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山东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综合 | 普通类二段 | 普通类 | 248 |
| 安徽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文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03 |
| 浙江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366 |
上海震旦职业学院是一所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并报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校。1903年,著名教育家马相伯先生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私立大学——震旦大学”;1984年,张惠莉女士传承爱国教育先驱的教育理念创办了“震旦教育”。在完成了对民办教育的初步探索之后,张惠莉不忘初心着力举办高等学历教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学院秉承马相伯先生倡导“崇尚科学、注重文艺、不讲教理”的校训,育就了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高度认可,“震旦教育”为“上海市著名商标”。2019年我校成为上海市首批开展“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试点的高职院校。
2018年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决定》及《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实施细则》和上海市教委的统一部署,为有利于学校发展,学校选择了机制体制相对灵活的营利性学校属性。学校将继续秉承公益性、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办学宗旨,将学校办成高水平的、特色鲜明的、国际化高职院校。
党委书记黄晞建教授是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名师,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名誉会长、专家委员会主任,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校长冯伟国博士1994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二级教授。是上海市著名职业教育专家、三届上海市“双名工程”职教名师基地主持人、入选“上海市改革开放职业教育40年40人”杰出贡献名列。
学院拥有一支稳定的、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占30%以上,“双师素质”教师占比较高,教师赴国外培训近100余人次。2009年以来学校获评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市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市级精品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1门、教育部骨干专业3个、上海市085重点专业5个。
学院一贯重视实训、实验基地建设。学院建有占地面积50亩“震旦创谷”,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和上海临港科技创业中心合作,享有临港特别优惠的税收政策及震旦教育基金会提供的创业基金双享扶持,为大学生创业创新提供了舞台。
学院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人才和中国企业海外发展需要的本土人才。迄今已与十多个国外高等院校及教育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2015年获得教育部批准与美国加州浸会大学合作办学《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2018年获得教育部批准与韩国东西大学合作举办《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同年获批与美国锡耶纳赫兹大学合作举办《艺术设计》专业。
营造氛围 打造品牌
学校重视大学文化建设和学生综合素养发展,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以本校的校训、培养目标、教育理念为主线,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努力形成长效机制,在师生员工中形成一致的价值认同,转化为共同愿景、奋斗指南和行为规范,从而提升本校文化软实力。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学校现有各类学生社团27个
注册社团会员2200余人,各类社团活动参与率高,达90%以上。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等能力,发挥了学生的特长,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成长。
每年以学生会团委27个社团组织开展了社团文化节、社团专场汇报演出、社团招新、社团嘉年华等社团活动。
天使之翼社团连续十二年传承上海悦苗寄养园、罗福养老院爱心志愿行动,满天星青春健康同伴社连续三年承接中国计生协“与爱同行”青春健康高校项目等。
武道社参加2021年中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获得3枚金牌、4枚银牌、5枚铜牌、以及上海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高校本科组中荣获8枚金牌、2枚银牌、5枚铜牌的佳绩。
2019年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赛亚军、2020年荣获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赛冠军、2021年JFC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华东赛区季军、2021年再次荣获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赛冠军。
2015-2019年读上海市红十字工作先进个人,荣获全国红十字志愿者服务先进典型佳绩频传,红十字会社团参加2021年上海市高校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暨第六届全国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初赛4个项目均荣获一等奖,决赛获团体二等奖和救护演讲项目三等奖。
多途径专升本
学院本着服务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愿望,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基础、学习能力设计了多渠道深造的路径:
1. 助力升本:毕业前参加“专升本”考试
2. 绿色通道:艺术类考生获得国家级或省级奖项一等奖免英语4级参加面试专升本
3. 入伍复员升本:上海兵源服役两年后,可免试专升本入学,毕业后可落户上海
政府及学院奖优帮困政策
学院认真执行国家及本市有关学生资助的规定,被本校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通过“绿色通道”申请入学,优秀学生可申请奖学金(详见下列表格),学院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
毕业后可在上海就业
毕业生毕业后学院可推荐在上海就业,非上海生源应届毕业生进沪就业。在缴纳社保6个月后,就可以由个人到居住地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申办《上海市居住证》。获得居住证后,再由单位为其申请居住证积分,积分达到标准分值的,可以享受相应的公共服务待遇。(具体政策详见上海人社局网站)
就业方向
学校坚持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大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作力度,与多家企业单位建立了稳定的用人关系,历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在98%左右,且专业对口率高、起薪标准高,大量优秀毕业生已就职于知名企业。
面向世界,国际视野
学校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迄今已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爱尔兰、瑞士、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十多个高等院校或教育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
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
教育部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多元化的出国深造渠道
赴境外带薪实习的机会
直接感受国际先进的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和数字化教育资源
硬件设施
学院建有食品营养与检测实训中心、机电实训中心、国际商务实训中心、新闻演播实训中心、数控技术实训中心、物联网技术实训中心等9个实训中心、2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中心、4个上海市教委教学高地,23个实验中心、109个校内实训室(涵盖所有专业并得到上海市教委专项经费支持)、175个校外实训基地。
学院占地面积200亩,建筑总面积10万余平方米;拥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超过5300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53余万册、报刊杂志360余种以及电子图书855GB;拥有完善的校园网、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建有400米标准化田径场、室内篮球场、1200座大礼堂、100余座实验小剧场、影视观摩厅、体育艺术活动中心、文化长廊、教育超市、咖啡吧、面包房和生活服务一条街等。
学院为学生提供优雅、舒适的生活环境。学生公寓室内置有上床下橱、写字台、空调、电扇以及供应冷热水的卫浴间。
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8%以上,毕业生就业专业相关度达90%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5%以上。主要就业去向为三甲医院、医疗检测企事业单位、示范性幼儿园、各大商业银行、会计师事务所、证券投资公司、电气集团、机械集团、铁路局、各大机场、航空公司、新媒体行业、广告设计、计算机与网络服务等相关行业。
家庭困难的同学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8000元/年,在读期间由国家贴息),可申领国家助学金(最高4000元/年),学院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勤工俭学报酬每小时12-20元)。
国家级优质院校建设校
上海市市级特色高职院校
上海市示范性民办高校
上海市文明校园
学校概况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93年,是教育部首批批准的37所高职院校之一,为非营利性的全日制民办高等院校,招生计划纳入全国普通高等教育统招计划,目前在校生规模7000余人。学校设有七个二级学院及基础教学部和社会科学部共9个教学单位,20多个招生专业,涵盖学前教育、经济管理、财务金融、交通运输、机械制造、艺术设计、信息传媒和医疗卫生等学科门类。现有6个高本贯通专业、1个教育部国控专业、5个国家级骨干建设专业和3个上海市骨干建设专业。
学校荣誉
学校于2012年被列为上海市市级特色高职院校和上海市示范性民办高校,曾荣获“上海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殊荣。2017年,被列为国家级优质院校建设校,并荣获“上海市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称号。2018年,荣获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9年,入围中国特色高职院校(CCVC)排行榜——综合实力榜TOP500;2022年,入围GDI高职高专排行榜——人才培养榜前300强。目前已连续12年蝉联六届“上海市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专业优势
学校致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7项,上海市级优秀教学团队和创新团队共12支。累计建成上海市级以上精品课程12门,承担上海市级以上研究课题累计191项。学校也是上海市重要的现代服务和制造业人才培养基地,建立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以“品质+能力”、“课证赛一体化教学”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训设施方面,设有16个校内实训中心和103个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面积14万平方米,专业实训工位数2000余个,为学校开展生产性实训、学生岗位技能培训提供有力保障。
师资力量
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逐步形成了层次清晰、结构渐趋合理、具有一定国际化程度、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并已在多数专业、实训领域中形成了有特色、有影响、有潜力的专业团队。现有专任教师369人,拥有中级以上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4.70%,副高以上高级职称109人,“双师型”教师占专职教师总数的75.4%。外聘教师主要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等本科院校。
就业升学
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8.00%以上,签约率90.00%以上;毕业生就业专业相关度达90.00%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5.00%以上。主要就业去向为各大商业银行、会计师事务所、报关物流行业、证券投资公司、电气集团、机械集团、飞机制造厂、铁路局、各大机场、航空公司、广告家居设计、计算机与网络服务、三甲医院等。
学生可通过上海市“专升本”考试和海外院校“专升本”、“专升硕”等渠道继续学业深造。国内全日制“专升本”每年近200人,海外院校“专升硕”毕业生已达50人。
奖助政策
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退役士兵教育资助、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奖学金、庄飞柳奖助学基金及各类企业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和特殊/临时困难补助等近20个奖助项目。针对中西部地区生源新生,我校设立了求学资助项目,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考生报到入学均可享受一次性3000.00元的资助。获奖受助人数约占在校生总数的50.00%以上,承诺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上海震旦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护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护理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电一体化技术就业前景和护理就业前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和护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护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

上海震旦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电竞内容制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电竞内容制作)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电一体化技术就业前景和数字媒体技术(电竞内容制作)就业前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和数字媒

上海震旦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电一体化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电一体化技术就业前景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就业前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

上海震旦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电一体化技术就业前景和数字媒体技术就业前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和

上海震旦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和虚拟现实应用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电一体化技术和虚拟现实应用技术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电一体化技术就业前景和虚拟现实应用技术就业前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和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

上海震旦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物联网应用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物联网应用技术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电一体化技术就业前景和物联网应用技术就业前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机电一体

上海震旦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空中乘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空中乘务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电一体化技术就业前景和空中乘务就业前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和空中乘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空中乘务这二个专

上海震旦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和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电一体化技术和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电一体化技术就业前景和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就业前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和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

上海震旦职业学院工程造价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工程造价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工程造价就业前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就业前景,工程造价专业介绍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工程造价和机电一体化技术这二个专

上海震旦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建筑工程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建筑工程技术就业前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就业前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介绍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建筑工程技术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