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西南医科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四川轻化工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2019 | 理科 | 625/531(本科二批) | -/519(本科二批) |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2019 | 文科 | 539/528(本科二批) | -/520(本科二批) |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2018 | 理科 | -/536(本科二批) | -/524(本科二批) |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2018 | 文科 | -/543(本科二批) | -/537(本科二批) |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2017 | 理科 | -/512(本科二批) | -/491(本科二批) |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2017 | 文科 | -/522(本科二批) | -/517(本科二批)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四川 | 公共管理类(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市场营销)(城北校区就读.)(城北校区就读.)(城北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2 |
| 文科 | 533 | ||||
| 海南 | 公共管理类(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市场营销;第一学年结束后分流专业)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0 |
| 广西 | 公共管理类(3700元/年,在城北校区办学,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市场营销,第一学年结束后分流专业)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48 |
| 安徽 | 公共管理类(3700元/年;含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市场营销;第一学年结束后分流专业)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1 |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通晓中外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掌握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业务知识面宽,能从事劳动就业、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商业性保险运作与管理,并具有理论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概论、公共政策学、风险管理、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险学、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公共财政与公共税务以及社会保险实验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适合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政策法规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社会调查与统计以及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四川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4 |
| 文科 | 527 | ||||
| 重庆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5 |
| 山东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06 |
| 安徽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60 |
西南医科大学是四川省省属普通高等院校,坐落于川渝滇黔结合区域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泸州。学校前身西南区川南医士学校始建于1951年,1959年升格为泸州医学专科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泸州医学院,198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1年开始联合培养博士,2004年起开展留学本科生学历教育,2010年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5年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形成“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秉承“厚德精业 、仁爱济世”的校训和“自强不息、守正出新 ”的精神,坚持“厚德精业、兼容开放”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德业双修、中西医并重”的办学特色。学校现有忠山、城北两个校区,占地2011亩;下设20个院(系),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等1.9万余人。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各级各类专门人才超过17万余人,成为四川医药卫生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川渝滇黔结合区域预防、医疗、科学研究和健康产业服务中心。
学校(含直属附属医院)有医教员工8000余人;有专任教师1288人,其中有高级职称人员581人、博士学位人员603人;有博士生导师52人、硕士生导师904人;有各类高层次人才百余人,其中国家级高层次人才58人次。
学校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学科特色突出。临床医学、药学是四川省一流建设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在ESI全球排名前1%机构中位列41.49%。现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涵盖医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有普通本科专业33个,涵盖7个学科门类;有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5个,大力推进“医工、医理、医文”结合,构建了覆盖“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医学专业教育体系。
学校是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单位,承担了国家医学教育改革项目5个。2021年参加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临床医学、中医学、护理学、预防医学四个赛道均晋级全国总决赛并获奖。2011-2018年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获西南西北片区特等奖1次、一等奖6次、全国总决赛二等奖3次、三等奖4次;在全国140余所参赛医学院校中,我校是连续6届进入全国总决赛的9所学校之一。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来居参考院校前20%。近4届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9项,其中一等奖6项。
学校先后建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37个,获批省、市厅级科研团队39个,是“四川2011心血管疾病防治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2017-2021年,学校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772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397项; 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4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学校先后与2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对外合作交流关系,并多次成功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建成了中国-葡语系国家和地区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先后为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博士后、研究生和本科生500余人。
学校现有5所直属附属医院,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抢险中,展现出极强的应急救援能力和高救治成功率。作为西南四省(市)结合区域的省级医疗中心,为川渝滇黔结合区域人民健康保驾护航,为国家和区域医药卫生人才培养和医疗服务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国家助学金
资助纳入全国招生计划内的家庭经济困难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预科、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元,我省分设为每生每年4500元、3300元和2100元三个档次。按学年进行申请,符合条件的学生按照学校相关通知要求提出申请。
2.国家助学贷款
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含预科、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可申请办理国家助学贷款,解决学费和住宿费,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在校期间利息由国家承担。助学贷款期限为学制加15年,最长不超过22年。助学贷款利率按照同期同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30个基点执行。有贷款需求的学生可向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咨询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款办理时间为7—9月。
3. 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
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招收为士官、退役后复学或入学的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实行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学费减免。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金额,按学生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包括本金及其全部偿还之前产生的利息,下同)两者金额较高者执行;复学或新生入学后学费减免金额,按高等学校实际收取学费金额执行。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以及学费减免的标准,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超出标准部分不予补偿、代偿或减免。符合条件的学生按照学校相关通知要求提出申请。
4.基层就业学费奖补
四川省省属高校全日制应届毕业生,自愿到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连续服务满 3 年及以上的,对其实施学费奖补。奖补金额根据毕业生在校期间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确定,每生每年不超过6000元,奖补年限以毕业生最后学历的实际学制为准。奖补款项一次性发放。部属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向就读高校申请,市属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学费奖补由各地参照省政策制定执行。外省高校毕业生到我省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按“谁用人谁资助”原则,由就业所在地县(市、区)自行制定政策执行。
5. 医学生公费定向培养
定向医学生在校期间不用缴纳学费、住宿费,还可获得每人每年3000元的生活费补助。
6.新生入学资助
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新生,可向毕业高中学校或户籍地县(市、区)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办理新生入学资助。省内院校录取新生每生一次性补助 500 元,省外院校录取新生每生一次性补助 1000 元。符合条件的学生可在开学报到前提出申请。
7.勤工助学
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从事管理助理、教学助理、科研助理、公共事务助理等工作,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申请时间和具体流程按照学校相关管理办法执行。
8.新生入学“绿色通道”
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如暂时筹集不齐学费和住宿费,可在开学报到时,通过高校开设的“绿色通道”先办理入学手续。入学后,高校资助部门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开展困难认定,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
9.校内资助
学校利用从事业收入中提取的资助资金以及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捐助资金,设立了新生奖学金、学业奖学金、校内勤工助学、困难补助、泸州老窖奖学金、江之阳·优秀学生奖学金、江之阳·优秀学生游学项目资助金、“宝瑞雅珠宝”自强之星奖学金、兆海奖助学金等资助项目,用于资助学生。申请时间和具体流程按照学校相关管理办法执行。
温馨提醒
随大学录取通知书有一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这张表不用盖章,但需要个人承诺并签字,希望你诚实守信、如实填写。
通讯地址: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香林路1段1号,西南医科大学招生办公室。
邮编:646000
联系电话:0830-3161658(含传真)
电子邮箱:zs@swmu.edu.cn
学校网址:http://www.swmu.edu.cn/
招生网址:http://zsxxw.swmu.edu.cn/
四川轻化工大学是一所工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法学、经济学等九大学科协调发展的具有五十余年本科、近二十年研究生教育历程的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学校坐落在两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贡市和宜宾市,拥有李白河、汇东、宜宾三个校区。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教育传统优秀,连续两次获得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首批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四川省首批创新改革试点高校、四川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科研单位、中国酒业协会授牌与五粮液集团共建的“中国白酒学院”。
历史沿革:学校是一所“三线建设”西迁的本科高校,于1965年响应毛泽东主席号召、周恩来总理批示,将原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的部分保密专业西迁至四川自贡市,从上海总部抽调精干力量,从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借调部分科研人员,组建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对外称之为“652”工程。1979年学校更名为四川化工学院,1983年更名为四川轻化工学院,2003年四校合并组建为四川理工学院,2018年更名为四川轻化工大学。
回眸过去,筚路蓝缕,励精图治,玉汝于成。经过56年的办学历程,学校“立足四川、服务西南、面向全国、胸怀世界,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办学定位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大学、开放大学、智慧大学、和谐大学”的目标任务,确立了“研学结合、产教融合、特色发展”的发展战略,提出了“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敢于担当、追求卓越,跨越发展”的发展理念,凝练出了“胸怀天下之家国情怀,舍我其谁之使命担当,自强不息之开拓奋进”的“652”精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思想体系。
基础建设:学校环境优美,风景如画,是学生奠基人生梦想、教师实现学术抱负的理想之地。美轮美奂的宜宾校区被誉为“宜宾旅游打卡圣地”,宏伟现代的自贡李白河校区被称为“别人家的大学”。学校占地面积4600余亩,建筑面积160多万平方米,国有资产总值近百亿元。目前图书纸质文献总量290余万册,中外文献数据库76个,电子资源本地镜像50T,折合电子资源500余万册。
师资队伍:学校拥有一支业务精湛、奋发有为、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2322人,其中,专任教师1763人:教授、副教授占比近40%;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比80.2%;现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等省部级以上专家80人次;聘请特聘教授、兼职教授、客座教授1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3人,国家重点人才计划特聘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
学科建设: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拥有化学工艺、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发酵工程等3个四川省重点学科;现有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数学等7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涵盖34个二级学科;有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机械、材料与化工、法律硕士、教育硕士、艺术硕士、会计硕士、农业硕士等9个专业学位类别,涵盖18个专业学位领域。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基础宽厚、文理交融、突出应用与创新的办学特色。以省级重点学科发酵工程为核心,形成了优势突出的食品与轻工学科群,被业界誉为“中国白酒人才培养的摇篮”“中国白酒高端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以化学工程与技术为核心,构建起以化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环境与安全、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支撑化学工业发展的学科群。创新成果“有机氟单体及高性能氟聚合物产业化新技术开发”获得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控制科学与工程为核心,构建控制工程、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支撑智能检测、智能信息处理和智能控制的学科群;以艺术学科为核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设计”学科方向,引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彩灯文化产业的传承与发展,已成为支撑“自贡彩灯”文化品牌和产业不断做大做强的重要人力资源保障。
人才培养:求知在川轻化,成才在川轻化。学校现有24个学院,77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本科生、留学生等4.2万人。
学校现有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1个省级一流专业,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9个省级“卓越计划”教育培养专业,4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0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1门国家一流课程,19门省级一流课程,9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
学校从严施教,推行本科教学质量“11258”量化指标考核,整体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系统推进中国白酒学院、彩灯学院、盐帮美食学院等特色产业学院建设,打造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适应性强、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在校学生参加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各类竞赛活动,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3000余项。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得到社会高度认可,是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
半个世纪来,学校共培养了20余万毕业生,涌现出如中科院院士颜德岳、泸州老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良等一大批在科学界、企业界、教育界成就斐然的杰出校友。
科学研究:四川轻化工大学科研实力雄厚,成绩斐然。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1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近1100项。到位科研经费从2015年的2000万元增长到2018、2019连续两年稳居“亿元俱乐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3项、市厅级科技成果奖251项;出版学术著作260余部,获得授权专利821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408项),发表学术论文9304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5543篇)。
学校拥有国家级晨光高性能氟材料创新中心、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拥有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人工智能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材料腐蚀与防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川酒发展研究中心等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民俗灯文化普及基地四川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四川省创新团队5个;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2个;四川省产业技术研究院2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四川省旅游科研重点基地1个;四川省知识产权教育培训基地1个;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4个;四川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8个。
近年来,学校积极建设新型特色研究机构和智库,获批了国家“晨光高性能氟材料创新中心”“四川省酿酒专用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大数据可视分析技术工程实验室”“高技术产业融合发展研究院”,省市厅共建“川南加速器应用研究中心”,成立了“中印巴研究中心”,密切技术、人才、资本的合作,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急需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社会服务:学校始终坚持“学科支撑产业、专业服务行业”的理念,凝智聚力,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学校先后与省内外10余个市级人民政府,与五粮液、泸州老窖、中昊集团晨光化工研究院、华西能源等100多家知名企业签订了全面战略协议和产学研合作协议,全面开展人才培养与科技攻关合作,以建设特色产业学院、研究机构、成立产业联盟等形式,与行业企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近年来,承担横向项目2100余项,解决了一大批企业技术难题,如与中昊晨光合作的研究成果“有机氟单体及高性能氟聚合物产业化新技术开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解决四川久大制盐有限责任公司真空制盐关键设备腐蚀问题的成果,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与自贡长城硬面材料、自贡硬质合金合作的研究成果“面向绿色再制造的钨基表面材料开发及产业化”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校科技转移转化成果有力支撑了地方经济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合作交流:学校秉承开放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与世界上20多个国家50余所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招收了来自60余个国家700余名的各类留学生,近2000名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实习、考察或联合培养,每年近百名教师出国(境)学术交流和访学。建有2个汉语言文化中心。获教育部批准与美国圣弗朗西斯大学联合举办“视觉传达与设计”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利用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交汇处的区位优势,积极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高等教育合作,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通过国际学生与国内学生共同参与各类特色产业学院的学习交流与实践,促进了学科和文化的交融,全面提升了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水平。
半世纪风雨,半世纪砥砺,半世纪辉煌。四川轻化工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为宗旨,秉持“厚德达理,励志勤工”的校训,全面开启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新征程。
根据国家规定,学生入学须交纳学费和住宿费等费用。按照属地化原则,我院按四川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和省教育厅核定的收费标准收取学杂费。每年公布招生计划的同时公布收费标准。
艺术、体育招生章程
一、基本信息
学院名称:四川理工学院
校 址:四川省自贡市
层 次:四川省省属本科院校
办学性质:全日制公办
收费标准:根据四川省省物价局、财政厅和教育厅规定学费标准执行
男女比例:不限
二、本、专科录取规则和程序
1、排序规则:
①文考和专业成绩双上线的基础上,按专业成绩排序择优录取;
②按综合成绩投档的则在综合成绩和专业成绩双上线的基础上,按专业成绩排序择优录取。
2、调档比例:录取本、专科考生时原则上按120%调档。
3、录取程序:
①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按专业志愿的先后,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如专业成绩相同参考文化成绩录取;
②第二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在第一志愿录取未满额的专业中,原则上按专业志愿的先后,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如专业成绩相同参考文化成绩录取;
③平行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在我校第一、二志愿录取未满额的专业中,专业成绩按高分到低分,专业成绩相同参考文化成绩,调剂相应的专业录取;
④对志愿调配专业的考生,学校可对考生进行相应专业调剂录取。
三、音乐表演专业单独考试要求
1、音乐表演专业独立招生,进校后原则上以主项成绩划分专业方向,按照声乐、钢琴与器乐(限钢琴、单簧管、萨克斯、二胡、小提琴)、音乐舞蹈三个专业方向进行培养;
2、考试内容及要求:
考生应在三个大类中选择一类填报并参加考试,主项和副项为必考内容,主项总分200分,副项总分100分;测试和加试项目由主考教师临时决定是否进行,成绩不记入总分,只作为参考。
|
类别
|
第一类:声乐
|
第二类:钢琴与器乐
|
第三类:音乐舞蹈
|
|
主项
|
演唱歌曲1首
|
演奏乐曲1首
|
成品舞蹈1个
|
|
副项
|
器乐、练耳、舞蹈任选一
|
练耳
|
声乐、器乐、练耳、任选一
|
|
测试
|
|
即兴测试音阶、琶音
|
即兴测试舞蹈基本功
|
|
加试
|
|
第二乐器、舞蹈任选一
|
|
四、音乐类考生身高要求
男生168cm以上,女生155cm以上。
五、我校招收的艺术、体育专业均为非师范专业
六、艺术类山东、湖南限招收文科考生
七、举报、查询电话
举报电话:0813-5505821(学校纪委);查询电话:0813-5505999(招办电话)。已正式录取的考生信息将及时在校园网上公布。
八、本章程由学校招生工作办公室负责解释
四川理工学院对于国家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规定的加、降分政策均予以认可。加、降分以后形成的特征分作为录取和安排专业的成绩依据。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艺体本科;文理兼收;学制:四年;学位:教育学学士学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活动中从事健身咨询、技术指导、组织管理、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并具有独立从事体育保健康复工作的知识和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核心课程:社会体育概论、体育俱乐部管理、体育管理导论、社区体育导论、体育经济学、社会体育活动的组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第二批;限招理科;学制四年;工学学士学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符合医院管理需要,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熟悉医院信息管理流程,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医药卫生行业、医药软件研发企业、国家各级管理部门、科研等单位,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核心课程:基础医学
【卫生检验检疫学(departmentofhealthinspectionandquarantine)】本科第二批、限招理科;学制四年、理学学士学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文化修养和健康的身心素质,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实践动手能力,掌握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具备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卫生检验检疫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能在疾病预防控制、食品检验、职业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foodhygieneandnutrition)】本科第二批、限招理科;学制四年、理学学士学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医学、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熟悉营养相关疾病的营养防治,熟悉营养与食品卫生检验,能在营养及食品安全领域从事营养指导以及食品卫生监督、检验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核心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内科学、外科学、诊断学、妇产
【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第二批;文理兼收;学制:四年;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职业道德和健康身心素质的“懂医学、会保险、能管理”,能够在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商业保险公司,从事与社会保障领域相关的管理、研究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核心课程:管理学、西方经济学、社会保险学、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保险学、劳动法与社会保

西南医科大学儿科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儿科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儿科学就业前景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前景,儿科学专业介绍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儿科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西南医科大学麻醉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麻醉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麻醉学就业前景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前景,麻醉学专业介绍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麻醉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西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基础医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基础医学就业前景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前景,基础医学专业介绍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基础医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这二个专业,

西南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医学工程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医学工程就业前景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前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介绍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医学工程和劳动与

西南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心理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心理学就业前景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前景,应用心理学专业介绍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心理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这

西南医科大学英语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英语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英语就业前景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前景,英语专业介绍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英语和劳动与社会保障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西南医科大学休闲体育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休闲体育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休闲体育就业前景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前景,休闲体育专业介绍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休闲体育和劳动与社会保障这二个专业,

西南医科大学运动康复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运动康复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运动康复就业前景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前景,运动康复专业介绍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运动康复和劳动与社会保障这二个专业,

西南医科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就业前景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前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介绍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西南医科大学法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