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21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01 | 36776 |
| 2021 | 工业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01 | 36776 |
| 2021 | 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功能材料、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01 | 36776 |
| 2021 | 土木类(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智能建造)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01 | 36776 |
| 2021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水质科学与技术、能源化学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01 | 36776 |
| 2021 | 车辆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02 | 36278 |
| 2021 | 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03 | 35784 |
| 2021 | 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04 | 35288 |
| 2021 | 能源动力类(能源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04 | 35288 |
| 2021 | 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09 | 32732 |
| 202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14 | 30360 |
| 2021 | 市场营销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37 | 7309 |
| 2021 | 工程管理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39 | 6975 |
| 2021 | 工程造价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40 | 6815 |
培养目标:电气工程主要是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利用的学科。本专 业隶属于电气类,培养具备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能在电气工 程领域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技术开发等部门从事设计、研发、运行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科 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电磁场、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电机 学和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电与弱电相结合、 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本专业学生接受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 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解决电气工程领域中的装备设计与制造、系统分析与运行及控制问题的基本 能力。学校可根据情况设置专业方向,如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及其控制、高电压技术、电力 电子技术等。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 理科学基础,具有外语运用能力;
2.系统地掌握电气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 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掌握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验技术;
4.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5.具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6.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知识领域应涵盖电路、电子、电磁场、信息分析 与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以及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 电力拖动、电力电子与电气检测、电力设备与高电压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此外,建议适当涉 及电气学科的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各学校可根据办学特色设置相关课程。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气学科概论(16学时)、电路基础(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电磁场(32 学时)、数字逻辑电路(64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技术(40学时)、自 动控制原理(48学时)、微机系统与接口(48学时)、电机学(上)(48学时)、电机学(下)(48学 时)、电力电子基础(48学时)、电力系统基础(64学时)、电力传动技术(48学时)、电力系统暂态 分析(48学时)、电气检测技术(48学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48学时)。
示例二: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32学时)、工程电磁场(40学时)、数字逻辑电路( 64 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技术(40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学时)、微 机原理与接口技术(72学时)、电机学(上)(32学时)、电机学(下)(48学时)、电力电子技术(48 学时)、发电厂电气工程(48学时)、电力系统分析(64学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64学时)。
示例三:电路(96学时)、数字逻辑电路(64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信号与系统 (48学时)、自动控制理论(56学时)、微机原理与应用(64学时)、电机学(上)(64学时)、电力工 程(上)(64学时)、电力电子技术(48学时)、微机保护基础(48学时)、电力系统自动装置(48学 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48学时)、电力系统故障分析(48学时)、工程电磁场(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子电气工艺实习、计算机软硬件实践、电气工程专业课程 设计、综合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路实验、电子技术实验、电机与控制实验、电气工程系统实验、电力电子实 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国际 视野,具有由土木工程技术知识及与国内、国际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和 专业知识组成的系统的、开放性的知识结构,接受工程师基本训练,同时具备较强的专业综合素 质与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具备健康的个性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在国内外土木 工程及其他工程领域进行工程决策和从事全过程工程管理与相关专业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土木工程及其他必要的工程技术、管理、经济、法律方面的基 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全面而系统地接受科学思维、系统思维、管理思维、人文思维和工程师的基本 训练,具备知识获取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分析与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土木工程技术基础知识,熟悉必要的其他工程技术基础知识;
2.掌握与国内、国际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相关的经济理论和方法与相关的法 律、法规;
3.掌握国内、国际工程管理专业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和方法;
4.具备综合运用上述几个方面的理论、知识、技术和方法从事国内、国际工程的技术管理、 专业管理、综合管理和全过程管理的基本能力,具备进行一般土木工程设计的基本能力;
5.具备对工程管理专业外语文献进行读、写、译的基本能力;
6.具备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管理专业及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
7.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具备健康的个 性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8.了解国内外工程管理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动态与趋势;
9.具备相关行业与领域工程管理类(建设类)专业人员国家执业资格要求的理论知识。
主干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
核心课程:工程图学、工程材料、工程力学、工程结构、运筹学、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建 设法规、工程合同法律制度、工程合同管理、工程估价、工程财务管理、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组织 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工程信息管理。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经济学课程实验、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实验、工程估价课程实验、工程信息 管理课程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 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 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相 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 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 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 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 学与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和典型方法;
4.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 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5.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参与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具备作为软件工 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6.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权衡和选择各种设计 方案,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7.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 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软件工程技术伦理 的基本要求;
10.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 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系统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具备 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2.具备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自觉学习随时涌现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术,使自己的专 业能力保持与学科的发展同步。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基础、数学和工程基础、职业实践、软件系统建模与分析、软件系统设计、 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软件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离散数学(64学时)、计算系统基础(64+48学 时)、计算与软件工程I(个人级软件开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Ⅱ(小组级软件开 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Ⅲ(团队软件工程实践)(16+96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 (64+48学时)、操作系统(48+48学时)、计算机网络(48+48学时)、数据库系统(48+48学 时)、软件需求工程(32+32学时)、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32+32学时)、软件构造(32+32 学时)、软件测试与质量(32+32学时)、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32+32学时)、计算机组织 结构(限选)(48学时)、软件工程统计方法(限选)(48学时)、软件过程与管理(限选)(32学 时)。
示例二:程序设计基础(32学时)、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32学时)、数据结构(32学时)、 离散结构(32学时)、操作系统(32学时)、数据库系统(32学时)、计算机网络(32学时)、软件工 程概论(32学时)、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32学时)、软件体系结构(32学时)、软件项目管理 (32学时)、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32学时)、计算机应用与编程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面向对 象与交互式应用开发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 库应用系统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软件系统构思综合训练(实验64学时)、软件工程综合实 践(实验64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程序设计基础(60+20学时)、离散数学(64学 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0+16学时)、数据结构(60+20学时)、计算机组成与结构(52 +12学 时)、操作系统(62 +10学时)、数据库概论(52 +12学时)、软件工程导论(40+8学时)、网络及其 计算(56+16学时)、软件建模技术(30+10学时)、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32+8学时)、软件项目 管理(32+8学时)、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设计实验、系统分析 与软件建模实验、软件系统设计实验、软件测试实验、专业综合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现代通信技术,能在信息通 信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技术管理的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大学数学、大学物理、人文学科及外语的基础上,主要学习通信 理论和通信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接受通信工程领域软硬件开发、系统与网络的设计与应用、 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能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具有从事通信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他相 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3.掌握通信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4.系统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5.具有设计、开发、调测、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
6.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7.了解通信与信息行业的相关政策及法规;
8.了解信息通信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
9.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 精神;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 微波技术、通信原理、通信网理论基础、现代通信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路分析基础(32学时)、电子电路基础(48学时)、通信电子电路(32学时)、数字 电路与逻辑设计(48学时)、C++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8学时)、数据结构(48学时)、微处理器与 接口技术(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随机信号分析(32学时)、数字信号处理(64学时)、 通信原理(64学时)、电磁场与电磁波(48学时)、通信网理论基础(32学时)、现代通信技术(64 学时)。
示例二:电路分析基础(72学时)、电子线路基础(72学时)、高频电子线路(64学时)、数字 逻辑电路(64学时)、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64学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32学时)、微型计算机 原理及接口技术(72学时)、信号与系统(72学时)、数字信号处理(56学时)、通信原理(72学 时)、电磁场与电磁波(64学时)、通信网(32学时)、通信概论(32学时)、移动通信(32学时)、光 纤通信(32学时)、通信系统集成电路设计(32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4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通信电子电路(48学时)、数字 电路与逻辑设计(64学时)、高级语言程序设计(56学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及C++(32学时)、 数据结构(40学时)、微处理器与接口技术(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数字信号处理(56 学时)、通信原理(80学时)、电磁场与传输理论(64学时)、通信网基础(56学时)、无线通信原理 (32学时)、光纤通信与数字传输(5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技术训练、电子工艺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 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线路实验、计算机基础实验、通信原理实验、现代通信技术实验、专业综 合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自动化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能在自动化及相关领域从事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工程应用研究、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预期达到以下目标:
1. 具备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坚守工程职业道德,具有团队合作精神、项目管理和沟通交流能力,敢于承担压力。熟悉相关行业规范,理解工程师的职业及社会责任,有意愿并有能力服务社会,坚持公众利益优先;(综合素质)
2. 具备扎实的工程数理基本知识、自动化专业知识、行业技术标准等多学科知识和实践技能,熟悉自动化行业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能适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以及职业发展的变化;(专业知识)
3.能在企业与社会环境下,综合运用工程数理基本知识及自动化专业知识,借助现代工具从事本领域控制系统设计、产品开发和生产,具有解决不确定环境下复杂工程项目的能力,并能在工程实践中综合考虑法律、经济、社会、健康、安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制约因素;(工程能力)
4. 能够跟踪和掌握自动化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具有系统思维、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和工程创新能力,具备持续学习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一定的国际视野,在专业相关领域里成为业务骨干或者继续深造。(职业发展)
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 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自动化专业知识,能够运用其理论和方法解决自动化工程生产一线、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等复杂工程问题。
2.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对自动化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系统的方案分析、可行性研究,提出初步设计方案。
3. 能够应用自动化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设计针对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单元(部件),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自动化控制系统开发或集成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提出解决方案、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 在解决自动化控制系统开发或集成的复杂工程问题过程中,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现代仪器仪表、系统仿真与设计软件等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效果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 能够基于自动化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自动控制系统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 能够正确处理个人和团队的关系,能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 能够就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 理解并掌握工程方面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能够将其用于多学科环境下自动化控制系统开发或集成的工程实践中。
12.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专业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主干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程序设计语言、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电机驱动与运动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现场总线技术、运动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嵌入式系统、电气控制与PLC等。
主要专业实践:金工实习、电子线路CAD实习、微处理器应用课程实习、EDA实习、自动化设备电气安装与调试、运动控制系统项目训练、电气控制与PLC项目训练、先进控制技术项目训练、电力电子技术项目训练、现场总线技术课程设计、企业实习、毕业设计、课外科技创新与竞赛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科研院所和企业从事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技术集成与创新、运行维护及经营管理等工作。可在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
年份省市招生类别科类选考科目专业名称低分平均分高分投档线省控线2021山西普通本科文科工程造价540.11611541.11062542.山西普通本科文科工程管理539.11412539.11762539.山西普通本科文科市场营销537.10313537.61511538.山西普通本科理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514.1111515.1131516.山西普通本科理科自动化509.11
年份省市招生类别科类选考科目专业名称低分平均分高分投档线省控线2020山西普通本科理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543553.山西普通本科理科智能电网信息工程540544.山西普通本科文科财务管理535536.山西普通本科文科市场营销534534.山西普通本科文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534534.山西普通本科理科软件工程534537.山西普通本科文科工程管理533534.山西普通本科理科通
2019年山西录取分数线查询年份省市招生类别科类选考科目专业名称低分平均分高分投档线省控线2019山西艺术类艺术视觉传达设计654656.22658.33632.67337/2202019山西艺术类艺术环境设计658658.17658.34632.67337/2202019山西艺术类艺术工艺美术632.67635.83639632.67337/2202019山西艺术类艺术动画636.67659.66
2018年山西录取分数线查询年份省市招生类别科类选考科目专业名称低分平均分高分投档线省控线2018山西艺术类艺术视觉传达设计.7607.7309/2052018山西艺术类艺术环境设计615.7625.35635607.7309/2052018山西艺术类艺术工艺美术607.7608.15608.6607.7309/2052018山西艺术类艺术动画611.6611.65611.7607.7309/205
2017年山西录取分数线查询年份省市招生类别科类选考科目专业名称低分平均分高分投档线省控线2017山西艺术类艺术工艺美术589.6590.95592.3589.6294/1942017山西艺术类艺术产品设计592.1593.05594589.6294/1942017山西艺术类艺术环境设计600603.85607.7589.6294/1942017山西艺术类艺术视觉传达设计595.6598.36015

南京工程学院2021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9分,材料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7分,土木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20分,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1分,机械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4分,交通设备与控制工

南京工程学院2021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材料类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30分,土木类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37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38分,车辆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39分,工业工程物理类

南京工程学院2021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功能材料)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54分,国际经济与贸易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64分,车辆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65分

南京工程学院2021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机器人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80分。南京工程学院2021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器人工程综合本科批普通类部分专业自动化类机器人工程南京工程学院层次

南京工程学院2017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金属材料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4分,能源化学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4分,网络工程(嵌入式培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4分,复合材料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5分,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5分

南京工程学院2018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6分,金属材料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0分,能源化学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0分,网络工程(嵌入式培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0分,复合材料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

南京工程学院2019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土木工程(交通土建)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2分,机械电子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3分,车辆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3分,复合材料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3分,工业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3分,能源

南京工程学院2020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7分,工业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7分,车辆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7分,金属材料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8分,土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9分,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录取

2021年南京工程学院山西省招生专业:工程管理、土木类(包含专业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智能建造)、测控技术与仪器、工程造价、软件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包含专业环境工程、水质科学与技术、能源化学工程)、工业工程、通信工程、材料类(包含

南京工程学院2021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1分,工业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1分,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功能材料、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