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哪个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好(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浙江工商职院和宁城院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3-01-12 17:31:38 解决时间:2022-12-16 09:55

满意答案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哪个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各排行榜,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分数线,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分数对比(浙江)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机电一体化技术2021综合 -/483(平行录取二段)/()
机电一体化技术2020综合 -/495(平行录取二段)/()
机电一体化技术2020综合 -/481(平行录取三段)/()
机电一体化技术2019综合 -/496(平行录取二段)/()
机电一体化技术2019综合 -/482(平行录取三段)/()
机电一体化技术2018综合 -/490(平行录取二段)/()
机电一体化技术2018综合 -/474(平行录取三段)/()
机电一体化技术2017综合 -/458(平行录取三段)-/473(平行录取三段)
自动化类 机电一体化技术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层次 专科(高职)
学制 三年
  机电一体化技术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被国家列为二十一切纪社会发展最急需的十大专业人才之一,是覆盖面和就业领域最宽的专业之一。本专业以培养具有机械零件设计、制造及机电产品装配与调试、故障诊断与维修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机电复合型工作的实践能力,从事机电产品制造、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技术改造与管理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目标,开设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识图与制图、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三维造型技术及应用、公差与技术测量、液压与气动技术、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机电检测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单片机技术、机电系统综合实践等课程,师资力量雄厚,实训设备优良。

  专业建设:   师资优势:本专业所有专职教师均获有工程师或技师等中级以上工程系列职称,四分之三的专职教师具有硕士学位,“双师结构”合理。本专业先后选派5名专业教师赴澳大利亚和德国学习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理念,4名教师列为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名教师列为学校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

  硬件优势:本专业目前建有维修电工、机电检测技术、PLC技术、MPS、气动技术、液压技术、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数控加工、数控装调与维护等实训室,专业技能训练环境一流。

  地域优势:制造业是宁波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宁波市对机电设备制造业相关人才的需求逐年递增。地域优势不仅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同时也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就业创造了天时地利的条件。

  服务型优势:本专业面向校外人员开展维修电工、数控车、数控铣、PLC应用技术、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及企业员工培训等多项社会服务项目, 2009年11月被评为“宁波市服务型教育重点建设专业” 。

  就业优势: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首次就业率高达9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专业建设成果   2009年11月被评为“宁波市服务型教育重点建设专业”。   2010年4月荣获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慧鱼组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和特等奖各1项。   通过派专业教师下企业挂职、承担企业横向课题等方式提升教师技能水平,现所有专职教师均获得工程师或技师以上工程系列职称。   先后选派5名专业教师参加国外职业教育培训,职教理论先进。   新建维修电工、机电检测技术、PLC技术、MPS、气动技术、液压技术、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数控加工技术等实训室,专业技能训练环境一流。   主持校级以上教改项目10项。   校级精品课程1门。   出版教材3本。   主持社会服务项目6项。   优秀毕业生可以去知名企业就业,如2009届毕业生莫伟龙在镇海炼化、童伟在三星重工等知名企业工作。

  本专业就业方向   主要工作岗位: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调试、操作加工及维护维修、管理工作。   次要工作岗位:机电一体化设备改造及技术开发、一般机械加工过程的工艺编制与实施、维修电工、制图员、机电外贸。   相关工作岗位:机电一体化设备营销、售后服务工作。

  本专业学生毕业主要获得下列相关证书   机电一体化工:中、高级   数控操作工:中、高级   CAD制图员:中级   维修电工:中、高级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浙江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平行录取二段普通类483
新疆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288
甘肃机电一体化技术(第一学年在宁波本部(主校区)就读,第二学年起在学校宁海校区就读)理科高职(专科)批R段普通类274
贵州机电一体化技术(第一学年在宁波本部(主校区)就读,第二学年起在学校宁海校区就读.)理科专科批普通类346
四川机电一体化技术(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专科批普通类363
重庆机电一体化技术物理类专科批普通类420
历史类430
广西机电一体化技术(7590元/年,第一学年在宁波本部就读,第二学年起在学校宁海校区就读)理科专科批普通类323
江西机电一体化技术(第一学年在宁波本部就读,第二学年起在学校宁海校区就读)理科专科批普通类373
福建机电一体化技术物理类专科批普通类358
历史类393
安徽机电一体化技术(7590元/年;第一学年在宁波本部〈主校区〉就读,第二学年起在学校宁海校区就读)理科专科批普通类373
文科509
黑龙江机电一体化技术(第一学年在宁波本部(主校区)就读第二学年起在学校宁海校区就读)理科专科批A段普通类269
内蒙古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211
山西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195
河北机电一体化技术物理类专科批普通类436
历史类441
自动化类 机电一体化技术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层次 专科(高职)
学制 三年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机械加工技 术、电工电子技术、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动、电气控制技术、自动生产线技术及机电设备维 修等基本知识,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和维修能力,从事自动生产线 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生产技术管理、服务与营销以及机电产品辅助设 计与技术改造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和应用企业,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工业自动化技术领域, 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现场技术管理、服务与营销,以及机电产 品的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机电产品辅助设计与技术改造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维修能力;

3.具备一般机电一体化设备营销和售后服务能力;

4.具备进行装备制造类企业生产现场技术管理的能力:

5.具备机电产品质量检验和管理能力;

6.掌握阅读及绘制零件图、装配图、原理图和接线图的方法,能识读机电产品和自动化 生产线装配图、接线图;

7.熟悉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规程与规范,能正确使用工具、量具、仪器仪表及辅助 设备;

8.熟练操作机床完成工件加工。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机械制图、机械设计与加工、气动与液压技术、电工与电子、电气控制与PLC、自动生 产线、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设备维护维修与管理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钳工、机加工、数控加工、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小型设备电气系统安装与 调试、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实训。

在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和应用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机修钳工数控机床操作工 电工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机电技术应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机械制造技术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录取分数线(2017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浙江机电一体化技术(轨道交通设备管理)综合平行录取二段普通类480
平行录取三段473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178
校友会(高职三类)
169
高职排名
学校简介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是浙江省人民政府首批批准成立的四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之一,前身为创建于1914年的“宁波公立甲种商业学校”。 学校现为浙江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浙江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浙江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在2021年GDI高职高专排行TOP1000榜中,学校位列全国第54名,全省第8名。

学校主校区位于中国商业名城、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宁波,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距市中心15分钟车程,距火车站10分钟车程,距飞机场15分钟车程,总占地面积958亩,其中本部401亩,宁海校区150亩,慈溪校区407亩,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4亿元,实训基地建筑面积为50500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03万余册。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3万余人,成教学生9880人。现有教职员工623人,其中教师479人、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155人,双师型”教师占比88.44%,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401人。

学校现设有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明智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与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以及高职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学报编辑部)、模具工程中心和智能家电工程中心等3个独立科研机构,共有29个专业,拥有4个国家级骨干专业、12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优势专业,7个市级重点专业;8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9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3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2021年3月,学校模具设计与制造、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正式通过“悉尼协议”(Sydney Accord,缩写为TAC-AD)认证;学校现有国家家电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波分中心、浙江省模塑制品表面装饰与智能成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宁波市智能家电重点实验室3个省市级科研平台,一个宁波市产业特色学院,一个宁波市试点特色学院,宁海产学研基地荣获“中国模具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2名省新世纪“151”人才,1名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3个省级高校教学团队、14名省级专业带头人、2名省教学名师、4名省教坛新秀,1名宁波市有突出贡献专家、10名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

学校获批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国家级师资培训基地、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等10余项国家级成果,教师教学技能竞赛获国家级奖项2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学生竞赛新增7个国家级奖项,学校在全省“五个一批”和“双创基地”评选中均获立项。同时,学校是浙江省首批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之一,为浙江省首批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培训基地。通过建设,学校办学特色与人才培养工作赢得广泛的社会声誉和较高的认可度, 2008年荣获宁波市教育服务经济贡献奖二等奖,2011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9年、2020年6次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2016年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和“中国校企合作好案例”。

百年来,学校秉承“厚德、进业、明智、笃行”的校训,坚持“质量立校、服务兴校、管理促校、特色强校”的办学思想和“教师为基、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以“爱国爱校、矢志不渝的教育情怀;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精神追求;尊师重教、师生为本的办学宗旨”的工商精神为引领,逐步形成了“传承宁波商帮精神,培育现代商帮人才”的办学特色。

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利用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加强与国内外企业、学校和政府的合作交流,探索实践“总部—基地”办学的县校合作模式、“点、线、面”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和“四个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改革和内涵建设成效显著。学校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突破口,不断推进多层次、多渠道合作办学。以订单培养、进厂建室、引厂入校等方式,与龙头和骨干企业开展“点对点”合作,如与美国GE公司合作,在校内建成了省内第一个自动化系统集成工程师培训中心和技能认证中心;以引协会(学会)入校、校会深度合作等方式,与行业协会(学会)开展“点对线”合作,已有宁波市工业设计学会等6家协会、学会落户学校,并与宁波市模具行业协会等多家协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与宁海、慈溪、鄞州、海曙等地开展“县(市区)校合作”,先后建成宁海和慈溪两个产学研基地,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办学格局。其中依托宁海产学研基地形成的“总部—基地”办学的县校合作模式,创造性地将产学研合作的内涵扩展到了人才培养、技术升级、服务社会、文化引领,走出了一条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发展道路,实现了校、企、政、区多方共赢,被《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等媒体评价为“中国高职教育的‘宁海模式’”和“成为专家学者解读高职院校县校合作模式的范本”。学校与慈溪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成立了适应余慈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产业学院——慈溪学院。作为学校政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探索,学院将结合慈溪产业特色与优势及相应人才需求,设置相对接的专业群,推动慈溪职业教育发展,通过与余慈经济带的特色和优势产业的深度对接,推动余慈产业结构升级。

学校是浙江省首批获教育部核准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学历教育项目的高职院校。2002年与澳大利亚霍姆斯格兰学院举办中澳合作办学项目,成立了霍姆斯格兰学院分院和国际化职教师资培训中心,引进TAFE教育模式。学校获得澳方颁发的“最佳海外教学成果奖”和“优秀管理奖”;中澳合作国际商务专业被评为省首批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澳合作国际商务专业、中澳合作会计专业相继通过了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委员会的认证。学校还与28个国家和地区得教育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开展国(境)外交流与合作。

今后,学校将全面聚焦“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培养“具有专业必备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的终身学习者,具有敬业精神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负责任公民”为教育目标,围绕当好“重要窗口”模范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要求,对接宁波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更加主动服务浙江及宁波的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扩区、强校、升本”战略,按照“三年创高,五年跨越”的战略目标,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产教融合,加快内涵发展,不断提升学校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推动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跃上新台阶,为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全省前列、国内知名”的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双高”名校而努力奋斗!



奖学金设置

   ①国家奖学金:8000元;
   ②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
   ③国家助学金一档:3000元,二档1500元;
   ④学校普通奖学金:特等奖5000元,一等奖2000元,二等奖1000元,三等奖500元,专项奖 300元;
   ⑤学校特殊贡献奖学金:一等奖2000元,二等奖1000元,三等奖500元;
   ⑥家庭困难学生可以向银行申请国家贴息助学贷款;
   ⑦学校为困难学生提供帮困基金和勤工助学基金。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184
校友会(高职二类)
146
高职排名
学校简介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2003年,学校的前身是宁波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是一所面向现代服务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1992年,邵逸夫先生捐资兴建原宁波师范学院“逸夫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是浙江省最早开展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机构之一。1996年,原宁波大学、原宁波师范学院、原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合并组建新的宁波大学,设立宁波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2000年,原国家海洋局宁波海洋学校、原国家林业局宁波林业学校并入宁波大学,原宁波林业学校专业、人员和原宁波海洋学校部分专业、人员划归职教学院。2003年,省政府批准在宁波大学职教学院的基础上组建为独立建制的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办学起步早,办学起点高,自诞生起即秉承了宁波大学优良的高等教育传统,又弘扬了原宁波林业学校、原宁波海洋学校两所部属中专的职教办学经验,一路拓荒辟新、发奋图强。截至目前,学校已为社会输送了4000余名职教师资本科毕业生和6万余名高职专科毕业生。学校先后被评为浙江省课堂教学创新校、浙江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校、浙江省高校示范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校、浙江省示范性职教集团牵头单位、浙江省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发展中心校、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典型学校、学生发展指数优秀院校和教师发展指数优秀院校等。2020年,学校获批为浙江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附建园林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两个省高水平建设专业群(A类)。2021年,学校荣登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典型学校、学生发展指数优秀院校和教师发展指数优秀院校榜单。

学校本部校区地处宁波鄞州高教园区,新建奉化校区位于奉化城西文化教育园区。学校下设商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艺术学院、旅游学院、国际学院、景观生态学院、财会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及基础课教学部。学校现有教职工550余人,全日制专科在校生1万余人。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师生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着力营造全员服务教学、服务师生发展的良好氛围。学校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各个部门通力合作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学生指导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出彩人生、校园起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出了校门就是“金牌员工”——宁城院打造职业素养培育新模式》和《打造“八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为高职扩招护航》入选教育部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典型案例。学校以责任文化为引领,构建了“三课堂联动”的职业素质培养体系,搭建了“三元立体”的职业素质实践平台,建立了“三融三全”的职业素质培养机制,培养具有责任意识、诚信品质、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职业素质的“金牌员工”。

学校按照“四严”要求、“四精”标准,着力实现“四名”目标,全力建设浙江省重要的现代服务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打造特色鲜明的高职名校。学校设有30个高职专科专业。现有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国家骨干专业5个,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国家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26个,省级优势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中外合作示范专业1个,市级品牌、特色、重点等专业12个,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联合主持),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4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校企合作示范基地1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7个,省级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基地1个,已成为宁波、浙江乃至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学校主动顺应教学现代化发展需求,加强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提升智慧教学环境,加强智慧治理,成为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深入推进“互联网+教学”,创新“以学为中心”新型教学模式,重构现代化教学生态。学校“互联网+教学”成绩斐然,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已有49门课程在爱课程、学堂在线等全国性平台开课,受益面110余万人次,被200多所院校引用;12门课程登陆“学习强国”;6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全国高职院校第一;17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全省领先。2012年以来,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共获奖21项,全省名列前茅。学校成为省课堂教学创新校、省高职院校教师教学信息化教学发展中心、省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承办校和组委会秘书处、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理事长单位。

学校积极开展“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分层教学、尊重选择、多样成才”的人才培养理念,让学生在技师型、复合型、国际化型、创业创新型、升本型等不同类型中选择性成才。2021届毕业生中,升本型占28.57%、技师型24.85%、复合型12.08%、国际化型10.86%、创业型0.82%以上,达到提升型分类培养目标的毕业生超过毕业生总数的78%,累计受益学生近6届共达11067人。

学校紧紧围绕宁波市支柱产业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保证。2017年,学校成立“全国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浙江分部”暨“宁波市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学校充分发挥7个产学研联盟、4个产业学院、6个政校或校企共建研究所、2个行业指导委员会的建设成果,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在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作出了积极贡献,入选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

学校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率先成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国际化综合水平全省领先。自2011年开始,学校与澳大利亚西悉尼TAFE学院合作成立了浙江省首个非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宁波TAFE学院,至今已有1800余名学生获得中澳双文凭,获得率达96%以上,108名教师获澳大利亚TAE职业课程授课资质和德国ADA执教能力认证证书。学校分别与泰国暹罗技术学院、黑山亚得里亚大学共建丝路工匠学院及黑山语语言文化中心,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开展“一带一路”线上教学,实现学校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输出。面向国(境)外人员和来华留学生培训的“旅游职业技能培训”与“中泰丝路工匠学院职业技能提升”两个项目获教育部“丝路1+1”教育援外项目,于2021年顺利完成验收。


根据2017年浙江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58,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轨道交通设备管理)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73,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轨道交通设备管理)专业更胜一筹。
  中专 2022-12-16 09:55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和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招生咨询联系办式?有哪些专业?

    1楼

  • 中专学校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可以考高级工吗,是宁波的这所的,知道的说下

    2楼

    应该是可以的

  • 中专学校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和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哪个好?有哪些专业?奖学金多少钱?

    3楼

  • 中专学校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跟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之间有哪些公交车可直接到达的

    4楼

    好像没直达的,不过乘115路会到附近,要走一会,一个多小时吧

  • 中专学校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商企业管理录取分数线?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商企业管理招生计划2022

    5楼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商企业管理录取分数线为475分(综合)。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商企业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工商企业管理综合平行录取二段普通类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商企业管理招生计划

  • 中专学校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哪个比较好

    6楼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中专学校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和宁波城市学院哪一个比较好呢

    7楼

    工商号些的,宁波专科好些就两所,个人认为工商好

  • 中专学校

    宁波城市职业学院和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都偏向什么

    8楼

    现在多数高职的专业都多样化、综合化。这两所高职也不例外,各种文理科专业专业都有。

  • 中专学校

    宁波城市职业技学院和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9楼

    远啊。。不过交通还是挺方便,在纺织学院可以直接坐367去那边,一个在南高教园区,一个在北高教园区,坐车大概要40-50分钟

  • 中专学校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奖学金多少钱?周边环境怎么样?

    10楼

相关阅读