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现代物流管理 | 2021 | 历史类 | -/271(专科批) | -/376(专科批)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福建 | 现代物流管理 | 历史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71 |
| 宁夏 | 现代物流管理 | 文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07 |
| 江苏 | 现代物流管理(在校本部学习) | 历史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69 |
本专业人才培养围绕职业教育“三素质双核心”的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悉物流业务,掌握现代物流管理业务技能,具有熟练运用专业技能与方法,熟悉物流管理的国际惯例,能从事区域物流管理、物流企业管理、企业物流管理及与物流相关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在物流企业、零售企业、制造企业等中从事仓储、配送、商检报关、运输、供应链等物流管理工作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学制:三年,招收中职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
主要课程:运输实务与管理、市场营销学、采购管理、电子商务概论、现代物流概论、仓储实务与管理、配送中心管理与运作、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物流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物流信息系统、物流案例与实训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适宜在物流企业、铁路货运企业、港口、联运公司、快递公司、专业储运公司、货物集散中心、生产企业或商业企业的物流部门等,主要从事物品采购、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运输管理、生产物流管理、国际货运管理、商品包装、流通加工、铁路货物运输及铁路物流、物流作业信息管理、物流设施设备管理、物流方案初步设计等操作和基层管理工作。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福建 | 现代物流管理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59 |
| 历史类 | 376 | ||||
| 贵州 | 现代物流管理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01 |
| 文科 | 279 | ||||
| 安徽 | 现代物流管理 | 文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45 |
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是一所创办于2002年1月的民办高等职业院校,2004年2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校。2006年9月迁入厦门市翔安区文教园。2009年12月通过首轮高等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3年5月以佘德聪为董事长,蔡建四、邹琍琼为副董事长的新董事会入主学校。三位举办者均为福建省政协委员,热衷公益事业,用心办学。2016年10月,学校圆满完成第二轮高等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现场考察评估,获得专家的一致好评。 学校规划占地524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245人,教职工439人,其中专职教师284人,生师比17.6:1,副高职称及以上60人,硕士及以上103人。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51.1万册,电子图书11万册。目前学校设有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含3个校企合作二级院),实践教学部等4个教学部(含1个校校合作教学部),教务处等14个行政部门,共有36个高职专业,其中有19个专业与厦门市重点产业对接。校内实验(训)室96间、实训基地6个,校外实训基地83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026万元。
经15年的办学积淀,特别是2013年5月新董事会接管逆境中的华天以来,学校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适应东南沿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凝练突出办学特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定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面向厦门,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和福建自贸区建设及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培养行业和区域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校建立了“董事会领导、校长治校、专家治学、教职工参与”的管理机制,体现了学校管理的民主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高度融合,为国家建设和地区经济发展培养创新型和实用型技能人才,将学校建设成为具有鲜明区域和专业特色、规模适度、结构合理、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较高,形成“以工科专业为主、双主体产学合作办学格局“,现代服务业、经济、管理、艺术等专业协调发展,成为有较强服务社会能力、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
另外,学校重视学生工作,打造独具华天特色的“自强自律、自创自翔”辅导学生品牌。积极构建以人为本、以辅导学生为主的“五导引航机制”实现辅导员从管理学生转为辅导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发掘学生的潜能,真正从学生的思想、生活、心理、安全、学业、就业等多面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与帮扶,努力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氛围。
在十余年的发展中,学校创下多项“厦门第一”:厦门华天学院2002年筹办、2004年正式纳入国家统招,是厦门民办高校中第一所正式建校的高职院校;2009年12月是厦门民办高校中第一所通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高校;2016年10月是厦门民办高校中第一所接受第二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高校;2007年福建省高职院校中第一所提出并于2008年第一所实施“校校企”闽台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院校(该模式名称由省领导概括,后在全省各高校推广);2010年3月是厦门市民办高校第一所被福建省公务员局授予“2007-2009年度福建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2010年12月是厦门市民办高校第一所被福建省公务员局授予“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厦门市高校中是唯一一所由三位各具雄厚实业和高职教育投资经验的股份制教育机构产业。
2016年学校积极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成绩有了突破性的提高,在单项成绩中获得创校以来的第一个一等奖,并在省赛一等奖中实现了零的突破,以及工科赛项获奖的突破。同时学校获得了2016年厦门市高等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团体奖项唯一的一等奖。在2017年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中,我校参赛师生在强手如云的大赛中脱颖而出,力拔头筹,获中餐主题宴会设计赛项一等奖,实现福建省在该项目零的突破,也是厦门市高职院校首次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更是华天建校以来历史性的零的突破。此外,本次大赛福建省52所公民办高职业院校共有11所学校总计斩获了19块金牌,华天学院是11所学校中唯一一所民办院校。在2017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2个一等奖, 6个二等奖,17个三等奖,在福建省52所公民办高校中排名第12位。在赛点方面也有了零的突破,2016年厦门市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中,我校成为“现代物流”赛项的承办院校,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圆满完成了此次承办的各项工作,并得到主办方的高度好评。
厦门华天涉外学院各项专业建设协调发展,成效明显。学校是YBC大学生创业教育基地、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沙盘模拟经营实训示范中心、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等。首创闽台“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高职“校校企”联合培养海西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教改综合试验项目获省级教学改革综合试验项目;学校以坚持专业建设为龙头,以专业群建设为特色,取得一系列成果,数控技术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获中央财政支持,机械制造专业群(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应用电子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等7个专业)、商贸物流专业群被确定为福建省职业院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其中:核心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连续五年获批福建省“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2015年被确定为福建省示范专业;数控技术专业2011年获得中央财政支持400万元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福建省“校校企”联合培养海西人才教改综合试验项目及厦门市重点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福建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
此外,学校在与韩国瑚山、加图立大学达成合作办学后,与美国南西雅图等四所大学及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理工大学达成了合作意向,扩大学校国际交流合作工作进展,巩固学校“涉外”品牌。
厦门华天涉外学院以培养“企业最爱的人才”为己任,以先进的理念、完善的设施、优良的师资、科学的管理、尽责的服务,本着“至诚至善、唯真唯美”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德技双馨、产学融合、国际视野、共赢典范”的办学理念,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特色鲜明取得了骄人业绩。厦门华天学院正处在新的更高的发展起点上,坚持改革创新,狠抓内涵建设,凝心聚力,朝着建设知名的应用型大学目标奋力前行。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是福建老牌的商贸财经学校,前身为1964年创建的晋江地区泉州商业学校和1979年创建的晋江地区供销学校,1985年两校易名为泉州商业学校和泉州供销学校,2001年合并成为泉州商贸学校。2004年泉州商贸学校升格为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泉州慈山财经学校并入学院。至今建校已近60年历史,培养4万多名校友遍及海内外。目前在校学生(含高职扩招、二元制)达13089人,创历史新高。
学院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立足服务泉州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努力建成区域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培训重要基地、弘扬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重要阵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重要高地,朝着建设成为面向福建、辐射全国,聚焦新工科新商科和制造服务业,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福建万人知名高职院校努力前进。
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初心使命,落实提质培优部署。短短一年时间内完成学院“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5项,实现了高质量发展超越,入选福建省“双高”建设单位。成功申报建设项目,电子商务专业群入选“福建省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团队入选省级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专业课教师参加福建省职业院校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竞赛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学院《经济法》《证券投资实务》《汽车空调系统与维修》三个课程,新入选省级职业教育第五批立项建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成功入选省级职业教育第五批专业教学资源库。强化校企合作,合建产业学院,与福建中软卓越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信息与智能技术产业学院,成功申报入选省级第三批高等职业院校产业学院。着力提高专业建设与产业创新发展的协同性和契合度,2021年新开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软件技术”“艺术设计”“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空中乘务”等5个专业;新论证、申报并获批“汽车智能技术”“金融科技应用”“大数据技术”“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等4个2022年新专业,学院总专业数已达38个。积极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组织教师参加教学能力(技能)比赛,3个团队分别获2021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一等奖团队代表福建省出征国家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获二等奖1项,在福建省三个获奖团队中成绩最好,也是建院以来历史性突破。 成功承办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021、2022年服装设计与工艺赛项及2022年会计技能赛项。组织学生参加2022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9项、优秀奖12项,其中,会计技能赛项连续五年蝉联一等奖,服装设计与工艺赛项第八次获一等奖并将第八次代表福建省出征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平面设计技术赛项获二等奖(泉州市目前省赛该赛项最好成绩)。
学院抢抓职业教育百万扩招利好政策,扩大办学规模,面向社会,累计组织1242人次参加12个项目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认证,2916人次参加各类技能鉴定,1551人次参加各类技能培训;新拓展6个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项目,开展3次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和政校联动技能培训;累计组织9场次40521人次大型社会考试;成功举办泉州市汽车检测与维修岗位职业技能竞赛。学院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被学习强国等省级以上主流媒体报道120余次,微信公众号(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综合影响力排行榜百强)等各级网络媒体总流量达1500万余次。
学院建立“奖、贷、助、补、勤、偿、免、绿”资助政策体系,涵盖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院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补助金、服义务兵役代偿补偿、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社会资助等多种资助方式,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到“应助尽助”,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看报名这些学校,应该是闽南的学生吧。福州是省会,选择福州的学校,更有机会往外走。个人觉得选学校重要的是看这个学校是否靠近市区。大学是接触社会的平台,是学习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地方,培养社会能力的地方。如果在郊区、山区、或者大学城,上大学和读高中没什么两样,培养出来的只是会读书写字考试的孩子。没太大用处。每个学校住宿都有好坏之分的,进去看学校分配,也有自己选择住多少钱的差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