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内蒙古医科大学和遵义医科大学哪个药物制剂专业好(药物制剂专业遵医和内医大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19 11:07:57 解决时间:2022-12-16 16:16

满意答案

内蒙古医科大学和遵义医科大学哪个药物制剂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内蒙古医科大学和遵义医科大学各排行榜,药物制剂专业的分数线,药物制剂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内蒙古医科大学药物制剂专业内蒙古录取分数线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
药物制剂2021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44025230
2020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3631530
2019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5830224
2018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5629556
2017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4526614
药学类 药物制剂
遵义医科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代码:100702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药学事业发展需要、人文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较高科学素养和奉献精神,具有扎实的药物制剂专业理论基础,能够从事药物研究与开发、生产、质量控制、监督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
(一)主干学科
药学、化学
(二)专业核心课程
工业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药事管理
(三)专业基础课程
化学基础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
医学基础课程:基础医学概论、生物化学、医学统计学
药学基础课:药学导论、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
(四)主要专业课程
工业药剂学、制药工程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药事管理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五)主要专业实验
工业药剂学实验、药物化学实验、药物分析实验、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药理学实验、药学综合实验
三、学制:四年 限招理工
四、毕业及学位授予
具有正式学籍的学生,德、智、体、美、劳合格,按时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必修课程且成绩合格、选修课程达到学校基本要求,总学分达到本专业所修课程最低学分,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经审查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及《遵义医科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五、就业去向
能够在制药企业、医院药剂科、研究所及药政管理等部门从事药物制剂研究、生产和管理工作。
遵义医科大学药物制剂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甘肃药学类(药学、药物制剂)理科本科二批K段普通类433
广西药学类(6380元/年,在珠海校区办学,包含专业:药学、药物制剂)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92
广东药学类(非定向)(100701.药学+100702.药物制剂)(办学地点:珠海校区)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40
江西药学类(药学、药物制剂)(办学地点:广东省珠海校区)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10
药学类 药物制剂
内蒙古医科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药物制剂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够从事药物剂型和制剂研究、开发、生产及其质量管理的具有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学科: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 主要课程:工业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制剂设备与车间设计、药理学、药物分析、药事法规、物理化学等。 实践环节:包括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22周左右。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相近专业:药学 就业方向:可到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药物研制和开发机构、药物质量检测机构、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和相关部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也可报考药学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内蒙古医科大学药物制剂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内蒙古药物制剂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440
广西药物制剂(5000元/年,在金山校区办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40
山西药物制剂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92
遵义医科大学
301
校友会(综合)
297
武书连
46
软科(医药)
学校简介

遵义医科大学创建于1947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医学本科院校,曾用关东医学院、大连大学医学院、大连医学院等名称。1969年为支援“三线”建设,学校整体搬迁至贵州省遵义市,更名为遵义医学院。2018年更名为遵义医科大学,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经过7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以医学为主、多学科支撑、办学特色鲜明、办学实力雄厚的省属重点高校,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国家首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由新蒲校区、大连路校区及珠海校区3个校区组成,占地面积2515亩,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实体藏书204万余册,电子馆藏133万余册。有全日制在校生22000余人,下设29个教学院系、5所直属附属医院、6所非直属附属医院。

建校以来,学校群英荟萃、专家云集,生理学家沈其震院士、解剖学与人类学家吴汝康院士、微生物学家魏曦院士、药理学家张毅教授、生理学家吴襄教授、生物学家伍律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曾执教讲坛,为学校人才培养和医疗卫生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有教职工及医护人员10559人,其中正高485人,副高1219人。有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3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55人,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专家4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国家级优秀教师、模范教师等14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委员6人,省管专家(Ⅰ类)6人,省管专家(Ⅱ类)30人,二级教授26人,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省部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共26个,140人入选省级各类人才项目。

现有本科专业32个,本科教育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文学等6个学科门类。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各1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项目3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获7年有效期,是目前我省高校医学专业认证以来的最好成绩,护理学专业认证获6年有效期,口腔医学专业高质量通过认证,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0年开设南山班,全力推进以“临床医学专业南山班综合改革”为引领的全类型卓越医学人才培养计划2.0。

学校从195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1981年恢复高考后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99年起与重庆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现有临床医学专业型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6个,研究生教育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法学等4个学科门类。药理学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临床医学是贵州省首个进入ESI全球前1%医学学科;2018年以来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贵州省本科生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贵州省研究生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大健康医药学科群”入选贵州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Ⅰ类学科群,临床医学和药学是贵州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学校自然指数综合排名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187位。在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药学进入全国前40%,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均进入全国前50%,25个专业进入2021软科中国最好专业榜单,附属医院12个学科进入2020年度中国医科院科技量值前100位。

学校现有国家级生物样本库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临床医学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贵州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8个。“十三五”以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59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9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获贵州省科学技术奖41项,其中一等奖4项;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7项。

学校各附属医院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学科)37个,国家级培训基地15个,省级医疗控制中心11个,省级专科培训基地14个,国家临床研究中心分中心3个。国家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3个,国家住培专业基地25个,其中,全国住培重点专业基地3个。学校附属医院是贵州首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与精准治疗方向)建设单位。以穿支皮瓣技术、颈椎微创技术等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消化道内镜早癌筛查、神经内镜等技术在西南处于领先水平,是贵州省唯一一家具备心脏移植资质的三甲医院。附属口腔医院是贵州省首家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也是贵州省首家中国“微笑列车”行动A级合作医院。

学校高度重视对外交流合作与国际化教育,与遵义市、珠海市签订合作协议,合作建设大学科技园、贵州医药大健康产业研究院、珠海金湾医药产业研究院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地方发展;与浙江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国(境)内外高水平大学开展深度合作,推进协同育人;与茅台集团等大型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合作,实现校企共赢。2015年成立国际教育学院(贵州-东盟医学教育学院),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加入中国-东盟高校医学联盟、南亚东南亚医学教育与医疗卫生联盟、中国智慧教育联盟,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成立遵义教育与卫生红色文化交流中心(原遵义教育与卫生干部学院),加入“红医联盟”并成为副理事长单位,推动红色文化传承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发展。

长期以来,学校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的能力水平。74年的本科教育、66年的硕士培养和22年的博士联合培养,为国家输送了近8万名医学人才,分布在医疗卫生各个领域,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共派出50余名干部赴正安县担任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选派60余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开展科技扶贫,助力赤水市成为贵州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推动遵义率先实现全省整市脱贫,为贵州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贡献了遵医力量。学校附属医院八年来通过人才培养、技术支持等方式积极支持大方县人民医院建设,精准帮扶大方县全面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的高度肯定。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学校承担和参与了贵州、湖北和广东三省疫情防控工作,参与抗疫人数达6200余人次,3人分别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和“全国一线医务人员抗疫巾帼先锋”荣誉称号,共有22人、7个集体荣获贵州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表彰,1名同志获广东省抗疫先进个人称号,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重大贡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秉承“明德笃学,求是致用”的校训,发扬“信念坚定、顾全大局、顽强拼搏、严谨治学、开拓创新”的遵医精神,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立足“一体两翼六中心”发展蓝图,持续深化改革,着力凝聚高水平人才团队,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学科核心竞争力,奋力推进学校教育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医科大学而努力奋斗!



困难生资助办法
学校有完善的“奖、贷、勤、减、免、补”学生资助体系,对贵州省农村建档立卡的贫困学生,学校均按规定标准先予减免学费3830元。
收费项目

 请进入我校招办官网查看相关信息:http://zyzb.zmu.edu.cn/


内蒙古医科大学
268
校友会(综合)
402
武书连
47
软科(医药)
学校简介

内蒙古医科大学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是一所以医学为主,集理学、管理学、工学、文学、法学于一体的多科性高等医药院校。学校成立于1956年,是新中国在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当时隶属于国家卫生部,1958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理。前身为内蒙古医学院,先后更名为内蒙古医科大学,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共建高校,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内蒙古医科大学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10万余名,为自治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创新、文化传承、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一所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地方高等医药院校。

学校现有金山校区、新华校区、锡林校区三个教学园区,总占地面积123180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25726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44219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8049.33万元,各类图书文献205.63万册(种)。

学校设有基础医学院、药学院、中医学院、蒙医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计算机信息学院、护理学院(卫生技术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教育学院、体育教学部、研究生院、国际教育学院(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继续教育学院、医学模拟中心等17个教学单位,有8所附属医院,11所临床医学院。在区内外设有实践教学基地114个。其中,医学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76个、非医学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38个。

学校自195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资格,1999年获得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授权资格。从2005年起,先后与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蒙医学、中西医结合、中医内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细胞生物学、中药学等7个学科的博士研究生。201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并获得中医(蒙医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建立了能够同时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层次齐全的民族医学高等教育体系,形成了现代医药学、中医药学、蒙医药学高等教育“三位一体”的办学特色。学校现有中医(蒙医学)1个博士一级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学、药学、中药学、护理学6个硕士一级学科;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硕士、药学硕士、中医硕士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3个本科专业中,蒙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蒙医学、中药学和蒙药学被教育部评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蒙医学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中医学、中药学、公共事业管理、蒙药学、口腔医学、麻醉学、药学、法医学专业获批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有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自治区级在线开放课程14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19门。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025人。其中,本科生11780人、专科生1581人、硕士研究生2254人、博士研究生14人、留学生96人,民族预科生80人、附属中职班学生220人,本科各专业面向国内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学校现有骨科、神经外科和普通外科3个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蒙医脾胃病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专科,蒙医学、蒙药学、伤寒学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有中医学(蒙医学)1个自治区优势特色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眼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普外、骨外)和民族医学(蒙医学)5个自治区重点学科,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内科学(血液病)2个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有11个自治区临床医学领先学科,23个自治区临床医学重点学科,1个自治区级协同创新中心和1个自治区级协同创新培育中心;有内蒙古自治区中蒙药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分子病理学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分子影像学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临床病原微生物重点实验室6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有内蒙古自治区蒙医器械研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分子与功能影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数字转化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蒙药药效物质与质量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新药筛选工程研究中心、动物脏器高值化利用生物活性肽工程实验室、肿瘤细胞基因检测应用与研究工程实验室、蒙医传统疗法操作技术及器械研发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5个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有1个自治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培育)研究基地;有附属医院医学模拟中心1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蒙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有生物医学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心、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心、药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中蒙医临床模拟实验教学中心、护理实验教学中心6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其中,中蒙医临床模拟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内蒙古蒙医药博物馆和内蒙古自治区卫生政策研究所、心血管研究所、骨科研究所设在我校。学校紧密依托蒙医药学院和药学院的教学资源支撑、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的医疗资源支撑、内蒙古蒙医药博物馆的馆藏文献资源支撑、蒙药研究所和GLP实验室的科技创新平台支撑,全力打造蒙医药学科与专业特色,使该学科成为学校的优势特色学科,被自治区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重点学科。蒙药学重点实验室和蒙医药博物馆(蒙医文献学科)获批为自治区医疗卫生领域重点实验室,进一步巩固了学校该学科在世界范围内的领跑地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56人。其中,正高288人,副高309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430人,硕士学位人员459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的比例为92.99%。有硕士生导师863人,48名教师入选学校博士生导师库。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8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2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医大师”2人,“全国名中医”1人,自治区杰出人才8人,自治区草原英才领军人才1人,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团队63个、自治区草原英才108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93人次,自治区教学名师15人,自治区优秀教师11人,自治区教坛新秀12人,创建了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和12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4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和2个自治区高等学校创新团队。

“十三五”以来,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07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荣获自治区科学技术奖137项(一等奖8项、中青年科技创新奖6项、二等奖51项、三等奖72项);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10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获得自治区教学成果奖18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4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34项。其中,发明专利34项、实用新型专利172项、外观设计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21项。学校主办的《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被教育部科技司评为“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确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出版的《疾病监测与控制》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学校一贯坚持开放办学方针,重视与国内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与日本、蒙古国、美国、俄罗斯、泰国、澳大利亚和奥地利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医药院校或科研单位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内蒙古医科大学作为一所地方高等医药院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医学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以服务民族自治地方医药卫生事业,办人民满意的医学高等教育为己任,主动适应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培养高素质医药卫生人才为根本任务,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抓手,秉承“博学、尚行、精诚、至善”的校训,不断实现学校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通讯地址
呼和浩特市新华大街5号内蒙古医学院招生就业处(新华校区) 邮编:010059 呼和浩特市土左旗金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蒙古医学院招生就业处(金山校区) 邮编:010110
  中专 2022-12-16 16:16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内蒙古医科大学精神医学和药物制剂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内蒙古医科大学精神医学和药物制剂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精神医学和药物制剂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精神医学就业前景和药物制剂就业前景,精神医学专业介绍和药物制剂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精神医学和药物制剂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精神

  • 中专学校

    内蒙古医科大学儿科学和药物制剂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内蒙古医科大学儿科学和药物制剂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儿科学和药物制剂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儿科学就业前景和药物制剂就业前景,儿科学专业介绍和药物制剂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儿科学和药物制剂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儿科学和药物制

  • 中专学校

    内蒙古医科大学麻醉学和药物制剂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内蒙古医科大学麻醉学和药物制剂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麻醉学和药物制剂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麻醉学就业前景和药物制剂就业前景,麻醉学专业介绍和药物制剂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麻醉学和药物制剂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麻醉学和药物制

  • 中专学校

    内蒙古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和药物制剂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内蒙古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和药物制剂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医学影像学和药物制剂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医学影像学就业前景和药物制剂就业前景,医学影像学专业介绍和药物制剂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医学影像学和药物制剂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

  • 中专学校

    内蒙古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和药物制剂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内蒙古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和药物制剂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临床医学和药物制剂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临床医学就业前景和药物制剂就业前景,临床医学专业介绍和药物制剂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临床医学和药物制剂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临床

  • 中专学校

    内蒙古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和药物制剂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内蒙古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和药物制剂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医学工程和药物制剂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医学工程就业前景和药物制剂就业前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介绍和药物制剂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医学工程和药物制剂这二个专业,希望本

  • 中专学校

    内蒙古医科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药物制剂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内蒙古医科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药物制剂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药物制剂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就业前景和药物制剂就业前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介绍和药物制剂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数据科学

  • 中专学校

    内蒙古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和药物制剂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内蒙古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和药物制剂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心理学和药物制剂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心理学就业前景和药物制剂就业前景,应用心理学专业介绍和药物制剂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心理学和药物制剂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

  • 中专学校

    内蒙古医科大学英语和药物制剂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内蒙古医科大学英语和药物制剂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英语和药物制剂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英语就业前景和药物制剂就业前景,英语专业介绍和药物制剂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英语和药物制剂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英语和药物制剂录取分数线

  • 中专学校

    内蒙古医科大学社会工作和药物制剂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内蒙古医科大学社会工作和药物制剂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工作和药物制剂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工作就业前景和药物制剂就业前景,社会工作专业介绍和药物制剂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社会工作和药物制剂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社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