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理科 | -/204(专科批) | /() |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机械加工技 术、电工电子技术、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动、电气控制技术、自动生产线技术及机电设备维 修等基本知识,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和维修能力,从事自动生产线 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生产技术管理、服务与营销以及机电产品辅助设 计与技术改造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和应用企业,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工业自动化技术领域, 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现场技术管理、服务与营销,以及机电产 品的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机电产品辅助设计与技术改造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维修能力;
3.具备一般机电一体化设备营销和售后服务能力;
4.具备进行装备制造类企业生产现场技术管理的能力:
5.具备机电产品质量检验和管理能力;
6.掌握阅读及绘制零件图、装配图、原理图和接线图的方法,能识读机电产品和自动化 生产线装配图、接线图;
7.熟悉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规程与规范,能正确使用工具、量具、仪器仪表及辅助 设备;
8.熟练操作机床完成工件加工。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机械制图、机械设计与加工、气动与液压技术、电工与电子、电气控制与PLC、自动生 产线、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设备维护维修与管理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钳工、机加工、数控加工、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小型设备电气系统安装与 调试、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实训。
在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和应用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机修钳工数控机床操作工 电工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机电技术应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机械制造技术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河南 | 机电一体化技术(3D打印)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68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166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3D打印) | 文科 | 171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169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制造) | 167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河南 | 机电一体化技术(3D打印)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68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166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3D打印) | 文科 | 171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169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制造) | 167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河南 | 机电一体化技术(3D打印)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68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166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3D打印) | 文科 | 171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169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制造) | 167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河南 | 机电一体化技术(3D打印)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68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166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3D打印) | 文科 | 171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169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制造) | 167 |
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是2011年1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由原阿拉善盟师范学校、内蒙古电大阿拉善盟分校、阿拉善盟技工学校、阿拉善电大、阿拉善经济开发区中等职业学校、阿左旗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阿拉善盟业余体校等八所学校组建成立。同时,挂牌阿拉善盟民族传统体育学校、阿拉善盟足球运动学校及阿拉坦其其格长调传承基地、民族首饰工艺协会等。
学院现有巴彦浩特、乌斯太两校区,总占地面积871亩。其中,巴彦浩特校区396亩,2018年10月投入使用;乌斯太校区475亩,2009年8月投入使用。两校区已建成校内实验实训室57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0多家。
学院机构设有医疗护理系、经济管理系、艺术系、通用航空系、机电工程系、化工系、继续教育部、基础部、体育教学部、培训部、网络信息中心、科研与技术服务处等12个教学及辅助部门和党政办、组织统战人事处、党群部、计财处、教务处、后勤保卫处、招生就业处、学生处等8个管理部门。目前开设高职专业22个、中职专业28个,基本覆盖阿拉善优势和特色产业;国家开放大学(继续教育部)开设专本科专业22个。
学院党委辖7个党总支、23个党支部,170名党员。设党委委员9人。有在职教职工394人,其中正处级以上干部28人(包括2名厅级)、副处级干部25人,正教授3人、副高职称105人,硕士学位教师28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4人,“双师型”教师102人。在校生5657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2799人(高职生1390人,中职生1011人,技校生398人),电大及成人教育在籍本专科学生2858人。
学院秉承“立足地方、以人为本、崇尚品位、彰显特色”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课程建设与改革,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拓空间、以特色谋发展,深入推进文明校园建设,稳步推动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社会培训“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着力培养服务地区发展的急需、实用、特色人才,努力把学院建成具有鲜明地区特色和民族特色、适应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基地。突出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决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全面落实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等工作主体责任,为学院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突出招生就业生命线,改革创新招生机制,坚持全员招生、全院招生、全年招生,生源涵盖西部五省区及区内12个盟市,年招生人数保持千人以上,就业率保持90%以上,对口升学率和本、专科上线率均保持100%,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突出教育教学改革,推行以项目化教学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教学改革,进一步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分层次建成院级合格课、优质课和精品课,进而向自治区级优质课、精品课迈进。目前已建成院级合格课程107门,院级优质课程13门。突出师资队伍建设,评选认定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3个,院级教学名师11人,骨干教师24人,教学能手47人(次),双师素质教师106人;实施青年教师成长“蓝青工程”;累计选派教师参加中高职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国家和自治区级培训108人次,院级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培训150余人次。突出开放合作办学,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产教融合,积极融入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院校联盟,与内蒙古农业大学本科院校合作,挂牌成立沙产业创新创业学院,围绕旅游、沙生资源、优势畜种等资源和产业拓展合作领域;与中盐吉盐化、太西煤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和区内外多家职业院校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保障了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紧密对接。与内蒙古电大中专学校、卓资职业中学、杭后职业中学、宁夏中卫中职学校等开展合作办学,建立了稳定的生源基地。做为阿拉善风力发电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学院从2018年开始招收风电专业学生,2020年将紧密联系国电等相关企业,继续做好160万千瓦风电项目服务工作。与阿左旗合作建成阿拉善和硕特旗历史档案馆,搭建了学术研究平台,提升了文化底蕴。同时,创建名师工作坊(室),培养学科带头人,增强教学研究力量。突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对接市场,面向社会开门办学。针对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大众,采取“请进来培训、送出去培训”等措施,紧密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包括就业创业、企业安全生产、在岗职工岗位技能和新员工岗前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等社会培训5大类约60余个工种或专业,年均培训2万人以上,为全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能人才培训服务。突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措并举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充分发挥思政课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通过党委书记亲自抓、标杆系部带头做、各部门紧跟学,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切实让“堂堂都是思政课、人人都是思政老师”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推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理念全面落实。2020年,学院将建成集校史、党建宣传活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突出民族地区办学特色,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始终,注重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旅游管理、雕刻艺术等专业教学中,加强蒙医蒙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在学院软硬件建设中凸显民族文化元素,设立蒙古语标准音培训测试站,每年举办蒙古语培训、普通话培训和测试2000余人次。2019年新增民族表演艺术专业,针对全盟乌兰牧骑队员学历提升问题,联合内蒙古艺术学院开办民族舞蹈班,为解决我盟乌兰牧骑艺术人才青黄不接与学历提升问题提供了服务保障。学院还设置阿拉善地毯工艺实训基地等,积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2020年拟与呼和浩特市娜日培训机构对接,计划在招生、考前培训等方面开展合作。突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完善创新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将参与职业技能竞赛作为检验实践教学成果的重要平台,学院教师近年来共获得国家级、自治区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16项。突出体育教学特色化发展,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和竞技体育职能职责,承担区内外大型赛事备战训练工作,2020年参加自治区柔道、现代五项、自由跤、拳击、跆拳道等比赛,共获得3枚金牌、8枚银牌、3枚铜牌。
学院现有三个食堂,有汉餐、清真灶等各种特色小吃,可以满足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口味学生的需求。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南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始建于1951年,1958年升格为南阳农学院,1959年更名为南阳农业专科学校,1964年复名为河南省南阳农业学校。2013年升格为南阳农业职业学院。
建校以来,学校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正则、敬业、自强、敦行”的校训,坚持“创新、融合、特色、开放”的发展理念,以学生成人成才为目标,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先后荣获全国百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全国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高职院校‘双高工程’建设单位”“河南省文明校园”“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特色院校”“河南省园林单位”“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职教攻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五好基层党组织”“河南省平安校园”“河南省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和“疫情防控工作河南省政府记大功”等荣誉称号。
目前学校占地1100亩,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15万册,与南阳市图书馆共享图书80万册,教学仪器设备9440余万元,全日制在校生22000余名。现有专任教师970人、聘任教师229人,特聘教授、中原学者16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市级职业教育专家12人,正副教授256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100余人,一支德才兼备、匠心传艺的“四有”教师队伍,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助推器。学校设有农业工程学院、牧医工程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城乡规划与建筑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22个二级学院,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乘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进军的东风,学校以河南省高职“双高”建设为契机,优化专业设置,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精心打造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新职业指导下的一流专业和专业群。目前设置信息技术、文化教育、商务管理、智能制造、学前教育、音乐艺术、汽车工程、畜牧兽医、农林园艺、规划设计等专业(方向)80个。其中养殖专业是河南省首批“重点专业”,园艺技术专业、畜牧兽医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等5个专业是河南省特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省级骨干专业。畜牧兽医、园艺技术专业为河南省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拥有河南省教学名师工作室2个,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个,省级精品在线课程4门,河南省省高职院校立体化教材项目4门,畜牧兽医认定为第二批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216个,获得国家级奖项8项,省级奖项70余项。畜牧兽医专业是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河南省高等职业院校高水平建设专业。
近年来,学校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推进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合作,探索多元化办学新模式,建立了牧原产业学院、康养产业学院、荣阳产业学院、一带一路产业学院、正大产业学院、天力产业学院、上汽大众(南京)汽车产业学院、苏州科沃斯产业学院、躬耕学院、防空学院、丹霞产业学院、中关村产业学院、商务大数据产业学院、益民食品产业学院、鼎泰高科产业学院等 32 个产业学院,把学校办在企业、工业园区、生产一线,实施“线场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与西班牙、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等拥有先进教育理念和优势教学资源的多所高水平大学开展交流合作,通过开展学生交流研究和学习,教职员工和研究学者的交流、联合研究活动,共同培养高素质、高水平、高技能的国际化人才,为师生出国深造、提升学历开辟捷径。
学校以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为己任,南阳乡村干部学院、南阳乡村振兴学院先后在我校挂牌成立。学校围绕政策理论研究、农业科技创新、实用人才培养三大重点,充分发挥人才智力优势、产学研优势、教学师资优势,聚焦“三农”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和对策探析,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真正成为市委市政府决策的“智囊团”、驱动乡村产业发展的“引擎机”、乡村人才培养的“孵化器”。

三就业面向在民用航空公司民用飞机维修公司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一线从事飞机航空飞行器机电系统的制造飞机机体结构维修飞机维修技术检测维护售后管理和飞机外场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答案来源于2020年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飞机智能检修

二主修课程机械识图与绘制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传感器与检测技术3打印技术概论3打印扫描技术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智能制造系统软件应用数控技术及应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单片机应用技术3打印材料创新设计答案来源于2020年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3打印

三就业面向主要在机械仪器仪表新能源汽车建筑工程等行业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设计改造以及生产管理技术支持机电设备的安装运行调试维护销售经营管理数控机床的加工工艺设计和程序编制等工作答案来源于2020年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二主修课程民航基础学飞机结构与系统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机械工程基础电工基础与电子技术基础飞机故障诊断与监控技术人为因素和航空法规飞机电子电气系统航空发动机技术航空工程材料飞机维护基础飞机发动机维修实训民航面试技巧民航服务心理学航空运输航线地理礼仪与形体训练语言表达基础等答案来源于2020年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飞机智能检修

2022年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普通专科招生简章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飞机智能检修)学费:42001.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飞机智能检修)学费:4200;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飞机智能检修)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制造)学费:42001.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制造)学费:4200;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制造)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42001.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4200、机电一体化技术(3D打印)学费:4200;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202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42001.202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4200、机电一体化技术(3D打印)学费:4200、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工厂管理)学费:4200;202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代码:460301南阳农业职业学院2022年在河南等1个省市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各省市招生计划(2022)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数学费460301机电一体化技术河南专科批三年机电一体化技术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