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现代物流管理 | 2021 | 综合 | -/313(普通类二段) | /() |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城市——山东省德州市,承载着为党育人育才、职教报国兴市的使命。
学校办学最早追溯到1958年,在新中国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起始之年应运而生。2005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德州市人民政府整合五所学校组建而成,是德州市专科层次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实行“一校两牌”,即“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和“德州市技师学院”。建校60多年以来,学校始终坚守职教报国兴市的初心,紧跟先进科学技术和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节奏,与新中国共奋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培训技术技能人才30余万人,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技术精英、知名工匠、行业翘楚,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选的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是教育部评选的2015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2017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是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和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1190亩,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7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1.54亿元。校内实训基地26个,校外实习基地271个。投资2.92亿元、建设7个实训中心的德州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总部落户学校,学校实习实训条件跃居全省同类院校一流水平。
学校现设有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计算机信息技术工程系、经济管理系、汽车工程系、 电子与新能源技术工程系、建筑园林工程系、粮食工程系、学前教育与社会服务系、健康管理学院(筹)、基础部(马克思主义学院)11个教学系部,开设高职专业45个、五年制大专专业12个、预备技师专业10个、高职与技师联合培养专业2个。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粮食工程技术2个专业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2个专业为国家级骨干专业;会计、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数控技术、物流管理4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为山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数控技术2个专业为3+2专本贯通专业;机床切削加工专业群为省级示范专业群;智能制造专业群、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为山东省品牌专业群。省部级精品课程29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2门。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0余人,开放教育和继续教育注册生5000人。在职教职工882人,其中专任教师622人,教授40人,副教授211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419人。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山东省技术能手4人,齐鲁首席技师3人,德州市首席技师15人,德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兼职教师344人。
学校实施“集团化办学工程”,形成“1239”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2010年学校牵头成立的德州职业教育集团,已发展为成员企业429家、学校39家、行业协会13个的大型职教集团,2017年被省教育厅认定为山东省骨干职业教育集团。2015年学校又牵头成立“山东省太阳能行业职教集团”,引领山东省太阳能行业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培养。
学校技能大赛成绩优异。近三年,学校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奖项643项,其中国家一等奖25项。2018年、2019年在全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中获总成绩第一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
学校与青岛理工大学、德州学院开通“3+2”专本对口贯通培养;设有“自学助考”直通本科,毕业生最快毕业当年可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在校生可直接就读学校国家开放大学的业余本科;或参加全省“专升本”考试,升入本科院校深造。学校努力为毕业生应征入伍搭建平台,大批毕业生奉献国防。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连年达99%以上,一次性就业率95%以上,遍布中车集团、中船集团、中粮集团、首钢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技术技能深得企业青睐,被评选为2019年度山东最具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
依托落户学校的“德州创新创业大学”,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纵横交织、多方联动、相互支撑、专创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近年来,学校在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佳绩,先后荣获“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明教育基地”“山东省创新创业示范高校”“山东省省级众创空间”“2019年度山东高校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学校现有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1个,山东省名师工作室4个,山东省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3个,德州市重点实验室2个。先后与德州市13个县(市、区)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面向全市各行业开展技术技能培训,累计培训19万人、职业技能鉴定5万余人。学校成立应用技术研究院,依托专业优势,组建了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机器人技术中心、智能制造应用技术研究中心等11个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和27和个技术服务团队,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300余项。学校近三年主持了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100余项。授权专利累计3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累计3000余篇。
学校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先后派出100多人次赴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研修访学,邀请澳大利亚、德国等国30余位职教专家来校讲学、培训,与法国昂热凡纳公立农艺学院、德国爱科特教育集团、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学院、韩国建阳大学等10余所国(境)外高校(教育集团)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2016年被省台办评为“山东省海峡两岸交流示范点”。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正抢抓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机遇,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把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系统培养这条主线,以内涵发展为核心,实施特色名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文化荣校“五大战略”,全力争创国家“双高校”,努力向特色鲜明、全省优质、全国一流的高职院校迈进。
一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所民办医科大学
二是全国唯一以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为办学特色的民办医科大学
三是全国唯一拥有直属附属医院的民办高校
四是全国唯一举办者为两赴前线参战的退役军人,并唯一无偿提供附属医院给政府用于抗击疫情的民办高校
五是全国唯一在泰山脚下,规划建设最大校园的民办高校
六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校园文化载体之一“力明艺术宫”
七是全国唯一获得国家级旅游景区的民办高校
八是全国唯一获得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港澳青少年游学基地”的民办高校
九是全国唯一获得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牵手未来·国医书院研学基地”和“红读计划阅读实践基地”的民办高校
十是全国唯一举办最大规模精准扶贫公益培训(13万乡村医生中医药适宜技术免费培训)的民办高校
山东中西医结合大学创建于1985年, 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所、也是唯一以中医中药和中西医结合教育为办学特的民办医科大学。2001年,经国家教育部授权、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山东中西医结合大学的基础上建立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纳入国家计划内统招,独立颁发学历文凭,成为以中医中药和中西医结合为办学特色,集医学、护理、理工、经管、艺术等学科门类于一体,各专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民办大学。
2014年,在省政府和省教育厅大力支持下,学院在泰山脚下征地3000亩,建设新校区,该项目获批省政府重点建设项目。历时仅14个月,一所投资超20亿元、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58栋大楼的一期工程已拔地而起,2017年已投入使用,创造了全国高校建设史上的奇迹。新校区获批国家级旅游景区,成为全国唯一拥有国家级旅游景区的民办高校。
建校近40年来,在各级政府和领导及海内外各界朋友的关怀支持下,学院已培养毕业生近30万余人。学院下设12个二级学院,开设65个国家计划内统招专业,现有在校学生近万人,教职工近千名。获省级教学成果、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特色专业、省级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名师、省十三五中医药生物研发基地等多项荣誉;承担国家、省、厅(局)等众多科研项目;拥有全国最大的校园文载体“力明艺术宫”和经省教育厅、卫健委联合评审的直属附属医院。
学院创始人王显明教授,是我国最早一代中西医结合专家。他在1956年-1959年期间,响应毛主席和周总理号召,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全国首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教授也是同期学员)。建校后,他组织专家编写了全国首套《高等院校中西医结合系列教材》。他把毕生心血都奉献给了祖国的中西医结合医教研事业,为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和创新性贡献。
学院创始人之一、董事长、校长王力一教授,是一名曾两赴前线参战的退役军人。他1970年入伍,曾分别于1979年在广西前线、1985年在云南老山前线两次参战480余天,立功受奖。先后担任济南市人大代表、济南市政协委员、山东省民营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等职,现任泰安市政协常委。两次荣获省市高校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获“2018山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在国家有关单位组织的评选中荣获“中国工业榜样人物”称号。
面对重大疫情,王力一董事长再展军人风采,无偿提供力明学院附属医院全部资源给政府用于疫情隔离观察场所使用,有效缓解政府公共医疗资源紧缺的压力,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一定贡献。他的突出事迹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解放军报》整版、《山东国防报》整版、《中国教育报》头版、《中国退役军人杂志》、《中华儿女》等刊登其事迹,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光明日报客户端、中国双拥杂志、大众日报客户端和国防部网站、退役军人事务部网站等海内外百余家新闻媒体也给予广泛的宣传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展望未来,学院将秉承“慎思明辨、博学广识”的办学理念,不断推进内涵建设,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努力创办中国第一所以传统医学为特色的民办本科技术大学。

现代物流管理(学费待定)/专业代码:530802山东职业学院2022年在河北等1个省市开设现代物流管理(学费待定)专业。山东职业学院各省市招生计划(2022)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数学费530802现代物流管理(学费待定)河北专科批








专业介绍旅游类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层次专科(高职)学制三年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研学旅行相关政策法规和规范标准,熟悉中小学研学旅行相关教育政策、目标、大纲和方案要求,

专业介绍物流类现代物流管理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层次专科(高职)学制三年基本修业年限三年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专业知识,具备一体化物流作业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以及物流核心环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