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四川传媒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电子商务 | 2021 | 理科 | 417/399(专科批) | /() | 
| 电子商务 | 2021 | 文科 | 476/467(专科批) | /() | 
| 电子商务 | 2020 | 理科 | 437/431(专科批) | /() | 
| 电子商务 | 2020 | 文科 | 459/450(专科批) | /() | 
| 电子商务 | 2019 | 理科 | -/416(专科批) | /() | 
| 电子商务 | 2019 | 文科 | -/453(专科批) | /() | 
| 电子商务 | 2018 | 理科 | -/407(专科批) | /() | 
| 电子商务 | 2018 | 文科 | -/480(专科批) | /() | 
| 电子商务 | 2017 | 理科 | -/425(专科批) | /() | 
| 电子商务 | 2017 | 文科 | -/440(专科批) | /()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四川 | 电子商务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99 | 
| 文科 | 467 | ||||
| 广西 | 电子商务(3700元/年) | 文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67 | 
| 广东 | 电子商务(非定向)(办学地点:校本部) | 历史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440 | 
| 山东 | 电子商务 | 综合 | 普通类二段 | 普通类 | 454 | 
| 内蒙古 | 电子商务 | 文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66 | 
| 河北 | 电子商务 | 历史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443 |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信息技术、 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等基础知识和网站(网店)运营相关知识,具备商务信息处理、网络营 销、网店内容维护与管理、网络交易管理、网络客户服务与管理等能力,从事网站(网店) 规划与运营及网络客户服务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电子商务应用企业,在网站(网店)运营管理、网络客户服务管理、网络信息 编辑等岗位群,从事商品信息采集与处理、网店装修、商品采购与销售管理、营销活动策划 与推广、网络客户服务、数据分析应用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较强的产品推销和网络沟通能力,能够建立和维护客户关系;
3.具备网络信息采集、筛选和编辑能力,能够从事互联网内容建设;
4.具备熟练使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络零售和外贸活动的能力;
5.掌握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具备跨境电子商务运营管理的能力:
6.掌握网站(网店)运营管理、商品采购与销售管理、网络交易管理的能力;
7.掌握市场营销基础知识,能够熟练使用常用网络营销工具开展网络营销活动,并能够 通过数据分析进行效果监测;
8.熟悉互联网产品的运作流程,并具备策划、设计实施与管理的能力。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电子商务基础(概论)、商品信息采集与处理、网站内容编辑、网站建设与管理、网络客 户服务与管理、网络营销、交易管理、电子商务综合实训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商品拍摄、图像图片处理、网店装修、市场调研与分析、网络推广、交易管 理、网络客户服务、网站内容编辑、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网络创业等实训。
在生产、流通和服务等电子商务应用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电子商务师(三级) 客户服务管理师(三级) 网络编辑师(三级)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电子商务 客户信息服务 市场营销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电子商务市场营销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单位
□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获得院校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
□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
□高职院校服务贡献典型学校
□高职院校资源建设优势学校
□教师发展指数100所优秀院校
□高职院校学生发展指数100所优秀院校
●历史沿革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创建于1959年,原名“第一机械工业部德阳重型机器制造学校”,是国家与中国二重、东方汽轮机、东方电机等重装企业一起布点建设的学校。1960~1962年,为配合第二重型机器制造厂等国有大型企业建设需要,经国务院批准,改办为“西南重型机电学院”,培养大学本科学生。1962年,第一机械工业部撤销西南重型机电学院,恢复中专建制,学校改名为“第一机械工业部德阳机器制造学校”。1965年,第一机械工业部将学校移交给第二重型机器厂,与厂办的半工半读技工学校合并,学校定名为“第二重型机器厂半工半读中级技术学校”。1973年,学校更名为“德阳机器制造学校”,隶属四川省机械工业厅。1977年,学校更名为“四川省德阳机器制造学校”。1982年,学校更名为“四川省机械工业学校”。1999年,学校增挂“四川省工程技术学校”校牌。1999年,四川省机械职工大学迁入四川省工程技术学校。200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四川省机械工业职工大学、四川省工程技术学校合并建立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原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四川省机械工业职工大学、四川省工程技术学校、四川省机械工业学校同时撤销。2006年,德阳教育学院整体并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由此,原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和德阳市人民政府对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实行“省市共建”。2006年,学校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立为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2019年,学校被教育部、财政部确立为全国56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之一。
●学校简介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学校位于成都平原东北部的“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四川省德阳市,建于“中国人居环境范例”的旌湖之畔。千亩校园枕水而建,因势造园,既有芳草萋萋、枝疏叶浓的园林之妙,又有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处传来的琅琅书声……处处透出和谐的人文氛围和清新的现代气息。
目前,学校占地1257亩,在校学生13000余人,教职员工近1400人,其中正高75名、副高252名,拥有“国家万人计划”“国家级教学名师”“四川省教学名师”等6名、国家级和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各1个。聘有数十名国内外著名教授、专家为客座教授,建立有500余人的“企业兼职教师人才库”。仪器设备总值2.07亿元,固定资产8.5亿元,馆藏图书109余万册。开设有34个专业,形成了突出应用与创新的办学特色。
1960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时任国家主席刘少奇在视察德阳工区时提出“先建校后建厂,先培养人才后生产产品,实行厂校一体”。60余年来,学校始终牢记党的嘱托,扎根西部大地,与重装企业唇齿相依、风雨同舟,积淀了深厚的办学底蕴和鲜明的重装特色。一代又一代师生不忘初心、报效祖国,从火电、水电、核电、风电成套设备,到以C919、四代军机为代表的航空部段件的制造,续写着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传奇;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发展之路,成为全国综合实力最强、发展前景最好的高职学院之一。
学校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四川装备制造业蓬勃发展的战略机遇,坚持体制机制模式创新,确立了“体制创新,开放办学”的先进办学理念,开创了“省市共建,社会共享”的全新办学局面,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职教惠民,服务社会”的辉煌办学成就,构建了“省市共建、资源整合、多方投入、社会共享”的办学格局。
学校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产教融合,构筑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与北京航材院、29基地、中国二重等合作,共建了“航空材料检测与模锻工艺、高温合金切削、工业机器人、冲压发动机先进制造”4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和德阳(西门子)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德阳中科先进制造创新育成中心、四川省农机创新中心、国家科技汇智平台德阳军民融合中心等平台,经省发改委、经信厅、教育厅联合批准,牵头成立“四川省装备制造业产教联盟”。政产学研用相结合,协同实施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在机械设计与制造、金属材料、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等领域积累了领先于同类院校的科研与技术服务实力,已逐渐成为区域内试验试制、工艺研究、新产品开发、成果转移转化、新技术应用与推广的重要支点,为航空航天、燃气轮机、海洋工程、智能装备等做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学校“创新装备制造业现代工匠培养模式”成为我省首批全创经验成果之一,被教育部以简报的形式上报党中央、国务院。2017年9月,学校的办学和人才培养成就,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举办的“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2019年9月,该案例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作为全国职业教育的典型,反映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学校秉承“科学、民主、求实、创新”的校训和“立德树人、精益求精”的校风,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办学方针,以创新的育人精神为每一位学生求知治学、强化技能、全面发展铺设成长成才之路。模式创新,率先建成“厂中校、校中厂”,探索出制造业“1221”和产学研一体化“1331”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两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以行业顶尖专家、大国工匠为引领,以工程实验室、大师工作室为平台,传授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和绝技绝活,培养了一大批技术能手、技能大师,毕业生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欢迎,近5年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60余年以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了11万余名各类人才,涌现出了原全国政协常委、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国家“改革先锋”获得者刘永好和“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何波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回望历史,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始终以“孕育国家建设之人才,开创高职改革之先河,发扬敢为人先之精神,促进社会经济之发展”为使命。站在新的起点,学校将继续发扬“开放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围绕“育人为本,提高质量”的根本目标,坚定不移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走政产学研用一体化道路,争做“发展的示范、管理的示范、改革的示范”,努力培养更多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努力建成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绘就中国现代高职传承与创新并进、光荣与梦想交织的恢宏蓝图!
奖学金
国家奖学金
奖励对象:品学兼优的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在册学生
名额:约10名
标准:每人每年8000元
国家励志奖学金
奖励对象: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在册学生
约290名
标准:每人每年5000元
学生学习奖学金
奖励对象:学校全日制在校在册学生中评定,一学期评定一次。
标准:一等奖:300元/人、二等奖:200元/人、三等奖:100元/人
四、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1、奖励对象:普通全日制在校二、三年级学生
2、名额:全校总人数的10%
标准:每人每年150元
五、企业(校友)奖学金
(一)、学院“校友奖学金”
全日制在校生
名额:15名
标准:每人每年2000元
(二)、新希望奖学金”
奖励对象:普通全日制在校二、三年级学生
名额:50名
标准:每人每年1000元
(三)“华远焊机奖学金”
1、奖励对象:品学兼优,具有创新精神的普通全日制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及以“华远焊机冠名班级”的在校二、三年级学生
2、名额:24名
3、标准:一等奖4名,奖金每人每年1500元;二等奖8名,每人每年1000元;三等奖12名,每人每年500元。
(四)应和奖学金
1、奖励对象:普通全日制铸造、数控、机制专业在校二、三年级学生
2、名额:15名,其中铸造4名,机制5名,数控6名。
3、标准:每人每年1000元
(五)正成奖学金
1、奖励对象:普通全日制建筑类专业在校二、三年级学生
2、名额:20名
3、标准:每人每年1000元
(六)电气校友奖学金
1、奖励对象:普通全日制电气化各专业在校二、三年级学生
2、名额:50名
3、标准:每人每年1000元
(七)傲博创新校友奖学金
1、奖励对象:普通全日制在校二、三年级学生
2、名额:10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8名
3、标准:一等奖每人每年4000元;二等奖每人每年2000元
(八)铸造八班奖学金
1、奖励对象:普通全日制铸造专业在校二、三年级学生
2、名额:6名。二、三年级各3名
3、标准:每人每年1000元。
(九)移动奖学金
1、奖励对象:品学兼优、具有创新精神的普通全日制在校二、三年级学生
2、名额:20名。
3、标准:每人每年1000元。
助学金
一、国家助学金
资助对象:除特别注明外,都是普通全日制在校贫困学生
名额:约全校人数的28%
资助金额:一等每人每年2000元;二等每人每年3000元;一等每人每年4000元。
二、广州助学金
资助对象:“三州十县二区”未受纪录处分的贫困生
人数:约10名
资助金额:一等每人每年2000元
三、学院困难补助
1、人数:200名
2、资助金额:每人每年500元
四、校友贫困学生助学金
金额及人数:一等4名,1500元/年人;二等8名,1000元/年人;三等12名,500元/年人。
五、傲博创新校友助学奖
1、人数:20名
2、资助金额:每人每年800元
六、铸造八班助学金
1、资助对象:普通全日制铸造专业在校新生
2、名额及金额:4名,每人每年1000元
七、刘鹰贫困助学金
1、资助对象:普通全日制品学兼优的在册农村贫困学生。
2、名额及金额:一等2名,1500元/年人;二等4名,1000元/年人;三等6名,500元/年人。
八、成都三力助学金
名额及金额:一等2名,1500元/年人;二等4名,1000元/年人;三等6名,500元/年人。
四川传媒学院始建于1997年,主校区坐落在四川省成都市,原为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2001年开始举办普通本科教育。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综合类民办普通本科高校。
办学思路学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持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公益性办学原则,坚持地方性、应用型、行业性办学定位,将党委政治核心作用融入到立德树人全过程,秉承"博学笃行、德艺双馨"校训,践行"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一切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和"完善体制、创新机制、稳定规模、调整结构、改善条件、保证质量、办出特色"的办学思路,立足"媒体融合"、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艺术与科技融合",主动对接、服务传媒行业和地方文化产业发展需求,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适应传媒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办学条件学校主校区位于成都市郫都区,两个实习实训校区分别位于成都市蒲江县和四川省间中市三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397.95亩,建筑面积82.7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02亿元,校园网万兆主干、千兆到桌面,无线全覆盖。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2.36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203.08万册。学校另建有"四川省图书馆传媒学院分馆",馆藏纸质图书18万册,数据库78个。学校拥有4K超高清电视转播车、箱式转播系统、2000多台3D/4K高清摄影摄像设备和高端数字摄影机、 3000多台后期编辑设备和图形工作站、大型录音棚、大型摄影棚、艺体中心等。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17个教学单位,自有专任教师1081人。有2018-2022届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四川省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名2人,四川省民办高校教学名师4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6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委委员1人,国家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军人才1人和青年创新人才3人。
学科专业学校开设了45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艺术学、管理学、工学、经济学和教育学等6大学科门类。有国家级"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卓越新闻人才培养计划专业2个,省级综合改革建设专业5个,省级民办高校专业质量提升计划建设专业4个,省级重点(特色)建设专业6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1个。
教学改革学校入选教育部规建中心"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基地"试点院校,是四川首批"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高校"、四川省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协同育人改革试点" "新时代传媒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改革试点"院校。获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
人才培养学校提出了"三融合" "五对接""三贯通""三层次"的"353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有四川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课程思政" 示范团队1个,四川省民办优秀教学团队3个;有省级精品课资源共享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6门, 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7门,省级精品共享课程4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1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1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06个。
产教融合学校建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批准挂牌的"中国(成都)超高清创新应用产业基地——成都影视硅谷"、第一批"四川省高校创新创业创造'学教研产城一体化'示范基地"等高端协同育人平台。以学校为依托建设的"府河源影视传媒科教产业园",被列入"四川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十三五'发展规划"并连续四年列入四川省重点项目;以学校为核心区域的成都影视城,被成都市列为66个产业功能区之一;学校建设的现代高科技摄影棚-成都影视硅谷摄影大棚被列入四川省"十四五"规划(草案)。
科学研究学校参与研制了国家广电总局《5G高新视频-领沉浸式视频技术白皮书》《5G高新视频-VR视频技术白皮书》《互联网自由视点互动视频数据格式规范》标准、《网络视听节目音频响度技术要求》标准、《网络视听节目视频参数及命名规范》标准、《4K超高清电视节目拍摄制作技术白皮书》和《5G+4K/8K超高清技术白皮书》等行业标准,完成了《2018中国数字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白皮书》的编撰,承担了 "新媒体影像创作师"职业技术认证体系的研发,联合中标了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面向超高清视频行业的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超高清视频显示终端检测验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一批项目。
培养质量学校累计为社会输送了7万余名毕业生,服务于传媒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涌现出了一批以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徐萍、"全国最美大学生村官"肖琳、第三届全国好记者李丹、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一等奖获得者鲍泰良 等为典型代表的优秀校友。近三年,学生获得国家级"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1项、铜奖1项,省级金奖3项、银奖5项、铜奖14项。
面向未来,学校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坚定不移地推进内涵式发展,朝着建成特色鲜明的民办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目标阔步奋进。
学校颁发的奖学金有:
国家设立的: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
学校设立的:优秀学生奖学金
由于办学理念与市场需求接轨,办学十余年来,已为中央电视台和省内外广播影视传媒系统及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等培养输送了一大批记者、编辑、节目主持人、演员及计算机网络维护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学院有广播电视系统强大的行业优势,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渠道,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他们都找到了较为满意的工作,正在人生舞台上施展着自己的才华。

四川传媒学院新闻学和电子商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新闻学和电子商务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新闻学就业前景和电子商务就业前景,新闻学专业介绍和电子商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新闻学和电子商务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新闻学和电子商务录

四川传媒学院网络与新媒体和电子商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网络与新媒体和电子商务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网络与新媒体就业前景和电子商务就业前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介绍和电子商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网络与新媒体和电子商务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四川传媒学院广播电视学和电子商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广播电视学和电子商务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广播电视学就业前景和电子商务就业前景,广播电视学专业介绍和电子商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广播电视学和电子商务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四川传媒学院秘书学和电子商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秘书学和电子商务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秘书学就业前景和电子商务就业前景,秘书学专业介绍和电子商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秘书学和电子商务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秘书学和电子商务录

四川传媒学院艺术教育和电子商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艺术教育和电子商务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艺术教育就业前景和电子商务就业前景,艺术教育专业介绍和电子商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艺术教育和电子商务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艺术教育

四川传媒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电子商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电子商务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电子商务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电子商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电子商务这二个专业,

四川传媒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电子商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电子商务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和电子商务就业前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和电子商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电子商务这

四川传媒学院数字媒体技术和电子商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字媒体技术和电子商务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字媒体技术就业前景和电子商务就业前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介绍和电子商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数字媒体技术和电子商务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四川传媒学院网络工程和电子商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网络工程和电子商务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网络工程就业前景和电子商务就业前景,网络工程专业介绍和电子商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网络工程和电子商务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网络工程

四川传媒学院广播电视工程和电子商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广播电视工程和电子商务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广播电视工程就业前景和电子商务就业前景,广播电视工程专业介绍和电子商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广播电视工程和电子商务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