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号 | 名称 | 类型 | 专业代码 |
|---|---|---|---|
| 1 | 设计学 | 学术型硕士 | 130500 |
| 2 | 美术学 | 学术型硕士 | 130400 |
| 3 | 戏剧与影视学 | 学术型硕士 | 130300 |
| 4 | 音乐与舞蹈学 | 学术型硕士 | 130200 |
| 5 | 公共管理 | 学术型硕士 | 120400 |
| 6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083200 |
| 7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学术型硕士 | 081700 |
| 8 | 教育技术学 | 学术型硕士 | 078401 |
| 9 | 生态学 | 学术型硕士 | 071300 |
| 10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学术型硕士 | 071010 |
| 11 | 微生物学 | 学术型硕士 | 071005 |
| 12 | 动物学 | 学术型硕士 | 071002 |
| 13 | 植物学 | 学术型硕士 | 071001 |
| 14 | 生物学 | 学术型硕士 | 071000 |
| 15 | 化学 | 学术型硕士 | 070300 |
| 16 | 无线电物理 | 学术型硕士 | 070208 |
| 17 | 光学 | 学术型硕士 | 070207 |
| 18 | 凝聚态物理 | 学术型硕士 | 070205 |
| 19 |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 学术型硕士 | 070202 |
| 20 | 理论物理 | 学术型硕士 | 070201 |
| 21 | 运筹学与控制论 | 学术型硕士 | 070105 |
| 22 | 应用数学 | 学术型硕士 | 070104 |
| 23 | 计算数学 | 学术型硕士 | 070102 |
| 24 | 基础数学 | 学术型硕士 | 070101 |
| 25 | 外国语言文学 | 学术型硕士 | 050200 |
| 26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学术型硕士 | 050108 |
| 27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学术型硕士 | 050106 |
| 28 | 中国古代文学 | 学术型硕士 | 050105 |
| 29 | 汉语言文字学 | 学术型硕士 | 050103 |
| 30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学术型硕士 | 050102 |
| 31 | 文艺学 | 学术型硕士 | 050101 |
| 32 | 体育教育训练学 | 学术型硕士 | 040303 |
| 33 | 运动人体科学 | 学术型硕士 | 040302 |
| 34 | 应用心理学 | 学术型硕士 | 040203 |
| 35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学术型硕士 | 040202 |
| 36 | 基础心理学 | 学术型硕士 | 040201 |
| 37 | 特殊教育学 | 学术型硕士 | 040109 |
| 38 | 职业技术教育学 | 学术型硕士 | 040108 |
| 39 | 高等教育学 | 学术型硕士 | 040106 |
| 40 | 学前教育学 | 学术型硕士 | 040105 |
| 41 | 比较教育学 | 学术型硕士 | 040104 |
| 42 | 教育史 | 学术型硕士 | 040103 |
| 43 | 课程与教学论 | 学术型硕士 | 040102 |
| 44 | 教育学原理 | 学术型硕士 | 040101 |
| 45 |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 学术型硕士 | 030506 |
| 46 | 思想政治教育 | 学术型硕士 | 030505 |
| 47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学术型硕士 | 030503 |
| 48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学术型硕士 | 030501 |
| 49 | 社会学 | 学术型硕士 | 030301 |
| 50 | 国际法学 | 学术型硕士 | 030109 |
| 51 | 经济法学 | 学术型硕士 | 030107 |
| 52 | 诉讼法学 | 学术型硕士 | 030106 |
| 53 | 民商法学 | 学术型硕士 | 030105 |
| 54 | 刑法学 | 学术型硕士 | 030104 |
| 55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学术型硕士 | 030103 |
| 56 | 法律史 | 学术型硕士 | 030102 |
| 57 | 法学理论 | 学术型硕士 | 030101 |
| 58 | 科学技术哲学 | 学术型硕士 | 010108 |
| 59 | 伦理学 | 学术型硕士 | 010105 |
| 60 | 中国哲学 | 学术型硕士 | 010102 |
| 61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学术型硕士 | 010101 |
沈阳师范大学隶属辽宁省人民政府,始建于1951年,前身为东北教育学院,1953年更名为沈阳师范学院,是当时东北地区创办最早的两所本科师范院校之一。1965年更名为辽宁第一师范学院,1978年恢复沈阳师范学院校名。2000年,学校成功换建新校园,为学校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02年,辽宁省政府决定并经教育部批准,沈阳师范学院与辽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2021年,学校党委先后两次荣获辽宁省委“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20年,学校进入“上海软科”全国最好大学排名200强;2021年,排名又有新跃升。
学校占地面积1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0272人,硕士研究生3670人,长短期留学生1100人。设有26个二级学院和19个校属馆、部、中心、研究所及附属机构。在黎巴嫩、约旦、乌克兰设有孔子学院共3所,在巴基斯坦开设网络中文课堂1个;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辽宁教育行政学院、辽宁省电化教育馆、辽宁古生物博物馆、辽宁省幼儿师资培训中心均设在我校。
学校现有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2243人,专任教师1348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34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7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67人。现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1人,省优秀专家5人,省“兴辽英才计划”29人(攀登学者3人、特聘教授1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1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教学名师2人、青年拔尖人才9人),省“四个一批”人才2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11人,省高校本科教学名师16人,省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6人,省“兴辽英才计划”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13个。
学校形成了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协调发展的育人体系。现有本科专业77个,国家一流专业1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教育部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31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5个、省级大学生创业项目选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2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省级一流课程91门。学校是优秀应届本科生推免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单位,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京剧),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修研习培训基地,中国政府和孔子学院奖学金留学生接受单位、商务部援外培训承办基地。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9大学科,在2020年上海软科最好大学排名中进入TOP200,2021年又提升4个位次。现有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教育学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学科A类层次,建有3个国家二级学会,入选“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权威来源机构”。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教育学进入全国同学科前20-30%。教育硕士获批东北地区首批全国教育硕士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在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获得B,位列辽宁第一、东北第二。
学校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理念,不断提高科研工作核心竞争力。学校现有省级及以上科技类创新平台24个,其中国际科技组织合作平台1个、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1个、重点实验室1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协同创新中心2个、校地校企研究院2个、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个、星创天地1个;省级及以上人文社科类创新平台38个,其中研究基地33个、校地校企研究院2个、新型智库3个;省级科研团队24个,其中创新团队13个、教育决策咨询研究团队2个、科技特派团8个、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团1个。学校近五年获批国家级项目207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7项;获批省级以上政府奖97项,学校教师出版著作517部,授权专利3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192篇。学校共发表6篇《自然》杂志学术论文和1篇《科学》杂志学术论文,在中国CNS论文排行榜100强,位居辽宁省第1位,全国第18位。
学校秉承开放办学和合作共赢的理念,创新机制、提质增效,拓展与世界高水平大学的深度合作。目前,与五大洲32个国家及地区的158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现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与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高校开展联合培养博士项目4个;设有黎巴嫩、约旦、乌克兰海外孔子学院3所和巴基斯坦网络中文课堂1个;部级国际科技组织合作平台1个,部级国别区域研究中心1个;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和孔子学院奖学金接受单位、商务部援外培训承办单位、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外派汉语师资岗前培训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管理分会副理事长单位、辽宁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单位和来华分会会长单位、辽宁省来华留学示范建设高校、辽宁省孔子学院合作大学联盟副理事长单位、辽宁省政府外事交流员接收和派出单位、辽宁省“两岸大学生交流基地”。
面向未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深入实施“五大战略”,奋力推进“六大突破”,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争创特色一流为核心,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打造一批全国一流的支柱性、标志性学科专业,服务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为建成优势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不懈奋斗。
(一)推荐阶段
学生处电话:024-86574429
教务处电话:024-86593389
(二)接收阶段
研招办电话:024-86592979
推免生复试时间为10月15-20日(具体时间以中国研招网推免服务系统中的复试通知为准)。
报考我校全日制研究生推免材料寄送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253号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邮编:110034)
附件:
1.《沈阳师范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办法》(沈师大校〔2015〕130号)
2.《沈阳师范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名额分配办法(修订)》(沈师大校〔2020〕142号)
3.2022年推免名额分配方案
4.《沈阳师范大学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章程》
5.2022年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申请材料清单
6.2022年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情况简表
7.《沈阳师范大学推荐具有特殊学术专长或突出培养潜质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书》
8.2022年推免工作领导小组
附件1-8.rar
沈阳师范大学推免工作领导小组
2021年9月7日

沈阳医学院学术型硕士专业有: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等专业。沈阳医学院学术型硕士专业编号名称类型专业代码1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学术型硕士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学术型硕士病理学与病理生

沈阳大学学术型硕士专业有:美术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财政学等专业。沈阳大学学术型硕士专业编号名称类型专业代码1美术学学术型硕士环境科学与工程学术型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型硕士生物学学术型硕士财政学学术型硕士020203

沈阳建筑大学学术型硕士专业有:软件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专业。沈阳建筑大学学术型硕士专业编号名称类型专业代码1软件工程学术型硕士土木工程学术型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型硕士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型硕士030500沈阳建筑

沈阳理工大学学术型硕士专业有:设计学、兵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力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等专业。沈阳理工大学学术型硕士专业编号名称类型专业代码1设计学学术型硕士兵器科学与

沈阳音乐学院学术型硕士专业有:艺术学等专业。沈阳音乐学院学术型硕士专业编号名称类型专业代码1艺术学学术型硕士130000沈阳音乐学院319名校友会(综合)439名武书连沈阳音乐学院的前身是1938年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

沈阳农业大学学术型硕士专业有:土地资源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风景园林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食品科学、草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森林经理学、森林保护学、森林培育、林木遗传育种、临床兽医学、预防兽医学、基础兽医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动物营

沈阳化工大学学术型硕士专业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工程热化学、化工过程安全与应急管理、生物化工、化学工程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药学、精细合成化学与分子工程、化学等专业

沈阳工业大学学术型硕士专业有: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物理学、数

(一)学术型研究生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我校体检要求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4.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本科生和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3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4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

沈阳师范大学学术型硕士专业有:设计学、美术学、戏剧与影视学、音乐与舞蹈学、公共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教育技术学、生态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生物学、化学、无线电物理、光学、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