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上海杉达学院 (最高/最低分) |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现代物流管理(国际多式联运方向) | 2021 | 综合 | -/228(专科批) | /() |
| 现代物流管理 | 2021 | 综合 | -/221(专科批) | /()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四川 | 现代物流管理(国际多式联运)(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金桥校区就读)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418 |
| 文科 | 407 | ||||
| 广西 | 现代物流管理(国际多式联运)(15000元/年,在金桥校区办学)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30 |
| 山东 | 现代物流管理(国际多式联运) | 综合 | 普通类二段 | 普通类 | 380 |
| 安徽 | 现代物流管理(国际多式联运)(15000元/年;就读校区详见学校招生章程) | 文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437 |
| 浙江 | 现代物流管理(国际多式联运)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430 |
| 山西 | 现代物流管理(国际多式联运) | 文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65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上海 | 现代物流管理(国际多式联运方向) | 综合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28 |
| 现代物流管理 | 221 | ||||
| 四川 | 现代物流管理(国际多式联运)(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金桥校区就读)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418 |
| 文科 | 407 | ||||
| 现代物流管理(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金桥校区就读) | 404 | ||||
| 广西 | 现代物流管理(国际多式联运)(15000元/年,在金桥校区办学)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30 |
| 现代物流管理(15000元/年,在金桥校区办学) | 316 | ||||
| 文科 | 282 | ||||
| 山东 | 现代物流管理 | 综合 | 普通类二段 | 普通类 | 419 |
| 现代物流管理(国际多式联运) | 380 | ||||
| 安徽 | 现代物流管理(国际多式联运)(15000元/年;就读校区详见学校招生章程) | 文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437 |
| 现代物流管理(15000元/年;就读校区详见学校招生章程) | 326 | ||||
| 浙江 | 现代物流管理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436 |
| 现代物流管理(国际多式联运) | 430 | ||||
| 江苏 | 现代物流管理(在金桥校区学习) | 历史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441 |
| 山西 | 现代物流管理 | 文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91 |
| 现代物流管理(国际多式联运) | 265 |
一、专业简介
物流管理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物流岗位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创新“职教融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融诚信教育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强专业建设。
二、培养目标
物流管理专业培养适应物流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与之相适应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应用型高素质技术实践型人才。要求毕业生要具有物流企业采购管理、物料控制、仓储与配送管理、运输组织、物流市场开发、物流信息处理等物流专业能力;培养学生在具备传统物流基本能力的同时能适应现代物流新发展的需要并且具有较强的物流实际操作能力。
三、就业面向
各类中小企业、金融行业、中介服务机构的采购员、计划员、单证员、仓管员、理货员、客户服务、送货员、调度员、业务员、客户服务员、报关员。
经过培训能转岗到的岗位:区域经理、电子商务员、信息管理员等。
四、职业资格证书
本专业毕业生应取得会计电算化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初级会计师证书等职业资格证书。 五、主干课程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架构以职业基础课程、职业能力课程和能力拓展课程为专业教学基本框架。职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专业理论素质,主要包括财物流概论、采购与供应管理、采购项目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国际物流学等;职业能力课程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而专门设置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核心课程包括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采购过程演练、运输实务、仓储管理实务、物流配送中心设计、国际物流实务等;能力拓展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开发学生的专业潜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与环境保护、物流运筹学、机械识图、毕业论文、顶岗实习等。
六、实习实训条件
本专业拥有物流成本会计实训基地、电子商务实训基地、物流实训基地。培育了西安宏达公司、咸阳兴隆货物运输公司、咸阳机场海关等4个校外实习基地,能够满足本专业认知实习和顶岗实习的需要。
上海杉达学院是在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背景下,于1992年6月由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部分教授发起创办的全日制民办大学。1992年8月,经上海市高等教育局批准筹办,校名为“杉达大学”,并于当年秋季面向全国招生;1994年2月,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正式建校;200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置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校名为“上海杉达学院”,是上海市第一所本科民办高校;2005年8月,经上海市学位委员会批准,增列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0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建校29年,学校恪守公益性、非营利性办学原则,坚持“以诚信对待社会,以严谨的教育管理取信于社会,以较高的教育质量回报社会”的办学理念,建立董事会领导、校长负责、党委政治核心保障、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体制机制。学校定位为建设多科性、国际化、高水平的应用技术大学,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建有上海浦东、浙江嘉善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808亩,校舍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逾3.12亿元,图书馆纸质图书158万册。学校设有经济学、法学、文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医学、教育学等8个学科门类,42个本科专业、6个专科专业;现设有胜祥商学院、管理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外语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国际医学技术学院、教育学院、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育部、体育教学部、沪东工学院、嘉善光彪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二级学院(部)。现有专任教师760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占43.2%,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占92.1%(博士33%)。全日制在校生1.5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4万余人;建校以来,培养了5.5万余名各级各类人才。
学校与大中型企业合作成立时尚学院、金棕榈数字化产业学院、华钦学院、华为ICT学院(2021年3月又与华为签订深度合作框架协议)、曙光大数据学院、创新与创业学院等平台;2021年,现代智慧服务产业学院获批首批上海市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建立与企业合作开展教学培训和毕业设计、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等模式,形成“主体多元、模式灵活、相互作用、社会满意”的产学合作教育格局。政府扶持专项资金和自有资金配套投入,完成90余个学科专业内涵建设项目,拥有综合实验实训教学中心、机械电子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现代医技综合实验中心、酒店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等,以及各类专业教学实验室140余个。
学校借鉴国际办学模式,与国外合作伙伴共同制定合作办学项目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学分互认;引进外籍教师和具有国际背景优秀教师,组建中外教学团队,利用国际优质课程资源,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学校先后与23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协议与合作项目,各二级学院均有合作交流项目。2002年,学校与美国新泽西州的瑞德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2016年,学校与荷兰国际管家学院合作开展高级管家课程培训;2017年,学校利用新加坡特许科技学院教育资源,与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合作开展财务管理(CIMA方向)班教学项目;2017年,学校金融学专业与高顿财经合作,开设了金融学(CFA方向)实验班;2021年,学校与英国基尔大学、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合作,分别开设了会计学(双语教学)及酒店管理(双语教学)班级。
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首批上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基地;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培育项目(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护理学、酒店管理、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卫生教育、康复治疗学、旅游管理、视觉传达设计8个)、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护理学、卫生教育、康复治疗学、金融学、酒店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7个);上海市新工科、新文科教学改革项目、上海市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上海市教学成果一、二等奖;上海高校一流本科课程(8门)、精品课程、重点课程、示范性全英语课程;上海市教学名师、“海外名师”项目;中高职、中本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全国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一等奖等教育教学成果。
学校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强化管理、引导自信、导向自主学习,形成外语、计算机能力特长,养成团队精神与人际沟通等基本素质。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成绩突出,获得了一大批国家级和省市级比赛奖项。近五年,全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7%,均高于全市和同类高校水平。
面向“十四五”,学校的愿景是“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具吸引力的民办高校”,学校的使命是“让每一位学生收获适合自己的发展增量”,战略目标是“打造高质量、跃升新台阶”。学校以2021年(迎接建校30周年)为起点,至2030年(迎接建校40周年),初步建成适应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需求、办学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民办高校;至2040年(迎接建校50周年),全面建成在长三角地区具有显著办学优势和广泛吸引力的民办高校。
学校是上海市民办高校示范校创建校、上海市实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首批试点单位;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首批成员单位、全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联盟发起及成员单位;“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首批试点院校;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卓越创新联盟首批成员。学校荣获全国先进民间组织、中国社会组织“五A”单位、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上海市文明校园、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党委被中共上海市委授予“上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上海市“创先争优•世博先锋行动‘五好’基层党组织”、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全国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陕西省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其前身创建于1953年。2001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国家级重点中专陕西煤炭工业学校、省部级重点中专西安煤炭卫生学校和陕西煤炭职工大学合并组建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陕西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2011年划转陕西省教育厅管理。
学院本部位于咸阳市文林路29号,辖设临潼医学校区和西安培训中心,设有煤炭与化工产业学院、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智能制造与信息工程学院、护理学院、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艺术教育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能鉴定站)体育教学部等10个二级院部,其中智能制造与信息工程学院是陕西省省级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院(系)。
学校现有在校生180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约14000人),开设专业50个(包括1个电气自动化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特色高水平专业群1个、国家骨干专业4个、国家级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1个、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专业1个、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点1个、省级一流专业6个、省级示范院校建设专业及专业群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专业4个。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732人,专任教师586人,高级职称187人、中级职称20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338人,“双师素质”教师200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2人,省级教学名师7人,全国煤炭行业职教名师1人、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5人、全国石油化工行业教学名师2人,入选省级以上人才计划教师14人,职教名师2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近年来,学校每年引进硕士、博士研究生、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50人左右。成立了“博士工作室”和“名师工作室”,注重高层次人才作用发挥。在教师培训方面,近两年来共投入人才工作专项经费420万元,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各类培训共计812人次,教师素质不断提高。;近三年教师参与横向、纵向科研项目161项,授权专利209项,公开发表论文595篇,学校表彰奖励教科研成果947项;实现首批2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本地企业,学校教科研工作成果斐然。
教学实验实训基地(室)覆盖全专业,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校内实训基地2 个,省级校内实训基地 3 个,校级实训基地 12 个,咸阳市重点实验室1个;校企联合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数17个,校外和陕西彬长矿业集团、中煤科工集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冶(上海)钢结构科技有限公司、陕西陕焦化工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116个校企联合共建校外实训基地。课程和教学资源建设成果丰硕,现有省级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在线开放课及资源共享课程150余门、重点课程包括教育部创新行动计划建设项目在线开放课程2门、创新创业课程6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绩提升显著,近三年各类技能大赛中共获得248项奖项,其中国家级奖项共15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5项,省级一等奖21项。
学校发挥校企合作理事会作用,以人才技能培养为核心,以技术实用能力为主线,充分利用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加强与政府、企业、医院、学校之间的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与原陕西煤炭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咸阳市人民政府、咸阳市科技局、白水县人民政府等省、市地方政府机关建立校地合作关系,与陕煤集团、中陕核集团、延长矿业等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与陕西省康复医院、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西安中医脑病医院、西安航空学院等单位建立校院合作关系,开展“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新型学徒制、产教融合基地”等项目,搭建合作平台,校企协同育人,深化职普融通,打造特色品牌。
学校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教育国际化,与加拿大、德国、奥地利、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多所国外高校签署“3+2”、“2+2”专升本合作协议,并加入中德职教联盟、中泰职教联盟,开设中德国际班、美国暑期带薪实习、暑期游学等项目,组织学生赴德国、韩国等国家高校交流学习,多名学生赴海外升学,5名学生赴韩参加韩国彩妆国际时尚美妆大赛并荣获特等奖两项、金奖一项、银奖两项,百余名青年骨干教师及行政管理人员赴海外进修培训,坚持打造国际化学校,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
学校发挥办学特色优势,毕业生实行“双证书”制度,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全国信息化工程师应用水平考试、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设计创意教学等职业资格培训与考试认证机构。学校被陕西省科技厅批准为“陕西众创空间孵化基地”;受咸阳市政府委托,学校牵头成立了陕西能源化工职教集团、陕西康养职教集团、咸阳能源化工职业教育集团;学校被咸阳市人社局批准为“咸阳创业培训定点机构”;发挥教育辐射作用,学校“模拟矿井”、“地质陈列室”被咸阳市政府设为咸阳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学校“生命科学馆”被西安市临潼区科技发展联合会设为临潼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的特色发展道路,坚持“质量立院、人才强院、特色铸院、创新兴院、依法治院”的办学理念,坚持全日制教育、继续教育、安全培训等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60多年的办学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校园文化精神,形成了“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素质品牌和拼搏奉献、求实创新的“太阳石”精神。2008年,学校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5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2016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被确定为全国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2021年被确定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先后荣获全国煤炭工业先进单位、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陕西省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陕西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红十字示范校、陕西省第三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2021年全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省级示范学校”、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陕西省突出贡献单位等称号。
(注:内容及统计数据截止2021年12月)
地址:陕西咸阳市文林路中段29号
办公室电话:029-33665111,33665222
招生咨询电话:029-33665101,33665102,33665103
传真:029-33665223
邮编:712000
网址:www.sxny.cn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国家助学贷款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高等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帮助我院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通知》(银发[2004]13号)文件,以及《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有关具体问题的通知》(陕教贷[2004]14号)文件的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国家助学贷款是中央和省级政府共同推动的用于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由银行发放的个人信用贷款。其主要的优惠政策,一是无须经济担保,二是学生在校期间,利息100%由财政补贴。
第二章 管理机构和职责
第三条:学院成立国家助学贷款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和主管学生工作的院领导、财务处、学生处和各系部负责学生工作的领导组成,协调指导我院助学贷款工作。学生处设立助学贷款办公室,负责我院国家助学贷款的日常工作。各系(部)成立国家助学贷款领导小组,负责本系(部)学生的助学贷款工作。
第四条:在院协调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学生处会同财务处负责确定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并与经办银行签订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协议。助学贷款办公室负责:
1、对申请贷款的学生进行资格审核,并根据省教育厅核准的贷款额度将申请材料报送经办银行;
2、建立动态的助学贷款学生档案数据库,协助银行组织贷款的发放与回收;
3、按期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贷款事宜,报送国家助学贷款的实际发放情况;
4、及时统计并向上级部门和经办银行提供学生的变动(包括学生就业、升学、转学、退学等)情况。
第五条:各系(部)负责本系(部)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摸底调查,建立申请助学贷款学生的情况档案,并将名册报助学贷款办公室;根据学院的要求对申请贷款的学生进行资格审查,将符合要求的学生贷款材料报送学生处助学贷款办公室;及时掌握统计并向助学贷款办公室提供申请贷款学生的日常表现、家庭经济变动情况以及其他特殊情况。
第三章 贷款对象和条件
第六条:贷款对象为我院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的全日制在校高职学生。
第七条:申请贷款学生应具备以下条件:
1、 取得正式学籍,具有有效身份证和学生证;
2、 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申请国家助学贷款须由其法定监护人书面同意);
3、 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
4、 学习刻苦,能够正常完成学业;
5、 因家庭经济困难,在校期间所能获得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完
学业所需基本费用(包括学费、住宿费、基本生活费)。
第四章 贷款的申请、审批和发放
第八条:学生贷款金额原则上每人每学年最高不超过6000元,每个学生的具体贷款金额由学校按本校的总贷款额度,根据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标准以及学生的困难程度确定。
第九条:借款学生必须书面提出贷款申请、额度,交所在系(部)审核;所在系(部)将审核同意后的材料和证明交学生处助学贷款办公室,助学贷款办公室对贷款学生资格进行复核,将确定的贷款学生名单经院助学贷款领导小组同意后,通知所在系(部),由系(部)通知学生准备有关材料。
第十条:借款学生须如实提交以下材料:
1、 国家助学贷款申请书;
2、 本人学生证和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未成年人须提供法定监护人的有效身份证明和书面同意申请贷款的证明);
3、 本人对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说明;
4、 乡、镇、街道民政部门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其家庭经济困难的证明。
第十一条:院学生处助学贷款办公室将审核后的有关材料送至贷款银行审查,贷款银行对学院提供借款学生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调查,并将审核同意发放贷款的名单送交学生处助学贷款办公室,由助学贷款办公室统一组织借款学生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二条:根据贷款银行,借款学生签定的《贷款合同》,由贷款银行将贷款金额划拨我院财务处开立的帐户上。
第十三条:学院财务处根据借款学生贷款的项目按年度扣除学费、住宿费,并向借款学生开据收费凭证。基本生活费贷款按每年10个月逐月发放。
第五章 贷款的变更和终止
第十四条:借款学生的贷款金额确定后,中途要求终止贷款的,必须写出书面申请,并通过学校向经办银行申请终止贷款发放。如遇特殊情况追加贷款金额的,可另行办理追加贷款手续。
第十五条:学生在借款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学校请求银行中止发放贷款:
1、 未按合同规定的用途使用贷款的;
2、 违法乱纪,受校方行政处分或有关部门刑事处罚的;
3、 中途退学、转学、休学、伤亡或被校方开除或取消学籍的;
4、学习成绩差等其他原因,无法完成学业的
第六章 贷款期限、利息、展期和利率
第十六条:国家助学贷款的期限,最长不超过借款学生毕业后6年,具体期限由贷款银行与借款学生商定,毕业后1—2年开始还款,6年内还清。
第十七条:凡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借款利息,学生在校期间,利息100%由财政补贴,毕业后的利息由学生付,借款学生毕业后自付利息的开始时间为其取得毕业证书之日的下月1日(含1日);当借款学生按照学校学籍管理规定结业、肄业、休学、退学、补取消学籍时,自办理有关手续之日的下月1日起自付利息。当休学的借款学生复学后,恢复贴息起始日为当月的1日。
第十八条:对于毕业后继续学习本科的借款学生,要在毕业前向学校提出展期申请,并提供继续学习本科的相关证明。学校审核通过后,由原经办银行为其办理展期手续。
第十九条:助学贷款利率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法定贷款利率和国家有关利率政策执行。如遇利率调整,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执行。提前还贷的,经办银行按贷款实际期限计算利息,不加收除应付利息之外的其它任何费用。
第七章 贷款本金偿还
第二十条:借款学生应严格履行还款义务;
第二十一条:借款学生毕业离校前,必须与贷款银行和学生处助学贷款办公室办理还款确认手续,制订还款计划,签定还款协议。借款学生与经办银行办理上述手续后,学校方可为其办理毕业离校手续。否则学院将扣留毕业证、报到证、户粮关系及档案等。
第二十二条:借款学生毕业后,应及时向贷款银行、通报单位、联系地址、联系方法及工作变更情况。
第二十三条:贷款还本利息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经办银行应允许借款学生根据就业和收入水平,自主选择毕业之日起24个月内的任何一个月起开始偿还贷款本金,学生毕业之日起24个月后必须开始偿还本金。具体还贷事宜,由借款学生在毕业离校前办理还款确认手续时向经办银行提出申请,经办银行进行审批。
第二十四条:借款学生毕业或终止学业后1年内,可以向经办银行提出一次调整还款计划的申请,经办银行应予受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规定进行合理调整。
第二十五条:经办银行应允许有条件的借款学生提前还贷。
第二十六条:借款学生因触犯国家法律而被判刑或学院开除学籍、勒令退学或自行离校等,借款学生家长应负责归还全部贷款。
第八章 违约学生公布
第二十七条:学校应负责开展对借款学生的信用教育和还贷宣传工作,讲解还贷的程序和方法;建立借款学生信用记录,协助银行做好借款学生的还款确认和贷款催收工作。
第二十八条:经办银行按季度将已毕业学生的还款情况及时反馈给学校。
第二十九条:借款学生按还款协议进入还款期后,连续拖欠还款超过一年且不与经办银行主动联系办理有关手续的,以及违反借款合同中各约定条款的借款学生,将被认为是违约学生进行公布。
第三十条:贷款银行将需要公布的违约学生信息提供给省教育厅,省教育厅和经办银行有权在不通知违约学生的情况下,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渠道公布违约学生的姓名、公民身份证号码、毕业学校及具体违约行为等信息。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国家助学贷款的未尽事宜,按国家和银行的有关规定执行。本办法由院学生处负责解释。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物流管理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物流管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子科学与技术和物流管理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子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电子科学与技术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2021年现代物流管理学费:120001.2021年现代物流管理学费:12000;2021年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陕西现代物流管理理科专科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2022年现代物流管理学费:120001.2022年现代物流管理学费:12000;2022年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陕西现代物流管理理科专科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现代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为137分(文科)。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现代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地区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现代物流管理山西文科专科批普通类13790982现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现代物流管理录取分数为山西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137,最低位次是90982。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现代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1.2021年现代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文科现代物流管理山西专科批-现代物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现代物流管理学费:65001.2021年现代物流管理学费:6500;2021年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陕西现代物流管理理科专科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现代物流管理学费:65001.2022年现代物流管理学费:6500;2022年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陕西现代物流管理理科专科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物流类现代物流管理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层次专科(高职)学制三年专业简介物流管理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物流岗位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创新“职教融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融诚信教育

专业介绍物流类现代物流管理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层次专科(高职)学制三年专业简介物流管理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物流岗位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创新“职教融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融诚信教育于人才培养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