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药品生产技术 | 2021 | 文科 | 383/227(高职(专科)批R段) | /() |
| 药品生产技术 | 2020 | 文科 | -/175(专科批) | /() |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药品生产的 基本知识、药品生产管理规范和药事法规知识,具备典型工艺生产、设备操作和质量控制等 能力,从事化学药、生物药、中药、药物制剂及民族药的生产、质量控制等工作的高素质技 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医药行业的药品生产企业,在化学原料药、生物药、中药、药物制剂及民族药 等岗位群,从事药品生产和质量控制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英语查阅能力、能够阅读本专业一般英文资料;
3.具备药品生产与技术保障能力;
4.具备药品生产过程质量监测与控制能力;
5.具备常用制药设备使用与维护保养能力;
6.具备常见事故的防范、评价、救助和处理能力;
7.具备获取及应用本专业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等信息的能力。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化学制药技术、药物合成反应技术、生物药物生产技术、中药炮制调剂技术、药物制剂 技术、制药设备技术、药物分析技术、GMP实务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基本技能和药品生产等实训。
在药品生产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化学合成制药工发酵工程制药工药物制剂片剂工注射剂工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药剂生物技术制药制药技术中药中药制药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药物制剂药学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生物制药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海洋药学药物化学 中药制药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药品生产的 基本知识、药品生产管理规范和药事法规知识,具备典型工艺生产、设备操作和质量控制等 能力,从事化学药、生物药、中药、药物制剂及民族药的生产、质量控制等工作的高素质技 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医药行业的药品生产企业,在化学原料药、生物药、中药、药物制剂及民族药 等岗位群,从事药品生产和质量控制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英语查阅能力、能够阅读本专业一般英文资料;
3.具备药品生产与技术保障能力;
4.具备药品生产过程质量监测与控制能力;
5.具备常用制药设备使用与维护保养能力;
6.具备常见事故的防范、评价、救助和处理能力;
7.具备获取及应用本专业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等信息的能力。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化学制药技术、药物合成反应技术、生物药物生产技术、中药炮制调剂技术、药物制剂 技术、制药设备技术、药物分析技术、GMP实务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基本技能和药品生产等实训。
在药品生产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化学合成制药工发酵工程制药工药物制剂片剂工注射剂工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药剂生物技术制药制药技术中药中药制药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药物制剂药学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生物制药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海洋药学药物化学 中药制药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始建于1952年的原甘肃省畜牧学校(国家重点中专)和始建于1958年的原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学校(国家重点中专)合并组建,加挂“甘肃省畜牧工程干部培训学院”“甘肃威龙葡萄酒专修学院”牌子,是甘肃省唯一一所培养畜牧兽医和农业机械类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座落于古丝绸之路重镇——甘肃武威市黄羊镇,隶属甘肃省教育厅。
学校占地2200亩,其中校园800亩,实习农牧场1400亩。校舍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亿多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亿多元。图书馆藏书47万余册,电子图书50万册,中外文期刊300多种。
学校建有畜牧科技学院、兽医科技学院、宠物科技学院、食品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农机与汽车学院、智能与信息学院、经贸与人文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开设畜牧兽医(宠物)、葡萄与葡萄酒、食品药品、机械电子、农机汽车等9大专业类群51个专业。学校励精图治,辛苦耕耘,累计培养了10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先后与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联合开办自考本科班,累计培养了自考本科生10000余名。
学校办学规模10000人。教职工360人,其中专兼职教师309人,教授29人、副教授115人,高级技师36人;硕士、博士90人,“双师型”教师201人,省内外特聘专家教授76人。享受甘肃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津贴人员7人,甘肃省“园丁奖”6名,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6人,甘肃省教学名师3人,甘肃省技术标兵2人,甘肃省先进工作者1人,甘肃省职业教育思政课骨干教师1人。2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甘肃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1个甘肃省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1个甘肃省职业教育班主任工作室。
学校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办学理念,践行“自强、明德、尚能、笃行”校训,秉承“敬业乐业、奋斗奉献”校风、“严谨朴实、守正出新”教风和“勤学善思、崇德强技”学风,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注重实践,勇于创新”办学传统,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提高质量”内涵发展之路,按照“固优、强特、扶需”原则和“做大经贸与人文类专业、做强畜牧兽医(宠物)与农机汽车类专业、做优智能信息与装备制造类专业、做精食品药品与葡萄酒类专业”思路,优化专业结构,凝练专业特色,打造专业品牌,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和服务产业能力;坚持以提升“育人质量”为目标、以践行“质量价值观”为突破口、以规范“学生行为准则”为切入点,全面加强质量文化设施建设,在供给侧改革和比较优势、错位发展思路下,积极寻找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发扬“团结、勤勉、求实、拓新”的学校精神,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立足甘肃、面向全国,有特色、高水平的职业高等学校。
学校是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甘肃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甘肃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甘肃省“双高计划”建设院校;是“甘肃省农民教育培训示范基地”“甘肃省语言文字培训测试站”“甘肃省退役军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联盟成员单位”“首批武威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是“国际农牧业高等职业教育联盟副秘书长单位”“中国现代畜牧业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杨凌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常务理事单位”“乡村振兴全球联合教研室副理事长单位”“全国职业院校精准扶贫协作联盟成员单位”“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高等农业院校分会理事单位”;是“甘肃省现代畜牧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甘肃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甘肃焊接专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单位”“甘肃智能制造职业教育集团理事单位”“甘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常务理事单位”。
学校着力构建多元开放办学格局。建有中厦海运产业学院、生物科技产业学院、隆慕宠物产业学院、大北农创业学院、东风商用车创业学院、德克特互联网学院和新希望六和创业学院等,大力开展订单教育和现代学徒制试点改革,积极与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青海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施大学生访学计划,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支持合作、协同创新、突出特色、互利共赢”的原则,推进行业领域内高校协同发展、融合发展、共同发展。
学校着力加强内涵建设,大力实施“‘1+6’教学质量提升、181大学生素质拓展、‘1+6’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等教育教学改革十大工程,落实“1121”教学改革计划,近五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级教学标准3项,参与建设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建成中央财政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专业2个,获批国家级职业教育骨干专业1个、甘肃省职业教育骨干专业4个、甘肃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3个、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试点改革专业2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6个,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获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4项,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厅级奖9项;建成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4个、甘肃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10门、甘肃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甘肃省在线开放课程1门,19个专业获批“1+X”证书制度试点。主编、参编教材(专著)513部,实用新型专利320项、发明专利2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100篇,其中国家级1022篇。
学校着力搭建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成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甘肃省职业院校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个;建成甘肃省职业院校畜禽生态养殖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甘肃省猪鸡产业技术体系凉州区试验站、现代养鸡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现代养猪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农业机械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武威市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研发中心、武威市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甘肃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窗口平台、国家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013站、甘肃省第84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甘肃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等11个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成现代农牧科技园、动物(宠物)医院、实习牧场、实习工厂、汽车实训中心、汽车驾驶分校、大北农动保中心、农机实训中心、现代物流服务与实践中心等10个产教融合中心。学校依托生产性实训基地常年开展畜牧生产、动物疾病诊疗、农机维修等技术服务,每年向社会提供优质鸡苗100多万羽,种蛋300多万枚,种猪4000多头,诊疗病畜5000多头,冻配黄牛2000多头,产品和技术辐射河西及西北12个省市区。学校常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动物防疫检疫员、动物疫病防治员、汽车驾驶员等技术培训,年培训各类人员3000余名。近五年来,获地厅级以上科技成果奖66项,其中,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甘肃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8项、三等奖6项,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学校着力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大力开展“挑战杯”大学生系列技能竞赛,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甘肃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等,先后获国家级奖项47项、省级奖项323项,多年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多数专业毕业生呈供不应求态势。
学校着力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社,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改革,提高思想政治育人效果。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全省标准化先进党支部1个、新时代甘肃省高等院校党建“标杆院系”1个、新时代甘肃省高等院校党建“样板党支部”1个、第九批“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甘肃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武威市第一届市级文明校园等。
1、通过“奖、贷(国家助学贷款)、补、减”等措施帮助品学兼优的特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2、国家奖学金每人每年8000元,适用于奖励全日制高职在校生中二年级以上特别优秀的学生(全国每年奖励5万名);
3、国家励志奖学金每人每年5000元,适用于奖励全日制高职在校生中二年级以上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约3%;
4、高职生国家助学金,每学年评定一次,平均每人每年3300元,资助面约占33%;
5、贫困生可享受生源地助学贷款。
6、学院设立“何康基金”、“深圳助学金”“大北农奖学金”。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始建于1958年,前身是与共和国同龄的五〇一厂业余工学院。2004年7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为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是我国铝行业系统内唯一的一所高职院校,是国家首批“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是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行业试点院校,是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是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工继续教育基地。2012年7月,全国首个由中央企业牵头组建的紧密型、行业性职教集团——中铝职教集团在学院挂牌成立。2016年7月1日和2017年11月14日中铝集团党组依托山东企业和山东铝业职业学院分别成立了中铝党校和中铝大学。学院先后荣获全国企业管理培训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职工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职工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企业教育培训先进单位、全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先进单位、中国有色金属行业职工教育先进单位、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技能优秀鉴定站等荣誉称号。2019年4月学院主办单位——山东铝业有限公司成为教育部首批24家“产教融合型企业”之一,同时学院被省教育厅评为“山东省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示范院校”、公司被评为“山东省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示范企业”,“校企相融、产学互动”的办学特色得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
学院总占地面积1674亩,包括淄博和威海两校区,其中威海新校区总占地面积约924亩,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一期占地面积约597亩,建筑面积19.7万平方米。
学院设立了智能制造与物联网学院、商学院、互联网学院、冶金与建工学院、思政教学部等9个教学单位,拥有工业机器人、有色冶金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等39个专业,形成以有色冶金技术、有色机电为特色的专业群,其中有色冶金技术、炭素加工技术专业为山东省所独有。各类在校生1.7万余人,历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办学六十多年来,为有色金属行业和山东省地方企业培养输送了6万余名懂经营、会管理、能操作的技术技能人才,成为名符其实的铝行业技术人才“摇篮”。
近年来,学院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企业办学模式,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改革和教育教学实践,逐渐积淀并形成了“五个相融”的企业办学特色、“三个三分之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三个阶段”的实习模式及“三个维度”的素质培养模式,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落到实处。
严格按照省招办的文件执行。
(1)实行远程网上录取,录取工作在省招生考试院的统一领导和监督下进行,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由我院招生办公室具体实施。按成绩从高到低依次录取,无相关科目成绩要求。学校在招生录取和安排专业时,相同条件下优先考虑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外语听力成绩高的考生。
(2)对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执行相关省份的投档规定,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接受投档,第一次填报志愿的投档考生不足时,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征集志愿考生。对未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按照“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的原则录取,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考本校的考生,第一志愿投档考生不足时 ,再录取第二志愿考生,以此类推 。第一志愿与第二志愿没有分差要求。
(3)新生录取后由我院签发录取通知书,并通过邮政部门直接寄发给考生。录取结果将通过各省招生办公室规定的渠道和山东铝业职业学院网站及时公布,请考生注意查询。
与应届生同等待遇

3实习企业国邦药业新发药业鲁南制药新华制药齐鲁制药答案来源于2021年山东铝业职业学院药品生产技术专业药品生产工艺方向

2主要课程药品生产工艺方向基础化学分析化学微生物检验技术药物化学药物合成技术制药化工过程及设备化工仪表与自动化等药品质量与安全方向基础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制药化工过程及设备安全生产知识生产经营质量管理现代检测技术等药品经营与管理方向基础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药品储运药师管理与法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实务零售药店管理实务等答案来源于2021年山东铝业职业学院药品生产技术专业药品生产工艺方向

1就业方向药品生产工艺方向面向药物生产企业从事药物生产质检技术管理和药品营销等工作药品质量与安全方向面向药品生产与销售企业从事药品理化检测质量监督仪器分析和药品质量管理药品研发与销售等工作药品经营与管理方向面向各类医药生产企业医药营销企业医药外贸企业及医药管理等部门从事药品采购药品营销药品销售服务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药品物流管理零售药店管理医药电子商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答案来源于2021年山东铝业职业学院药品生产技术专业药品生产工艺方向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2021年药品生产技术学费:50001.2021年药品生产技术学费:5000;2021年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山东药品生产技术综合普通类二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2022年药品生产技术学费:50001.2022年药品生产技术学费:5000;2022年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广西药品生产技术理科专科批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药品生产技术学费:50001.2022年药品生产技术学费:5000;2.2021年药品生产技术学费:5000;2022年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山东药品生产技术录取分数线为263分(综合)。山东铝业职业学院药品生产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地区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药品生产技术山东综合普通类二段普通类26352014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药品生产技术是公办专科(高职)专业。山东铝业职业学院药品生产技术在山东省排名第15。山东省开设药品生产技术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职业学院、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潍坊职业学院、烟台职业学院、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药品生产技术录取分数为山东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63,最低位次是520146。山东铝业职业学院药品生产技术录取分数线1.2021年药品生产技术录取分数线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综合药品生产技术山东普通类二段-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山东药品生产技术录取分数线为263分(综合)。山东铝业职业学院山东药品生产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药品生产技术综合普通类二段普通类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介绍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专科(高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