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青岛科技大学和济南大学哪个德语专业好(德语专业济大和青科大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1 15:42:54 解决时间:2022-12-16 10:29

满意答案

青岛科技大学和济南大学哪个德语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青岛科技大学和济南大学各排行榜,德语专业的分数线,德语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济南大学与青岛科技大学德语专业分数对比(山东)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济南大学
(最高/最低分)
青岛科技大学
(最高/最低分)
德语2019文科 -/560(本科批)-/563(本科批)
德语2019文科 -/547(本科批)-/563(本科批)
德语2018文科 -/572(本科批)-/580(本科批)
德语2018文科 -/557(本科批)-/580(本科批)
德语2017文科 -/543(本科批)-/550(本科批)
德语2017文科 -/523(本科批)-/550(本科批)
外国语言文学类 德语
济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培养具备深厚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扎实的德语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可胜任外经、外贸、外事、旅游、教育部门以及其他各类企事业单位中翻译、管理、教学等工作。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基础德语、德语会话、德语听力、德国概况(文化)、高级德语、德语高级听说、德语翻译、德语写作、德语词汇学、德国文学选读、德文报刊选读、英语(二外)等。

济南大学德语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类(包含专业:德语、法语、日语、朝鲜语)(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67
广东外国语言文学类(非定向)(050203.德语+050204.法语+050207.日语+050209.朝鲜语)(办学地点:主校区)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51
历史类551
江西外国语言文学类(德语、法语、日语、朝鲜语)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89
安徽外国语言文学类(含德语、法语、日语、朝鲜语)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97
黑龙江外国语言文学类(德语、法语、日语、朝鲜语)文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84
吉林外国语言文学类(德语、法语、日语、朝鲜语)文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515
外国语言文学类 德语
青岛科技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培养能够满足新时期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德语语言基本功,比较系统的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比较广泛的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能在外交、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熟练运用德语从事翻译、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德语专业人才。

青岛科技大学德语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山东德语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44
上海德语综合本科批普通类452
济南大学
145
软科(综合)
160
校友会(综合)
104
武书连
1149
US排名
学校简介


济南大学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山东省重点建设大学、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始建于1948年,建校70多年来,学校铭记“弘毅、博学、求真、至善”的校训,传承“勤奋、严谨、团结、创新”的校风,发扬“艰苦奋斗、凝心聚力、追求卓越”的精神,为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近35万名校友遍布海内外。

学校现设26个学院,建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2个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类别。学校每年本科招生专业80个左右,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0个门类。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国际学生38000余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182人,其中教授357人,副教授79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231人。现有全职院士2人,双聘院士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6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人选、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海外特聘专家、泰山学者青年专家31人,国家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3人。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7人,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17人,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7个。

学校建有山东省高峰学科1个、省优势特色学科3个、省一流建设学科5个、省重点学科14个、省文化艺术重点学科3个、省一流培育学科1个、省高水平培育学科1个,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9个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建有包括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引智基地、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国家专利导航项目研究和推广中心、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研究平台58个。

学校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山东省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21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依托专业6个,工程教育认证专业9个,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山东省品牌特色专业27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9个,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立项专业(群)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示范课、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1门,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山东省精品课程107门。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首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8项;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项科创赛事中,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8511项,其中国家一等奖351项、二等奖994项。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4项,小平科技创新团队1个。

近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课题702项,省部级项目1502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85项,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三等奖5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337项。学术论文被SCI、EI、SSCI、CSSCI收录11170篇,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280余部。主办《中国粉体技术》、《济南大学学报》等2种学术期刊。

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积极扩大与国(境)外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学者互访、学术交流、合作办学等多种方式,与美、英、德、法、加、澳、俄、日、韩、新等国家的102所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与台港澳地区的18所高校建立友好学校关系,在刚果共和国首都布拉柴维尔建有孔子学院1所。

学校校园占地24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4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0.8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纸质藏书及电子文献800余万种册,中外现刊及电子期刊3万余种。

学校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是建设创新性、国际化、有特色的世界高水平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160
软科(综合)
140
校友会(综合)
153
武书连
1254
US排名
学校简介

青岛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医、法、艺、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国家“111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属重点建设的大学、山东省“强特色”高水平大学、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被教育部评估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获“山东省第一届省级文明校园”荣誉称号,被社会赞誉为“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1956年迁至青岛。1958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为山东化工学院,开始了正式举办高等教育的历程。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化工学院,1998年由化学工业部划转到山东省;2001年青岛工艺美术学校并入,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科技大学。2002年8月崂山校区投入使用,2009年高密校区投入使用,2016年山东省化工研究院整建制并入,2019年中德国际合作区(中德校区)投入使用,学校事业发展不断谱写新篇章。

当前,学校形成了青岛、高密、济南“三地五校区”的办学格局,校舍面积92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各类文献资料340余万册、中外文数据库74个,固定资产总值37亿元。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800余人,其中院士2人、双聘院士1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2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青3人,国家优青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全国优秀教师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6人,“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团队领军人才”2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教授)、海外特聘专家和青年专家43人,省级教学名师17人,山东省重点学科(实验室)“首席专家”4人,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3人,山东省杰青1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8人。

学校学科、专业特色鲜明,现拥有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设有76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为代表的多个优势特色学科群,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4个学科入选山东省重点建设的“一流学科”行列,2个学科入选山东省优势特色高水平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有9个学科进入前70%,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为B+,为省属工科高校唯一。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获得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9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5个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4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9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9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5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4个省级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专业(群),16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教学团队;14门省一流本科课程,16名省级教学名师;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

学校坚持科研兴校,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先后获得1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杜邦科技创新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绩显著,现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1个部省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个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层面创新平台数达到10个,数量位居山东省属高校前列。拥有3个省级协同创新(示范)中心,45个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校始终坚持走政产学研融合之路,科研成果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已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或提供核心技术支撑而上市的公司已经达到了7家,分别是软控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赛轮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金王集团、青岛海力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旭域土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高校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学校获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专利转让数进入中国高校百强,为“天问一号”自主导航提供关键核心技术,连续两次被评为“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高校”,因“政产学研融合”而闻名的“青科大模式”广受社会赞誉,并被国务院研究室《决策参考》、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以典型经验和做法进行深度报道。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完善对外交流与合作机制,同22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所国(境)外高校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获得1个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7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基本形成了涵盖理、工、艺等学科专业多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格局。其中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合作举办的中德科技学院,纳入中德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被誉为中外合作办学的成功范例。加快推进中德工业大学和中德青年科学院建设,实现中德合作办学一体化发展。牵头共建泰中国际橡胶学院,是山东首个在境外设立的办学机构,迈出了学校境外办学第一步。

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绘就了“三步走”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建设“有精神、有文化、有责任、有活力、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当前,站在“十四五”开局新起点上,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密围绕国家“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建设目标和学校“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取得突破、五年塑成优势”的战略部署,坚持“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协调发展、特色发展”的路径选择,主动对接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发扬“科大精神”、践行“橡胶品格”、贯彻“五有理念”,干字当头、实干为先,加快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建成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引领行业进步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收费项目

第五章 收费标准

第二十条  学校严格按照山东省物价局审批的收费标准收取学费、住宿费等费用。根据有关规定,经上级批准的部分热门专业的学费标准在上述基础上将上浮10%。

第二十一条 收费标准如有变化,学校将按照山东省物价局新标准执行。

第二十二条 退学学费规定:执行鲁政办发[2008]65号文件规定: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时间按月计退剩余的学费和住宿费。学生学习时间按每年10个月计算。


根据2019年山东济南大学德语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60,青岛科技大学德语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63,青岛科技大学德语专业更胜一筹。
  中专 2022-12-16 10:29

相关问答

  • 我要读技校

    青岛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和德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青岛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和德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政治学与行政学和德语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政治学与行政学就业前景和德语就业前景,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介绍和德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政治学与行政学和德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政

  • 职业高中

    青岛城市学院德语和审计学(CIA)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青岛城市学院德语和审计学(CIA)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德语和审计学(CIA)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德语就业前景和审计学(CIA)就业前景,德语专业介绍和审计学(CIA)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德语和审计学(CIA)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 职中

    沈阳工业大学 济南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哪个比较好,请高手回答下

    3楼

    如果能考上电气或自动化专业,还是沈阳工业大学吧!本人是沈阳人,现就读于青岛理工大学,嘻嘻……沈阳工业大学在我们本地口碑不错,你说得这两个专业更是特别好,不过,在我们这而,这两个专业好像都是一本录取呀,在你们那是二本?那就快报吧,可拣个大便宜……青岛理工的自动化也不错(其实哪个学校的自动化都不错),不过我们学校更重视建筑土木,这两个专业才是我们学校的立足之本呀!济南大学?不太熟悉……在山东读书,没怎

  • 中专学校

    青岛理工大学跟济南大学的建筑系,哪个更好?

    4楼

    建筑系肯定是青岛理工大学。青岛理工出过国土部部长,山东建筑大学的书记。济南大学是水泥方向强。建筑学不行。青岛理工大学的建筑在山东属于头牌了

  • 技校排名

    青岛科技大学德语和编辑出版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青岛科技大学德语和编辑出版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德语和编辑出版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德语就业前景和编辑出版学就业前景,德语专业介绍和编辑出版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德语和编辑出版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德语和编辑出版学录

  • 中专技校排名

    青岛大学,济南大学,聊城大学,烟台大学,2017年专升本,哪个学校比较好啊?会计专业哪个学校比较好啊?

    6楼

    当然是青岛大学啊不是一个档次的青岛大学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四所重点大学之一

  • 中专学校

    山东科技大学和济南大学哪个好?有哪些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7楼

  • 中专什么专业好

    济南大学泉城学院跟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的电气自动化专业,哪个相对好点?急!!!!!!!

    8楼

    你是考专升本的吧,今年的情况确实不如往年。我是去年考的,现在在青岛理工大学。首先要告诉你这些学院和前面的大学没有任何关系,只是挂个名。电气专业我认为两个学校都差不多。如果你确实是考专升本的,那么我建议你先以考上为目标,不要看哪个学校,专业强不强,这些独立院校都差不很多。我问过一个在济南大学的同学,泉城学院的学习气氛还是挺好的,有部分济南大学的老师授课,但校区有点烂。我虽然在青岛理工但对琴岛学院没什

  • 培训学校

    青岛大学和济南大学哪个好?招生咨询联系办式?重点的专业?

    9楼

  • 技校都有什么专业

    青岛理工大和济南大学

    10楼

    选青岛理工第一,青岛比济南城市好。第二,青岛理工在山东大部分是一本,济南大学是纯二本。第三,工业设计找工作很难,而建筑容易。第四,青岛理工在这两个学科上比济南大学强。希望对你有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