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山东建筑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山东交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地理信息科学 | 2021 | 综合 | -/519(普通类一段) | -/493(普通类一段) |
| 地理信息科学 | 2020 | 综合 | -/530(普通类一段) | -/501(普通类一段) |
| 地理信息科学 | 2019 | 理科 | -/507(本科批) | -/484(本科批) |
| 地理信息科学 | 2019 | 理科 | -/497(本科批) | -/484(本科批) |
| 地理信息科学 | 2019 | 文科 | -/549(本科批) | -/484(本科批) |
| 地理信息科学 | 2018 | 理科 | -/505(本科批) | -/480(本科批) |
| 地理信息科学 | 2018 | 理科 | -/489(本科批) | -/480(本科批) |
| 地理信息科学 | 2018 | 文科 | -/557(本科批) | -/480(本科批) |
| 地理信息科学 | 2017 | 理科 | -/501(本科批) | -/477(本科批) |
| 地理信息科学 | 2017 | 理科 | -/499(本科批) | -/477(本科批) |
专业简介:地理信息科学(GIS)专业是地球科学、测绘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等交叉形成的新兴技术学科。该专业以地表与近地表的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现象分布的空间信息为研究对象,研究利用计算机、卫星定位、遥感等现代技术进行空间信息的获取、管理、表达、处理与应用等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地学、计算机软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地理学、资源环境科学、现代测绘学、计算机科学等综合理论知识,具有地图制图、工程测量、资源环境评价分析、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的技术和方法;了解空间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利用,以及信息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能运用遥感技术、地学分析和规划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分析方法进行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以及空间和动态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具有在相关行业从事科学研究、软件开发与维护的能力;能在测绘、国土、城市建设、环保、交通、房地产开发、旅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编程语言、空间数据库技术、地图学、计算机地图制图、数字测图、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原理及应用、遥感图像处理、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计量地理学、GIS原理、GIS设计与实现、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城市三维GIS技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等。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山东 | 地理信息科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493 |
| 四川 | 地理信息科学(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0 |
| 重庆 | 地理信息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2 |
| 广西 | 地理信息科学(4800元/年,在长清校区办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28 |
| 湖南 | 地理信息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2 |
| 安徽 | 地理信息科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4 |
| 江苏 | 地理信息科学(长清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3 |
| 内蒙古 | 地理信息科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49 |
| 山西 | 地理信息科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83 |
| 天津 | 地理信息科学(长清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13 |
山东建筑大学地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东省会——泉城济南。
发展历史悠久。学校创建于1956年,时为国家城市建设部在全国兴建的十所土建类学校之一。65年来,学校与齐鲁大地的厚重文化同脉,与铿锵前行的共和国脚步同频,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凝练特色、培植优势,践行“厚德博学、筑基建业”的校训,形成了“勤奋、严谨、团结、创新”的校风和“以人为本、自强不息、经世致用、造福桑梓”的办学理念,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以土木建筑学科为特色,工理管文法艺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应用研究型大学,是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全国建设人才培养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20万名各类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建设行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办学实力强劲。学校占地2400余亩,校舍面积70余万平方米。设有20个学院(部),61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2.7万余人。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10个,7个土木建筑类专业通过国家专业认证(评估)。拥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双语示范课程、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精彩一课”5门,国家一流课程4门,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和团队1个;获批新工科国家级教研项目2项,获批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1项(全国共 6 所高校,山东省唯一)。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个专业学位类别,64个二级学科培养方向,拥有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馆藏图书398万余册,其中印本图书198万余册、电子图书200余万册。《山东建筑大学学报》入选“ RCCSE 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等主要期刊评价指标持续位居全国建筑工程类地方高校学报、山东省省属理工类高校学报前列。
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204人,其中专任教师1794人,具有博士学位人数为89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9.83%。拥有日本工程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8人,长江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山东省“一事一议”引进顶尖人才、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领军人才、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山东省“外专双百计划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84人次,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省教书育人楷模、省高校师德标兵等57人,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等31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团队,其中“建筑结构移位与加固改造”团队是山东省属高校唯一土木工程方向教育部创新团队。
学科特色鲜明。学校是全国唯一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绿色建筑博士人才培养高校,山东唯一土建类专业全部通过国家专业评估(认证)高校,山东省首个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工程本科高校。学校ESI工程学学科居全球前1%,拥有建筑学和土木工程2个山东省一流学科,建筑学列入山东省高水平“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学科。拥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1个木材工业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山东基地,3个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8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山东省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6个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文物学会研究基地、2个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新型智库),1个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山东省政法委研究基地等重点科研创新平台30个。其中,乡土文化遗产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是山东省高校唯一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研究成果丰硕。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5项、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教育部优秀科研成果奖(人文社科类)1项。其中,2002年,鹿晓阳教授主持的《等壁厚弯管塑性成形理论及其工艺工装设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王崇杰教授主持的《太阳能和浅层地热能在建筑中利用的关键技术应用与开发》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刘甦教授主持的《面向区域的建筑学专业创新性、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年,张鑫教授主持的《建筑物移位改造工程新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是山东省唯一在建筑学、土木工程领域均获国家科技奖高校。“十三五”期间,全校年均科技活动经费近2亿元,主持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6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59项,其中,国家科技计划重大重点项目2项、课题3项,省科技重大项目5项,如2019年,崔东旭教授主持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村镇社区空间优化与布局”,获批经费3508万元,是目前我省城乡规划领域承担的最高层次的重大项目;2020年,张鑫教授主持的“既有结构性能评估与加固改造基础研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实现了学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上的突破;荣获省部级政府科研奖项和国家奖励办社会力量设奖奖项63项(其中一等奖15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33件;SCI、SSCI、A&HCI、EI收录论文3377篇。
对外合作宽广。学校积极推进开放办学,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校际关系,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英国高校在土木建筑领域举办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国外多所大学合作开展“2+2”“3+1”“3+2”等模式的学生联合培养项目,招收土木工程、国际商务等专业的来华留学生,目前有30多个国家的外籍师生在校工作或学习。学校先后与90余家政府、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开展战略合作,主持完成世界上最重最高、国内最远建筑平移工程,主持或参与制定60余部国家与省建设行业规范标准,完成了100余项国家和省市大型工程的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建成山东高校首个雄安新区教学实践基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事业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学校与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产学研基地,一期工程已启动,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开启了学校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和全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文化底蕴深厚。学校重视文化建设,打造“筑基讲坛”文化育人品牌,77期讲坛先后邀请了荣盛发展集团联席总裁庄青峰、原中房集团董事长孟晓苏、中国科学院院士郭柏灵、全国劳模杜明等在内的70余位行业精英、学术大师、政界领导走上讲坛,为建大师生传播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筑基讲坛已经成为建大师生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建大校园的文化盛宴。构建“四馆、两带、一廊”的校园文化格局,诸子先贤景观与建筑文化长廊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建有建筑平移技术展馆、地图地契展馆、山东民居展馆、铁路建筑展馆等特色建筑博物馆,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绿色生态校园案例,学校被评为山东省建筑科普教育基地,被列入山东省系列博物馆规划。学校主持建成国内第一座竖直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示范工程、国内第一座太阳能综合利用学生公寓,主持建成国家首个钢结构装配式超低能耗建筑——学校综合教学楼。学校校园已成为饱含时代活力和现代气息的师生文化家园和建筑博览园,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环境满意度”位列山东高校前3强。
学生素质优良。学校着力培养“基础实、适应快、能力强、素质高”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根据第三方调查,学校的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匹配度达到了94.5%,居全省高校之首。学校是全国建筑类高校就业联盟发起高校,学生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0%以上,专业对口率85%以上,满意度98%以上,我校毕业生对母校推荐度为84%,高于全国本科院校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2021年山东就业市场人才发展报告》本科毕业生市场化薪酬居山东省属高校第二。学校重视学生科技创新、文化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近五年在“挑战杯”、数模、电子设计等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3300余项,是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优秀组织单位;学校棒球队荣获2016年、2017年中国大学生棒球联赛冠军,学校多次获评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从学子到校友,从校院到社会,20万建大校友遍及齐鲁,辐射全国,他们中有工程大师,有行业精英,有政府领导,校友永远是学校最大的品牌和骄傲。
抢抓新机遇,开启新征程。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遵循高等教育“四个服务”发展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力“十四五”规划,扎实推进“六大工程”,强化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向着建设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砥砺奋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山东建筑大学位于山东省会济南市东部临港开区,东临环城高速公路邢村入口, 南临济南市经十东路,交通便捷。学校校园规划和单体设计,结合泉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充分利用地貌特点。 " 三泉润泽四季秀,一院山色半园湖"的诗句,体现了校园规划和建设的特色。
学校一贯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紧紧围绕“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己任,全面落实一把手工程,完善以二级学院为主体的就业工作机制,以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建设为重点,健全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的就业工作思路,通过构建“质量工程体系”、“就业市场体系”、“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创业教育实践体系”、“质量跟踪反馈体系”五大体系,积极做好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工作。近五年来,我校获“全国建设人才培养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等荣誉称号,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九年均保持在90%以上,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
1、毕业生可到建筑、房地产、银行、公用事业、科研院所、设计机构、教育、企事业单位,或者党政机关或者相应的职能管理部门等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管理、研究、设计、施工等等工作或其它社会工作。
2、毕业生可考取硕士研究生、参军或出国留学深造等。
各专业毕业生去向请查阅我校网站:就业质量报告
我校是山东省学分制改革试点学校,学费包括专业注册学费和学分学费,住宿费按年收取。学费、住宿费按山东省物价局、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教育厅批复的标准收取。 |
山东交通学院是一所以培养综合交通人才为办学特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山东省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与交通运输部共建高校。
学校始建于1956年,其前身是交通部济南汽车机械学校。2000年,学校由交通部划转山东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的管理体制;2002年,教育部批准济南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和中国重汽职工大学合并组建山东交通学院;2005年,山东省水运学校并入;2011年,学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2011年,获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50强”典型经验高校;2016年,山东省内燃机研究所整建制并入;2017年,获批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A类)。2019年,获批山东省文明校园;2020年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高校。2021年,获批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经过65年的发展,学校逐步发展成为以工为主,“管、理”为支撑,以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国际化视野,富有创新意识和实干精神的交通事业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办学特色的高校,现已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交通行业培训各种管理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共计27万余名。
学校坐落于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泉城济南,在济南、威海两地办学,设立济南长清校区、无影山校区、东校区和威海校区4个校区,在临沂市和威海市设有独立法人研究院,在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建有山东交通学院海外分校“中俄交通教育学院”,在泰国孔敬省建立“山东交通-孔敬学院”。学校占地面积3200余亩,建筑面积98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4.1亿元。纸质藏书220万余册,电子期刊13.6万余种。现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24000余人,研究生530余人,在册国际学生200余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70余人,专任教师中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63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453人,硕士学位870人,研究生导师380余人。学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省部级优秀教师15人,省部级教学、科研团队20余个,15人入选省部级重点人才工程。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分析报告(2012-2020)》中,我校全国排名第162名,山东省第9名,全国新建本科院校第3名。
学校以交通类专业为主,涵盖“工、管、理、经、文、艺、法”等7个学科门类,构建起交通建设类、综合运输类、载运工具设计制造类三大优势专业群;设有19个学院(部),开设62个本科专业和交通运输、机械2个硕士专业;具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优势特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建设专业(群)5个,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1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8门,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近两届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8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
学校拥有市厅级及以上研究平台38个,包括1个全国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1个工信部实验室(山东)、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筹)、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重点行业领域事故防范技术研究中心(交通运输行业)、2个省大数据发展创新实验室、7个省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11个地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地市级工程实验室。此外,还有1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个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省交通运输科普基地。“十三五”以来,主持纵向课题790余项,纵横向科研经费累计超过6.3亿元。出版专著220余部,发表SCI、EI、CSSCI等收录论文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930余篇;获授权专利2000余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10余项,其中“黄河中下游地区粉土路基建造支撑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高效智能全环境模拟道路加速加载实验系统研发”获得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复合型人才,与俄罗斯、白俄罗斯、英国、德国等近20个国家的5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广泛开展师生交流和学术科研合作。重视留学生的教育与培养,累计招收来自50个国家的近1000名国际学生。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与交流,与俄罗斯顿河国立技术大学联合开设山东省第一家非独立法人中俄合作办学机构——顿河学院。积极开展境外办学,在泰国孔敬设立“山东交通-孔敬学院”,在俄罗斯伊尔库茨克设立“中俄交通教育学院”。
交通教育,累累硕果;筚路蓝缕,凝心聚魄。建校65年来,历代交院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以创业的精神、创新的意识、科学的态度,务实的工作,致力于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科研水平,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交通大学不断努力奋斗!
在高考成绩达到同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中,学校按照不超过我校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计划120%的比例调阅考生档案,具体比例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情况而定。
(一) 普通专业(类)录取原则
1.高考综合改革省份专业(类)录取原则
对实行高考改革的省份,按该省招生主管部门确定的新高考投档录取政策执行,考生所填报的专业(类)志愿须满足该专业(类)选考科目。
2.其他省份文理类专业(类)录取原则
招生投档录取时,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志愿设置及投档原则录取。
对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执行相关省份的投档规定,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接受投档,第一次填报志愿的投档考生不足时,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征集志愿考生。对未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按照“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的原则录取,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第一志愿投档考生不足时,再录取第二志愿考生,以此类推。
安排录取专业(类)时,学校按照“专业志愿清”原则,优先考虑第一专业志愿的考生;在考生投档成绩相同,学校志愿、专业志愿一致的情况下,按照数学、语文、外语的顺序,依次比对成绩,优先录取成绩高者;如成绩仍然相同,将综合考虑高中学业水平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因素。
(二)飞行技术专业录取原则
本专业面向山东、河南、湖南招生。按照《普通高校飞行技术专业招收飞行学生实施办法》(民航发【2009】84号)规定,考生须参加学校组织的体检、面试、背景调查,合格后方可报考。学校对进档考生按照文化成绩由高到低录取;成绩相同时,按照英语成绩由高到低录取;英语成绩相同时,按照体检情况、背景调查、相关科目成绩、会考成绩等情况择优录取。
(三)美术类专业录取原则
本专业面向山东、甘肃、江苏招生。学校认可生源省份专业统考成绩,凡取得所在省美术类专业统考本科合格证,达到所在省美术类专业本科控制分数线的该省生源均可报考我校。
进档考生依据“专业志愿清原则”按照投档分安排录取专业。投档分相同时,按美术类统考专业成绩优先确定录取专业;专业成绩相同时,参照文理类专业录取原则综合考虑。
(四)空中乘务专业录取原则
本专业面向山东省招生。凡取得我校空中乘务专业测试合格资格且高考文化成绩达到省教育招生考试主管部门所划定的普通类二段线以上的考生均可报考我校空中乘务专业。按文化成绩关联学校专业合格名单投档,学校对进档考生按照文化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对文化成绩相同者,参照文理类专业录取原则综合考虑。
美术类专业录取原则
本专业面向山东、甘肃、江苏招生。学校认可生源省份专业统考成绩,凡取得所在省美术类专业统考本科合格证,达到所在省美术类专业本科控制分数线的该省生源均可报考我校。
进档考生依据“专业志愿清原则”按照投档分安排录取专业。投档分相同时,按美术类统考专业成绩优先确定录取专业;专业成绩相同时,参照文理类专业录取原则综合考虑。

山东交通学院广西地理信息科学录取分数线为428分(理科)。山东交通学院广西地理信息科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地理信息科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山东交通学院广西地理信息科学招生计划2021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

山东交通学院湖南地理信息科学录取分数线为502分(物理类)。山东交通学院湖南地理信息科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地理信息科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山东交通学院湖南地理信息科学招生计划2021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

山东交通学院河南地理信息科学录取分数线为542分(理科)。山东交通学院河南地理信息科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0地理信息科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山东交通学院河南地理信息科学招生计划2021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

山东交通学院山东地理信息科学录取分数线为493分(综合)。山东交通学院山东地理信息科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地理信息科学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山东交通学院山东地理信息科学招生计划2021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

山东交通学院安徽地理信息科学录取分数线为484分(理科)。山东交通学院安徽地理信息科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地理信息科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山东交通学院安徽地理信息科学招生计划2021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

山东交通学院江苏地理信息科学录取分数线为493分(物理类)。山东交通学院江苏地理信息科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地理信息科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山东交通学院江苏地理信息科学招生计划2021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

山东交通学院内蒙古地理信息科学录取分数线为349分(理科)。山东交通学院内蒙古地理信息科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地理信息科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山东交通学院内蒙古地理信息科学招生计划2021专业名称批次类

山东交通学院山西地理信息科学录取分数线为483分(理科)。山东交通学院山西地理信息科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地理信息科学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山东交通学院山西地理信息科学招生计划2021专业名称批次类型

山东交通学院天津地理信息科学录取分数线为513分(综合)。山东交通学院天津地理信息科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地理信息科学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山东交通学院天津地理信息科学招生计划2021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

山东交通学院地理信息科学是公办本科专业。山东交通学院地理信息科学在山东省排名第9。山东省开设地理信息科学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聊城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鲁东大学、滨州学院。山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