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吉林师范大学 (最高/最低分) | 沈阳理工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俄语(英语、俄语) | 2021 | 理科 | 428/387(本科二批A段) | /() |
| 俄语(英语、俄语) | 2021 | 文科 | 511/451(本科二批A段) | 499/499(本科二批A段) |
| 俄语 | 2020 | 理科 | -/430(本科二批A段) | 499/499(本科二批A段) |
| 俄语 | 2020 | 文科 | -/466(本科二批A段) | -/511(本科二批A段) |
| 俄语(英语、俄语) | 2019 | 理科 | -/455(本科二批A段) | -/511(本科二批A段) |
| 俄语 | 2019 | 理科 | 521/455(本科二批) | -/511(本科二批A段) |
| 俄语(英语、俄语) | 2019 | 文科 | -/482(本科二批A段) | 542/542(本科二批A段) |
| 俄语 | 2019 | 文科 | 511/482(本科二批) | 542/542(本科二批A段) |
| 俄语(英语、俄语) | 2018 | 理科 | -/479(本科二批A段) | 542/542(本科二批A段) |
| 俄语(英语、俄语) | 2018 | 理科 | -/479(本科二批) | 542/542(本科二批A段) |
| 俄语(英语、俄语) | 2018 | 文科 | -/471(本科二批A段) | -/441(本科二批A段) |
| 俄语(英语、俄语) | 2018 | 文科 | -/471(本科二批) | -/441(本科二批A段) |
| 俄语 | 2017 | 理科 | -/429(本科二批A段) | -/441(本科二批A段) |
| 俄语 | 2017 | 文科 | -/457(本科二批A段) | -/508(本科二批A段)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吉林 | 俄语(招英语、俄语考生)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387 |
| 文科 | 451 | ||||
| 山东 | 俄语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30 |
| 江西 | 俄语(招英语、俄语考生)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9 |
| 黑龙江 | 俄语(招英语俄语考生)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78 |
| 河北 | 俄语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4 |
沈阳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专业于2002年申办,2003年首次招生。2017年获俄语专业翻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开始招生。
俄语专业拥有一支专业素质过硬、学术思想活跃、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0人,俄罗斯外教2人。专任教师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人,博士在读2人,具有留学经历教师8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委员1人,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委员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层次人才2人,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校教学名师1人,校优秀主讲教师4人。省级精品课1门。
俄语专业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指引下,利用自身语言优势,基于2+2、2+1+1、1+4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办学模式,本着“全面培养,突出实践”的培养特色,强化对学生俄语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综合俄语》省级精品课的优势,以校国家级中俄基地为依托,以国家级普希金语言中心、中俄学院、孔子学院为支撑,建立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努力营造全方位的立体化外语教学环境。至今已有20余名毕业生成为海外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
俄语专业学生的专业四级通过率在95%以上,八级通过率达到90%。在国内外的俄语竞赛中,已有70余人次获奖。40余名学生考上国内知名高校研究生,20余名同学获得俄罗斯单方奖学金攻赴俄攻读硕士学位,30余人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项目资助。
2006年俄语专业教研室被评为沈阳市五朵金花式建功立业标兵岗,2011年俄语专业教学团队被授予校优秀教学团队称号,2013年辽宁省本科教学评价中,俄语专业在全省参评的8所高校中名列第三。俄语专业学术科研成果丰硕,近五年来,教师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8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1项,主持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办等省级课题项目近20项。
俄语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俄语语言基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具备俄语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并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俄语人才;能掌握口、笔译理论和技能,知识面广,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俄语人才。
主干课程
综合俄语1、俄语语法3、俄语口语1、俄语听力2、俄文写作1、综合俄语4、俄语阅读2、高级俄语1、口译1、俄汉笔译、高级俄语3、俄罗斯文学史2、俄语语言学概论、学术论文写作、俄语翻译技能实训2。
就业方向
随着中俄关系的不断升温,“一带一路战略”的大力推进,俄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是十分可观的,毕业生可在经贸、外事、文化、经济、教育、旅游、科技交流合作等领域从事翻译、研究、教育、管理等工作。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辽宁 | 俄语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9 |
| 历史类 | 531 | ||||
| 四川 | 俄语(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4 |
| 文科 | 533 | ||||
| 重庆 | 俄语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3 |
| 历史类 | 538 | ||||
| 山东 | 俄语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21 |
| 安徽 | 俄语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55 |
| 江苏 | 俄语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3 |
| 黑龙江 | 俄语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65 |
| 吉林 | 俄语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99 |
| 内蒙古 | 俄语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96 |
| 山西 | 俄语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24 |
| 河北 | 俄语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2 |
吉林师范大学是吉林省重点大学。学校始建于1958年,经过6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融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和继续教育学生为一体,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体系。现任党委书记王喜库,校长杨小天。
学校建有四平、长春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校园环境舒适,基础设施完备,功能配套齐全。现有21个学院,1个教学部,46个研究所,182个实验室。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63亿元,固定资产总值17.13亿元。图书馆藏书287.02万册。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7797人,研究生3194人,中国政府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等项目留学生31人,专科生2180人。学校本部现有教职工1639人,其中正高级158人,副高级461人;博士生导师59人,硕士生导师588人;双聘院士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省高级专家3人次,省拔尖创新人才29人次,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15人,长白山学者、长白山技能名师10人,省主讲教授2人,省教学名师15人,省优秀教师9人,省跨世纪学术和科技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省教学新秀4人。学校被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评为“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保持本科教学优势特色。现有66个本科专业,覆盖了文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9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学校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院校。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立项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2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1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13个,省级品牌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转型发展示范专业(群)4个,省级本科高校应用型专业(群)校企合作综合改革项目5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点专业3个;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2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示范项目2个,省级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5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9门,省级精品在线开发课程9门,省级金课建设项目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28门,省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立项课程4门,省级优秀课程67门;省级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省级教育训练基地3个,省级工程创新训练中心1个。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吉林省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省委宣传部与学校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
学校连续7届获国家教学成果奖7项,是吉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省属高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69项,省级教育技术成果奖72项。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吉林省大学生文化素质示范基地”、“吉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基地”。学生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活动中屡获佳绩。学校先后8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多次被授予 “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省五四红旗团委标兵”、中国志愿者工作组织奖等荣誉称号。
学校大力发展研究生和留学生教育,2021年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1个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覆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有13个省级特色高水平学科,3个省高校重中之重学科。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项目院校”,先后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在我校学习中文及专业课程,并设有汉语水平考试考点。
学校科研事业发展迅速。现有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有46个省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其中包括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6年以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7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规划项目29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1项。发表学术论文被SCI 收录1500余篇,CSSCI 收录期刊论文308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94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10件,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66项。
学校对外交流活跃,积极搭建国际合作平台,目前已与20多个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的百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在师生互派、学术交流、外专引智、留学生教育、汉语推广、合作办学等方面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2011年来,通过各类项目选派教师赴国(境)外留学进修300余人次,选派学生通过联合培养、交流项目、文化体验、实习实践等形式赴海外交流学习1000余人次。学校现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6个。
吉林师范大学秉承“好学近知,力行近仁”的校训精神,努力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教师教育类专业毕业生以基础厚、能力强、潜力大、素质好而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和好评,在基础教育界享有较高声誉;非教师教育类专业紧密结合社会需求,注重学生职业品格与专业技能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不断生成。毕业生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自1999年以来,学校连续4次被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评为“模范集体”。2009年,学校先后被吉林省教育厅和国家教育部授予“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称号。2010年,学校被吉林省教育厅授予“吉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称号。2015年,学校被授予“吉林省文明单位”称号。展望未来,吉林师范大学将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特色”六大发展理念,执行“人才引领、创新驱动、特色发展、质量提升、协同合作、开放融合”六大战略,建构“人才培养体系、师资队伍建设体系、学术创新体系、服务保障体系、综合治理体系、文化铸魂体系”六大体系,向着创新吉师、法治吉师、和谐吉师、平安吉师、美丽吉师、幸福吉师阔步前行。
本科专业: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民族学、教育学、小学教育、心理学、学前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化学、应用化学、环境科学、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地理科学专业学费标准为3850元/学年;
旅游管理、环境工程、工商管理类(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专业学费标准为4180元/学年;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4400元/学年;
法学、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社会工作专业学费标准为4620元/学年;
运动训练专业学费标准为9000元/学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科学、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电子信息类(包括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4840元/学年;
英语、日语、俄语、朝鲜语、德语、西班牙语专业学费标准为5060元/学年;
新闻学、编辑出版学、音乐学、音乐表演、广播电视编导、动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费标准为6820元/学年;
美术学、产品设计、环境设计、绘画、书法学专业学费标准为5940元/学年。
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SEC)项目专业:环境工程、财务管理、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学、软件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20000元/学年。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学费标准为20000元/学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23000元/学年,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费标准为24000元/学年。
本科少数民族预科生第一年学费标准为5000元。
专科专业:
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小学英语教育、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学费标准为3300元/学年。
在校学生可以参评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吉林省奖学金;校级专业奖学金、贫困生自强自立奖学金以及各种单项奖励等。
沈阳理工大学始建于1948年,是我军为培养新中国急需的兵工专门人才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本科军工高等学校,是共和国“兵工七子”之一,曾用名东北军工专门学校、沈阳工业学院等,先后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工部、中央兵工总局、兵器工业部、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等,1999年划归辽宁省管理,2004年更为现名。
学校由辽宁省人民政府举办并管理,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辽宁省共建高校,是辽宁省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共建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是工信部首批“数字智能—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单位,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招收高水平女子足球运动队。
学校位于辽宁省省会沈阳市风景秀丽的浑河南岸,占地面积1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703人,其中专任教师1080人,含高级职称专任教师589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551人;有双聘院士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15人;省领军人才、省优秀专家、省特聘教授、省“兴辽英才计划”人选、省学术头雁、省“百千万人才”百人层次、省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等110人;获批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教学团队6个、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7个。建有国家级沈阳中俄科技合作基地、国家863高技术发展计划重点实验室等5个国家级平台,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重大科技平台“现代兵器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2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校是一所以工为主,理、经、管、文、法、艺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现有16个学院(部),63个本科专业,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二级学科,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翻译、会计、工商管理等6类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5个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防特色学科,1个辽宁省一流学科。
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17851人,其中本科生15321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530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十三五”期间,学校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研究、培养模式探索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获批教育部产教融合工程建设项目资金1.21亿,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7门。现有国家级、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8项;辽宁省、兵器行业优秀教材14部;获批辽宁省汽车工程产业学院1个;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0个;学生获国家奖93项、发表论文1998篇、授权专利565项。本科生源质量不断提高,研究生招生规模显著扩大,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
学校国防特色鲜明,科研生产资质齐全,是辽宁省兵工学会理事长单位,辽宁军民融合(兵工)产业校企联盟理事长单位,“B8协同创新联盟”成员单位,中国高校校办产业协会会员单位,校办军工企业国防资质齐全,曾被总装备部授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突出贡献奖,东北唯一的兵器博物馆是国家、辽宁省和沈阳市科普教育基地、辽宁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开放基地、辽宁省国防教育基地、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沈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近年来,学校针对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不断强化特色,凝练主攻方向,加强人才和团队建设,做强、做大优势领域,科研实力得到明显提高,科研工作实现快速发展,师均年科研经费突破10万元,千万以上重大科研项目相继涌现。“十三五”期间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20项,授权专利638项,专利转化39项,发表三大检索论文634篇,获批及滚动支持省级创新团队2个、创新平台3个。与东北科技大市场签署工作站合作协议,与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签署共建协议,成为省内首批“辽宁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共建辽宁省实质性产学研联盟28个。
学校大力实施“开放兴校”战略,不断发挥对俄合作优势,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和合作。与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英国、美国、法国、德国、芬兰、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家多所大学及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与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合作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沈阳理工大学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国际工程学院”获批教育部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波兰西里西亚技术大学开展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批教育部本科合作办学项目。与英国、波兰、法国等国家的大学分别开展了4+0、2+2、3+1等中外校际交流项目。与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托木斯克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等俄罗斯著名高校合作开展了中俄联合培养2+2项目,培养了大批“专业+俄语”的复合型国际人才。2012年我校成为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赴俄罗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公派留学项目优先选拔院校。累计培养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名来华留学生。学校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所属的9个研究所共建了4个设备技术先进的合作实验室。与俄罗斯托木斯克国立大学合作建立了孔子学院和国家级普希金俄语中心。
70多年来,学校始终牢记高等教育的使命和责任,与时代同呼吸,与国家共命运,立足辽宁、面向全国,为国家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14万余人,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为国防现代化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新时期,学校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特色立校、人才强校、开放兴校、文化治校、质量固校”五大发展方略,践行“爱国奉献、自强不息、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兵工精神,秉承“弘志励学,德才并蓄”的校训,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为把学校建设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沈阳理工大学俄语和机械电子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俄语和机械电子工程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俄语就业前景和机械电子工程就业前景,俄语专业介绍和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俄语和机械电子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俄语和机

沈阳理工大学俄语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俄语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俄语就业前景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就业前景,俄语专业介绍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俄语和机械设计制造及

沈阳理工大学俄语和应用化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俄语和应用化学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俄语就业前景和应用化学就业前景,俄语专业介绍和应用化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俄语和应用化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俄语和应用化学录取分数线(辽

沈阳理工大学俄语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俄语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俄语就业前景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俄语专业介绍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俄语和信息与计算科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沈阳理工大学俄语和翻译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俄语和翻译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俄语就业前景和翻译就业前景,俄语专业介绍和翻译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俄语和翻译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俄语和翻译录取分数线(辽宁)物理类年份俄语翻译历

沈阳理工大学英语和俄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英语和俄语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英语就业前景和俄语就业前景,英语专业介绍和俄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英语和俄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英语和俄语录取分数线(辽宁)物理类年份英语俄语历

沈阳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俄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俄语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俄语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俄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俄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沈阳理工大学金融学和俄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俄语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俄语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俄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俄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学和俄语录取分数线(辽宁)物理类年

沈阳理工大学经济学和俄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俄语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俄语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俄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俄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济学和俄语录取分数线(辽宁)物理类年

沈阳理工大学吉林俄语录取分数线为499分(文科)。沈阳理工大学吉林俄语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俄语文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俄语专业介绍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本科四年文学学士外国语言文学类沈阳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