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济宁学院 (最高/最低分) | 四川文理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汉语言文学 | 2021 | 综合 | -/506(普通类一段) | /() |
| 汉语言文学 | 2020 | 综合 | -/513(普通类一段) | /() |
| 汉语言文学 | 2019 | 文科 | -/531(本科批) | /() |
| 汉语言文学 | 2018 | 文科 | -/535(本科批) | /() |
| 汉语言文学(师范方向) | 2017 | 文科 | -/510(本科批) | /() |
| 汉语言文学 | 2017 | 文科 | -/510(本科批) | /()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身心素质、较高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艺术素养,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汉语言文学方面的系统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在文化、新闻及其他传媒机构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语言文字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除了可以到各级各类教育领域从事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之外,还可以到新闻出版、科研机构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传媒、宣传、文化等方面的工作。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山东 | 汉语言文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06 |
| 贵州 | 汉语言文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6 |
| 江西 | 汉语言文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47 |
| 上海 | 汉语言文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24 |
| 天津 | 汉语言文学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24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四川 | 汉语言文学(师范)(莲湖校区就读)(莲湖校区就读)(莲湖校区就读)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24 |
| 重庆 | 汉语言文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6 |
济宁学院是一所山东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坐落在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儒家文化发源地、孔子故里、东方圣城曲阜。学校溯源于1951年创办的滕县专区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前身为济宁师范专科学校,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济宁学院。2008年11月,创建于1905年的百年名校曲阜师范学校整建制并入。
学校根植孔孟之乡,沐浴圣地儒风,秉承“博学笃志、择善敦行”的校训,形成了“至诚至朴、求是求新”的校风 、“诲人不倦、敦品励学”的教风和“学而不厌、切问近思”的学风。学校秉持“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围绕建设高质量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路径,大力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着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数十年弦歌不辍,几代人薪火相传,学校先后为党和国家培养了10余万合格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高校德育工作优秀单位、省教学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省教育招生考试工作先进集体、省企校合作先进单位、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省绿化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 |
学校儒家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得天独厚。曲阜师范校区(原曲阜师范学校)地处曲阜明故城内,西临孔庙,北接孔府,地理位置独特,人文环境优越。1926年,校内成立了鲁西南地区最早的中共党组织——中共山东 省立二师支部。1929年,进步师生上演了轰动全国的反封建历史话剧《子见南子》。1931年,组织鲁南七校师生兖州截车要求南下请愿抗日事件震动全国。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原主席楚图南曾在此执教。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原副总理万里曾在此学习和从事革命活动。文化部原代部长、著名诗人贺敬之,著名作家吴伯萧等曾在此就读。
|
学校占地1613亩,校舍建筑面积56.91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21175人。设有18个教学单位,50个本科专业、23个专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图书馆纸质藏书187万册,中外文期刊1200余种,电子图书98万余册,电子期刊192万册,电子资源数据库46个。学校拥有完善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实验设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亿元。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全国领先,已建成启用“智慧教室”123间,可同时满足12000人上课需求,省内外三十余所高校来访考察交流,形成良好示范效应。学校实施校园景观提升工程,校园内绿翠环绕、假山曲池,环境优雅,景色怡人。
|
学校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主动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形成教师教育优势突出、应用学科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建有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一流专业6个,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个、省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项目专业2个。省一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24门,省高校课程联盟上线课程8门。学校积极对接山东省“十强”产业、济宁市战略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集中打造了化工、机电、信息、金融、生物、材料、教师教育等11个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生物工程专业(群)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学校不断强化教师教育办学优势,加大教师教育投入,成立“教师教育学院”,高标准建设了“教师教育培训中心”。2014年以来,获省级教学改革研究立项15项,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立项35项,获省高等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奖9项。学校是省教育厅批准的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建设单位,与曲阜师范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交通学院、山东体育学院等高校签订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
学校持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实施“百名卓越人才”支持计划,坚持引育并举不断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现有教职工1216人,其中,博士126人、硕士536人,正高级职称81人、副高级职称274人,兼职研究生导师5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5人,山东省教学名师5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济宁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1人。现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高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1个,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2个。
![]() |
学校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育人工作,先后与青岛英谷、山东智博、山东中兴、邦盟汇骏(上海)等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加大企业深度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力度,共建软件外包、云计算与大数据、虚拟现实技术等27个专业方向。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济宁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构建学生专业成长平台,目前已有7个系29个本专科专业与高新区产业密切对接,2800余名大学生进驻培养基地。学校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建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84个,与济宁软件园共建了“济宁学院创新创业学院”。近年来,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4项,在学科专业及科技文化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475项。
学校坚持科研强校理念,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凝练学科优势,突出科研特色。学校建有省重点学科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省“十三五”高校科研创新平台2个,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科普教育基地3个,省级教师教育基地1个,济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建有校级实验中心7个,各类实验(实训)室127个。组建了智能制造研究院、安全工程技术中心、基础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中心、资源开发与高值化利用工程中心、文化艺术与产业中心、3D打印技术中心、金融与法律创新中心、教师教育发展中心等八大学科平台。2016年以来,获国家级科研项目1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17项;获省部级奖励3项;发表论文8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600余篇,SCI、SSCI、CSSCI、EI收录460余篇,3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引用率前1%);获授权专利484件,其中PCT国际专利1件、中国发明专利63件。
![]() |
学校积极服务地方,主动对接济宁建设“制造强市”、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目标,全力构建“政校企互动、产学研结合”生态系统。学校牵头建设了山东省医药功能材料协同创新中心,与济宁高新区共建抗肿瘤药物研发平台。与2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合成立了“LED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济宁市工业机器人及智能数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济宁市高校院所知识产权战略联盟”。成立了济宁市智能电液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济宁市纳米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济宁市光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济宁市生物氢烷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济宁市特色农产品高值化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了济宁市生物质资源开发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与中兴通讯亚太区实训总部共建“联合移动通信实验室”。
学校始终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英国、法国、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菲律宾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地区4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科学研究、师资国际化、学生国际化以及留学生培养等方面开展了多形式、深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交流。
回首过去,山林筚路;放眼未来,玉汝于成。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内涵式发展,不断提升治校能力和办学水平,努力把学校打造成风清气正、政通人和、鸟语花香、富有活力的高质量应用型大学。(2021年2月更新)
济宁学院网站:www.jnxy.edu.cn
学院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杏坛路1号,邮政编码为273155。
学院招生电话:0537-3196209、3196696;学院招生监督电话0537-3196023
本科专业中音乐学、舞蹈学、舞蹈表演、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广告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美术学、数字媒体艺术、体育教育、运动康复录取批次为本科一批, 其余专业录取批次为本科二批;专科专业录取批次为专科一批。
音乐学、舞蹈学、舞蹈表演、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美术学等本科专业、美术教育、环境艺术设计等专科专业、体育教育专业(含本、专科)进档考生按专业课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高考专业成绩平行时,优先录取文化成绩高者),根据考生综合评价信息和专业志愿,择优录取,安排相应专业。
数字媒体艺术(本科)、运动康复(本科)、音乐教育(专科)进档考生按文化课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高考文化成绩平行时,优先录取专业成绩高者),根据考生综合评价信息和专业志愿,择优录取,安排相应专业。
四川文理学院,位于天府之国四川东部达州市,办学历史可溯及清末龙山书院,1976年开始举办高等教育,时称达县师范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日制普通高校,相继更名为达县师范专科学校、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升为本科高校,目前是川东地区唯一省管普通本科高校。2016年被确定为“四川省高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单位”,2018年被增列为“四川省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拥有莲湖、南坝两个校区,占地面积710000余平方米(莲湖校区666000多平方米,南坝校区43000多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73000多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47万余册,电子图书80万余册,中外文纸质报刊5万余种,电子期刊3万余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25亿元。现有各类教职工1200余人,外籍教师5人,其中专任教师810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2%,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84%),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6人,突出贡献专家3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优秀教师4人。全日制在校普通学生15000多人,留学生65人,面向全国22个省市招生。
现设文学与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财经管理学院、数学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生态旅游学院、音乐与演艺学院、美术学院、体育学院、康养产业学院等18个二级学院,开设57个本科专业、 12个专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管理学、历史学、法学、经济学九大学科门类。
学校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环境育人、社会合作”的办学思路,积极探索知识结构模块化、理论实践融合化、教学服务信息化、考核评价常态化的“四化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四年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计划,努力构建学生通识核心知识、通识实践能力 、学科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核心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复合素质培养七大知识体系,培养具有“三心四能五复合”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春风化雨、桃李芬芳。学校与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捷克、韩国、马来西亚、泰国、老挝等国家1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交流关系,每年有300多名师生到海外高校学习交流。与国内100多家地方政府、大中型企业和事业单位建立共建合作关系。建校以来为社会培养了7万余名大学毕业生,毕业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富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始终居于全省同类高校前列。
学校实施科研强校战略,注重科研平台和团队建设。建有省级重点研究基地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青少年文学艺术社科普及基地,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特色植物开发研究实验室,参建“工业有机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理”2011协同创新中心、四川省磷资源综合利用工 程技术中心,建有巴文化研究院、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秦巴文化产业研究院、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川东分中心、油气田废水处理技术研发中心、巴山作家群研究院、书法艺术研究院等近30 个科技创新平台;建有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四川革命老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团队”和四川省教育厅“秦巴文化研究传播创新团队”等22个科研团队。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秉承“博文大理,厚德笃行”的校训,弘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办学精神,吸取古今优秀教育理念和中外教育改革最新成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立足川 东,服务四川,面向全国,按照“三步走”发展战略和“1234”总体部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内涵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努力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致力于“三心四能五复合”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让高度的责任心、持续的进取心、强烈的好奇心伴随学生终身;让良好的表达能力、扎实的实践能力、突出的创新能力、基本的创业能力成为学生成功腾飞的坚强翅膀;让有社会担当与健全人格、有职 业操守与专业能力、有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有历史眼光与全球视野、有创新精神与批判思维的人,成为每一个四川文理人的自觉追求。
学科专业建设
学校坚持“优化结构、突出特色、提升水平、错位发展”的原则,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遵循学科建设规律,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形成优势学科群为目标,以规划和建设硕士点为重点,实施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打造省内一流、国内有影响力的品牌学科。对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积极推动文化创意、智能制造、化工环保、教师教育、康养旅游、财经管理、政治法律、生态建筑等八大学科专业群建设。现有省级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和数学与应用数学、文化产业管理、物业管理、行政管理、学前教育等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广播电视编导、机械工程、美术学、小学教育等4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
教学改革
作为四川省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项目院校,学校建有基础外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文化与传播实验教学中心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以及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立项建设省级教学改革项目27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 354项,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政治与行政管理、理论物理、数学建模教研室等34个省级和校级优秀教学团队,数学分析、热学、中国古代史、规划论、中国新文学史、外国文学、高等代数、小学教育科研方法等8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版画、材料力学、非线性编辑等9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和88门校级精品(资源开放)课程。近年来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三等奖8项。
学术研究
学校注重科研团队建设,建立科研创新平台,奖励和资助重点科研项目。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活跃学术空气,促进学术繁荣。开办“秦巴讲坛”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来校讲学,聘请35位名誉院长、特聘教授或客座教授,增强科研团队实力。鼓励教职工申报 高级别科研课题和横向项目,鼓励团体攻关和产学研用合作,提升科技竞争力和服务能力。
近年来,教职工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17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41项,市厅级课题1580多项,获省市社科优秀成果奖300余项、科技成果奖近10项,获准国家专利近60项,30多项科研成果被地方各级政府领导批示或采纳,出版专著50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00余篇,500余篇文章被权威检索工具(期刊)转载或收录。
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主要从事四川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川陕苏区历史文化研究和秦巴文化研究。中心组建有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团队、川陕苏区历史文化研究创新团队、 秦巴文化研究创新团队,先后完成国家和 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30余项,承担达州市政府课题100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老区建设研究论文200余篇,向省市政府呈报重要成果专报32期,有17期获得达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签批,多期被省委政策研究室《调查与决策》刊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特色植物开发研究重点实验室,主要承担达州及周边特色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与分离、产品研发、药物筛选与合成、环境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110篇,被SCI收录近40篇。
工业有机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理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主要针对企业在水泥、电力、钢铁等生产过程产生的有机固体废物,在满足企业生产要求且不降低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工业锅炉等生产设施,实现固废的无害化处置与部分资源化。
学术资源
学校图书馆拥有馆藏纸质文献147万余册,电子图书80万余册,有中外文纸质报刊5万余种,电子期刊3万余种;藏有《四库全书》《中国野史集成》《古今图书集成》等大型古今丛书,有《大公报》《晨报》《民国日报》等大型报刊影印件和《大成故纸堆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人大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等数字资源22个。建有《川陕苏区文献研究数据库》《四川文理学院数字图书馆》等特色文献资源,与国家图书馆、CALIS、 CASHL等信息机构建立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关系,是川东地区文献资源与情报服务保障中心。
公开出版物
学校公开出版《四川文理学院学报》《四川文理学院报》。《四川文理学院学报》创刊于1987年,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全国地方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四川省社会科学特色学术期刊和社科优秀期刊,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核心期刊扩展版,刊发学术论文多次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或摘录。
《四川文理学院报》创刊于1984年,对开4版,多次荣获全国、全省高校校报好新闻奖。
国际教育
1980年代初,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教授欧阳德女士首次来访,开启学校国际交流。此后,有近百名外籍专家、国外大学校长和师生来校访问交流,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韩国、乌兹别克斯坦等66名外籍教师相继在校任教,连续任教时间最长的达6年,常年有10名左右外籍专家和教师在校任教。优质外智的引进为拓展国际教育视野,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增进教育国际化和跨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积极开拓教育国际视野,与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捷克、韩国、马来西亚、泰国、老挝等国家1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与交流关系,常年选派学生和骨干教师赴草堂大学、帕拉茨基大学、北方大学、博特拉大学、斯旺西大学、高地与群岛大学等交流和访学, 推荐品学兼优的学生赴美国带薪实习和攻读硕士学位。2014年开始招收留学生,累计招收老挝、加纳、尼日利亚、喀麦隆等11个国家留学生105人,目前在校国际学生65人。
校园文化
学校注重环境与校园文化对师生的潜移默化影响,充分发挥校园自然和人文景观及文化艺术科技活动的育人功能,打造生态、科技、文化校园。近五年参加全国和全省大学生艺术节、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啦啦操、曲棍球等赛事,获得国家级奖励近百项、省级奖励 400多项。舞蹈《致青春》《魂铸巴山》获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银奖;舞蹈《雨润巴山》《背山背水背太阳》《赤雪同行》、绘画《秋水游》等数十件作品荣获全国大学生艺术节展演一等奖;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第二届军事训练营,囊括理论知识竞赛、无线电测向 、识图用图训练、实弹射击四个训练科目一等奖;2017年获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称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获“全国优秀理论社团”,蒹葭汉服社获“全国优秀大学生国学社团”,电脑学会获“全国学生最具影响力科技社团”,学生社团联合会获“全 国学生最具影响力社团联合会”,37名学生登上2017年央视春晚舞台,3名学生代表中国高校参加第七届亚洲杯室内女子曲棍球赛荣获亚洲第6名,参加2018年美国旧金山世界排舞冠军赛荣获4项第1名。微电影《知返》获教育部“我心中的思政课”展示活动二等奖;我校学生参加2020“金蝶杯”智能财务云大赛荣获全国一等奖。
三个现代化的学生食堂。
我校严格执行国家教育部、各省、市、自治区招考委及教育行政部门对少数民族实施的特殊政策。(具体情况请咨询生源地省级招办)

四川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和英语(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言文学和英语(师范)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和英语(师范)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和英语(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汉语言文学和英语(师范)这二个专业,

四川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和英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言文学和英语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和英语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和英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汉语言文学和英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汉语言文学和英语录

四川文理学院休闲体育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休闲体育和汉语言文学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休闲体育就业前景和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休闲体育专业介绍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休闲体育和汉语言文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四川文理学院运动康复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运动康复和汉语言文学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运动康复就业前景和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运动康复专业介绍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运动康复和汉语言文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四川文理学院小学教育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小学教育和汉语言文学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小学教育就业前景和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小学教育专业介绍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小学教育和汉语言文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四川文理学院学前教育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学前教育和汉语言文学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学前教育就业前景和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学前教育专业介绍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学前教育和汉语言文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四川文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和汉语言文学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前景和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介绍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和汉语言文学这二个专业,

四川文理学院法学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汉语言文学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汉语言文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汉语言文学录

四川文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汉语言文学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汉语言文学这

四川文理学院经济学(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方向)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方向)和汉语言文学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方向)就业前景和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经济学(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