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昆明理工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四川农业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土木工程 | 2021 | 理科 | 592/567(本科一批) | 597/569(本科一批) |
| 土木工程 | 2020 | 理科 | 599/590(本科一批) | 605/580(本科一批) |
| 土木工程 | 2019 | 理科 | -/607(本科一批) | -/593(本科一批) |
| 土木工程 | 2018 | 理科 | -/595(本科一批) | -/587(本科一批) |
| 土木工程 | 2017 | 理科 | -/554(本科一批) | -/544(本科一批)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四川 | 土木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呈贡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7 |
| 重庆 | 土木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6 |
| 海南 | 土木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8 |
| 广西 | 土木工程(4500元/年,在呈贡校区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6 |
| 湖南 | 土木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6 |
| 山东 |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517 |
| 江西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7 |
| 福建 | 土木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1 |
| 安徽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5 |
| 浙江 | 土木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93 |
|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545 | ||||
| 黑龙江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68 |
| 吉林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54 |
| 辽宁 |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473 |
| 内蒙古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24 |
| 山西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17 |
| 河北 | 土木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6 |
| 天津 |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新迎校区)(中外合作办学)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506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四川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9 |
| 新疆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84 |
| 宁夏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50 |
| 甘肃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普通类 | 507 |
| 陕西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13 |
| 云南 | 土木工程(都江堰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1 |
| 贵州 | 土木工程(都江堰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28 |
| 重庆 | 土木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8 |
| 海南 | 土木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6 |
| 广西 | 土木工程(4920元/年,在都江堰校区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4 |
| 广东 | 土木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都江堰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2 |
| 湖南 | 土木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3 |
| 河南 | 土木工程(都江堰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1 |
| 山东 | 土木工程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75 |
| 江西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1 |
| 福建 | 土木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8 |
| 安徽 | 土木工程(4920元/年;都江堰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9 |
| 浙江 | 土木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99 |
| 江苏 | 土木工程(都江堰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0 |
| 黑龙江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14 |
| 吉林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89 |
| 辽宁 | 土木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0 |
| 内蒙古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14 |
| 山西 | 土木工程(办学地点都江堰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44 |
昆明理工大学创建于1954年9月4日,时名“昆明工学院”,1995年更名为“昆明理工大学”,1999年原昆明理工大学与原云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昆明理工大学。学校现有呈贡、莲华、新迎三个校区,占地3915亩,主校区为呈贡校区,位于昆明市呈贡大学城。
经过60多年的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行业特色、区域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云南省规模最大、办学层次和类别齐全的重点大学,在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涌现了一大批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科技创新人才和重要科技成果,其中屈维德教授首创“冲击消震原理”,应用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刘北辰教授发明了世界首座倒张拱钢索桥;李梦庚教授发明的“粗锡电热连续结晶机除铅铋工艺及设备”,被西方冶金界誉为“20世纪锡冶金最伟大的发明”,与戴永年教授发明的“焊锡真空分离铅锡技术”联合构成了现代火法锡精炼技术,推广至全球炼锡厂。同时,学校发明的“内热式多级连续真空蒸馏金属分离技术”世界领先,“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微波冶金反应装置”实现万吨级成套装备自主创新,“顶吹熔炼-闪速熔炼-自热熔炼三炉系联动的镍冶炼创新技术体系”属世界首创,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新技术和新装备将世界锡精炼水平发展到新高度,贵金属合金真空气化分离关键技术构建了新一代绿色高效提炼贵金属技术,灵长类靶向基因编辑技术被评价为人类疾病模型研究的里程碑性工作……,为国家乃至世界科技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5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云南科教资源比较丰富,既有像昆明理工大学这样的全国著名高校,也有像中科院昆明分院这样的高水平研究机构,省属科研院所也不少。要把这些条件利用好,扎扎实实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子来。要集聚创新人才,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补上云南创新人才缺乏的短板。” 这既是总书记给全体“昆工人”的崇高荣誉,更是总书记为学校指明的发展方向。遵循总书记的嘱托,昆明理工大学立足云南、融入云南,面向全国、服务行业,辐射南亚东南亚,坚持学术立校、人才强校、质量兴校、开放发展、特色发展、融合发展,做强优势学科,做特支撑学科,做优新兴学科,做精人文学科,以积极有为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成效,为全国及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昆明理工大学下设1个学部、27个学院、7个研究院、14个临床教学基地(含10个附属医院、3个教学医院、1个实习医院),3个应用人才培养基地,设有城市学院,专门培养高等职业教育普通本科生;设有研究生院。现有教职工4001人,其中,专任教师2732人,教授、副教授职称人员1861人。现有“两院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国家级人才112人,“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云岭学者”等省部级人才737人。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23522(不含城市学院)人,博士、硕士研究生 12489人。
昆明理工大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环境/生态学、植物与动物学、农业科学先后进入ESI全球前1%。现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23个、省院省校合作共建重点学科9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省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含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1种;有107个本科专业、35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在全国设有37个函授站(点),43个夜、函大本专科专业;全省设有16个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中心,22个本、专科自学考试专业;拥有1个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2个省级培训基地。
2000年以来,昆明理工大学创新发展成果亮点纷呈。先后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2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6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9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牵头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72项;出版论著2206本、专利授权13832件;建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135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省创新团队等56个,甲级资质的设计研究院1所。
昆明理工大学是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及“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入选学校,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家金奖1项、银奖8项、铜奖22项;获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70项;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和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规划”学校。目前学校有28个专业通过国家专业认证(评估),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2个;已建成国家级课程32门、教材10部、教学团队3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践教育中心)17个、国家级新工科(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0项。
昆明理工大学立足学科、地缘优势,不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目前,学校与36个国家和地区的110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与老挝苏发努冯大学合作共建孔子学院,与丹麦NEXT教育集团共建孔子课堂,是云南-泰国大学联盟的中方牵头高校,在泰国设置了三个境外办学学院。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地方高校新建基地,学校外籍专家先后荣获国家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和中国政府友谊奖。2020年,我校各类来华留学生1013人。在面向周边国家的工程及管理人才培养、国际技术转让,面向发达国家的高水平合作研究与师生交流方面,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影响力。
新的历史时期,昆明理工大学以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为宗旨,秉承“根植红土、情系有色、坚韧不拔、赤诚报国”的精神和“明德任责、 致知力行”的校训,坚持内涵发展、开放发展,以团结之心、实干之力、拼搏之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双一流”创建和特色鲜明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为谱写昆明理工大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砥砺奋进。
1、校招办地址:昆明市一二·一大街文昌路68号
2、邮政编码:650093
3、校招办电话:0871-65194108、0871-65192860(莲华校区)
0871-65915566(呈贡校区)
(高职本科):0871-63346080、63325053
4、联系人:王老师、郑老师
5、E-mail:zsbb@kmust.edu.cn
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现任党委书记庄天慧教授、校长吴德教授。
办学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前身是1906年创办的四川通省农业学堂,此后历经四川高等农业学校(1912年)、四川公立农业专门学校(1914年)、公立四川大学农科学院(1927年)、四川省立农学院(1932年)、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1935年)、四川大学农学院(1950年)等多个历史发展阶段。1956年四川大学农学院整体迁至原西康省(1955年撤销)省会雅安独立建校为四川农学院,1985年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2001年四川省林业学校整体并入。学校现有雅安、成都(温江)和都江堰3个校区,占地总面积约4500亩,馆藏文献资源1491万册(件)。
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现设有学院26个,研究所(中心)1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涵盖农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文学、教育学、法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二级学科4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类别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二级学科10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类别16个,本科招生专业73个;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4个,部省重点学科20个。2005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重点高校之一。根据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综合计分,学校在全国农林高校、在川高校中分别位居第7和第4。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5个学科ESI排名近年持续稳定保持世界前1%,农学、兽医学2021年分别入围软科一流学科排名世界前40强和前51-75强。2017年动物营养与饲养科学、2018年作物学入选全国高等院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
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荟萃。现有教职工近3600人,其中:教授439人、副教授589人;博士生导师315人、硕士生导师82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高级专家1人,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特设岗位1人、青年学者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5人,国家973计划首席青年科学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5人,霍英东教育基金获得者14人,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3人,四川省杰出人才奖获得者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12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54人,四川省天府青城计划杰出科学家4人、天府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7人、天府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5人,四川省天府峨眉计划人选25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3人,四川师德楷模2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辅导员7人。学校是2012年全省首批人才优先发展试验区2所试点高校之一。
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
育人体系完备、条件优良。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是1976年以后全国首批恢复招收研究生的高校之一,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3万余人,其中:本科生3.6万余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7200余人。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03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省级一等奖27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篇、提名6篇。有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含示范课程)7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72项。学校是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所高校之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所高校之一、全省首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5所高校之一、全省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俱乐部6所高校之一。
科研成果丰硕、效益显著。获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70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项,四川省科学技术特等奖3项、一等奖71项。70%左右的获奖成果得到推广转化,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先后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Cell》《Science》等发表高水平论文。拥有科技部、四川省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9个,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科技部条件平台1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10个,农业农村部科学观测实验站3个,以及四川省重点(高校)实验室3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社科研究基地4个、协同创新中心6个、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3个。学校是2012年全国首批成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10所高校之一。
对外交流广泛、形式多样。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等24个国家(地区)的100多所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共签署了130余项交流合作协议,与国(境)外知名高校开展了“2+2”“3+1”“3+1+X”“4+1”等模式的联合培养项目。建有省部级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学校是全国首批有条件接受留学生的200所高校之一,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签约高校,是“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成员高校,曾被国家6部委评为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工作单位,先后被国家外专局评为引进国外智力先进集体、外国文教专家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
学校建设与发展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1991年4月和2002年5月,江泽民同志先后两次亲临学校视察,对学校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2002年1月,温家宝同志批示:“川农大精神”应该总结、宣传和发扬。2007年10月,温家宝同志再次批示:川农大工作很有成绩,办学经验值得重视。2008年5月,李克强同志亲临学校看望慰问“5.12”受灾师生员工。2001年10月,李岚清同志亲临学校视察,高度评价“川农大精神”,充分肯定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始终坚持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科学研究是强校之路、社会服务是兴校之策、文化传承创新是荣校之魂、国际交流合作是活校之方的办学理念,牢固树立学生为本、学术为天、学科为纲、学者为上的治学理念,大力弘扬“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继续秉承“追求真理、造福社会、自强不息”的校训,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持续推进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一流农业大学建设,努力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雅安校区
蒙顶山
蒙顶山风景区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境内,四川盆地西南部,横亘于名山县城西北侧,山势北高南低,呈东北一西南带状分布,延伸至雅安境内。山体长约10公里,宽约4公里。蒙顶五峰环列,状若莲花,最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是四川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由蒙山和百丈湖两个主景区组合而成,从蒙顶西眺可见峨眉、瓦屋、周公诸山。向东俯视,原野平畴,山峦起伏,溪涧纵横,风景如画。现存建筑古刹永兴寺、千佛寺、净居庵等寺庙坐落于茶园。
东拉山大峡谷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东拉山大峡谷位于龙门山脉邛崃山脉南部的宝兴段,地处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陇东镇境内。景区总面积348平方公里,海拔1800~5338 米,观赏核心区海拔1800~2200米,包括东拉山沟、赶羊正沟、鹿井沟、桂嫱湾、猫子湾等5大景片,集典型的峡谷地貌和雪山草原等自然生态景观于一体,为川西峡谷地貌自然生态景观的代表性景区。是一处极为罕见的高品位自然生态风景区。
神木垒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神木垒位于四川宝兴县,距县城约50公里,海拔3000米左右,神木垒原生态风景区位于宝兴硗碛藏族乡西部,隶属夹金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以及省级风景名胜区夹金山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景区面积约40平方公里,海拔 2300~4300米,以森林、雪山、溪流、高山草甸、高山钙化流池为主体景观。国家旅游局和环保部拟认定四川省雅安市神木垒生态旅游区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成都校区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外北熊猫大道1375号,基地占地面积1500亩。是中国政府实施大熊猫等濒危野生动物迁地保护工程的主要研究基地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我国乃至全球知名的集大熊猫科研繁育、保护教育、教育旅游、熊猫文化建设为一体的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研究机构,是世界著名的大熊猫迁地保护基地、科研繁育基地、公众教育基地和教育旅游基地。作为“大熊猫迁地保护生态示范工程”,以保护和繁育大熊猫、小熊猫等中国特有濒危野生动物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国宝的自然天堂,我们的世外桃源”。
武侯祠
武侯祠(汉昭烈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评选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成都武侯祠现占地15万平方米,由三国历史遗迹区(文物区)、西区(三国文化体验区)以及锦里民俗区(锦里)三部分组成,享有“三国圣地”的美誉。
成都欢乐谷
成都欢乐谷是成都市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和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成都市金牛区西华大道16号。2011年成都欢乐谷成功跻身亚太地区主题公园前20强。成都欢乐谷占地51万平方米,由阳光港、欢乐时光、加勒比旋风、巴蜀迷情、飞行岛、魔幻城堡、飞跃地中海、欢乐光年及丝路传奇9大主题区域组成,拥有百余项景点。其中设置了159项体验观赏项目,包括超过54项娱乐设备设施、58处人文生态景观、27项艺术表演、20项主题游戏和商业辅助性项目。
都江堰校区
青城山
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都江堰的主体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球道教天师道圣地,十大洞天之一,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中国道教发源地。景区面积200平方千米,最高峰老君阁海拔1260米,青城山分为前山和后山,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景区内外,天师洞和圆明宫幽静是青城山的一大特色。
灌县古城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都江堰灌县古城以“世界水文化旅游古城”为主题,是一处“城中有景,景中有城,半山半城”的文化休闲景区。被誉为“山水入怀、生活道场”的灌县古城,以厚重的文化积淀、特有的风土人情和浪漫的生活情调吸引四面八方的来客。古城在打造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文为脉”,全力挖掘“水文化”中心主题,兼收并蓄儒家文化、道文化、松茂古道文化、伊斯兰文化等多元文化,打造文化古城,形成特有的本土文化符号和文化魅力。主要景点有南桥、西街、文庙、水利府、杨柳河等等。
都江堰景区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都江堰风景区坐落在四川省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都江堰不仅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也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玉女峰、灵岩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左右,居全国前列,学校每年升学率达30%以上,30%以上的毕业生被录用为选调生、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或者进入金融系统就业。近40%毕业生到世界500强或上市公司。学校历年被评为“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三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2年,学校入选2011-2012年度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7年,入选“全国高校创新创业50强”。截止目前,学校是唯一同时获得以上全部荣誉的在川高校。2021年入选首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
雅安校区有桂苑、杏苑和小木屋三个食堂,其中桂苑和杏苑的就餐人数是相对较多的。
桂苑餐厅:桂苑位于老校区,与老区宿舍区的距离较近,“桂苑”之名源于大门外的桂树,其菜品种类繁多,味道极好,被公认为学校最好吃的食堂。
杏苑餐厅:杏苑餐厅位于二区,是学校内最大的食堂。分为两层,一楼特设清真窗囗,二楼设有雅间,室内有旋转楼梯和小喷泉,环境优美雅致,是同学们聚餐交流的好地方。
小木屋:小木屋位于三区,绿树成荫,伴有涓涓细流,实是清新幽静,因其靠近三区操场的地理位置,给同学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内设古色古香的木桌和木凳,外设掩映在树才荫凉下的小石墩,为来往的同学与老师们提供小憩的地方。
大食堂:位于宿舍、图书馆、教学楼三个区域之间,就餐十分方便。大食堂一共有四层,为学生食堂,三楼为教职工食堂,为师生提供各类精致菜肴、套餐。值得一提的是,食堂二楼在18年暑假进行改造,摇身一变成为新晋“网红”,不仅设有清真窗口,各式各样的菜品让人眼花缭乱,价格也十分的亲民,在这里不需花很多钱就可以让你吃得开心,吃得满足。大食堂的负一楼还有校园超市,宵夜零食,生活用品,种类繁多应有尽有,是全校师生购物的不二选择。
稻香苑:稻香苑位于成都校区小麦研究所旁,又名小食堂,经2016年重新修建,环境温暖舒适,菜肴美味可口,曾一度爆红于网络,被称为“别人家的食堂”,让不少其他大学的同学们羡慕不已。
银杏餐厅:餐厅环绕银杏树而得名,因位于西区又名西区食堂。离图书馆近,所以大多自习的学生会选择此食堂就餐。食室内除饭点以外,其他时间有各类面食、谷物豆浆等健康饮品,早晚持续供应。
柳苑餐厅:柳苑餐厅位于都江堰校区的东区,因为附近有4幢女生宿舍,用餐学生中女生较多,又叫女生食堂。该食堂只在饭点开放。

四川农业大学浙江土木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99分(综合)。四川农业大学浙江土木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土木工程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四川农业大学浙江土木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土木工程

四川农业大学江苏土木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60分(物理类)。四川农业大学江苏土木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土木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四川农业大学江苏土木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土木工程本

四川农业大学黑龙江土木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14分(理科)。四川农业大学黑龙江土木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土木工程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四川农业大学黑龙江土木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土

四川农业大学吉林土木工程录取分数线为489分(理科)。四川农业大学吉林土木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土木工程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四川农业大学吉林土木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土木工程

四川农业大学辽宁土木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60分(物理类)。四川农业大学辽宁土木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土木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四川农业大学辽宁土木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土木工程本

四川农业大学内蒙古土木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14分(理科)。四川农业大学内蒙古土木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土木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四川农业大学内蒙古土木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土木工

四川农业大学山西土木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44分(理科)。四川农业大学山西土木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土木工程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四川农业大学山西土木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土木工程

四川农业大学土木工程是公办本科专业。四川农业大学土木工程在四川省排名第4。四川省开设土木工程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开设土木工程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校:西华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文理

2022年四川农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通知复试结果公示和监督

2021年四川农业大学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土木工程国际服务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