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省控线 |
|---|---|---|---|---|---|---|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577 | 21470 | 491 |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 | 573 | 23713 | |||
| 本科一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 | 559 | 32325 | ||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563 | 4930 | 523 |
| 中外合作办学 | - | 556 | 6781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地理科学类(含地理信息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2 |
| 大气科学类(含大气科学) | - | 33 | |||
| 海洋科学类(含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资源与环境) | - | 3 | |||
| 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为电子科学与工程) | - | 3 | |||
| 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 | - | 5 | |||
| 计算机类 | - | 2 |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含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 - | 2 |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含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 | - | 2 | |||
| 工商管理类(含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 - | 2 | |||
| 金融工程 | - | 2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 | 2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 - | 3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中外合作办学。可在国内学习四年,也可第四年赴英国雷丁大学学习,学费按英国标准收取) | - | 4 |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 | 2 | |||
| 物理学(师范) | - | 2 | |||
| 应用物理学 | - | 2 | |||
| 应用化学(中外合作办学。可在国内学习四年,也可第四年赴英国雷丁大学学习,学费按英国标准收取) | - | 2 | |||
| 地理科学(师范) | - | 3 | |||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 | - | 2 | |||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 | - | 2 | |||
| 地理信息科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 | - | 2 | |||
| 地理信息科学(中外合作办学。可在国内学习四年,也可第四年赴英国雷丁大学学习,学费按英国标准收取) | - | 2 | |||
| 大气科学(中外合作办学。可在国内学习四年,也可第四年赴英国雷丁大学学习,学费按英国标准收取) | - | 2 | |||
| 应用气象学 | - | 4 | |||
| 气象技术与工程 | - | 2 | |||
| 海洋科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 | - | 5 | |||
|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 | - | 2 | |||
| 生态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 | - | 5 | |||
| 应用统计学 | - | 2 | |||
| 材料物理 | - | 2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 2 |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 | 2 | |||
| 人工智能 | - | 2 | |||
| 人工智能(中外合作办学。可在国内学习四年,也可第四年赴爱尔兰东南理工大学学习,学费按英国标准收取)(学费待定) | - | 2 |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 2 |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可在国内学习四年,也可第四年赴英国雷丁大学学习,学费按英国标准收取) | - | 4 | |||
| 水利科学与工程 | - | 2 | |||
| 测绘工程 | - | 2 | |||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 | 2 | |||
| 遥感科学与技术(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 | - | 2 | |||
| 地理空间信息工程 | - | 2 | |||
| 环境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可在国内学习四年,也可第四年赴英国雷丁大学学习,学费按英国标准收取) | - | 2 | |||
| 环境生态工程 | - | 2 | |||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 | 2 | |||
| 农业资源与环境(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 | - | 3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嵌入式培养) | - | 3 | |||
| 应急管理 | - | 2 | |||
| 工商管理类(含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5 |
| 金融工程 | - | 3 | |||
| 保险学 | - | 3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可在国内学习四年,也可第四年赴英国雷丁大学学习,学费按英国标准收取) | - | 2 | |||
| 法学 | - | 2 | |||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 | 3 | |||
| 英语(师范) | - | 2 | |||
| 翻译 | - | 2 | |||
| 行政管理 | - | 3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语言文字基础、文化艺术理论基础、文学艺术基础,具有较强的文字语言运用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能在科研机构、各级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研、教学、创作、传播、策划、文秘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具备一定的管理素养和系统的中外文化知识背景,掌握文化市场的运作规律,并具备良好的策划与开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并且要有较强的外语能力、沟通能力和专业实践技能。培养拥有扎实的文化艺术基础,熟悉我国的文艺、宣传政策,系统地掌握文学、文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创作技能,能进行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的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文学、语言学)。
主要课程:本专业开设的基础课程主要有: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世界文化概论、古代文学作品选、当代文艺思潮、中外文化交流史。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生产实习(4W)、学年论文(2W)、毕业论文(12W)。
主要专业实践:应用写作、社会学、创意产业与设计管理、艺术设计学、民俗学、艺术文化市场研究、影视剧改编与创作、电视节目策划、文艺评论写作、演讲技巧与口才、篆刻艺术赏析、城市文化发展与传播、科研论文的阅读与写作、文化产业调查与实践。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考研:①中国语言文学②新闻与传播学③民俗学④艺术学⑤教育学⑥历史学⑦科技史⑧管理学⑨汉语国际教育;
出国:①新闻与传播学②民俗学③艺术学④教育学⑤历史学⑥科技史⑦管理学⑧汉语国际教育。
就业方向: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从事文秘与管理工作,同时可到各类政府机关、科研机构的宣传策划、规划等部门,以及新闻出版、广告、教育、旅游、文博展演、娱乐、网络文化与动漫游戏、体育文化产业等各类企事业单位的文化宣传及创意部门从事文化产业创意与研发。
专业办学实力:本专业有专职教师4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37人,具有高级职称的23人。在研省部级和国家级科研项目近30项,出版专著和教材近10部。是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队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现代地理科学基础理论扎实、基本知识全面、基本技能熟练,教学能力 适应现代地理教学发展需要,能在高等院校和中等学校从事地理教学、教学研究和其他教育工 作,也能在科研机构、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科研、管理、规划与开发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并掌握地理科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地球表层(包括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人类圈及其相互作用)系统 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地图、野外观测、实验室分析模拟等现代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 技能,具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经济、历史的基本素养;
3.能应用现代地理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科学问题和实践问题,了解相 关领域的基本进展和社会需求,能在教师指导下从事基本的理论研究或应用研究;
4.掌握教育学基本理论和地理教学法,具备优秀的表达能力,能运用可视化等现代教学手 段开展地理教学工作;
5.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能胜任野外考察,具有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善 于团队合作。
6.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并达到规定的等级。
主干学科:地理学、教育学。
核心知识领域:天文学、地质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地理学、3S(遥感、地理信息 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科学与技术、地理教学论。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天文学基础(36学时)、地质学与地貌学(54学时)、气象学与气候学(54学时)、 土壤地理学(54学时)、植物地理学(54学时)、水文地理学(54学时)、综合自然地理学(54学 时)、经济地理学(54学时)、政治地理学(54学时)、文化地理学(54学时)、城市地理学(54学 时)、人口地理学(54学时)、世界地理(54学时)、中国地理(54学时)、地图学(54学时)、遥 感概论(54学时)、地理信息系统(54学时)、教育学(36学时)、心理学(36学时)、地理教学论 (36学时)。
示例二:地球概论(72学时)、地质学基础(72学时)、气象与气候学(72学时)、地貌学(54 学时)、水文与水资源学(54学时)、土壤地理学(54学时)、植物地理学(54学时)、人文地理学 (54学时)、经济地理学(54学时)、中国地理(108学时)、世界地理(108学时)、地图学(54学 时)、遥感概论(36学时)、地理信息系统(36学时)、地理学科教学论(54学时)。
示例三:地质与地貌学(72学时)、地理科学导论(36学时)、地图学(54学时)、地理信息系 统(54学时)、自然地理学(54学时)、人文地理学(54学时)、天文学基础(54学时)、气候与水文 学(72学时)、土壤与植被系统(54学时)、遥感导论(54学时)、计量地理(54学时)、经济地理学 (54学时)、区域分析与规划(54学时)、地理学思想史(36学时)、中国地理(72学时)、世界地理 (72学时)、地理教学论(5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气象与气候学实习、水文学实习、土壤植物野外实 习、人文地理野外实习、地理教学实习、毕业论文与实习。
主要专业实验:区域综合地理野外实习、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与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综合实习、 专题地图编制、可视化教学设计。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大气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气象、农 业、生态、环保、航空、海洋、水文、能源、国防等相关领域从事业务、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及管理等 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大气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科学思维与科 学实验(包括校外实习和室内实验)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具有从事大气科 学研究的理论分析、信息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以及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和应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系统掌握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外语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有扎实的大气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大气科学等相关领域 业务、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能力;
3.了解大气科学发展的理论前沿和最新发展动态,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气象防灾减灾、气候变化应对、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有关国家科技发展的政策和 法规;
5.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 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以及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大气科学。
核心知识领域:大气科学基础类、大气探测类、大气动力学类、天气学类、气候学类、天气预报 类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大气科学导论(60学时)、大气物理(60学时)、地球大气综合探测(60学时)、流体 力学(60学时)、大气动力学基础(80学时)、天气学原理(80学时)。
示例二:大气科学概论(60学时)、地球大气综合探测(60学时)、流体力学(80学时)、动力 气象(80学时)、天气学原理(80学时)、数值天气预报(80学时)、现代气候学基础(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天气分析预报实习、大气综合探测实习和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大气物理实验、大气化学实验、大气探测实验、天气学实验、计算机数值模拟 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坚实而熟练的英语语言基本功,丰富广泛的英语语言、文学知识,较高的人文素养和一定的英汉互译、国际商务英语、科技英语和旅游英语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主要培养能在企业、经贸、教育、科技、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工作的德才兼备的英语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需要进行英语听、说、读、写、译各种语言技能基本功训练,系统学习英语语言、英汉互译、商务英语、旅游等知识和技能。注重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口笔译知识和技能,掌握英汉互译、国际商务英语、科技英语和旅游英语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主干学科:英汉汉英翻译、英美文学文化、英语语言学、国际商务英语、科技英语。
主要课程:综合英语、视听、口语、外贸英语函电、商务英语阅读、国际英语听说与谈判、科技英语英译汉、科技英语汉译英、英汉互译、口译、科技文献检索、学术交流英语、气象科技英语翻译、气象科技英语阅读、科技英语写作、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英语、酒店英语。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英语基本技能应用、英语专业知识应用、教学实践、生产实习。
主要专业实践:英语基本技能应用、英语专业知识应用、教学实践、生产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本专业毕业学生可以报考国内各大院校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理论型硕士研究生,也可报考国内各大高校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MTI),可以申请港澳台及国外大学语言文学、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等相关学位。
学生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到政府及各事业单位、涉外性企业或社会组织、商贸旅游的相关部门从事外事、文秘、外贸工作,也可到各中等职业学校、普通中小学及外语培训机构担任英语教师或教学管理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若干实际数学问题,能在科技、教育、气象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及较宽的知识面,具备在数学科学或气象、信息、管理、经济等交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及开发软件等方面的基础与能力。
培养方向: “数学与应用数学”方向突出专业基础课的“厚实”,并适度延伸教学内容,加大数学专业课教学力度,体现了较强的专业性和应用性;“数学与应用气象”方向突出专业课的“气象特色”,依托学校大气强势学科,增设大气科学基础理论、方法的相关课程,以很好地渗透气象行业的新知识、新方法,实现本专业与气象交叉方向特色型培养。
主干学科: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偏微分方程、实变函数、近世代数、泛函分析、拓扑学、微分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初等数论、组合数学、运筹学、数值分析、Java程序设计、数学建模、数学实验、动力气象学、大气科学中的数学方法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结合课程的数学解题练习等常规环节及数学建模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践:数学建模竞赛、数值计算实验、概率统计实验、物理学实验、数学应用软件实习、暑期社会实践等。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数学类、金融管理类、气象类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学生就业方向:学生可在科研机构、教育、气象、信息、管理、经济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管理工作,或在IT等、金融等行业从事软件开发、数据分析等工作。

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西省招生专业:地理空间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大气科学类(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类(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资源与环境)、环境生态工程、应急管理、国际经济与

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省招生专业: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专业)、信息工程、工商管理类(含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机械电子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自动化、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

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招生专业:大气科学类、机器人工程、工商管理类、供应链管理(其他专业方向或备注正在收集中)、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行政管理、遥感科学与技术(其他专业方向或备注正在收集中)、物理学、日语、信息与计算科学(其他

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吉林省招生专业:材料物理、海洋科学类(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资源与环境)、信息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可在国内学习四年,也可第四年赴英国雷丁大学学习,)、应用气象

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地理科学类(包含专业:地理信息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翻译、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信息类(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大气科学(定向气

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供应链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生态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行政管理、汉语国际教育、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数据科学与大数

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供应链管理、机器人工程、英语(只招英语语种考生)、人工智能(中外合作办学)(可在国内学习四年,也可第四年赴爱尔

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天津市招生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可在国内学习四年,也可第四年赴英国雷丁大学学习,学费按英国标准收取)(校本部)、翻译(校本部)、应用气象学(校本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校本部)、汉语国际教育(校

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北京市招生专业:大气科学(中外合作办学)、大气科学类等2个专业。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北京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北京市录取分数线(2022)类型批次招

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安徽省招生专业:金融工程、行政管理、汉语言文学(师范)、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水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中外合作办学。可在国内学习四年,也可第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