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
|---|---|---|
| 校友会(公办一类) | - | 21 |
| 校友会(公办二类) | 68 | - |
| 高职排名 | 58 | 69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普通类二段 | 210 | 540333 | 150 | |
| 2021 | 高本贯通 | 普通类二段 | 464 | 233345 | 150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普通类二段 | 365 | 406545 | 150 | |
| 2021 | 校企合作 | 普通类二段 | 311 | 476470 | 15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普通类二段 | 253 | 526170 | 150 | |
| 2021 | 高本贯通 | 普通类二段 | 456 | 249870 | 150 | |
| 2021 | 校企合作 | 普通类二段 | 310 | 478282 | 150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普通类二段 | 233 | 535040 | 150 |
山东省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先进集体
山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省市共管、以市管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学院于2000年10月在原青岛市职工大学的基础上成立,2002年4月与原青岛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原青岛市职工大学成立于1977年;原青岛教育学院成立于1951年,著名生物学家、教育家童第周和国学大师陆侃如曾任学院早期领导人。
在青岛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院贯彻“教&学以致用”办学理念,秉持“修能、致用”院训,创立“实境耦合”人才培养模式,弘扬“卓越、唯是、协同、学习”学院精神。形成了“五基流程”、“三化标准”以及大学生“三创”平台等教学或育人模式改革成果。试行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的院内二级管理体制。按岗位群设课,突出实践教学,实行等级制考核和“三证书”制度,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实施与大企业合作战略,与海尔集团、青啤公司、海信集团、联想集团等知名企业联合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办学关系,创建了海尔学院、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等,校企选拔的101名学生作为奥运技术工程师出色完成了北京奥运会技术服务工作。树立“学院永远深爱着自己的学生”的思想,将学生从业率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第一指标,“以就业为导向”融入专业设置和教育教学全过程,建立了“青岛市人才市场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分市场”,实现了毕业生高就业率和高质量就业,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学院与16个国家和地区的55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与交流关系。广泛开展社会服务,与海尔集团共建的“海尔星级服务中心” 培训员工10600人,其中包括来自18个国家的全球经销商178人。通过青岛市继续教育基地为社会培训各类非学历教育人员累计3万人,开设山东省高职院校大学生等多条心理咨询热线。与11所中西部高职院校建立对口合作关系。
学院始建于1978年,隶属于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教育厅双重领导,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管理为主。2001年8月升格为山东纺织职业学院, 2006年4月更名为现校名,2008年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019年被评为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是教育部组织认定的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 “学生管理50强”院校。
高职在校生20490人,现有专任教师953人,校区占地面积1710114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77934平方米,图书藏量119.3389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0836.32万元。开设纺织服装、商务外语、经济管理、机械制造、建筑工程、生物与化学、信息工程、艺术传媒设计、汽车工程等11个专业群58个专业,其中有4个专业与本科高校实施“3+2”贯通培养。
| 膳食服务中心为学院的后勤部门之一。主要任务是负责学院的餐饮、商贸管理与服务等工作。目前,承担着全院师生的日常饮食服务、商贸和学院的部分接待等专项服务工作。中心下设综合管理科、采购与生产科、监控办公室(由综合管理科分管)、财务办公室共四个行政综合部门。所辖4个大食堂(基本大伙),1个接待中心,20余家特色窗口(约60多个花色品种),1个百货超市(建筑面积600余㎡),1个休闲餐厅及多家商贸经营实体。中心直属生产实体有面粉生产车间、豆制品生产车间、馒头房、蔬菜种植基地等。 食堂总建筑面积为9000余平方米,餐厅面积为4000余平方米,固定就餐座位3650个。基础设施设备总投入约500万元。 |
|
|
| 学院的膳食管理与服务工作运营机制实行“小机关,多实体”的管理模式,以企业管理的方式改革内部传统的管理机制,引入ISO9000族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与相关行业规范对中心管理与服务工作实现科学细致的整体运营。做到制度有规范,操作有依据,检查有记录,记录有备案,形成了一套良性地有效地循环管理模式。 膳食服务中心与学生相关的活动有:“厨神”杯大学生厨艺大赛、文明就餐签字活动、文明就餐漫画活动、座谈会、饭菜品尝、环境卫生评比等交流活动,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加深了与同学们之间的交流,通过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提高了餐饮服务水平。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