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中国海洋大学 (最高/最低分) | 青岛科技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物流管理 | 2021 | 综合 | -/603(普通类一段) | -/542(普通类一段) |
| 物流管理 | 2020 | 综合 | -/622(普通类一段) | -/556(普通类一段) |
| 物流管理 | 2019 | 理科 | 617/613(本科批) | -/544(本科批) |
| 物流管理 | 2018 | 理科 | 628/621(本科批) | -/553(本科批) |
| 物流管理 | 2017 | 理科 | 633/615(本科批) | -/542(本科批)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山东 | 物流管理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03 |
| 四川 | 物流管理(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0 |
| 重庆 | 物流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6 |
| 广东 | 物流管理(非定向)(办学地点:崂山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8 |
| 湖南 | 物流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9 |
| 湖北 | 物流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0 |
| 河南 | 物流管理(崂山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6 |
| 安徽 | 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8 |
| 上海 | 物流管理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5 |
| 山西 | 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87 |
| 河北 | 物流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0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掌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系统分 析、设计、运营、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物流运作,能在企业、 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门从事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系统优化及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 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与工程 类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及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知识,接受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 系统优化与运营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供应链优化、物流系统设计、物流运营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全面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语及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掌握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 本知识;
3.掌握供应链设计、物流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了解物流工程的基本方法与技术;
4.具有进行供应链设计、物流系统设计、物流业务运作及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 物流管理实际工作能力;
5.具有较宽广的国际视野,熟悉国内外供应链和物流运作所涉及的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 的标准、惯例、法律、政策等;
6.了解国内外供应链及物流领域理论与实际发展状况和趋势,了解国内外制造企业、流通 企业和物流企业的基本物流运作模式,了解国内外物流及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7.具有一定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 术应用能力;
8.具有一定的应用知识能力,包括综合实验能力、专业实践能力、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 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9.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创业能力、 科技开发能力、科学研究能力。
主干学科:物流管理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交通运输。
核心课程:物流学、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物流工程、物流信息管理、国际物流、 仓储运输管理、物流经济学、采购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及参加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等国 内外相关专业竞赛等。
主要专业实验:运输业务管理实验、仓储业务管理实验、供应链系统仿真实验、物流管理综合 模拟实验、物流管理课程设计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山东 | 物流管理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42 |
| 重庆 | 物流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9 |
| 海南 | 物流管理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5 |
| 福建 | 物流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7 |
| 浙江 | 物流管理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77 |
| 黑龙江 | 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69 |
| 内蒙古 | 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58 |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显著、学科门类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学校校训是“海纳百川,取则行远”。
学校创建于1924年,历经私立青岛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等办学时期,于1959年发展成为山东海洋学院,1960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学校有崂山校区、鱼山校区和浮山校区3个校区,占地2400余亩,正在建设西海岸校区。设有21个学院和1个基础教学中心。现有在校生32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6000余人、硕士研究生13000余人、博士研究生2600余人、外国留学生500余人。教职工3896人,其中专任教师2009人,博士生导师505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735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96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国际著名物理学家钱致榕受聘学校顾问、特聘讲席教授。“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王蒙先生、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等14位知名作家受聘为学校“驻校作家”。
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和合作竞争意识、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造就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为特殊使命。学校遵循“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实行有限条件的自主选课制度和学业识别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度,努力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毕业生中已有14人当选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先后担任国家海洋局局长,参加中国第一次南极考察的75位科学家中一半以上是学校毕业生。
学校拥有科学考察实习船舶3艘,包括5000吨级新型深远海综合科考实习船“东方红3”、3000吨级海洋综合科学考察实习船“东方红2”、300吨级的“天使1”科考交通补给船,形成了自近岸、近海至深远海并辐射到极地的海上综合流动实验室系统,具备了一流的海上现场观测能力。学校是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的主要依托单位,主持其中“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2个功能实验室的工作,作为骨干力量参与其他6个功能实验室的建设。
学校地球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工程技术、化学、材料科学、农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学与生态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微生物学10个学科(领域)名列美国ESI全球科研机构排名前1%。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1项;“十三五”以来,主持国家级各类项目140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60项,被SCI、EI、ISTP等三大收录系统收录论文230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962项,授权发明专利1364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29项。
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到203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综合性海洋大学;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
1.依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学分制实施实际情况,学校在全日制普通本科生中实行按学分计收学费。学费由专业注册学费和课程学分学费构成,专业注册学费根据省物价部门规定的年收费标准确定,课程学分学费按学生实际修读课程的学分数收取,每学分学费标准为100元。学生在规定的基本修业年限内正常完成本科学业所交纳的专业注册学费和课程学分学费总额不高于省物价部门规定的学费总额。
收费标准如有变化,学校将按照山东省物价局新批准的标准执行。
2.学校有一整套奖励优秀学生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规定和政策,建立了以“奖、贷、助、补、勤、减、免”为主的奖助体系,确保不让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学校为了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特设立了一系列奖、助学金,获奖学生占在校本科学生人数的50%以上。具体有:
一 国家奖学金
根据财政部、教育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7]90号)要求和《中国海洋大学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每年奖励全日制本科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每人8000元。
二 国家励志奖学金
根据财政部、教育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7]91号)要求和《中国海洋大学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每年奖励资助全日制本科生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5000元。
三 优秀新生入学奖学金
为鼓励高考成绩优秀的考生报考我校而设立优秀新生入学奖学金,一等奖获得者5000元,二等奖获得者3000元,三等奖获得者1000元。
四 学生奖学金的金额及评选比例
● 杰出学生奖学金:5000元/人,获得者为校优秀学生标兵。
● 学习优秀奖学金:一等1500元/人,占参评人数的5%;二等1000元/人,占参评人数的10%;三等500元/人,占参评人数的20%。
● 文体活动奖学金:600元/人,占参评人数的5%。
● 科技创新奖学金:600元/人,占参评人数的5%。
● 社会实践奖学金:600元/人,占参评人数的10%。
五 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奖学金
学校在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专业学习的学生中设立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奖学金,在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学习的学生中设立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奖学金,具体评审办法按有关规定执行。
六 毕业生服务西部奖学金
为奖励志愿到边远地区、西部地区艰苦行业、国家重点扶持单位就业的毕业生而设立的奖学金。一次性奖励3000元。
七 专项奖学金
● 文苑奖学金
为了激励我校学生热爱科学、热爱海洋、热爱海大的热情和努力成才、报效祖国的志向,著名海洋科学家文圣常院士出资设立文苑奖学金,每年在全校本科生中奖励3名品学兼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学生,每人6000元。
● 百佳优秀学生中国银行奖学金
为促进我校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成才报国的志向,由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分行出资设立“百佳优秀学生中国银行奖学金”,奖励我校品学兼优的优秀大学生。每年奖励100名,每人2000元。
● 艺术类体育类比赛优胜奖学金
为鼓励我校学生积极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文体竞赛,充分开展我校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学校设立奖学金,对在艺术类体育类比赛中表现突出,成绩优异,为学校争取荣誉的优胜者进行奖励,具体评审办法按有关规定执行。
● 特殊贡献奖学金
为表彰有见义勇为行为,或在国家及国家以上级别的各种竞赛中取得突出成绩、为学校争得荣誉,或为我校的发展出谋划策、起到一定积极作用的学生而设立的奖学金。奖励金额、受奖人数不限。
● 天泰奖学金
为了关心支持高等教育事业,鼓励大学生努力学习,由天泰股份有限公司每年出资5万元,设立“天泰奖学金”,奖励25名品学兼优的经济困难学生。
● 丽东化工奖学金
为支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帮助家境困难的优秀学生完成学业,由青岛丽东化工有限公司每年出资5万元,奖励化学工程与工艺、自动化、韩语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10名,每人5000元。
● 建行奖学金
由青岛建设银行赞助设立,每年出资1.4万元,奖励7名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
● 招商银行“一卡通”奖学金
由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每年出资10万元设立,用于奖励经济学院品学兼优、综合素质突出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以及资助品学兼优的经济困难学生。
● 山东省“朝阳助学”银光助学基金高校优秀特困生奖学金
为资助奖励高校优秀特困生,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和省慈善总会共同组织开展优秀特困生评选活动,每年奖励8名学生,每人奖励2000元。
● 韩国群山大学奖学金
1996年韩国群山大学与我校结为友好学校,该校几位教授每年出资300万圆韩币(约1.5万元人民币)设立该奖学金,资助6名学生完成学业。
● 赫崇本优秀学生奖励基金
为弘扬赫崇本教授在发展我国海洋科学和海洋教育事业中做出的杰出贡献,缅怀他无私奉献和扶掖后人的高尚情操,继承他一贯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学作风,促进祖国海洋事业的发展,1992年建立了“赫崇本海洋科学优秀青年奖励基金”,基金总金额10万元,基金利息奖励海洋环境学院品学兼优的本科生。
● 德盛奖学基金
2001年由德盛会计事务所出资100万元做基金,面向会计学专业品学兼优的本科学生、研究生设立,每年1万元作为奖学金。
● 海程邦达奖学金
2002年海程邦达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为支持我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以500万元人民币为基金设立,每年出资5万元,奖励经济学院在学习、文体活动、社会工作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学生。
● 爱华奖学金
2005年由美籍华裔教授王爱华女士出资设立,奖励数学科学学院品学兼优的学生,每年奖励8名学生,每人1000元。
● 常石奖学金
2006年由日本常石造船株式会社每年提供总金额为两万元人民币设立的奖学金。奖励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学生,每人3000-4000元人民币。
● 海青奖学金
2006年由青岛市海青机械总厂每年提供总金额为三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奖励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在职教师和在读学生。其中,奖励学生每人2000元。
● 中国石油奖学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从2006年起,每年向学校提供七万五千元人民币,奖励25名优秀学生,每人3000元。
● 汇丰银行奖学金
2008年由汇丰银行慈善基金每年提供总金额八万元人民币的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表现突出的本科学生,每人8000元。
● 华实海洋药物奖学金
2008年由管华诗院士倡议并与制药企业等共同捐资设立,主要奖励品学兼优、科技创新成绩突出的学生,一等奖每人5000元,二等奖每人3000元。
● AMD奖学金
超威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简称AMD公司)每年提供10万元的奖学金,奖励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品学兼优并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一等奖每人5000元,二等奖每人2500元。
● 银色世纪奖学金
为帮助生活特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奖励品学兼优学生继续努力,鼓励与支持年轻教师和在读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或出版专著以及申报专利等,为中国海洋大学创造更好的教学科研环境。2006年,上海银色世纪实业公司出资105万元在我校海洋生命学院、水产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医药学院设立了该项奖学金。
● “青岛政建杯”大学生科技成果奖励金
为深入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弘扬“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勇于创新、成才报国、迎接挑战”的精神,展示我校学生科技活动成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学校设立了“青岛政建杯”大学生科技成果奖励金,用以表彰学生科技创新成果。
● 阳光奖学金
由青岛太阳房地产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设立,旨在支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鼓励少数民族经济困难学生刻苦学习、努力成才,树立爱心奉献、携手互助、热心公益的社会风气,促进民族团结。该项奖学金每年资助15名优秀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金额为每人2000元。
● 日本永旺奖学金
由日本永旺集团出资设立,每年奖励40名品学兼优的全日制本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5000元。
青岛,景色秀丽,气候宜人,蜿蜒连绵的前海海滨,起伏多姿的海上山峦,红瓦绿树的城市风景,浓缩近、现代历史文化的名人故居,具有典型欧陆风格的多国建筑,构成中西合璧的山、海、城交融的海滨风景线,素有“东方瑞士”之称,是久负盛名的海滨旅游城市和疗养避暑胜地,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唯一伙伴城市。
海大,依山傍海,坐落在青岛市的风景区。崂山校区位于有“海上名山第一”的崂山风景区。鱼山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的海滨旅游区。浮山校区位于青岛高科园区,北依美丽的浮山,南向碧波万顷的大海。海大曾被网友评为中国“最养眼的十所大学”之一,校园环境优美,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古树参天,绿树成荫,四季常青,风景如画。优美典雅、宁静舒适的环境和丰富多彩、魅力四射的校园生活,是莘莘学子读书求学、健康成长的理想园地。
青岛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医、法、艺、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国家“111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属重点建设的大学、山东省“强特色”高水平大学、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被教育部评估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获“山东省第一届省级文明校园”荣誉称号,被社会赞誉为“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1956年迁至青岛。1958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为山东化工学院,开始了正式举办高等教育的历程。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化工学院,1998年由化学工业部划转到山东省;2001年青岛工艺美术学校并入,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科技大学。2002年8月崂山校区投入使用,2009年高密校区投入使用,2016年山东省化工研究院整建制并入,2019年中德国际合作区(中德校区)投入使用,学校事业发展不断谱写新篇章。
当前,学校形成了青岛、高密、济南“三地五校区”的办学格局,校舍面积92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各类文献资料340余万册、中外文数据库74个,固定资产总值37亿元。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800余人,其中院士2人、双聘院士1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2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青3人,国家优青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全国优秀教师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6人,“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团队领军人才”2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教授)、海外特聘专家和青年专家43人,省级教学名师17人,山东省重点学科(实验室)“首席专家”4人,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3人,山东省杰青1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8人。
学校学科、专业特色鲜明,现拥有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设有76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为代表的多个优势特色学科群,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4个学科入选山东省重点建设的“一流学科”行列,2个学科入选山东省优势特色高水平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有9个学科进入前70%,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为B+,为省属工科高校唯一。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获得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9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5个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4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9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9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5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4个省级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专业(群),16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教学团队;14门省一流本科课程,16名省级教学名师;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
学校坚持科研兴校,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先后获得1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杜邦科技创新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绩显著,现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1个部省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个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层面创新平台数达到10个,数量位居山东省属高校前列。拥有3个省级协同创新(示范)中心,45个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校始终坚持走政产学研融合之路,科研成果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已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或提供核心技术支撑而上市的公司已经达到了7家,分别是软控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赛轮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金王集团、青岛海力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旭域土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高校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学校获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专利转让数进入中国高校百强,为“天问一号”自主导航提供关键核心技术,连续两次被评为“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高校”,因“政产学研融合”而闻名的“青科大模式”广受社会赞誉,并被国务院研究室《决策参考》、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以典型经验和做法进行深度报道。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完善对外交流与合作机制,同22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所国(境)外高校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获得1个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7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基本形成了涵盖理、工、艺等学科专业多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格局。其中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合作举办的中德科技学院,纳入中德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被誉为中外合作办学的成功范例。加快推进中德工业大学和中德青年科学院建设,实现中德合作办学一体化发展。牵头共建泰中国际橡胶学院,是山东首个在境外设立的办学机构,迈出了学校境外办学第一步。
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绘就了“三步走”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建设“有精神、有文化、有责任、有活力、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当前,站在“十四五”开局新起点上,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密围绕国家“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建设目标和学校“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取得突破、五年塑成优势”的战略部署,坚持“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协调发展、特色发展”的路径选择,主动对接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发扬“科大精神”、践行“橡胶品格”、贯彻“五有理念”,干字当头、实干为先,加快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建成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引领行业进步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学校认可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在教育部规定的项目范围内出台的有关增加分数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的政策和规定,但分值最高不得超过20分。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养殖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水产养殖学和物流管理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水产养殖学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水产养殖学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水产养殖学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和物流管理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和物流管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食品科学与工程和物流管理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环境科学和物流管理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环境科学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环境科学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环境科学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环境科学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工程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环境工程和物流管理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环境工程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环境工程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环境工程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环境工程

中国海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船舶与海洋工程和物流管理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船舶与海洋工程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船舶与海洋工程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和物流管理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和物流管理这

中国海洋大学轮机工程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轮机工程和物流管理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轮机工程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轮机工程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轮机工程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轮机工程

青岛农业大学海洋资源与环境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海洋资源与环境和物流管理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海洋资源与环境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海洋资源与环境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

青岛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船舶与海洋工程和物流管理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船舶与海洋工程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船舶与海洋工程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