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南京工业大学和福州大学哪个通信工程专业好(通信工程专业福大和南工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1 17:33:22 解决时间:2022-12-16 13:32

满意答案

南京工业大学和福州大学哪个通信工程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南京工业大学和福州大学各排行榜,通信工程专业的分数线,通信工程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南京工业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江苏录取分数线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
通信工程2017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34731958
电子信息类 通信工程
福州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培养从事通信工程领域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通过学习通信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进行相应的实践和课题研究,使学生掌握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等方面的知识,并具备科研、新产品开发及技术管理的能力。毕业后可以从事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广播电视、计算机通信、光纤通信、多媒体通信、软件无线电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等通信领域的科研、技术开发、技术管理、产品制造与应用等方面的工作。

福州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福建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01
甘肃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理科本科一批I段普通类533
陕西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第一年在福州市铜盘校区培养)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60
贵州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第一年办学地点详见招生章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61
四川电子信息类(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09
海南电子信息类(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第一年办学地点详见招生章程)综合本科批普通类666
广西电子信息类(5460元/年,在福州市旗山校区办学,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88
广东电子信息类(非定向)(080701.电子信息工程+080703.通信工程+080703.通信工程)(办学地点:福建省福州市)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01
安徽电子信息类(5460元/年;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08
上海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综合本科批普通类525
山西电子信息类(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76
电子信息类 通信工程
南京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南京工业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行电子信息类大类招生)“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振芯中华” 电子信息类专业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学院专业人才培养 围绕电子元器件、电路系统、信息处理系统、信息通信系统, 从电子电路基本原理到信号处理方法,从智能分析算法和具 体应用实践等逐步展开。专业培养的学生能够在电子信息相 关领域从事产品设计、产品测试,技术研发,项目管理或教 学科研工作。此专业包含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两个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省重点专业类建设专业,2018 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通信工程专业是江苏省重点专业类建设专业,2019 年获得国 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受理。学生在国际数学建模竞赛,全 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 FPGA 创新设计大赛、 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内外高水平学科竞赛 中屡获佳绩。学生毕业后能较好适应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设 计、开发、测试、实施和维护等不同性质岗位的工作需求, 成长为业务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南京工业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江苏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54
云南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75
四川电子信息类(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江浦校区就读)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96
广西电子信息类(5800元/年,在江浦校区办学,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61
上海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综合本科批普通类498
福州大学
72
软科(综合)
81
校友会(综合)
68
武书连
619
US排名
学校简介

福州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福建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重点大学。

建校以来,一代代福大人秉承“明德至诚,博学远志”校训,践行以张孤梅同志为代表的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卢嘉锡先生为代表的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以魏可镁院士为代表的勇于拼搏的奉献精神等“三种精神”,营造“守正创新、彰显特色、开放包容、追求卓越” 的新时代福州大学校园文化,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已为国家培养了全日制毕业生29万余人。

552D5

学校设有27个学院(含1个独立学院和1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现有在校普通本科学生38427人,其中,至诚学院学生13185人;各类博、硕士研究生14358人。学校现设90个本科专业;3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专业学位博士点,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化学学科再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6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其中化学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学校综合实力在“2021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位居全球第396名,内地高校56名;在USNews2022世界大学排行榜位居全球第619名,内地高校第57名;在2021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位居全球第801-1000名,内地高校第57名;在2021QS亚洲大学排名位居第261-270名,内地高校并列66名。

学校现有教职工3229人,其中专任教师2186人。共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634人次,其中国家级人才112人次(71人)、省级人才522人次(353人)。在高层次人才(团队)中,拥有院士15人(含特聘讲席教授1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选10人(含青年项目3人),国家级高层次引进人才23人(含青年项目20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14人(含青年项目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9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获得者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7人,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3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3人。1支团队入选“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2支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支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2支团队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学院入选国家“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2个学院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

学校拥有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校企合作的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1个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个国家教学团队,7个国家特色专业,27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个专业通过住建部行业评估,获评25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3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7个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个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1个、全国思政课程教学名师工作室1个,入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省级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中心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学校是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和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和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十三五”以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6项;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246项国际奖,2112项国家级奖。学校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在前七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全国总决赛中获9金18银25铜。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曾荣获“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

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2个国家级、131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其中: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自然资源部创新服务平台,2个省创新实验室。学校是福建省唯一同时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的高校。“十三五”以来,学校获各类科技项目4757项,科研经费超过18.2亿元。签订横向合作合同3294项,校地企合作到校经费15.4亿元。获省部级以上奖项243项,其中,国家科技奖4项。获国家专利授权5320件,科技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12618篇,其中在Nature期刊发表论文2篇。9位学者入选2021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学校深入开展对外合作交流,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以及境外50个国家、地区的14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建立国际科教合作交流平台,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接收院校,面向30余个国家招收来华留学生;学生出国(境)访学项目覆盖95%以上的学院;聘请50余名海外专家学者长期在校任教。学校现有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梅努斯国际工程学院,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涵盖本科和研究生层次。学校现为闽台合作办学国家改革试点重点项目单位,对台交流合作向纵深发展,成建制双向联合培养模式成为闽台教育交流合作的新亮点。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教学和科研设备先进、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不断推进文化校园、智慧校园和生态校园建设。办学主体位于旗山校区,在福州、厦门以及泉州等地拥有多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163万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总值超54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9.8亿元;运动场地总面积2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图书362万册,电子图书585万册。

学校正朝着“建成具有若干世界一流学科的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早日成为世界一流的东南强校”的宏伟目标大步迈进,努力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南京工业大学
84
软科(综合)
88
校友会(综合)
64
武书连
624
US排名
学校简介

南京工业大学办学历史可溯源于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2001年由原南京化工大学与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是首批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江苏省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江苏省人才强校试点高校、国家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落实“科技创新改革30条”试点高校。学校秉承“明德、厚学、沉毅、笃行”的校训,以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创业型大学为发展目标,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形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鲜明特色。

学校设有11个学部,28个学院,各类学生3.8万余人。拥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江苏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2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一期项目4项、二期项目6项、三期项目6项,“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2个,“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9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9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18个,本科专业101个,跨工、理、管、经、文、法、医、艺、教9个学科门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获得A等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获得B+等级,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位列全省第一。学校在2021年9月ESI综合排名进入全球前1‰,2022年3月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55位,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泰晤士高等教育2022年世界大学排名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57位;2022年3月,自然指数排名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38位;上海软科2021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54位。

学校现有教职工3000余人,拥有高级职称人员15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第七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第八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级人才163人次,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团队15个,省部级重点高层次人才276人次,省部级重点高层次团队36个。

学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获中共中央表彰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数与培育创建数位居省属高校第一,涌现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先进典型。学校加强“新工科”建设,23个工科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或住建部专业评估,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学校注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建设书院制“2011学院”,与中科院相关院所共建“英才班”。“十一五”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4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17项。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7个、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1项、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8部、首批江苏省研究生优秀教材2部、江苏省课程思政示范专业2个、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7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5个、江苏省品牌专业8个、江苏省特色专业10个、江苏省重点专业类12个(涵盖30个专业)、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软件类)试点专业2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8个、江苏省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1门、江苏省本科优秀培育教材7部、省级重点立项建设教材68部。2006年学校获得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201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7年获批教育部首批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多年来学校已经培养出20多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30多位两院院士、100多位央企和上市公司领导,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质量人才。

学校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设有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特种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热管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7个,省部级研究中心2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9个。“十二五”以来,学校科研项目及成果获各级各类奖励50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6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6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获教育部“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1项。现有7人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现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滚动支持1个。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主动将创新链对接产业链,推动产学研深入合作。南京工业大学科技园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南京工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拥有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江苏)基地。学校推进校地融合、产教融合,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了数十家新型研发机构、产业研究院和产业学院。现有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省级重点产业学院2个。学校加强校企合作,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华润有限公司等央企、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十二五”以来,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各级各类课题万余项,科技经费近70亿元,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为相关行业、江苏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实施全球拓展战略,成为首批通过来华留学认证的22所高校之一;与23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所海外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成立了“国家级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柔性电子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柔性电子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与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共建“孔子学院”,是“孔子学院奖学金”接收院校;与法国勃艮第大学合作举办控制科学与工程(机器视觉)硕士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爱尔兰都柏林理工大学合作举办机械工程、制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以及土木工程等4个“3+1”本科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其中机械工程、制药工程项目入选江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项目;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2”本科联合培养项目,与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合作举办会计学“2+2”本科联合培养项目;与英国剑桥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英国卡迪夫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学生交流项目;推进国际产学研合作。现有包括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在内的、来自10多个国家的近50名外籍专家和世界各国的学历海外留学生700余人。

展望未来,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永恒主题,聚焦高水平大学建设和一流学科创建,固本强源,协同创新,奋力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创业型大学。


周边环境
    学校呈多校区的办学模式,模范马路校区处于南京景观路——新模范马路高校群中;江浦校区位于国家森林公园老山脚下;浦口校区置身于南京海峡两岸科技工业园中。学校占地面积近4000亩,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
  中专 2022-12-16 13:32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河海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这三个学校,哪个学校的通信工程专业好?

    1楼

    你选的3个学校当中南理工的通信专业是相对好的,但是在南京,学通信工程好的应该是东南大学和南邮。

  • 中专学校

    南京工业大学车辆工程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南京工业大学车辆工程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车辆工程和通信工程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车辆工程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车辆工程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车辆工程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车辆工程

  • 中专学校

    南京工业大学工程力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南京工业大学工程力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工程力学和通信工程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工程力学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工程力学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工程力学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工程力学

  • 中专学校

    南京工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南京工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学与应用数学和通信工程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学与应用数学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数学与应用数学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

  • 中专学校

    南京工业大学英语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南京工业大学英语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英语和通信工程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英语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英语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英语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英语和通信工程录取分数线(江

  • 中专学校

    南京工业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南京工业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国际教育和通信工程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国际教育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汉语国际教育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 中专学校

    南京工业大学通信工程和会计学(与澳大利亚xx大学联合培养专业)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南京工业大学通信工程和会计学(与澳大利亚xx大学联合培养专业)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通信工程和会计学(与澳大利亚xx大学联合培养专业)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通信工程就业前景和会计学(与澳大利亚xx大学联合培养专业)就业前景,通信工程专业介绍

  • 中专学校

    南京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与澳大利亚xx大学联合培养专业)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南京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与澳大利亚xx大学联合培养专业)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与澳大利亚xx大学联合培养专业)和通信工程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与澳大利亚xx大学联合培养专业)就业前景

  • 中专学校

    南京工业大学通信工程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南京工业大学通信工程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通信工程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通信工程就业前景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就业前景,通信工程专业介绍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通信工程和数

  • 中专学校

    南京工业大学通信工程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与澳大利亚xx大学联合培养专业)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南京工业大学通信工程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与澳大利亚xx大学联合培养专业)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通信工程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与澳大利亚xx大学联合培养专业)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通信工程就业前景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与澳大利亚xx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