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环境监测技术 | 2021 | 综合 | -/433(普通类二段) | -/384(普通类二段) |
核心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环境噪声测量、环境微生物学及实训、环境生态学、环境监测及实训、环境影响评价。
就业岗位:第三方检测、环境评估、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化工等企事业单位的验收调查、分析检测、验收监测、环境评价、技术管理等岗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山东 | 环境监测技术 | 综合 | 普通类二段 | 普通类 | 433 |
| 宁夏 | 环境监测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16 |
| 贵州 | 环境监测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75 |
| 四川 | 环境监测技术(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68 |
| 吉林 | 环境监测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82 |
| 辽宁 | 环境监测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64 |
| 内蒙古 | 环境监测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75 |
| 山西 | 环境监测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29 |
一、办学定位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省市共管、以市管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主要从事全日制高职教育和社会职业技能培训,兼顾成人学历教育、中外合作学历教育及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等,具有接收外国留学生资质和聘请外国文教专家资格。在职教职工801人,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2000余人,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
二、办学理念
学校秉承“修能致用”的校训,“厚德乐学、修能致用”的校风和“乐学善思、知行合一”的学风,构建并不断完善“党建引领 四联四驱”三全育人体系,通过“学校与社会、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家庭、学院与书院”四方联动和“思政育人、专业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四维驱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大学生文明修身、体质提升、心理健康、技能提升“四大工程”,扎实推进“三全育人”,不断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助推学生成长成才。
三、历史沿革
1951年11月,青岛教工业余学院创建,著名生物学家、教育家童第周和国学大师陆侃如分别任校务委员会主任和校长
1953年8月,青岛教工业余学院改建为青岛教师进修学院
1958年7月,青岛教师进修学院创建师专部,改称青岛工读师范专科学校,后更名为青岛师范专科学校
1970年8月,青岛教师进修学院撤销
1977年12月,恢复建院为青岛市教师进修学院、青岛师范专科学校(一个学校两块牌子)
1977年10月,青岛市职工业余大学创建
1981年4月,青岛市教师进修学院改建为山东省青岛教师进修学院,后与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分开独立设置
1983年4月,山东省青岛教师进修学院更名为青岛教育学院
1992年1月,青岛市职工业余大学更名为青岛市职工大学
1999年6月,在青岛市职工大学的基础上筹建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2000年10月,青岛市职工大学改建为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2002年4月,青岛教育学院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新的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四、校区设置(三个校区)
西校区(青岛市黄岛区钱塘江路369号)
南校区(青岛市市南区金坛路17号)
中校区(青岛市市北区郭口路2号)
五、二级院部及专业设置(10个二级院部)
★海尔学院(机电学院),开设重点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制冷与空调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业机器人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信息学院(海信学院、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青岛物联网应用技术研究院),开设重点专业:软件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工业互联网技术
★生物与化工学院(蓝色工程学院),开设重点专业:应用化工技术、海洋化工技术、生物制药技术、分析检验技术、环境监测技术、健康管理
★旅游学院,开设重点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休闲服务与管理、旅游日语、商务日语、应用韩语、茶艺与茶文化
★商学院,开设重点专业:现代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传播与策划、财富管理
★教育学院,开设重点专业:学前教育、人力资源管理、音乐教育、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艺术学院,开设重点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艺术设计、影视多媒体技术、动漫制作技术、空中乘务
★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中心),是学校二级教学科研机构,负责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
★基础教学部,开设重点专业:健身指导与管理
★培训学院(志愿服务学院、青岛市服务外包实训基地),开展主要培训业务:服务外包培训、教育部和全国高职联盟师资培训、志愿服务培训、职业资格鉴定培训、政府委托培训、企业员工培训、成人学历教育
六、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801人,其中专任教师约占80%。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占76%,具有高级职称占36%。
学校现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省高校(高职院校)教学名师9人、省职业教育青年技能名师4人、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山东省先进工作者1人、齐鲁最美教师1人、齐鲁首席技师2人。现有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9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职业教育技能技艺传承创新平台5个、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4个、省青创人才引育计划立项建设团队1个。
学校坚持融合化战略积极构建教师团队,先后聘任许振超、张连钢、皮进军、周勇、郭锐等100余名有影响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专家学者为产业教授、德育导师,入库行业、企业兼职教师400余人,建成皮进军工作室、周勇工作室等15个行业技能大师、名师工作室。常年聘任10余位外国专家学者担任外教,组建了包含40余位国内外专家的海外职业教育实训研发团队。
七、实训实习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现有国家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国家职业教育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国家化工实训基地、全国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国家创新发展行动规划O2O旅游技能实训中心、国家嵌入式技术应用实训基地、国家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基地、国家软件技术实训基地等国家级基地8个。山东省服务外包实训基地、青岛服务外包实训基地等省市院级实训基地74个。
校外实训就业基地:与海尔集团、海信集团、海湾集团、京东集团、华为公司、华三通信、思科公司、商汤科技、烟台万华、万豪集团、明月海藻集团、青岛海发集团、无限三维(青岛)科技产业集团、青岛港董家口液体化工码头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就业基地196个。
政校企社一体化办学平台:牵头组建山东省人工智能产教联盟、青岛市生物医药产教联盟,与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协会共建纺织服装领域岗课赛证融通职教联盟;与山东开创信息有限公司、卓越云师(北京)教育技术有限公司共建混合所有制的产业学院;与青岛市教育局合作开展中高职五年制贯通培养,牵头组建青岛中高职一体化培养职业教育集团。
八、合作交流
★ 与31个国家和地区的103所院校(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与交流关系。
★ 累计接收培养国际学生2000余名,向阿联酋、加拿大、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选派623名学生进行海外实训实习,500余名学生实现海外就业。
2019年10月,与泰国博仁大学在曼谷共建“一带一路”儒商学院。
2021年6月,与德国比勒费尔德中等企业应用技术大学共同设立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青德学院。
★ 与24所中西部高职院校及国外院校成立高职院校对口合作联盟。
★ 与10所院校成立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合作联盟。
★ 与5所院校(机构)成立计划单列市高职院校联盟。
九、志愿服务与社区学院
青岛市志愿服务学院:与青岛市文明办共建公益性志愿服务机构。
青岛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培训学院:与青岛市文明办共建文明实践枢纽型支持型平台。
灵珠山社区学院:与青岛市黄岛区灵珠山街道办事处共建社区学院。
红石崖社区学院:与青岛市黄岛区红石崖街道办事处共建社区学院。
辛安社区学院:与青岛市黄岛区辛安街道办事处共建社区学院。
长江社区学院:与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路街道办事处共建社区学院。
灵山卫社区学院:与青岛市黄岛区灵山卫街道办事处共建社区学院。
黄岛社区学院:与青岛市黄岛区黄岛街道办事处共建社区学院。
张家楼社区学院:与青岛市黄岛区张家楼镇共建社区学院。
十、主要荣誉
国家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
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
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
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
全国混合式教学试点单位
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
全国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50强
全国职业院校育人成效50强
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
全国学生资助工作“推荐学习单位”
世界职教院校联盟“学生支持服务”项目卓越院校金奖
世界职教院校联盟“领导力发展”项目卓越院校银奖
世界职教院校联盟“学习与就业机会”项目卓越院校铜奖
山东省首批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立项建设单位
山东省文明校园
山东省文明单位
山东省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示范院校
山东省平安校园
获评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国家级二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9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5项;获得全国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近五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7项。
青岛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胜地。
青岛是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和中国十佳商务城市,获得“企业家满意奖”。
青岛是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是中国环境状况最好的城市之一。
青岛是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帆船比赛举办城市,是中国的“帆船之都”。
青岛是中国 14 个沿海开放城市和 8 个国际会议城市之一。
青岛是中国重要的外贸口岸之一。
青岛是中国重要的海洋科研基地,拥有全国50%以上的海洋科技人才。
青岛城市建设和发展目标:成为中国沿海地区最具发展力、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80年的山东省济南城市建设学校,1992年学校更名为山东省城市建设学校,2006年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2014年12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山东省环境保护学校正式编入学校。学校由山东省教育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共管,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主管,是一所集全日制普通高职、继续教育培训为一体的高等职业院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山东省人民政府新型建筑工业化与近零能耗建筑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学校是全国建设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第二批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单位、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先进单位、全国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研究中心、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省级文明校园、省级平安校园标杆学校、省级花园式单位、省直机关党员教育示范点、山东省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示范院校、山东省建筑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山东省建设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会长单位。学校还获得全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全省建设科教先进集体、全省教育新闻宣传先进单位、全省最具专业特色高职院校、综合实力前十强高职院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等百余项称号。
近年来,学校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确立“12312”党建工作总思路,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党建工作委员会高职高专秘书处设在我校。2021年,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分校在我校揭牌成立。学校党委是山东省委教育工委表彰的“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高校科教兴鲁先锋基层党组织”,省委省直机关工委表彰的“先进基层党组织”,省住建厅党组表彰的“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学生处党支部和图书馆党支部入选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经管系党总支入选山东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单位。
学校有彩石、燕山、无影山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234.7亩,建筑面积30.21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13762人。学校拥有良好的教学、实训条件,教学基础设施完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4290.27万元,纸质图书101.52万册,电子图书60.66万册,教学计算机4000余台。全校现有教职员工700余人,“双师”素质比例超过45.74%,其中专任教师588人,高级职称教师194人。现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1人,山东高校十大师德标兵2人,齐鲁最美教师2人,齐鲁首席技师1人。“绿色智慧建造与城市更新团队”荣获“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
学校坚持“育鲁班传人,建美丽城市,创美好生活”的办学宗旨,围绕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构建了以建筑类专业为主,资源环保类、城市基础设施相关专业协调发展的格局,设有7个教学系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学部2个教学单位及继续教育与国际交流处,开设建筑工程技术等43个专业。建成3个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9个山东省重点建设专业群、2个山东省品牌专业群,2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1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专业、4个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山东省共建工科专业。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10余所国外高校在办学、科研、师资培训方面保持密切合作。与韩国又松大学合作开设建筑动画与模型制作专业,与韩国全州大学合作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韩国三育大学合作开设建筑设计专业。
学校创新“双向参与、双业融合、双元培养”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主持开发城市燃气技术国家专业标准、建筑工程技术等8个省级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建有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省级精品课程32门,优质核心课程152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省教学能力大赛获一等奖2项,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培养了山东省十大优秀学生、齐鲁工匠后备人才等10万余名优秀学子和大批技能型人才。2021年,我校学子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花艺比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筑装饰技术应用赛项中分别荣获一等奖,在第七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3项。
学校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之路,持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牵头组建山东省建设职业教育集团,是全国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国家住房城乡建设行业职业培训基地。面向建筑和环保行业,助力新基建,举办智慧建造、辐射安全与防护等培训,每年培训总人数1万余人次。现有教育部认定的被动式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山东省“十三五”高等学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个、山东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1个。成立中建绿色学院、华为人工智能学院2个产业学院;与企业共建医养健康设计中心、地下空间工程技术研究所2个高水平教科研创新平台,共建实训实习场所13.8万平方米,实训基地537个,建有职业技能鉴定站,可鉴定工种18个。
学校重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科学构建“四位一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体系,铸就城建特色文化品牌,牵头成立了中国职教学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院。2018年,学校被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指委认定为全国首批10所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基地之一。2019年,学校中国古建筑文化与营造技艺传承基地入选山东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020年,学校被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指委评为“职业院校非遗教育传承示范基地”,被中国建设教育协会评为首批“建设行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新任务,学校全体师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坚持服务“新基建”、打造“新城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进。
学院全称: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学院部委码:14080
学院地址: 济南市旅游路4657号 邮编:250103
联系电话:0531-67892888 89709888 67892886
传 真:0531-67892888
E-mail:zsb_sdcjxy@sina.com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2021年环境监测技术学费:55001.2021年环境监测技术学费:5500;2021年环境监测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山东环境监测技术综合普通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环境监测技术学费:55001.2021年环境监测技术学费:5500;2021年环境监测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山东环境监测技术综合普通类二段普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山东环境监测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84分(综合)。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环境监测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地区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环境监测技术山东综合普通类二段普通类384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环境监测技术是公办专科(高职)专业。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环境监测技术在山东省排名第4。山东省开设环境监测技术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威海职业学院、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山东省开设环境监测技术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环境监测技术录取分数为山东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84,最低位次是378294。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环境监测技术录取分数线1.2021年环境监测技术录取分数线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综合环境监测技术山东普通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山东环境监测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84分(综合)。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山东环境监测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环境监测技术综合普通类二段普通类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介绍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专科(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专业主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