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深圳大学海洋科学录取分数多少分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3-03-14 07:40:02 解决时间:2022-08-08 13:14

满意答案

深圳大学海洋科学录取分数为广东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97,最低位次是25798、广东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76,最低位次是42895。
一、深圳大学海洋科学录取分数线
1.2021年海洋科学录取分数线
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
物理类海洋科学(非定向)广东本科批-59725798
物理类海洋科学广东本科批-57642895
2.2020年海洋科学录取分数线
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
理科海洋科学广东本科批-58826525
理科海洋科学广东本科批-57435474
3.2019年海洋科学录取分数线
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
理科海洋科学广东本科批57456023468
理科海洋科学广东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56254929796
4.2018年海洋科学录取分数线
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
理科海洋科学广东本科批57856920565
5.2017年海洋科学录取分数线
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
理科海洋科学广东本科一批57754721739
二、海洋科学专业介绍
海洋科学类 海洋科学
深圳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学科/专业排名】全国排名不含港澳台高校
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
泰晤士2020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生命科学,全国第24名,世界401-500名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专业受限:不招色盲、色弱
专业前景:
21世纪,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时代。我国是一个陆海兼备的发展中大国,“建设海洋强国”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近年来,广东省提出了建设“海洋强省”的战略。深圳市正全力以赴“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海洋产业是今后深圳市重点发展的产业。到2020年,深圳海洋产业年生产总值将达到3000亿元。2017-2020年间,深圳海洋高端智能装备和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已带动新增就业人数9万人左右。尽管深圳在海洋工程、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却也存在海洋领域人才紧缺、海洋科技基础研究薄弱等问题。
我院顺应国家和地方的需求,依托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学院的传统优势学科,于2011年设立了海洋科学专业,建设海洋高技术体系、培养从事海洋科研和海洋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助力海洋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海洋科学作为朝阳专业,期盼优秀学子加入,为深圳建成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广东实现“海洋强省”和中国踏上“海洋强国”之路贡献自己的力量!
就业去向:各级(国家、省、市等)海洋局、气象局、海洋预报中心、海洋信息中心、海洋技术中心、海洋环境与资源监测中心、海洋生物技术、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企事业单位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宽厚海洋科学知识和实践技能,了解海洋科学的发展趋势,能从事海洋监测、环境保护,或海洋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海洋生物技术应用、海洋事务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特色:
>本专业以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为本专业基础,以海洋调查与监测、海洋重大灾害防护为本专业特色。通过慕课课程、创新研究短课、微课等多种方式构建多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海洋科学相关领域的厚基础、创新型及应用型的多元化人才。
>特色班:
海洋科学菁英班:与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合作开设“海洋科学菁英班”,在本专业大二学生中选拔组建,校所联合方式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实现人才培养质的飞跃。学生除参加学院开设的课程学习外,还需参加南海海洋所开设的海洋科学特色课程。 本科四年级在南海海洋所主修实践或实习约为6-12个月,内容包括海洋环境调查与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利用、野外试验或室内实验、文献查阅、论文撰写等,南海海洋所委派导师指导实习学生作毕业论文、设计等,实习完成后,评选海菁优秀毕业生同时由南海海洋所颁发“海菁班”结业证书。
>学生获奖情况:本专业具有一流的海洋科学人才培养平台,鼓励学生加入科研团队、参加专业竞赛,以赛促学。近三年来本专业多名学生主持和参与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和省级的“挑战杯”研究项目;分别获得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全国优胜奖、广东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二等奖等多项奖项。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海洋科学野外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科研院所的合作科研实习等。
主要课程:必修课程:海洋化学、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学、海洋生物学、鱼类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海洋生态学、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等。选修课程:藻类学、养殖生物学、海洋环境生物学、海洋药学导论、海洋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专题讲座、生物统计学、专业英语(海洋类)等。
三、深圳大学
68
软科(综合)
56
校友会(综合)
61
武书连
327
US排名
学校简介

深圳大学198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肩负着为特区培养人才和为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探路的光荣使命。中央、教育部和地方高度重视深圳大学建设,组织北大援建中文、外语类学科,清华援建电子、建筑类学科,人大援建经济、法律类学科,一大批知名学者云集深圳大学。建校伊始,学校在高校管理体制上锐意改革,在奖学金、学分制、勤工俭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率先在国内实行毕业生不包分配和双向选择制度,推行教职员工全员聘任制度和后勤部门社会化管理改革,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圳大学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文明校园。

通讯地址
粤海校区,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3688号,邮政编码:518060。 丽湖校区,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学苑大道1066号,邮政编码:518055。
毕业生就业

问:请你简单介绍一下深圳大学的就业情况?

答:就业资源:

  • 20万+深大校友扎根深圳

  • 深大众多校友企业成长为深圳名企:腾讯、华强集团、正中投资集团、海岸投资集团、雷柏科技等。

  • 深大周边云集190余家上市公司。

  • 腾讯、百度、阿里等国际总部仅位于深大2-3公里范围内

  • 约80%毕业生在深圳就业

  • 约90%毕业生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学生特质:深大毕业生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有着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尤其是对深圳创新创业文化高度认同,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为促进毕业生更高水平就业,学校力推“500++星梦计划”

    携手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领军企业+科技新锐企业,通过协同创新、联合培养、文化互动、带薪实习、推优录用等合作模式,共同打造一个从学习到创新、从科技到应用、从创意到产品、从校园到职场的无缝衔接的实践通道,为优秀学生提供实践实训实习实战的学习加速器,帮助学生朝着美好梦想的方向启航。

    已有近700人被世界500强企业录用。


问:请你简单介绍一下深圳大学是否支持学生自主创业?

答:在这里,梦不止于想 ,学生创新、创业每年投入过千万。深圳大学是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 ,深圳市创新创业基地 ,深港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 。

深圳大学学生创业园:

2009年建立,每年无偿提供资金和办公场地资助大学生创业。截至2021年底,资助总金额超过三千万元,孵化大学生创业企业430家,团队持续创业近70%,销售额或市值1亿以上的企业5家,1000万以上的企业超35家。

大湾区国际创新学院

2018年7月,深圳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发起成立“大湾区国际创新学院”(Greater Bay Area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Innovation,简称GBA I3)。同年9月,学校发文正式成立“大湾区国际创新学院”,提出“一体两翼三区四方五高”的办学理念,以深圳大学双创教育为主体,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及国际四大湾区,结合我校、粤港澳地区大学及国际湾区大学资源,面对高校、政府机构、创投孵化及企业产业,致力于成为高层次双创人才培养、高水平双创理论与实践研究、高规格国际双创资源对接、高价值大湾区项目孵化、高质量深港高等教育合作的综合型创新创业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2020年,学校对原创业园、创业学院、大湾区国际创新学院等机构进行合并重组,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标志着深圳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园区--学院--中心”的转型升级。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是在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统筹规划、组织落实全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职能部门,落实双创教育的总体目标、战略规划、工作任务、经费预算、资源建设等,相对独立挂靠学校教务部,旨在贯彻落实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总体要求,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推进国际化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工作包括完善双创教学课程体系、推动双创竞赛赛创融合、丰富双创品牌特色实践、助推双创产学研落地转化、加快双创教育前沿国际化。中心占地面积3600多平方,设有孵化室、会议室、洽谈室、实训室、阅览室、多媒体培训室等公共空间,为大学生孵化提供全方位服务。

创新创业教学课程体系

深圳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与腾讯公司、阿里巴巴、苹果公司、亚马逊(中国)、招联金融、美国大卫雷文专利集团、深圳市优课在线教育有限公司、深圳开放创新实验室等知名企业开展合作,邀请企业家、高管和技术专家,联合开设“创业实战”系列课程32门,其中学分系统课程11门,UOOC课程7门,证书课程14门。

2021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独立设置了“创新创业实践与学生发展”模块,强化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内容分别:创新创业基础课、创新领航讲座、创业指导课程、创新创业短课、创新创业自主实践五大模块;其中着力打造MOOC必修课程“面向未来的创新创业概论”。

 

深圳大学创业者联盟:

深圳大学创业者联盟隶属于深圳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简称深大创盟,是全校唯一一个围绕“双创育人”主题开展组织活动的独立学生组织,共汇聚23个校内创业创客类学生组织和社团、36家社会孵化器、投资机构、企业法人、社会组织等近百个单位会员,大力扶持校内创业类学生组织发展,加强创业前端孵化,资助学生创客进行创业实践。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近2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我校共获得国赛银奖3枚,铜奖9枚,入围奖2枚;获得省赛金奖4枚、银奖7枚,铜奖13枚,在参赛数量及获奖数量上均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为本市获奖数量最多的本科院校。2021年学校出台《深圳大学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激励办法(试行)》,多层次构建我校的双创孵化生态圈,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以赛促产。

“‘创·享荔园’深圳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周

“创·享荔园”活动是由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牵头,包括教务部、学生部、校团委等10个部门,23个学院与部门联动共同组织参与,双创周活动旨在向全校师生展示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的多项丰硕成果,加强校企创新创业合作,营造良好的“双创”教育氛围,弘扬“敢闯敢试、开放包容、务实尚法、追求卓越”的新时代深圳精神。2021年双创周共组织36场活动,其中有16场为双创中心主办。活动期间,粤海、沧海、丽湖三校区联动,累计超过7000名师生,2.8万人次参与。

“双创领航精英训练营”

“双创领航精英训练营”暨港澳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是教育部立项资助项目,本项目以深圳大学为依托,以两岸三地高校的本科生为培养对象,从科技创新和创业两个维度展开,涵盖了科研素养提升、专业方向规划、创业技能训练、创新思维拓展等训练内容,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自2019年以来,本项目培养了大批双创人才,促进了两岸三地的交流,被教育部列为港澳台与内地高等学校师生交流优秀项目,每年受到重点支持。

《创业英雄汇》深圳大学路演项目:

《创业英雄汇》栏目由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推出的唯一大型青年创业实战栏目,节目汇集了柳传志、宗庆后、曹德旺、俞敏洪、雷军、董明珠等重量级创业导师,在创投界名声斐然,被称为“中国好项目孵化器”。2020年10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频道《创业英雄汇》在我校路演专场活动。经过现场路演、评委指导、栏目组会审的层层选拔,我校共有5支创业团队从路演的11支队伍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围央视《创业英雄汇》现场路演舞台(入围率超过45%)。此次入围团队中包括在校本科生孵化项目、在读博士生创业项目、毕业校友企业项目,以及教师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多层次全方位地展示了我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成果,体现出我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

深圳大学学生创新发展基金

2021年,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共获立项30个国家级大创项目和80个省级大创项目,并资助了141项校级大创项目。

学生创新创业支持平台:

与华为集团共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育人基地

与硅谷高创会联合打造的国际化青春创客空间“硅谷之窗”

与深圳开放创新实验室合作成立“深圳大学物联网学生创新中心”

与亚马逊中国电商平台合作成立“深圳大学跨境电商学生双创中心”

与中国人寿合作成立“深圳大学大学生金融产品创新中心”



平均伙食标准

学生在校园内的消费不高,伙食费约800元每月。


奖学金设置

奖学金政策以深圳大学本科招生网公布为准。


 


  中专 2022-08-08 13:14

相关问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