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内蒙古农业大学和山东财经大学哪个行政管理专业好(行政管理专业山财和内农大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9 09:21:40 解决时间:2022-12-16 15:03

满意答案

内蒙古农业大学和山东财经大学哪个行政管理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内蒙古农业大学和山东财经大学各排行榜,行政管理专业的分数线,行政管理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山东财经大学与内蒙古农业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分数对比(山东)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山东财经大学
(最高/最低分)
内蒙古农业大学
(最高/最低分)
行政管理2018理科 -/554(本科批)/()
行政管理2018理科 -/548(本科批)/()
行政管理2018文科 -/586(本科批)/()
行政管理2018文科 -/561(本科批)/()
行政管理2017理科 -/555(本科批)/()
行政管理2017理科 -/543(本科批)/()
行政管理2017文科 -/564(本科批)/()
行政管理2017文科 -/544(本科批)/()
山东财经大学与内蒙古农业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分数对比(内蒙古)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山东财经大学
(最高/最低分)
内蒙古农业大学
(最高/最低分)
行政管理2018理科 -/500(本科二批)/()
行政管理2017文科 -/482(本科二批)-/452(本科二批)
公共管理类 行政管理
山东财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层次:研究生 本科生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了解政府、非政府组织部门、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活动规律,能够熟练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从事政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社会管理、公共政策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下设两个方向:企业行政管理和电子政务。“企业行政管理”方向侧重培养具有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决策分析和企业实际协调、沟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电子政务”方向侧重培养既掌握现代行政管理和经济社会管理知识与技能,又掌握现代电子信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素质行政管理和电子政务复合型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行政学理论研究、公共政策分析、企业行政管理、外语、公文写作和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具备从事政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社会管理、公共政策研究等工作的知识和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
    2.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掌握行政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能熟练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策划、组织、执行的实际工作能力。
    3.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和基本科研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
    4.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具有较强的办公自动化处理技能。
    5.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较为熟练地进行听、说、读、写,能够较熟练地阅读外文专业文献。
    6.掌握专业论文、调研报告、机关公文的写作方法,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三、主干课程
    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公共部门经济学、公共政策、行政管理学、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概论、政府规制经济学、行政能力与领导科学、管理心理学。
四、授予学位
    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可获管理学学士学位。
五、招生科类
    文理兼招
山东财经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四川公共管理类(包含专业: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城市管理)(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58
文科552
海南公共管理类(包含专业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综合本科批普通类616
广西公共管理类(5000元/年,在圣井校区办学,包含专业: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84
文科536
江西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44
文科586
福建公共管理类(含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56
历史类554
安徽公共管理类(5000元/年;含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493
文科588
黑龙江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29
文科486
山西公共管理类(包含专业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城市管理)(办学地点圣井校区)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502
文科546
天津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城市管理)(圣井校区)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587
公共管理类 行政管理
内蒙古农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于200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本科招生院校,旨在培养专业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文+农林牧”复合应用型管理人才。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毕业生就业于内蒙古党校、天津理工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伊利集团等企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2012年开始招收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授予管理学硕士学位。现有专任教师由来自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内蒙古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的博士、硕士组成,是一支富有活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校内设有电子政务、公共危机管理等课程实验室,校外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等单位联合建立了专业实习实践基地。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管理学原理、行政管理学、行政组织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社会组织管理、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等。
内蒙古农业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内蒙古行政管理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483
蒙授文科407
山东财经大学
128
校友会(综合)
174
武书连
学校简介

山东财经大学是财政部、教育部、山东省共建高校,坐落于享有泉城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济南,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办学规模较大、办学特色鲜明,以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为主,兼有文、法、理、工、教育、艺术八大学科门类,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声誉和知名度的财经类大学。

历史沿革

学校于2011年7月4日由原山东经济学院和原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筹建,2012年6月9日正式揭牌成立。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岚清、姜春云、王丙乾、陈至立等题词祝贺。山东经济学院的前身山东财经学院,创建于1952年,由山东会计专科学校与齐鲁大学的经济系合并组建而成,是山东省建校最早的财经类普通高校,也是全国建校最早的财经类普通高校之一。“文革”期间,山东财经学院中断办学。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办学,更名为山东经济学院。199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山东财政学院始建于1986年,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是财政部直属六所高校之一。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学校领导管理体制改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2012年8月23日,财政部、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在济南签署协议,共同建设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7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12月,学校入选山东省“省部共建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学校是我省第一所省部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也是我省内涵提升和名校建设工程第一所重点支持的高校。2017年12月学校第一次党代会明确了全面建成全国一流财经特色名校发展目标和“坚定一流目标,贯穿两条主线,突出三个重点,实施四大战略”的1234发展思路。

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燕山、舜耕、圣井三个校区,占地3000余亩。学校拥有完善的现代化教学基础设施和实验设备。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高等学校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26个,省级实验室11个,各类实验室150多个,各类实践教学基地306个。校舍建筑总面积98.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58亿元。图书馆藏书347.9万册,电子图书743万册,实现了与省市图书馆图书资源共享。建有现代化演播中心、CATV教学系统和千兆以太校园网络系统。设立了雅思机考考点,成为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在中国大陆的第27个官方考点。

学科专业

学校现设有24个教学院(部),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30000余人。拥有62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一流专业建设点占招生专业总数的63.46%;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7个,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专业(群)3个。拥有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统计学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017年12月,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学校两个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为B+,两个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为B-,成为有两个以上B+学科的三所省属高校之一,成为山东省唯一拥有B以上经管学科的省属高校,整体学科实力进入全国财经高校前10名。2020年12月,学校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名单;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学科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名单,其中,应用经济学为“高峰学科”建设学科。应用经济学进入“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10%,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先后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师资队伍

学校具有一支教学科研水平较高,学历、年龄、专业技术职务和学缘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690人,其中教授261人、副教授625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982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选2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人选2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8人,“泰山学者”工程人选14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4人,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20人,全国优秀教师16人,省级教学名师20人,山东省齐鲁文化名家1人,山东省金融高端人才4人,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人才培养

学校在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成绩,顺利通过201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是省本科综合评价招生试点高校,拥有免试硕士研究生推荐资格。学校成立荣誉学院,实行荣誉学位制度,设有拔尖人才、卓越人才培养实验班。全国教材建设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2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省级一流教材7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81门。在近三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省部级以上45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2项,二等奖17项。在全国“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高水平竞赛中屡获嘉奖。2016年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3项全国金奖,以团体总分第19名的优异成绩获得全国优胜杯;2019年获“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省内唯一1项全国金奖,获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首次成为“挑战杯”发起高校,实现历史性突破;2020年获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3项,以全国高校第31名的优异成绩再次捧得优胜杯。近四年来,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5项;学校位列2015-2019年全国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人文社科类高校第三位。与历下区人民政府共建的大学生创业园获评2016年教育部“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学校大学生男子排球队荣获“世界大学生五球锦标赛”排球冠军(2010年)、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三连冠(2008—2011年)、全国学生运动会男子排球两届冠军(2012年、2017年)。我校毕业生多年来一直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高度评价,就业质量、就业层次稳居全省高校前列。

科学研究

近三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505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项、教育部项目35项、省部级项目367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励108项;被SCI、EI、ISTP和SSCI等检索收录论文779篇;获得科研经费共计9118.85万元。参与共建“中国财政发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会计发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平台;建有省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省首批重点新型智库1个。共承担建设34个省级及以上科研创新平台。学校主办《经济与管理评论》和《山东财经大学学报》两种学术期刊,其中《经济与管理评论》入选2017-2018年度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018年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获准立项23项,其中获批两项国家级重大课题,实现了学校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立项的突破。2021年,首次获批“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28项成果获山东省第三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经济学、管理学成果获奖等级和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在第一届山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奖评选中,我校共有4项研究成果获奖,获奖数量位居全省高校第一。

国内外合作交流

学校是“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理事单位,国家留学基金委“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合作院校,北京洪堡论坛—齐鲁论坛主办单位、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评审合作单位,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ASREU)创始成员高校之一,亚太管理学院联合会(AAPBS)大陆12所高校之一,是“一带一路”财经类大学联盟高校之一。现已与美国等20余个国家的100余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广泛稳定、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合作关系。现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并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福特汉姆大学,英国龙比亚大学、埃塞克斯大学,法国雷恩第一大学,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新西兰Unitec理工学院,捷克布拉格经济大学,日本东京经济大学,中国台湾地区铭传大学、世新大学等国(境)外大学合作40余个海外访学项目,每年选派数百名学生赴海外访学或本科生攻读研究生项目,实施本科、研究生双学位教育。同时,学校还是台湾教育主管部门认可学历高校,具有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生资格。通过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成立欧美同学会。与山东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山东社会科学院等多家单位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近年来,为财政部、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税务局等单位举办多种形式、不同层次培训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周边环境

    

学校地处山东省济南市中东部,地理位置优越,学校共有5个校区,由西向东分别是舜耕校区:济南市舜耕路40号;燕山校区:济南市二环东路7366号;圣井校区:济南市经十东路18602号;明水校区:济南市经十东路东首大学路1686号;莱芜校区:莱芜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山财大街5号。

济南又称泉城;,拥有天下第一泉之称的趵突泉及珍珠泉、黑虎泉和五龙潭四大泉群72名泉,众泉之水在市区北部汇流成波光潋滟的大明湖,与市区南部佛教、道教、儒教圣地千佛山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城山色半城湖的迷人景色。此外还有四门塔、灵岩寺、龙洞等景点,也是中外游人的必往之处。

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处黄河中下游。古称齐鲁,既是当代中国经济最发达的沿海省份之一,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齐鲁文化的发祥地。她孕育了中国伟 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山东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其中,孔子故里曲阜和中国历史名山泰山分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还有约3000千年历史的齐国古都临淄、中国古代先贤孟子、孙子、墨子故居的遗址等。山东省是中国交通最发达的省份之一,高速公路、铁路四通八达,并有济南、青岛等国际机场和青岛、烟台、威海等重要港口。


内蒙古农业大学
198
软科(综合)
157
校友会(综合)
255
武书连
学校简介

内蒙古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林为主,以草原畜牧业为特色,具有农、工、理、经、管、文、法、艺等8个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具备培养高职高专、学士、硕士及博士的完整高等教育体系。2001年成为国家西部大开发“一省一校”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2012年成为国家林业局(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2013年进入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院校行列。

历史沿革

1952年,原河北农学院、平原农学院的畜牧兽医系和山西农学院的兽医专业整建制迁至归绥(现呼和浩特),组建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所本科高等学校——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1958年,内蒙古林学院成立。1960年,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更名为内蒙古农牧学院。1999年,内蒙古农牧学院和内蒙古林学院合并组建内蒙古农业大学。

办学规模

学校现设动物科学学院等24个院(部),现有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在校生43575人(校本部29791人)。其中研究生4946人(博士研究生724人),留学生198人。学校总占地面积1.5万亩(含科技园区),校园占地总面积3360亩(校本部2630亩)。校本部教学行政用房面积40.92万平方米,标准田径场(馆)4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亿元。

学科专业

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培育学科26个,有自治区一流建设学科11个。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种。现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18个、自治区级8个。现有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91个,拥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2个(含8个专业),有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40个、重点建设专业6个、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4个。农业科学学科连续五年进入ESI全球前1%。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2718人(校本部2225人),其中专任教师1691人(校本部1359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858人(校本部74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74%(校本部54.60%);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1463人(校本部122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6.52%(校本部90.10%),其中博士学位教师占43.47%(校本部53.00%)。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资助2人,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3人,国家、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5人次,国家、自治区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5人次,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3人,自治区深入工农牧业生产第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18人,获国家“青年女科学家奖”1人,自治区“333人才工程”首席专家3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8人,入选自治区“草原英才”112人、草原英才团队41个,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11人。获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2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8人、自治区级教坛新秀18人。入选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3人、委员9人。获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在线教育“智慧教学之星”荣誉称号教师9人。

教学工作

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42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72门、优质精品课程4门。

有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教育部和农业农村部首批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3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3个。

“十三五”以来,承担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国家级7项、自治区级210项,主编省部级规划教材117部,获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全国农业教育优秀教材奖8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73项,获全区民族教育优秀科研成果奖13项。2021年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项、银奖2项、铜奖2项。

科学研究

“十三五”以来,学校先后主持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2800余项,科研进账经费逾14亿元。获批包括优青、重点项目、重点国合等在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88项,经费1.96亿元;牵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6项,经费近1.57亿元;依托“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持承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7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科技和社科成果奖67项,其中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奖26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3项;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000余篇,授权专利1032项。学校在乳酸菌、蒙古马、蒙古牛、蒙古羊、野骆驼、牧草、玉米、燕麦等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已建成科技部、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教育厅等省部级科研创新团队33个。获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高校青年科技英才39人。已建成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科技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野外台站及哲学社会科学基地)88个。学校入选文化部、教育部共同组织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成为目前全国78所研培高校之一,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承担该项目的高校。

社会服务

2013年学校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计划。入选“十三五”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相关岗位科学家与综合试验站教师13人,学校获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内蒙古农牧厅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基地,获批自治区科普示范基地2个。2018年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全面统筹和管理科技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工作。发挥学校农牧林水草乳沙等特色学科优势,构建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助力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十三五”以来,通过“校-地-企”合作,建设了10个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站、68个特色产业基地与科技服务点。成立内蒙古种业协同创新联盟、乡村振兴产业服务中心,与正大、伊利、蒙牛、蒙草抗旱、金宇集团等企业签订100余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土默特右旗人民政府共建“敕勒川农博园”,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横向科研项目497项,经费13657万元;5个益生菌菌种、11个兽用疫苗、3个牧草新品种及相关技术,6项发明专利实现转化,转化总金额5353万元。27项动植物品种培育(选育)专项资助项目累计培育出新品系62个,新品种15个,制定技术标准14项,授权专利19项。

开放办学

先后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和蒙古国等二十多个国家的7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及学术交流关系,成立了“中加可持续农业研究与发展中心”“马利克管理中心内蒙古农业大学分中心”。近五年,学校选派教师到国外访学、学术交流240余人次,国外来校开展学术交流、访问讲学、科研合作等活动的专家教授700余人次。学校成立了“‘一带一路’研究所”,参加了有关“一带一路”教育援外项目及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2012年学校成为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承办单位,承办多边和双边援外培训29期,累计培训来自54个国家的762名学员。2015年学校成为“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与研究中心”,累计培训学员8000多人次。

社会荣誉

学校党委荣获全国和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学校被授予全区“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区首批“文明校园”称号,入选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职业技术学院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教务处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先进教务处”和“优秀教务处”等称号,校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学校多次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优秀单位”“全区高校学生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动物科学学院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兽医学院被评为“全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校史展览馆被确定为“内蒙古大学生德育基地”。


加分政策
对于享受各种优惠政策增加分数投档的考生,按照教育部和相关省(市、区)招生工作文件的规定执行。
  中专 2022-12-16 15:03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内蒙古财经大学投资学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内蒙古财经大学投资学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投资学和行政管理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投资学就业前景和行政管理就业前景,投资学专业介绍和行政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投资学和行政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投资学和行政管

  • 中专学校

    内蒙古财经大学税收学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内蒙古财经大学税收学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税收学和行政管理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税收学就业前景和行政管理就业前景,税收学专业介绍和行政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税收学和行政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税收学和行政管

  • 中专学校

    内蒙古财经大学财政学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内蒙古财经大学财政学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财政学和行政管理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财政学就业前景和行政管理就业前景,财政学专业介绍和行政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财政学和行政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财政学和行政管

  • 中专学校

    内蒙古财经大学数字经济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内蒙古财经大学数字经济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字经济和行政管理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字经济就业前景和行政管理就业前景,数字经济专业介绍和行政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数字经济和行政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数字

  • 中专学校

    内蒙古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内蒙古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和行政管理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就业前景和行政管理就业前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介绍和行政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和行政管

  • 中专学校

    内蒙古财经大学经济学(基地班)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内蒙古财经大学经济学(基地班)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基地班)和行政管理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基地班)就业前景和行政管理就业前景,经济学(基地班)专业介绍和行政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基地班)和行政管

  • 中专学校

    内蒙古财经大学经济统计学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内蒙古财经大学经济统计学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统计学和行政管理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统计学就业前景和行政管理就业前景,经济统计学专业介绍和行政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统计学和行政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

  • 中专学校

    内蒙古财经大学能源经济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内蒙古财经大学能源经济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能源经济和行政管理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能源经济就业前景和行政管理就业前景,能源经济专业介绍和行政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能源经济和行政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能源

  • 中专学校

    内蒙古财经大学经济学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内蒙古财经大学经济学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行政管理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行政管理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行政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行政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济学和行政管

  • 中专学校

    内蒙古农业大学行政管理和设计学类(环境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内蒙古农业大学行政管理和设计学类(环境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行政管理和设计学类(环境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行政管理就业前景和设计学类(环境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就业前景,行政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