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安徽建筑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山西师范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地理信息科学 | 2021 | 理科 | -/525(本科一批) | -/486(本科二批) |
| 地理信息科学 | 2020 | 理科 | 584/554(本科一批) | 511/482(本科二批) |
| 地理信息科学 | 2019 | 理科 | -/527(本科一批) | -/488(本科二批) |
| 地理信息科学 | 2018 | 理科 | -/532(本科一批) | -/496(本科二批) |
| 地理信息科学 | 2017 | 理科 | -/508(本科一批) | -/471(本科二批) |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安徽建筑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山西师范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地理信息科学 | 2018 | 理科 | -/502(本科二批A段) | -/477(本科二批A段) |
| 地理信息科学 | 2017 | 理科 | -/462(本科二批A段) | -/477(本科二批A段)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数字化时代迫切需求的3S高新技术人才为宗旨,重点培养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基本理论,以及遥感图像数字处理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IT领域以及各级信息管理部门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应用软件与应用系统开发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地图学、摄影测量学、数字测图原理、遥感原理、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农业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全球定位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大型数据库、空间数据库、WEBGIS应用与开发、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计算机图形学、数据结构、计算方法、软件工程、土地信息系统、资源管理系统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IT公司 、农业管理部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城市建设规划部门以及相关科研院所工作。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安徽 | 地理信息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25 |
| 重庆 | 地理信息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0 |
| 江西 | 地理信息科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4 |
| 浙江 | 地理信息科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74 |
| 江苏 | 地理信息科学(南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7 |
| 上海 | 地理信息科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54 |
| 吉林 | 地理信息科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15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山西 | 地理信息科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82 |
| 广西 | 地理信息科学(5100元/年)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6 |
| 山东 | 地理信息科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42 |
| 安徽 | 地理信息科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6 |
| 江苏 | 地理信息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4 |
| 历史类 | 534 | ||||
| 吉林 | 地理信息科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03 |
| 辽宁 | 地理信息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3 |
| 历史类 | 559 | ||||
| 内蒙古 | 地理信息科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01 |
| 河北 | 地理信息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5 |
| 历史类 | 558 |
安徽建筑大学是安徽省唯一一所以土建类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始建于1958年。学校是安徽省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省优秀教学管理集体、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省高校后勤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文明单位。
学校设有12个学院,现有61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管、理、艺、文、法、经七大学科门类。全日制本科生16800余人,研究生2100余人。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教师1214人,教师中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480余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1094人,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458人。拥有国家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9人,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13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5个,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6人、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7人。
学校现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5个国家级、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安徽省高校智库。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170多万册,电子图书300多万册。
学校紧紧依托“大土建”学科优势,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凝练科研方向,在节能环保、城镇化与徽派建筑、地下工程、公共安全、先进建筑材料等重点领域,形成了多个具有较大影响、特色鲜明的科研方向和学术团队。近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科基金项目270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950多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8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中国发明专利金奖1项。
学校始终坚持质量立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大力实施质量工程并取得突出成绩。近年来,获得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22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800多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7项、一等奖22项。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国家级专业教育评估(认证)通过专业9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8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新工科项目4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
学校现有节能研究院、徽派建筑研究所等25个科研机构,拥有建筑设计研究院、岩土勘察设计院、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校办企业,成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基地。
学校面向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近年来,生源质量不断提高,新生录取分数线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省属高校前列,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学生在全国、全省大学生各类学科竞赛和体育竞赛中屡创佳绩,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表彰、奖励1000多项。
学校对外交流日趋活跃,已与美国、德国、英国、俄罗斯、白俄罗斯、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2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在学生联合培养、教师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中外合作办学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学校是教育部认定的中外合作办学单位。
学校坚持“进德、弘毅、博学、善建”的校训,坚持“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依托建筑业、服务城镇化”的办学定位和“质量立校、创新领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坚持走打好“建”字牌,做好“徽”文章的特色发展之路,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为建设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建筑大学努力奋斗!
山西师范大学创建于1958年。建校60多年来,学校秉承师范教育的优良传统,不断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培养体系完备、办学特色鲜明的省属师范大学,是培养山西省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基地。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7146人,全日制研究生3588人,非全日制研究生316人;设有22个学院,55个本科专业,23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5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山西省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2个省级重点学科,21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山西省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基地,4个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承担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承担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和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项目,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6个省级优势专业、10个省级品牌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1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4门省级精品课程(精品共享课程),1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现有教职工1863人,其中专任教师1284人。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山西省“三晋学者”2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2人,省级教学名师24人,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6人,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34人。
学校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2014年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2016年实施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9年实施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学校始终坚持“以本为本”,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就业率稳居全省高校前列,毕业生受到社会各界广泛欢迎和认可。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十四五”以来,学校全力推进“双一流”学科建设,大力实施“学科高峰高原建设计划”,重点支持戏剧与影视学、化学学科率先建成高峰学科,形成以“高峰学科引领、高原学科凸起、高地学科提升”的“三高”学科体系,发挥学科集群效应,助力学科提质增效,积极实施“特色交叉学科培育计划”,以区域重大需求为导向,不断衍生新的学科增长点,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
学校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现有全职特聘教授3人,柔性引进特聘教授34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杰青3人,国家优青1人,“长江学者”3人。
学校主办有一批国内外影响广泛的报纸期刊。《中华戏曲》是海内外戏剧戏曲学界有广泛影响的辑刊之一;《语文报》和《英语周报》享誉海内外,是家喻户晓的“中国驰名商标”。
学校实施开放办学,不断加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先后与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外40余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交流关系,开展了学生联合培养、师资研修培训、合作研究等形式多样的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兄弟院校的校际交往和交流合作日益频繁,与社会各界的互动合作日益广泛。实质性推进与新加坡国立大学“3+1+1”联合培养项目。
学校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先后荣获全国师德师风建设先进单位、山西省文明和谐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连续多年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和团中央的表彰。
当前,学校正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坚实的步伐,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根基,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始终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全方位推进一流师范大学建设,努力为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战略蓄势赋能、贡献力量。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教育和地理信息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和地理信息科学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就业前景和地理信息科学就业前景,体育教育专业介绍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体育教育和地理信息科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山西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和地理信息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学前教育和地理信息科学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学前教育就业前景和地理信息科学就业前景,学前教育专业介绍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学前教育和地理信息科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和地理信息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教育技术学和地理信息科学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教育技术学就业前景和地理信息科学就业前景,教育技术学专业介绍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教育技术学和地理信息科学这二个专业,

山西师范大学小学教育和地理信息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小学教育和地理信息科学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小学教育就业前景和地理信息科学就业前景,小学教育专业介绍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小学教育和地理信息科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学和地理信息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教育学和地理信息科学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教育学就业前景和地理信息科学就业前景,教育学专业介绍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教育学和地理信息科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山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和地理信息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和地理信息科学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前景和地理信息科学就业前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介绍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和地理信息科学这

山西师范大学社会学和地理信息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学和地理信息科学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学就业前景和地理信息科学就业前景,社会学专业介绍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社会学和地理信息科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山西师范大学法学和地理信息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地理信息科学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地理信息科学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地理信息科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地

山西师范大学经济学和地理信息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地理信息科学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地理信息科学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地理信息科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山西师范大学安徽地理信息科学2016二批理科499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山西师范大学安徽地理信息科学2016二批理科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