。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1
校友会(高职二类)
1
高职排名
学校简介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1993年创建,是国内最早独立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院校之一。建校以来,深职院人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办学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创造了中国高职教育的多个第一。学校依托珠三角产业发展,秉承深圳特区改革创新精神,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立足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各项事业取得骄人成绩,被誉为中国高职教育的“一面旗帜”。为紧密契合“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战略和深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学校在2016年底召开的第三次党代会工作报告中提出“三个服务、五个定位、一个率先”的战略发展目标,始终坚持为党和国家服务、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服务,努力成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企业家的摇篮、深圳中小微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深圳市民终身教育学校与中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重要基地,率先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职业院校,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贡献“深圳模式”。

一、办学基础条件

办学规模:全日制在校生23845人。

专业设置:现有专业83个,所有专业对接深圳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优势产业;建立15个专业群,每个专业群含3个以上专业,建有专业随产业动态调整机制,专业(群)结构合理。

师资队伍:生师比16.30:1,兼职教师占比30.07%,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占比22.34%;专任教师总数1463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专任教师占比90.43%,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任教师占比49.35%,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任教师167人;“双师型”专任专业课教师占比90.41%;近五年获国家级奖励或荣誉29项。

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课时占比63.36%;顶岗实习时间达到6个月以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项目有54个,与华为等41家规上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与华为、比亚迪等500强企业或行业领军企业共建特色产业学院14所;近两届获教学成果奖国家级二等奖以上或省级最高奖26项,2018年获国家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实现了广东省各级各类教育在特等奖上零的突破。

科研与社会服务:近五年,累计立项厅级及以上科研项目623项;横向技术服务与培训年均到账经费5069.80万元;年均非学历培训人次数是全日制在校生数的3.4倍。

基础设施:学校现有留仙洞、西丽湖、官龙山、华侨城、凤凰山、深汕合作区等六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4509.48亩,生均占地面积126.0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9.19万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33.21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23.04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6.08万元;生均图书142.61册;现有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101个,生产(经营)性实训基地8个,校外稳定的顶岗实习基地588个。

办学经费:以市财政投入为主,办学经费充足。近三年年均基本建设投资和教育事业费为30.96亿元。

二、办学优势

办学特色鲜明。学校秉承“敢闯敢试、开放包容、务实尚法、追求卓越”的深圳精神,率先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2019年10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视察深职院时高度肯定了学校的办学成绩和办学特色。同年11月,根据孙春兰副总理的指示,国务院在深职院举行推进全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现场会。2021年7月,深职院探索构建的“六融合”“六个共同”产教深度融合模式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向全国推广借鉴的“深圳经验”。

人才培养质量高。学校累计培养全日制毕业生15万余名,2021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9.2%以上。毕业生在世界500强企业及行业领军企业就业率、毕业生创新创业率、毕业生起薪水平高于全国同类院校平均水平等多项人才培养质量指标,均位居全国高职院校前列。

教学科研成果突出。拥有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示范专业12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4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5项,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9个,国家精品课程5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3门;获批省部、市区级科研平台60个,获省、市级奖励71项,近五年科研到账经费7.9亿元,年均1.58亿元,科研经费总量位居全省高校前21名。

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63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9.35%,其中正高级教师167人。引培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454人次,其中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1名、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全国技术能手6名、珠江学者5名、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4名、省级教学名师7名、省级技术能手17名、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1个;柔性引进诺贝尔奖团队1个、长江学者和杰青团队3个。学校拥有教育部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引进美国霍夫曼诺奖团队等一批重量级团队,成立霍夫曼先进材料研究院、智能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智能制造研究院、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研究院、社会与经济发展研究院等高端平台,为珠三角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学校一直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以培养适应智能时代需要的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瞄准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紧贴深圳四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布局专业,打造品牌专业,与华为、ARM、阿里巴巴、平安、比亚迪、裕同、天健等一流企业紧密合作,共建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ARM智能硬件学院、比亚迪应用技术学院、裕同数字图文学院、天健建工学院等14所特色产业学院,校企共同制定专业标准、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师资团队、共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在服务一流企业中成就自身一流。开设专业文化课程,大力培育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文化育人。学校已累计培养15万余名全日制专科毕业生,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多项人才培养质量指标位居全国高职院校前列,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其中,240人获CCIE证书,35人获RHCA证书,59人获OCM证书,295人获HCIE证书。

学校坚持以“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科研导向,重视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以及行业企业合作,组建成立了应用技术研究院、文化创意产品研究院、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等三大综合性研发平台。

学校探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五维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为引领,打造深圳中小微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全球技术技能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以及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培养的成长摇篮。通过系统设计、科学构建,协同推进从启蒙教育、预科教育、专门教育到指导创办企业的进阶式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搭建“四会两赛三联盟”双创交流平台和“创新型社团—创客中心—学生创意创业园”双创实践平台,逐步完善跨界融合、产品试制、创业孵化、创业投资的双创服务体系,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近年来获评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广东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深圳首批十大创新创业基地等。

学校重视社会服务,发挥品牌优势,致力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做好高水平师资培训,打造世界级的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做好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及职业资格认证工作,服务好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联合社区街道组建社区学院、特色学院,开展针对社区居民的健康、养老、旅游等培训项目,服务好地方社会发展需要;以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输出为主要内容,构建“理念—教学—师资—管理”四位一体的精准帮扶体系,服务好对口支援地区和院校的发展。2021年重点对口帮扶13所职业院校,累计对口支援西藏、新疆、贵州等地13个省、自治区的200余所职业院校。组建西丽社区学院、大鹏旅游学院等社区学院,与社区共同培养技能人才,打造开放办学、产教融合的“职教特区”;选派核心团队建设管理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开创了特区与老区携手共同发展职业教育的典范。

学校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国际化办学步伐,充分利用区域与自身优势,深化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建校以来,已累计与40个国家和地区的181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包括英国、德国、法国、美国等发达国家以及新西兰、马来西亚、保加利亚、土耳其、波兰、匈牙利、缅甸、老挝等1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方在学生交换、课程合作、科研合作、短期研修等领域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形式多样的教师和学生国际交流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开办了国际商务(中澳)、金融管理(中澳)、物流管理(中美)和软件技术(中美)4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与香港专业教育学院黄克竞分校合办电气服务工程高级文凭合作课程,毕业生获得深港两地毕业资格,并成为首批获得招收海外留学生资质的高职院校和首个获批面向港澳台自主招生的高职院校。学校还联合中兴、招商港口等一批世界一流企业“走出去”,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马来西亚马六甲应用技术大学设立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心,推动马来西亚全国各类职业院校全面对接深职院标准。依托在保加利亚成立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心,输出学校专业标准。应邀为柬埔寨、蒙古等国家职业教育代表团举行专题培训班,输出职业教育经验。加强与职业教育国际组织的合作,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职教全球联系中心之一,获批成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计划亚非研究与培训中心。在提高学校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的同时,为推动中国职业教育与语言文化走出去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办学成绩显著。2001年首家通过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地优秀评估,2009年通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验收,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首批国家级示范校。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中国十大最具就业力高职院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中国十大创新型高职院校”、“黄炎培优秀学校奖”、“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广东省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深圳市创新创业基地”等荣誉称号。

(数据截至时间2021年12月31日)


  中专 2022-12-16 19:40

相关问答

  • 我要读技校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工程造价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工程造价就业前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就业前景,工程造价专业介绍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工程造价和机电一体化技术这二个专

  • 中专学校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工程管理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工程管理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建设工程管理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建设工程管理就业前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就业前景,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介绍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建设工程管理和机

  • 中专学校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消防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消防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建筑消防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建筑消防技术就业前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就业前景,建筑消防技术专业介绍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建筑消防技术和机

  • 中专学校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4年制)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4年制)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4年制)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4年制)就业前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就业前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4年制)专

  • 我要读技校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就业前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就业前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介绍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

  • 中专学校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建筑设计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建筑设计就业前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就业前景,建筑设计专业介绍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建筑设计和机电一体化技术这二个专

  • 中专学校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风景园林设计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风景园林设计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风景园林设计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风景园林设计就业前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就业前景,风景园林设计专业介绍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风景园林设计和机

  • 中专学校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技术(新材料应用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技术(新材料应用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材料工程技术(新材料应用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材料工程技术(新材料应用技术)就业前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就业前景,材料工程技术(新材料应用

  • 中专学校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工程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工程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环境工程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环境工程技术就业前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就业前景,环境工程技术专业介绍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环境工程技术和机

  • 中专学校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招生咨询联系办式?资助政策有哪些?

    10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